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健康上網-2359字作文
我是一名四年級的小學生,電腦對我來說并不陌生,我能熟練的打字和進行網上繪畫。我有時在互聯網上查查關于學習和寫作的資料,有時也上網聊聊天,玩玩qq飛車,在開心農場里種點地,牧場里養點羊……,這些都需要互聯網的支持。我們生活在二十一世紀,也有人把它叫做“e時代”。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互聯網滲透到學習和生活的各個方面,互聯網猶如一把“雙刃劍”,在給我們提供信息和服務的同時,也使部分青少年沉迷于網絡世界里無法自拔,這時的互聯網成為了他們名副其實的“電子海洛因”,使一些人患上了“憂郁癥”、“自閉癥”、“暴力狂”??????,使一些家庭破裂。例如,湖南省有一名初二的學生,他曾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市重點中學。他從小學到初二一直是班長,學習一直名列前茅。
有一天放學回家,他對他那樸實的都是農村人的父母說:“爸爸媽媽,我現在的學習太需要買一臺電腦了,求求你們給我買一臺吧,我一定會好好利用它,勤奮刻苦,它將是我學習上的好幫手,我爭取這次考試考全學年第一。”爸爸媽媽猶豫了一下說:“讓我們認真考慮考慮。”第二天早上,爸爸媽媽小心翼翼的用一個口袋裝上了家里所有的積蓄,去縣城買回來了一臺配置很高的電腦。
這個男孩回家后看到電腦非常驚喜,從此每天晚上他都在房間里擺弄電腦,爸爸媽媽一看這電腦買的真值得呀!可是期末成績下來,男孩的成績急劇下降。到了初三時,他干脆就不去上學了,每天把自己關在房間里,瘋狂的玩游戲,一日三餐都是在電腦桌上吃。爸爸媽媽急得找來了老師和同學來勸說他,他把他們拒之門外。爸爸媽媽有時拉電閘,有時扯斷網線,可是都不管用,他瘋狂的虐待自己,采取絕食、自殺來對抗。爸爸媽媽只好含著眼淚又給上電、插上網線,眼睜睜的瞅著一米八大個一百四十多斤的孩子骨瘦如柴到了八十斤,頭發油膩膩地長到了肩膀,散亂地披著只露出驚恐目光的大眼睛,爸爸媽媽的心都碎了。
心理醫生說他得了“自閉癥”,又稱“網絡綜合癥”,俗稱“網癮”。這種病是由于患者對互聯網過度依賴而導致的一種心理異常癥狀,以及伴隨的一種生理性不適,是由于重復的使用網絡而導致的一種慢性或周期性的著迷狀態,并且帶來難以抗拒的再度使用欲望,同時對上網帶來的快感一直有生理及心理依賴,因為網絡的許多特制帶給使用著許多快感,同時又因為很容易重復獲得的這些愉悅體驗,使用者便在享受這些快感時漸漸失去了時間感,一方面逐漸對網絡產生依賴,另一方面導致沉迷和上癮。這種情況需要進行生理和調解。
首先應該讓他走出房間的那扇門,父母不應過度打罵、唉聲嘆氣,應該讓他感到有人關心他,其中有父母、老師、同學……盡量感動他開口說話。然后暫時不要禁止他上網,在他上網累了休息時,帶他到外面走走,讓他到學校附近轉轉,當他感受到老師、同學、父母都很關心他時,他會漸漸從網絡中走出來的。半年后,他又回到了學校。我們老師前幾天還講了一個關于暴力游戲導致網絡成癮犯罪的一個案例。講的是市重點中學局一中的兩名同學,由于經常上網玩暴力、血腥的游戲。有一天他倆在網吧玩暴力游戲,玩得太上癮了,邊商量去找個人練練手法找點刺激。他倆先是買了兩把砍刀,藏在腰間,用衣服蓋著在學校外的胡同晃蕩。這是一名男同學走過來,他倆迎面攔住,掏出砍刀說:“小子,今兒哥倆好好跟你練練功夫。”一個人先沖上去砍胳膊,瞬間有幾滴鮮血從袖子上滲了出來。見到了血,另一名同伴受到了刺激提著砍刀說:“瞧你多傻呀,砍了幾刀都干不倒他,你看我的。”說著掄起刀砍向無辜者的大動脈,“唰”地一下鮮血四濺,男孩倒在了血泊里。
他們兩個慌張地逃跑了。。周圍迅速地圍上一圈人。過了一會兒,救護車來了,最后,被砍的同學搶救無效,死亡了。兇手被抓了。他們還是未成年人啊!是什么原因讓他們如此瘋狂呢?是那些超刺激的網絡暴力狂。就像一顆定時炸彈這兩個事例網絡成癮引起的,網癮,隨時可被引爆,后果不堪設想據2000年《中國青少年網癮報告》數據顯示,我國青少年網絡成癮,人數已超過100萬這個數據還在逐年攀升,讓人看了真是觸目驚心啊!那么究竟如何才能安全上網,怎樣才能擺脫網癮的糾纏呢?我和老師家的孩子楊雨舒就是很好的例子。有一年寒假,老師的媽媽生病了,老師前去照顧,楊雨舒和爸爸在家。他平時只是上網查查學習資料,玩點小游戲。
一次偶然的機會,玩上了“反恐精英”。十天后,老師回來發現他上了癮,學習不像以前那么刻苦,有點時間就去上網玩一會,有點空閑和朋友、伙伴聊聊天,談得都是關于網絡游戲的話題,寫完作業不讓玩時,便生氣地撅起小嘴慪氣。老師和她的丈夫馬上采取行動。先是陳述大型網絡游戲上癮給身體帶來的不適;接下來講上癮后的負面影響,舉患上網癮結合癥的例子。兩個人輪流守住電腦,每天只許上半個小時查資料,玩一小會益智小游戲。有空閑時,便陪他下棋、聊天,他功課忙時,每天幫他管理農場,飼養小動物、收收地。漸漸地,半年過去了,楊雨舒的鮮血成績依然名列前茅,什么“反恐精英”“qq炫舞”……一律被他拋到九霄云外去了。還有一個例子就是我自己。去年夏天,由于爸爸媽媽忙,沒時間照顧我,姥姥便經常帶我去大姨家跟小哥玩。他喜歡玩“炫舞”、“地下城與勇士”,我也漸漸的迷上了。
每天寫完作業時,有機會便玩,和朋友、同學聊天時,都是關于這幾個游戲內容,甚至連做夢時都是在想怎么玩這兩個游戲,怎樣能過關,怎樣能升級,一個假期就這樣度過了。媽媽發現事情不好,便在開學后暫時不讓我去小哥家玩。當我談起游戲時,便轉移話題。盡量抽時間陪我聊天、看新聞,看些有意義的電視劇。外出娛樂時,帶著我跟小伙伴玩,幫我制定學習目標,取得成績給予鼓勵。上網時,就在“開心農場”種種地,種點花,牧場里養點小寵物,每周玩一次或兩次,學習需要時,便一起查資料,收集起來,上網看看名人的成長史,激勵我上進,上網聽聽流行歌曲,放松一下學習壓力,和同學好友聊聊天。媽媽經常說:“電腦是個高科技,不是大型游戲機。互聯網是聯通世界的,是讓你有一天從這里走向廣闊的世界,而不是讓你進入狹小的網絡游戲。”漸漸地,在媽媽的陪伴下,我對網絡游戲從著迷逐步走向淡忘。
我們正處在求知欲強、好奇心重、對新鮮事物難以拒絕誘惑的年齡,網絡游戲對我們的誘惑力很大,從我和楊雨舒的身上,你會發現網絡上癮和健康上網只一步之差。我建議家長們今后多關注你們孩子的上網問題,從學會上網到健康上網,多陪同他們在現實生活中尋找快樂,滿足成就感,不要迷失在虛擬的網絡里。健康上網,從你我做起,健康上網,從現在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