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西游記》有感-887字作文
讀完了《西游記》,我對唐僧師徒四人有了重新的認識。唐僧是屬于“墻頭草”一派中的拉拉藤,因為他沒有一點自己的主見,一路上全都靠著孫行者和那根鐵棒,但是十分守清規(guī),三規(guī)四戒,從未越過雷池一步,那種精神是值得我們景仰的。孫悟空可以說是不服輸過了頭成了賴皮,但對師父是絕對的忠心耿耿,被趕走了心里還默默掂記著師父的安危。
對于豬八戒,那評價可要一落千丈,好吃懶惰,既好色又存私房錢,實屬詐騙類,每次都是他慫勇師父念《舊話兒經(jīng)》,讓行者生不如死。沙悟凈嘛,做人誠肯,雖然只會些“三腳貓”功夫,但幾乎刻刻不離師父。
這四個人雖然性格各不相同,但志向一樣:保唐僧取得真經(jīng),超度亡魂。在這部書中,他們意志堅定(豬八戒可能有一點出格),最終得到了如來的認可,成了佛。這就像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難題一樣,只要意志堅定,就一定能挺過去。
如果用比喻的話,唐僧就像我們平時依賴父母的一面,悟空像我們平時要強好勝的一面,八戒像我們平時懶惰的一面,而沙僧像我們平時過于老實的一面。這樣一個人乍看上去真的很像我們,但如果各取一點來彌補不足就是這樣一個人:如果在需要之時借助父母的幫助,困難時不服輸,勤于做好事,懶于做壞事,對那心靈已經(jīng)經(jīng)受不住打擊的人撒一個美麗的謊言,那么一個人將多么完美!但也許很少有人可以做到,不過,沒關系,我們還可以學習悟空不斷改錯的精神,他以前總愛殺人,遇到如來菩薩也不跪拜,但現(xiàn)在改過來了,多么好呀!不斷犯錯是小,但不改事就大了。舉個例子,有一個殺人放火販毒品的勞改犯,原本被判死刑執(zhí)行緩刑期時改正了,獲得了減刑的機會,雖然漫長,但是幾乎改掉了一個不能改掉的錯誤。
由此可見,改錯是多們重要。《西游記》與《水滸傳》。《三國演義》。
《金瓶梅》并稱為明代的四大奇書,是中國文學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部經(jīng)典作品。它不僅在中國史上影響巨大,在全世界也享有盛名。它的外譯本,已有英。
法。德。意。
西。世(世界語)。俄。
捷。羅。波。
日。朝。越等十數(shù)個語種之多。
另外,這本書的作者小吳(吳承恩)強化了神話的現(xiàn)實批評性,所謂“吾書名為志怪,蓋不專明鬼,時紀人間變異,亦微有鑒寓焉”(《禹鼎志序》)。也因為有了鮮明的現(xiàn)實性,其能不涉于怪誕。封建迷信,而具有深邃的思想內(nèi)涵。
《西游記》的現(xiàn)實批評意義,固然表現(xiàn)在其“諷刺揶揄則取當時世態(tài)”(魯迅《中國小說史略》),更在其通過人間國度的描寫,批判諷刺了嘉靖朝廷的荒淫腐敗,昏庸失政。所以說,《西游記》絕對配得上為明代“四大奇書之一”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