慰安婦的尊嚴與痛楚——眼角的那一滴淚-691字作文
眼角的淚水劃過蒼老的臉頰,劃過記憶的大門,滴落在那一片荒蕪的回憶里,學魚類,恨與痛……中國慰安婦的淚里承載著太多太多。
也許是現在才開始懂得“慰安婦”這個陌生的詞語。——“慰安婦”:第二世界大戰期間,被迫為日本軍人提供性服務,充當行奴隸的婦女,是日本軍隊專屬的性奴隸。
也許從來都不明白“慰安婦”究竟意味著什么?恥辱?痛苦?——也許對他們來說,心里的傷害遠遠超過身體的摧殘,她們背負“軍妓”的黑鍋在流言與指指點點中抬不起頭,郁郁而重。可笑的事,歷史卻給了她們“慰安婦”這個溫柔可親的代名詞來掩蓋那一段充滿血腥黑暗與骯臟的歷史。更可笑的是,日本政府和日本天皇就二戰時給日軍強迫韓國人及菲律賓,新加坡等東南亞諸國婦女從當慰安婦一事在各種外交場合和訪問中,都進行了不同程度的表示謝罪和合賠償意愿——惟獨對中國慰安婦這一鐵錚錚的歷史矢口否認,為什么?為什么?
難道那一副副冰冷的軀體,那一雙雙散發怨恨與寒光的眼睛,那一幕幕由日軍主導的血淚,暴虐的慘象,還不足以他們鞠躬,說一句“對不起”嗎?——自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到今天2010年4月22日,65年,整整65了,65年的漫長等待,65年的時光飛逝,茫茫20萬忍辱負重的女人,她們中大部也許已成為永久的冤魂,帶著那一份永遠的痛離開了,而活著的,也大多將這段不堪回首的經歷深深埋在心底,不愿去觸摸,只希望時光能將這道疤抹平,時光能將過往的痛楚沖淡。
而現在,40多位老人勇敢站出來,大膽的說出“我,就是慰安婦“。
——不為什么,只為了那句遲到了65年“對不起”。那些等待了65年的女人們需要的僅是那句輕輕的“對不起”來彌補他們所失去的尊嚴。
日本沖繩縣宮古島屹立著“慰安婦”祈愿碑,“銘記遭受日軍性暴力的每一位女性的苦難,祈禱一個不再有戰爭的和平世界”。
但愿,日本能銘記遭受日軍性暴力的每一位中國女性的苦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