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追思-1036字作文
又是一年清明節,又是一年掃墓時。微微低首憶昔人,輕輕叩動九冥門。
傍晚,薄雨紛紛,迷霧重重。一座小土墩,它提示著世間光陰如同飛沙,逝水轉頭即空。我的太婆——媽媽的奶奶,她的骨灰就靜靜地躺在這土墩的下面。一片青草地,兩旁燦爛的油菜花,一切似乎在靜謐中述說這里的人的故事。當年太婆入土為安的時候,我因為功課繁忙,沒有能送她靜睡到這土地中——這是兩年多以前的事了。如今,墳頭已經青草招搖。只有這招搖的青草,零星的野花,伴隨著太婆已經兩年多了。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媽媽站在墳頭淚流滿面。每年的清明,在這一抔黃土的面前,成年人的哀痛莫過于此吧。那默默而流的淚該有多少悔恨,多少哀痛!他們想起了逝去的親人,更是想起昔日絲絲的牽掛,如今難以實現的眷眷愛戀之心!
那是老屋前的一幕幕,雖然小得似乎無足掛齒,卻因為它的永遠逝去而彌足珍貴和哀痛徹心了。
手提一袋日用品,去看望我的九十高齡的卻一人守著一座屋子的太婆——太公早逝,這是我知道的。推開鐵門,映入眼的是太婆異常欣喜的眼神。媽媽說太婆耳背,但我只喚一聲,太婆便蹣跚迎了上來。一邊急急地嘮叨,一邊喃喃低語:“你比上次來又高了好多啊……你爸爸呢?是不是工作太忙了?唉,也難怪不見他啊,叫你爸爸注意身體啊……”其實我也不知道上次是什么時候來看太婆的,一年前?半年前?
每次都有太婆那聽不完的嘮叨,現在的我站在太婆的墳頭,感覺那些嘮叨就已經深深地記在我的回憶中了。那帶著斑斑銹跡的鐵門,大跨徑的樓階,暗淡的光折射進并不明亮的客廳……這一切似乎在我腦海中一直編織著一個黑白的夢。
九泉之下的太婆可否知道我的這個無聲的、黑白的夢——對她的思念和回憶?一叩首,兩叩首,三叩首,往事如同潮水襲來。
太婆的手是飽經風霜而溫暖的。縱橫的溝壑是年歲的痕跡。一歲一年輪,九十春秋九十輪。她的手,皮是皺著的,卻是異常溫暖的,那是經風霜磨礪的慈愛。也許小時候我在她懷里大哭過,然后又在她慈愛的手的撫摸下在溫暖里睡去。
這些都是模糊的記憶,但在我腦海里清晰的還有她白色頭發爬滿她的雙鬢。
國字臉,微微下垂的眼瞼,頭頂銀發,拄著一根黑色的拐杖,一笑便是一口雪白的牙齒。這是我腦海中太婆的清晰的也是最后的印象。
太婆的牙非常好。九旬高齡,她依然是一口堅固的牙,根本不用一顆假牙,嚼起花生來“咯嘣咯嘣”。
太婆的拐杖也是我很喜歡的。黑色的拐杖,握手處是龍頭,堅固的木質使它某年起就一直伴隨著太婆了。雖然不是名貴木質,但太婆也很鐘愛這根拐杖,她說這拐杖是我媽媽在外地旅游帶給她的。她就是用這拐杖一杖杖地來,又一杖杖地蹣跚地去。現在,那拐杖應該早隨太婆入棺木了。只有它依然忠心陪伴著太婆。
三叩首,該轉身離開了。在火光中,煙霧徐徐模糊了墳堆。遠望,那墳頭倒漏斗形的土塊如同帶著思念指向遙遠的蒼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