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約一同去植樹-1682字作文
春回大地,萬物復蘇。農諺有云:“一年之計在于春。”“春到人間,綠化爭先。”春天是播種的季節,也是植樹的大好時機。在植樹節來臨之際,讓我們相約共同去植樹吧!
植樹是公民應盡的義務。每年的3月12日是我國的植樹節。1981年12月13日,五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討論通過了《關于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從此,全民義務植樹運動作為一項法律開始在全國實施。
從這個角度來講,我們栽下的不僅是樹木,更重要的是履行義務。綠化祖國,美化家園,是我們共同的任務,也是我們共同的需求,作為普通公民當然應該積極投入到植樹活動中去,為造林綠化做出自己的貢獻。其實,變換一下角度來看,我們栽下的并不只是樹木。
樹木是自然界中的生命體,森林是生命的搖籃,是大地綠化的主體。綠色是生命的顏色,有了綠色才有希望。從大的方面來說,我們栽下了樹木也就栽下了希望。樹木是制氧機。據測定,一畝樹林每天吸收67公斤二氧化碳,釋放出49公斤氧氣,足可供65個成年人一天的需要。樹木是農田的擋風墻。林茂才能糧豐,大量的樹木具有優良的防風固沙功能,在風沙嚴重的地區,天然林或農田防護林可減低風速,穩定流沙,減少農田蒸發量,從而保護農田,改善氣候,增加糧食產量。樹木是蓄水庫。植樹造林可以控制水土的流失。因為樹木龐大的根系,像一只只巨手牢牢抓住了土壤。土壤中的水分,就會被樹根吸收蓄存。據統計,一畝樹林比無林地區多蓄水20噸。一個5萬畝森林的貯水能力,等于一個100立方米的小型水庫。樹冠像一把大傘,可以保留10-20%的雨量。俗話說得好:山上多栽樹,等于修水庫。要控制沙漠,最有效最主要的方法就是植樹造林。
在當今許多地區工業污染嚴重的現實條件下,植樹造林對于改善小氣候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某種程度上講,植樹也是種下了幸福。樹木是自然的溫度、濕度調節器。樹木能像抽水機一樣,吸收土壤中的水分,通過蒸騰作用,回到大氣環境中去,保持空氣濕潤,調節空氣濕度和濕度。
夏日樹蔭下氣溫比空地上低10度左右,冬季又高2-3度。樹木是粉塵過濾器。樹木能黏附空氣中的塵埃而使空氣清新。當含塵量大的氣流通過樹林時,隨著風速的降低,空氣中顆粒較大的粉塵會迅速下降。有些樹木的表皮長有絨毛或者能夠分泌出油脂,能把粉塵粘在身上,從而使經過樹林的氣流含塵量大大降低。有測試表明,一畝樹林一個月可吸收有毒氣體二氧化硫4公斤,一年可吸收塵埃20噸~60噸。樹木是殺菌消毒機。許多樹木在生長過程中會分泌出殺茵素,殺死由粉塵帶來的各種病原菌。
據說每立方米空氣中的含菌量,百貨大樓為400萬個,林蔭道上為58萬個,公園里為100個,而林區只有55個。林區與百貨大樓空氣中的含菌量相差7萬多倍。樹木在呼吸過程中,產生大量特殊空氣,能治療一些疾病,對人體有良好作用,比如樺樹、楊樹、檜樹等能分泌出植物雜菌素。可以殺死白喉。肺結核。傷寒。痢疾等病原菌。樹木還是***,道路兩旁栽樹可以降低噪音,多種多樣的樹型、花果和翠綠的枝葉可以美化環境,為人們工作和生活提供理想的環境。
樹木渾身是寶,是人類親密的朋友。豐富的林產品可以滿足人類生活的需要,完全可以說,栽樹就是栽下了富裕。在吃的方面,有香甜鮮美的水果,有芳香四溢的茶葉,有可以供人四季享用的干果,還有珍貴的藥材。在用的方面,可以直接提供建筑開采、交通運輸、車輛與船舶制造、工業造紙、農業生產、居民生活所需的材料。木材加工產品更受人們的喜愛。鋸末水解可得葡萄糖。酒精等物質。資料顯示,50公斤鋸末可提取糖漿37公斤或結晶葡萄糖10公斤,食用或藥用均可。每一立方米干鋸末,可提取酒精70公斤,飼料酵酶18公斤,醛4。2公斤,干冰18公斤,素板33平方米。每百斤樺樹皮可提煉樺皮焦油15公斤~30公斤,它可用來配制木材防腐劑或加工提取汽車等物質。
用1立方米木材,能制成150多公斤的人造絲或造毛,相當于7。5畝棉田的年產量或20只~30只羊的年產量。至于房屋建筑、家具制作等用的膠合板、纖維板大都是森林采伐和木材加工剩余的下腳料制成的。即使落葉也是優質燃料和肥料。其根、莖、葉無一不可以供人利用。林果和木材加工業是如今農民致富不可缺少的重要產業。“要想長遠富,莫忘多種樹”、“要想代代富,年年要植樹”的綠化諺語,無疑是農民歷代經驗的總結。
古人云: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植樹造林的確是功在當今,利在后世之舉。古今有識之士都認為植樹造林是人生的一大樂趣和造福人類的一種美德。在這春季的日子里,讓我們行動起來,積極參與到植樹造林活動中去吧,切莫辜負這春季的大好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