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崇高的享受:讀書-1481字作文
明媚光亮的太陽光照射進屋子的一角,迎面吹來清清爽爽的風,沖上一杯香濃濃的茶走進陽臺,先喝上一口茶,閉上眼睛,深呼吸,恩,這些茶苦中帶澀,澀中帶甜,甜中帶香,真是一種美好的享受。坐在左邊的搖籃上,拿出最愛看的《沙漏》細細品味著書中的酸甜苦樂,我在書的世界中自由飛翔……
威爾遜曾說過:“書籍——通過心靈觀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沒有書,猶如房間沒有窗戶。的確,書籍,可以讓我們后人了解千萬年前的各大史詩,可以讓我們為自己飽滿精神的食糧同時也并證明自己是個智慧的人民。”高爾基也曾說過:“對于有文化的人,讀書是高尚的享受。我重視讀書,它是我的一種寶貴的習慣。”是的,對于熱愛讀書,熱愛文化的人,這是一種高尚的享受。因為書,就像是開啟你人生緊閉門的智慧之匙,它會帶給你無盡的驚喜與歡樂。
《鑿壁偷光》:漢朝時,少年時的匡衡,非常勤奮好學。由于家里很窮,所以他白天必須干許多活,掙錢糊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來安心讀書。不過,他又買不起蠟燭,天一黑,就無法看書了。匡衡心痛這浪費的時間,內心非常痛苦。他的鄰居家里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幾間屋子都點起蠟燭,把屋子照得通亮。匡衡有一天鼓起勇氣,對鄰居說:“我晚上想讀書,可買不起蠟燭,能否借用你們家的一寸之地呢?”鄰居一向瞧不起比他們家窮的人,就惡毒地挖苦說:“既然窮得買不起蠟燭,還讀什么書呢!”匡衡聽后非常氣憤,不過他更下定決心,一定要把書讀好。
匡衡回到家中,悄悄地在墻上鑿了個小洞,鄰居家的燭光就從這洞中透過來了。他借著這微弱的光線,如饑似渴地讀起書來,漸漸地把家中的書全都讀完了匡衡讀完這些書,深感自己所掌握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他想繼續看多一些書的愿望更加迫切了。附近有個大戶人家,有很多藏書。
一天,匡衡卷著鋪蓋出現在大戶人家門前。他對主人說:“請您收留我,我給您家里白干活不報酬。只是讓我閱讀您家的全部書籍就可以了。”主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動,答應了他借書的要求。匡衡就是這樣勤奮學習的,后來他做了漢元帝的丞相,成為西漢時期有名的學者。這篇故事講述了匡衡在艱難困苦的情況下仍然發奮用功,刻苦學習的故事。《懸梁刺股》:漢朝有個叫孫敬的人,從小勤奮好學,他每天晚上學到深夜,為了避免發困,他用繩子的一頭拴柱頭發,一頭拴在房梁上。
戰國時,有個名叫蘇秦的人,想干一番大事業,便刻苦讀書。每當深夜讀書時,他總愛打盹。于是,他就在自己打盹的時候,用錐子往大腿上刺一下,以提精神。孫敬和蘇秦的故事感動了后人,人們用“懸梁刺股”來表示刻苦學習的精神。《囊螢映雪》:東晉人車胤,年幼時好學不倦,勤奮刻苦。
他白天幫大人干活,夜晚便捧書苦讀。可是由于家境貧寒,常常沒錢買油燈,書也讀不成了,他為此十分苦惱。一個夏夜的晚上,車胤坐在院子里默默回憶著讀過的書上的內容,忽然發現院子里有許多螢火蟲一閃一閃地在空中飛舞。他忽然心中一動,要是把這些螢火蟲聚集在一起,借它們的光不就可以讀書嗎?于是,他開始捉螢火蟲,捉了十幾只,把它們裝在白紗布縫制的口袋里,掛在案頭。
從此,他每天借著螢光苦苦地讀書。以上幾則流傳千古的事跡,都是講述了古代勤奮好學的學者們怎樣刻苦讀書。但是,當每個人看到這些故事時,相信大部分的人只是略略體會到他們刻苦讀書的精神品質。可是,試問,又有多少個人會思考這些學者們為什么這么認真的去讀書呢?沒有多少人對不對?我覺得那正是因為他們好學,愛讀書。
這些事正好應了高爾基的話:對于有文化的人,讀書是高尚的享受。我重視讀書,它是我的一種寶貴的習慣。沒錯,對于那些勤奮好學的學者們來說,他們愛讀書,所以讀書對他們來說,是一種美好而高尚的享受。書籍,帶有濃厚的文化千古。它就像是人生中的一列火車,中途有秀色可餐的美麗風光供我們慢慢欣賞,假如你累了,就放輕松,閉上眼睛,在書的世界中翱翔。不僅僅是這樣,每到一站,它都會有無限的驚喜等著你,帶你揭曉奧秘……
一片片紅彤彤的楓葉落在了大道上,呵,秋天到了。這個詩情畫意的秋天,讓人情不自禁的細細品味。又拿著一本書,坐在大道旁的板凳上,享受著書籍帶來的美好。涼爽而暖烘烘的風吹過臉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