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椅傳奇-699字作文
今天,我們一家回到了外婆的家里,在外婆的家對面一親戚家里,發現了拋棄在廢墟里的一對木椅,這對木椅非常古老、精致、全手工制作,沒有一點現元素,木椅通高90厘米,寬60厘米,左右設有一對護手,“S”型的靠背讓人坐上去就有一種舒適、大氣、穩重的感覺,椅子下端是手工制造的22顆花桿圍裙。整套椅子全部采用優質柏木為原料,表面選用土漆裝飾,看上去古韻憂存,可惜的是由于年代久遠,保管不善,有局部地方有些腐蝕和掉漆現象。這是一件很有歷史價值、觀賞價值和收藏價值的民間用品,爸爸草草地將衛生打掃干凈后帶回了水富。
在回家的路上,我們遇見了一位70余歲的老人,老人對這對木椅非常知情,在爸爸的再三打聽下,老人向我們講述了這對木椅的來歷:這對木椅制作于清朝年間,當時在冠英有一戶大地主姓李,勢力非常強大,家中的擺設也非常講究,為了制作家中的這些常用家具,他在當地挑選了最好的民間木匠為他制作家具。當地有一個木匠,手藝勘稱“魯班”在世,姓何,是遠近聞名的木匠,由于有著這一身絕活,被李地主以租相逼,花費一年時間制作了一套客廳的會客家具,該家具有茶幾一個,八仙桌一張,太師椅十把。其中有兩把靠背上用浮雕、鏤空、雕刻等技法,刻有葡萄圖案。
其余八把靠背分別用七根下大上小的木料熱彎而成。解放后,李家大地主被共產黨收押,所有家產全部充公,其中包括這一套家具(共十二件)。在貧苦農民分享打土壕分田地的運動中,該家具以300擔谷子的價值分給了英民鄉的一戶農戶,何氏的手里,巧的是何氏正是該家具制作者何木匠的后人。
由于時代的久遠,加之保管不善,在這長達數年的歲月里,這套家具被打破的打破,送人的送人,腐爛的腐爛,幸存下來的就只有現在這一對被丟棄在圈棚里的木椅了。這對木椅雖然不是什么名貴木材制成,不是什么傳世稀寶,但它繼承了一段社會的發展歷史和一個“物歸原主”的傳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