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伴我行——讀《陳蕃之志》有感-512字作文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是東漢薛勤對少年陳蕃的批評。陳蕃一心想“掃除天下”,但他所居住的庭院卻齷鹺不堪,所以薛勤借掃“一屋”勸勉他:實現遠大的理想,當從眼前有關的點滴小事做起,日月積累方能成功。醫學家李時珍為了寫《本草綱目》,幾乎走遍了祖國的山山水水,對書中所記錄的每一味藥都做了認真研究,對舊時藥書的每一處錯誤都一一做了糾正。
正是他不辭勞苦,不放過每一個細節的精神,才使他走向成功,與李時珍一比“一屋不掃”而想“掃除天下”的陳蕃就太浮夸了。文藝復興時期的著名畫家的達。芬奇少年時期跟老師學畫,達。
芬奇很不耐煩老是畫雞蛋,老是嚴肅地說:“你仔細看,同一只雞蛋在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光線下,色澤與明暗都不一樣,你不要以為雞蛋容易畫。每個畫家都是從基礎學起的。”
此后,達。芬奇開始從小處著手,通過長期的技術鍛煉和素材的積累,終于給后人留下了《蒙娜麗莎》等光輝的杰作,看來,具有肅清邪惡,嚴治天下大志的陳蕃也應該從整治小的方面做起,才能實現遠大的理想。通過閱讀《陳蕃之志》這篇短文,我懂得了要實現遠大理想,就要有踏實的精神。
就學生來論,就應該“勿以善小而不為”,要像雷鋒那樣多做好事,逐步培養自己的美德;認真對待每門功課,以增長自己的才智。我們要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從眼前的小事做起,持之以恒,以堅定的每一步迎接理想的實現“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不也是對我們年輕人的鞭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