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樂哀懼話成長——讀《爸爸的花兒落了》有感-914字作文
我們既喜歡長大,但同時又害怕長大。也許,長大就意味著承擔;也許,長大就意味著放棄;也許,長大就意味著責任;也許,長大就意味著勇敢……對于長大,我們抱有幻想,但各種各樣就業難的報道常常接踵而至,不斷地打碎我們的幻想。殊不知,時間不等人。
當我們還在矛盾的境遇中徘徊時,我們已經在慢慢成長了。喜小時候,雖無憂無慮,但卻是閑來無事。我常常坐在椅子上發呆:為什么還沒變成大人呢?如果我變成了大人,我就能像父母一樣,有工作做,可以賺大錢,可以買房子,甚至可以買到高檔別墅。
于是,睡覺的時候,裝著爸爸打呼嚕;玩鬧的時候,拿起爸爸的皮鞋套在小小的腳上;幫媽媽打下廚的時候,把大大的圍裙穿在身上;吃飯的時候,像父母一樣干杯豪飲……我以為這就是長大,所以我很歡喜,興奮。
樂漸漸長大,也明白了許許多多人世間的大道理,但仍對成長這一話題感興趣。第一次幫媽媽洗碗,第一次幫爸爸捶背,第一次給父母洗腳,第一次主動承擔一些家務勞動……從更多的第一次中,我憑自己的勞動賺上了零花錢。把這些錢自主支配,什么錢該用到什么地方,都有詳盡的安排。
從賺錢,攢錢到理錢,我忙得樂不開支,也更希望快些長大。小小大人的我,數著,盼著,能夠早一天由兒童邁向成人。哀成長猶如一把雙刃劍,有它的好處也有它的壞處。
報紙上,雜志中,電視臺,廣播站,眾多媒體評論最多的無疑是各種各樣的求職問題。因為目前中國待就業的青年實在太多,但工作崗位卻少之又少。如此下去,大部分沒有某些技能的人,等待他們的就只有一個“難”字。
一個個刺眼的“難”字映入我的眼簾,我開始不再相信成長,雖然,就業離我還遠著。但人總不能一輩子學書上的知識,終會有實踐之時。
從目前這一不容樂觀的態勢來看,到我們這些90后的人找工作,將不再是難,而是哀!懼成長就意味著承擔。小時候,考試沒考好,頂多下一次考好一些。可是到了一定的年齡,一次考試就將決定一個人未來的命運。
就想像中考,高考一般,考砸了想再考一次的機會都沒有。成長就意味著責任。長大了,要懂得照顧身邊的每一個人。
所謂“上有八十老母,下有一家五口”就是如此。在課文《爸爸的花兒落了》中,英子的父親因病去世,尚年幼的林海音卻知道,她已經不再是孩子,長大了的她理所應當去照顧身邊的每一個人。我真的有點畏懼成長了。
因為成長,要失去很多很多;因為成長,壓力也會越來越大;因為成長,我的幻想破滅……當我們認為自己是大人的時候,我們還是孩子;當我們認為自己是孩子的時候,我們的年齡已經在不經易間悄悄發生了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