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是《金剛經》作文1300字-小學六年級作文
正月初二的早上,我和媽媽一起看了新聞頻道播出的紀錄片《敦煌》之后,我覺得我被震撼了。我起初對王道士的行為十分氣憤,覺得他就是一個十足的賣國賊,但是經過媽媽的講解,我完全改變了對敦煌以及那一時期的理解。不知不覺我就產生了想象,如果我就是那本著名的、被斯坦因帶走并現藏于大英博物館的《金剛經》……
當大唐高僧玄奘把我從佛教最高學府印度那爛陀寺帶到中國時,我的命運就徹底改變啦。因為,從此我便肩負起了弘揚佛法,教化民眾的光輝使命,我覺得自己還是有價值的。但是,當我從光明走向黑暗(敦煌莫高窟的藏經洞)時,我不知道自己的心情是失落還是悲哀,是慶幸還是惋惜……無邊的寂靜與黑暗中,我默默的等待著重見光明的那一刻,身邊陪伴我的還有許許多多的極為珍貴的經卷、帛畫、手抄本……
每一次的改朝換代,都沒能破壞我們,甚至沒能發現我們,我們都幸運的存活了下來,可我們卻要被黑暗所埋沒,沒有人會看到我。
藏經洞發現之后,王道士盡了最大的努力,做了他應該做的一切。他首先徒步行走50里,趕往縣城去找敦煌縣令嚴澤,并奉送了取自于藏經洞的兩卷經文。王道士的目的很明確,就是為了引起這位官老爺的重視。可惜的是這位姓嚴的知縣不學無術,只不過把這兩卷經文視作兩張發黃的廢紙而已。王道士只好碰壁而返。
1907年斯但因第一次來到莫高窟之時,王道士已伴隨藏經洞又度過了7個春秋。在這7年中,除官員拿走部分經卷外,王道士對藏經洞看守得很緊,散失的卷子也很少,而王道士還要面臨著修繕敦煌洞窟,政府卻不給一兩銀子的艱難。最終,當我和我的無數兄弟姐妹們被斯坦因用200兩白銀換走的時候,我真想說僅我《金剛經》梵文貝葉古本一本就遠遠不止這個價格。但是,我知道,王道士還是源于他的無知與無奈,源于對玄奘那份無上的崇拜,才會迷惑在斯坦因的花言巧語之下的。
默默的告別了藏經洞中的其它經卷,我們隨著斯坦因的駝隊在沙漠中長途跋涉,卻并沒有如王道士所愿回到古老的那爛陀寺中,而是來到了遙遠的西方英國。我被陳列在大英博物館中,備受矚目。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我每天接受著無數學者、參觀者的品評和贊嘆,時刻想念著我那遙遠的東方,藏經洞中的手足們,不知他們如今可好?那古老的敦煌壁畫中的飛天,是否還美麗光鮮?那宏偉的洞窟中千手千眼觀音菩薩是否還靈驗如初,何時能夠帶我重回敦煌故土?
終于有一天,我等來了來自遙遠故鄉中國的學者,來自佛國敦煌的研究人員。我被一頁頁仔細的審閱,我被一字字認真的抄錄。我終于明白了,我的生命力依然來自于那個有著五千年文化積淀的古老民族,我的光輝使命就是要歷經這萬里迢迢的輾轉顛簸,充當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當我被制作成壁畫,懸掛在北京地鐵站,每天俯視著云云眾生串流不息,接受著無數過客或好奇或虔誠的參拜和觀賞的時候,我突然覺得,是歷史的必然決定了那一次次的偶然,是全世界共同的文化和精神需求促使我歷經數千年的戰火硝煙依然健在,只為了見證全世界人民“和”而不同的和諧時代。
漸漸地我發覺,不知何時淚水已經濕潤了我的眼睛,我無法分辨是金剛經的眼淚還是我作為人的眼淚;更無法判斷是源于對過往的悲哀還是對今天的喜悅;我的思緒只是久久的定格在古老敦煌那曠世的美麗,和戈壁沙漠上神秘的佛光中,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