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下的幸福-1208字作文
“你這個敗家子,叫你不要買好酒好肉,你偏要買,來看看,種的什么油菜,亂七八糟的,成天就惦記著吃。”陽春三月里一天,明媚的陽光灑滿了綠色的大地,溫和的微風吹拂著人們的笑臉。在一幢樓房前的油菜地里,我們見到了東灶港鎮靈樹村11組的百歲老人——東來奴,她正用拐杖指著七十三歲的兒子蔡云才,大聲地訓斥著。
“媽,別說了,給我留點面子好不好,來客人了。”蔡云才老人見我們來了,拉著他母親的衣角,笑瞇瞇地說。“誰來也不行,你們給評評理,雖說我喜歡一天兩頓酒,但不要買太貴的,每次上街少買點肉,這小子倒好,酒挑貴的,肉一下子買了許多,都這么大年紀了,越來越不會過日子了,這不,光想著吃,種的什么油菜?”“太婆,你不要生氣,爸爸不知買了些什么東西,送到你房間去了。”最小的玄孫女,今年也10歲了,跑過來告訴了老人一個“壞消息”。“唉,真不讓人省心,又不知道浪費了多少錢,我得看看去,回頭我再跟你們說。”老人邊說邊跟玄孫女回了房間。這些話,如果不是親耳聽見,簡直讓我不能相信,是出自一個101歲的老人之口。
兒子蔡云才接著就介紹起他母親來。
母親東來奴出生于1909年4月21日,育有3個子女,父親20年前去世。年輕時,一直種田、織布,其間也經歷過好多磨難。但不管當時生活多么艱難,她的身體一直很好,從不打針吃藥,她的一生中,只記得用過一次藥,還是十幾年前,一次因痛風,打過兩次針。個性一直是刀子嘴豆腐心,遇事不會記在心上,非常大度。只不過母親到了80多歲,很多時候嘮嘮叨叨、自言自語。當時我很擔心,也許父親去世,刺激了母親,讓我覺得母親有老年癡呆癥的表現。
過了兩三年,母親的嘮叨非但沒有減少,反而多了,于是我很著急。后來兒子在網上看到,老人嘮叨更長壽,而且專家們也在網上和報紙上大力鼓勵老人多說話。他們認為,講話時要用大腦去思維,促使大腦細胞活動加快,所以讓老人多說話,可以幫助活躍老人開始衰退的思維,防止記憶衰退,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老年癡呆癥的防治。
看到這些老年人健康知識,心里想,也對啊,語言作為無可代替的宣泄方式,可以幫助老人消愁解悶,使他們心情愉快。我們不光要在生活上多孝順,精神上也要多交流。就這樣,我就盡量少外出會友、下棋,有空了就陪母親嘮嘮家常,說說笑話,帶她出去串串門。有時,遇到什么事,有意去向母親請示,讓母親獲得更多的說話機會,讓她總覺得她的“嘮叨”有價值。同時,我也教導兒孫們,不要厭煩老人的嘮叨,要盡最大可能讓老人嘮叨一些愉快的事,總之,要千方百計使母親高興。
我家四代同堂沒有分過家,母親跟著我們過得很好,時常在嘮叨中尋找到了不少快樂。最令人興奮的是,每次拿到政府發的長壽金,總要高興好長一段日子,不時拿著鈔票,在我們面前晃來晃去,嘴里還不住地說,看我又拿到工資了。她不挑食,飯量還和我差不多,能吃一大碗米飯,喜歡吃海鮮,由于牙不好,吃肉的話,要煮得特別爛。如今,她還能做做小家務,只是耳朵稍有些聾,但眼神特別好,有什么人從家門過她都看得出,甚至有時相隔好長一段距離也能瞧見。
蔡云才老人的敘述讓我對這對母子產生深深的敬意。
“買這么多吃的東西,叫我啥時候吃得完,像你爹一樣,不知道節約。”
“奶奶,求求你,饒了我吧,下回不敢了”。
老人提著孫子的耳朵,罵罵咧咧地走了出來,在陽光下,讓百歲老人提著耳朵走,是何等的幸福,還是讓陽光來見證世間所有的歡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