家鄉的味道2-855字作文
隨州過了小年便是正式開始過年了,一直熱鬧到正月十五才結束。過年的時候,大小街道上都是一片紅色的海洋,從早到晚鞭炮聲震耳欲聾,孩子們最喜歡過年,他們穿上新衣三五成群的外出游玩,當大人們在家里準備年貨時,孩子們便在一旁以幫忙為借口偷吃一些年貨。也正是這吸引了孩子的年貨,成為了隨州獨特的風味食品,深受當地人喜愛。
家鄉是甜的。
孩子們之所以喜歡過年,則因為只有過年時,專業炸米子的人才會來。炸米子是隨州的傳統食品,聽家里的老人講吃了米子一年都會身體健康。只要炸米子的師傅騎著車在街上那么一叫――“炸米子嘍!”家家戶戶的大人便會給孩子一些米,讓他去炸米子回來,免得讓他再偷吃年貨。炸米子的人盤腿一坐,孩子們就自然地排成一隊,一個人一個人地把手中的米遞給師傅。家里富裕一點的,就拿糯米,家里拮據一點,就拿出一些大米來。
只見師傅接過一缽米,將它放進一個兩頭細中間粗的鐵罐里,密封好,將罐子架在點著火的爐子上,用力的轉動罐子,將米炒熟的同時增加罐內的壓力。大約三分鐘后,師傅就叫一聲:“要炸了,讓開!讓開!”孩子們就高興地捂著耳朵退到一旁,等待那一聲巨響。師傅突然打開罐子,由于壓力,糯米瞬間膨脹,伴隨著一聲巨響,開了花的米子被炸到了袋子里。孩子們最愛聽的就是那一聲巨響,是那樣刺激,扣人心弦。炸好的米子涼透了后,再裝進袋子里,還給孩子。干這行的師傅必須非常熟練,一旦時間火候把握不準,米子便不會好吃。
這米子脆脆的,家家戶戶都必須儲存一點,平時可以當零食吃,當親戚朋友帶著孩子來串門拜年時,這家主人便會用開水泡上一把米子,再放上糖送給孩子吃。這米子每逢過年才有,在我媽媽那個年代,已經算得上是奢侈品了。
家鄉是香的。
過年的團圓宴,是大人孩子都很喜歡的一個環節。團圓宴上的三鮮和卷煎,辦有地地道道的隨州人才會做。卷煎不同于春卷,卷煎是豆油皮包上餡料,入油鍋煎的。據說吃幾個卷煎,代表把一年的晦運都吃進肚子,隨之而來的就是好運和財神。
先把黑油菜剁成碎末入油鍋過一道,再把瘦肉剁成末,也入油鍋過一道,然后把瘦肉和油菜拌在一起,加入蔥、葁、蒜,加入雞精和豆腐泥,與各種調料放在一起,放入鍋中一起炒,炒熟后包入邊長為五厘米的豆油皮中,入鍋煎熟即食。
快樂的春節過完了,可是米子與卷煎的味道還留于口唇間,足足夠人回味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