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想出家-870字作文
有段時間,爸爸每個周末都向棲霞寺跑,一大早家里就沒了他的人影,回來又晚,有幾次,是我睡得迷迷糊糊的時候給他開的門。
接下來幾天吃晚飯的時候,他會用筷子指著一碗肉,看看它,又看看我們,睜大著眼睛一本正經地說:“你們知不知道,棲霞寺里面的齋飯很清淡,我覺得吃了很舒服。靜室里面一點都不熱,蒲團是冰的,我就和老住持面對面打坐,一整天,最后甚至覺得有點冷。“他擦了擦臉上的汗,推了推滑下來的眼鏡,一臉憧憬。只有奶奶慢悠悠地說:“行啊,以后我每天就燒青菜煮白飯給你吃。”其他人都沒什么反應,爸爸的話像一滴水落進一杯牛奶。
可是爸爸依然興致不減,他埋頭默不作聲地劃了幾口飯,突然又抬起頭,握緊了筷子,目光堅定地望向遠方說:“我決定了,我老了要出家!”
這次沒有冷場,全家人都笑了起來。爺爺已經吃完飯,坐在沙發上抽煙斗,被嗆得邊笑邊咳嗽。
爸爸看上去很委屈:“笑什么啊?我說的是真的!”
我笑著搖手:“不可能,算了吧。”單從貪口和愛藏飾玩這兩方面來說,爸爸就絕對不行。畢竟都是俗世里的人,是在物質流里生長成的,縱使有百般的定力,發了多大的毒誓,多多少少還是改不了被滋養了這么多年的、已經根深蒂固的惰性。
爸爸有我們在,他家庭幸福,沒有“家庭罹難、父母雙亡”的痛苦;自我開始記事,他一直事業順利,沒有“職場失意、萬念俱灰”的可能性;有媽媽在,他愛情美滿,“看破紅塵”是多此一舉;若要尋找心靈安慰,我們可以比現在的佛寺給他的更多;更不屬于真正被道義感化的一類人了,沒有理由出家。
初中靠近雞鳴寺,從那條櫻花大道上學放學,看見尼姑是平常的事。小的時候一直都覺得出家人都是不凡的,仙風道骨,遺世獨立,除了個別酒肉和尚會比較反派。所以在304路車上看到窗外一位位仙姑在寺院里不緊不慢地走動,我都會不自覺地行注目禮。
直到有一次一位戴著金邊眼鏡的仙姑追在車后叫喊:“停車,停車!”上車之后坐到唯一空著的老弱病殘孕專座,看了看左手腕的銀光閃閃的雷達表之后,我才發現我是讓電視劇把自己思維定式了。
出了家,能出得了塵世嗎?不出家,就一定不能出塵世嗎?
后來,爸爸也確實沒再提過出家的事了;只是他還是持之以恒在寺院度過他的周末,把老住持寫的巨大的“佛”字,裱好掛在床頭,有時候盤膝在床上沉默著面對著它好長時間。
也許爸爸自己也沒有察覺,他之所以想出家,只是想體會些什么,在它原來的樣子還沒有完全從這個世界上消失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