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之作我的端午-935字作文
三年級之作我的端午今年的五月初五是首個被定為國家法定假日的端午節。為了了解古老的文化,我家決定舉辦一場了解端午節的才文大賽。沒等老爸宣布比賽開始,弟弟就迫不及待地大叫道:“我知道,我知道!端午節可以吃粽子和其它許多美味的東西,是個國際美食節!”我回答道:“我知道為什么過端午節的傳說。
說法一:源于浴蘭節,古人五月采摘蘭草,盛行以蘭草湯沐浴、除毒之俗,此浴流傳至唐宋時代,又稱端午節為浴蘭之日。
說法二:除瘟、驅邪、求吉祥。漢代人認為,五月五日為惡月、惡日,因此形成了端午這一天,以除瘟、驅邪、求吉祥為目的的相關文化活動。說法三:紀念歷史人物。相傳起源于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都紛紛來到汩羅江邊去憑吊。為了打撈到屈原的直身,有的扔飯團、雞蛋,有的倒雄黃酒來喂飽魚龍蝦蟹,來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屈原大夫的身體被魚吃掉……(后來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粽子)”正當我滔滔不絕說得起勁時,爸爸用贊許的目光看著我,然后笑咪咪地說道:“想不到,我女兒能說出這么多,這不把你老爸的都說出來了。這下我可沒的說了。”“讓我來補充幾句吧!對我們浙江人來說,端午節當天除了粽子,還要吃五黃——黃魚、黃鱔、黃瓜、咸鴨蛋(蛋黃)、雄黃。小孩還要佩香囊來避邪驅瘟。”媽媽說道。調皮的弟弟見我們都說了,只剩下奶奶沒說,就連忙跑到奶奶跟前搖著奶奶的胳膊說:“奶奶,您也說幾句吧!要不你輸了。”奶奶摸摸弟弟的小腦袋說:“好。”奶奶說。“在我們家鄉每個小孩出生后的第一個端午節,做長輩的都會買些新衣服和水果給小孩,外婆家則要做小孩的肚兜、鞋子和帽,而且這些東西上應繡出老虎,然后裹上粽子,炒上蠶豆挑到小孩家里去。
傳說這樣小孩就會健健康康、聰聰明明地長大。還有,我們農村里蚊子、蒼蠅比較多,這時家家戶戶都會在這一天在屋前屋后撒上石灰,然后焚上艾草菖蒲把煙用扇子扇到每個角落,嘴里說道:‘蚊子、蒼蠅到山上過六月去吧!’盡管這個辦法也不是很靈,但人們還是照著一代傳一代,也不知過了多少年了……”沒等奶奶說完,我和弟弟就異口同聲地問道:“奶奶,那我們小時候穿過肚兜、鞋子和帽子嗎?”“穿過,穿過,你們不穿怎么會這么聰明健康呢?”這時傳來了爸爸媽媽的鼓掌聲,“爾洋爾杰,奶奶說的不錯吧!要記住這個是我們家鄉的傳統,要代代相傳,懂嗎?對了!我宣布今天比賽成績。”“是誰,是誰?”我們姐弟倆高叫道。“是,是,呀!我也評不出,大家不分勝負,就算是冠軍吧!獎品是每人一只粽子,明年的端午節再來比賽!”“啊!獎品怎么是粽子呀!我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