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黃龍洞-724字作文
西湖新十景之一的“黃龍吐翠”,在北山棲霞嶺山腳。傳說古時候有個禪師到此登山求雨,山中石頭突然開裂,猶如“龍嘴”,汩汩噴出清泉,人們都說是黃龍飛來,因此得名。這里古樹參天、修竹蔥翠、別具洞天。黃龍洞幾經變遷,由佛寺變為道觀,又由道觀改為仿古園,如今成了以“緣”為主題的圓緣民俗園。民俗園的入口是一條長長的林蔭道,兩旁草樹蒼翠欲滴,遠處傳來陣陣歡歌笑語。
山門外,立著一塊高4米,寬7米的“緣石”,上面寫著一個大大的紅色“緣”字。這里成了民間歌唱家們聚會的地方,老人孩子休閑的樂園。進了山門,我們首先來到“投緣池”。兩三米半徑的水池子,一朵蓮花插在水中,上面坐著六個童子,水池周圍安著六個石頭做的象棋子兒,分別刻著“財”、“情”、“姻”、“文”、“仕”、“子”。站在哪顆棋子兒上,對著中間的方洞里投幣,若發出“哈哈哈哈”的聲音,就代表你投中了哪份緣了。投緣池上方是一座古色古香的亭子。院落內,臺上正在上演越劇《十八相送》,我知道《十八相送》講的是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原來這里就是著名的“禧園”。我第一次看越劇,看得津津有味,流連忘返。
由山門步入二門,便到了黃龍洞的主游覽區。正中間是月老祠。祠中有一位月老端坐在上面,神色和藹,金光閃閃。月老像前有八個求簽筒,分別寫著姻、情、子、福、壽、文、仕、財八字。這里就是“問緣”的地方了。我用左手抽了個文緣簽,上面寫著:“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解簽人說我抽到了上緣,我不禁喜上眉梢。出了月老祠,就可看到巖上有一只蒼勁古樸的黃色大龍頭,龍嘴里源源不斷地吐出清洌的泉水,飛馳而下。月老祠左邊門進去是“方竹園”,我第一次看到了這么奇怪的竹子,看看圓圓的,摸摸卻是方的。
大概是由于這竹子的灰灰的顏色造成的視覺差吧。游完二門內的景觀,沿著假山石洞上山,就是“圓緣臺”了。“圓緣臺”正中高懸著一把直徑為5米的同心鎖,據說是全國最大最精致的一把“同心鎖”,讓人們盡情體味“緣”民俗底蘊。黃龍洞圓緣民俗園,吸引了成千上萬的游客前來觀賞,這里真是風景獨好、其樂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