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楊和小楊為啥不一樣-683字作文
2月27日上午,市慈善總會志愿者陳勁宣爺爺來我校進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法制德育教育專題講座。
陳爺爺講座的題目是《大楊和小楊為啥不一樣》,講的是勇斗歹徒的英雄民警楊承云的光榮事跡以及由此引申出的一些故事。去年11月6日晚上8點左右,在新嘉街道柵堰橋發生一起持刀搶劫案。當時正從所里加完班回家的新嘉所民警楊承云剛好途徑此地,見狀立即駕車追趕。正當楊承云馬上要抓住歹徒時,無路可逃的歹徒拔出一把尖銳的刀子朝楊承云的胸口捅去。此時楊承云的衣服被鮮血染紅了,但他仍奮不顧身前去抓捕,他已經體力不支,聞聲趕來的民警將他送到醫院搶救。楊承云和犯罪嫌疑人都姓楊,但楊承云卻不一樣。楊承云熱愛工作,是一個有理想的民警,2008年初還被評為“十大南湖衛士”,他不僅在工作上認真負責,對群眾也十分關心,例如有鄰居晚上沒有關好門窗,他就上前提醒。
是啊,雖然英雄的壯舉只是一瞬間,但絕不是偶然的,因為英雄精神早已體現在他點點滴滴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犯罪嫌疑人(小楊)也曾經在小學三年級時還是一位數一數二的好學生,現在卻走上了犯罪道路。在挖掘其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時,陳勁宣爺爺分析得非常深刻,他認為,其實這位年僅15歲的小楊,走錯了“7步路”:①小楊從五年級開始就整天想著玩樂,好逸惡勞,學習成績開始下降,走向了他的第一扇犯罪“大門”;②在人際交往中,他誤入歧途,不和父母老師溝通交流;③撒謊,欺騙父母;④不懂法律;⑤沒有理想和正確的人生觀;⑥交錯了朋友;⑦為了壞人的一點小恩小惠,卻沖昏了頭腦,分不清是非,把親人當仇敵。我們要從小楊走錯的一步步路中吸取教訓,努力學習,從小要懂法守法,做到善惡分明,是非分明,不斷提高自己的素養。同時,我們要學習楊承云的先進事跡,要以英雄為榜樣,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做一個有智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