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清寺導游詞-1052字作文
各位游客,現在我們來到了天臺山國清寺。國清寺離天臺縣城僅3公里,是中國佛教第一宗派“天臺宗”的發詳地,日本、韓國、朝鮮“天臺宗”的祖庭,它已有一千四百多年歷史了。
國清寺始建于隋開皇十八年,“隋代古剎”四個字引人入勝。國清寺殿宇屢經修繕,現存主要建筑為清雍正十二年(1734)重建。諸位知道這座寺院有多大嗎?下面聽我介紹:國清寺占地面積7。33萬平方米,現有建筑面積208萬平方米。全寺依山就勢,緩緩升高,共有四殿、六樓、八堂、二亭、二室。全寺現有80余幢建筑物,連以各式各樣的廊亭,穿堂,組成350多個院子。
整個古建筑群既有佛教建筑嚴整的特點,又給人以靈活自如之感。與其他各剎相比,國清寺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更具地方特色。它坐落在四面環山,“五峰層疊都苕繞,回環鎖佛寮”的封閉性的地理環境中。來此觀光的游客都已經看到高達60米的隋塔了,國清寺卻還是“養在深閨人未識”。當轉過木魚山麓的“寒拾亭”后,第一眼看到的也只是寫著“隋代古剎”的黃色照壁。
等過豐干橋向東數步,方見古剎山門,原來國清寺山門一反常規,朝東不朝南。此舉符合中國人“紫氣東來“的吉祥心理。現在各位請隨我一起進寺瀏覽。我們現在走的是一條25米長的甬道,兩旁為高1。7米的黃墻,甬道兩旁濃蔭蔽日,修竹夾道,漢白玉石獅蹲坐在彌勒佛殿前。進了彌勒殿,各位看到袒胸露腹的彌勒佛笑口迎賓,至此國清寺奇觀“到眼宛如展花屏”。出了彌勒殿繼續往前走,通過17米長的甬道,便來到了雨花殿,四大天王手里分別拿著琵琶、劍、傘、蛇,威嚴而神勇。
民間將四大天王所執的法器隱喻風、調、雨、順,寄托“五谷豐登”“國泰民安”的美好愿望。此殿因灌頂大師登臺講解《妙法蓮花經》感到天雨散花的傳聞而得名。然后我們來到了大雄寶殿。殿前的銅鼎高3。8米,雙耳三足,是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大雄寶殿”匾額為中國佛教協會趙樸初會長所題。殿前唐樟宋柏,花卉環拱。大殿正中供奉釋迦牟尼青銅坐像,連座高6。8米,重13噸。佛祖端坐蓮臺,慈眉善目,莊重端詳。十八羅漢依墻列坐,大佛后背以普陀山和天臺山為背景,雕有飄海觀音,善財童子和龍女。現在我們來到了梅亭。亭前右梅為國清寺開山祖師灌頂手植,旁有畫家賴少其所書的“隋梅”二字。隋梅經寺僧精心培育,古木回春,花開時節,清香四溢,繁花累累,綴滿虬枝。來到國清寺,我們還要欣賞一下獨筆“鵝”。
獨筆鵝字碑嵌在三圣殿東首蓮船室壁上。現在我們看到的“鵝”字右半邊是王羲之的真跡,左半邊是天臺曹倫先生經過七年摹寫上去的。此字字勢雄逸,如龍跳門,虎臥鳳闕,極具氣勢和神韻。最后,我們來到了魚樂園。魚樂園為寺中園林,古木扶疏,鳥語花香,中間為圓形放生池,明董其昌題碑。池中各色鯉魚,金魚,鯽魚,烏龜等在池中盡情嬉戲,毫不怕生,樂得其所,其樂融融,故為“魚樂園”。園內頗多楹聯碑刻。各位朋友,我們今天的國清寺之旅結束了。
我衷心希望大家游得舒心,過得愉快。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