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市場有4種魚,體內可能有大量重金屬和寄生蟲,盡量少給家人吃
現在大家的收入都提高了不少,對于養生知識越發的關注了,我們都希望能有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好好的去享受人生。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吃了,因為有不少專家都表示,健康是吃出來的,疾病同樣也是吃出來的。
我們需要盡可能的多吃一些健康的食物,魚便成為了很好的選擇。
魚是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經常食用能滿足人體的日常需求,還不會給身體造成過大的負擔,最重要的是魚富含多種人體所需的營養物質。
我國飲食文化中有多種魚的做法,這滿足了不同口味人的需求。
在民間有一說法多吃魚能讓人變聰明,所以有小孩的家庭隔三差五都會吃一次魚。
但你不知道的是魚也是有好壞之分的,市場上有4種魚其實特別的臟,體內含有大量的重金屬和寄生蟲,在購買時大家一定要盡量避開。
一、吃魚的好處
近幾年我們發現身邊生病的人是越來越多了,而且很多疾病正在朝著年輕態的方向發展,這與我們的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有很大的關系。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學著自己去做飯了,一是給生活制造一些情趣,二就是為了健康著想。
畢竟外邊的食物不僅重油重鹽,而且衛生條件也許并不達標。
都說高端的食材只需要簡單的烹飪方式,魚的吃法特別的多,清蒸、紅燒或者生魚片都可以。
現在海鮮市場特別的火爆,因為大家都知道吃魚好處多多。
魚肉中含有豐富的DHA以及卵磷脂,這些對大腦健康有諸多益處。小孩子經常吃魚能提高記憶力,中老年人多吃魚能降低患上老年癡呆的風險。
之前曾有研究機構對此做過相關的試驗,最終得出結論每周吃2~3次的魚,能有效的降低患上心腦血管疾病的概率。
正是因為魚肉它的脂肪含量極低,在進入人體之后能很快被吸收消化掉,并不會產生脂肪的堆積,這對于養護血管有很大的作用。
研究表明經常吃魚,有平穩血脂和血壓的功效。
日本人一直被各國視為高壽的代表,日本人的平均壽命都比較高,而且和其它國家的同齡人相比,它們的精神狀態還有容貌會顯得更加的年輕態。
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日本是一個島國所以漁業資源十分豐富,日本群眾的餐桌上幾乎是離不開魚的。這樣的飲食結構很值得大家去學習。
之所以建議有孩子和老年人的家庭要多吃魚,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魚的含鈣量特別的高,經常吃魚能及時有效的實現補鈣。
孩子鈣量充足,能促進它的生長發育,能讓孩子骨骼更加的健康,還能讓它長出高個。
老年人最常見的就是骨質疏松了,多吃魚能降低意外骨折的風險。
現在市面上各種魚的價格都不算高,比買各種高價的鈣片要經濟實惠的多,所以吃魚不僅是為了享受美食,也是為了健康。
老人們常說多吃魚對眼睛好,這可不是空穴來風,魚肉中富含對眼睛有益的β胡蘿卜素,這能保證眼睛的健康。
由此可以看出吃魚真的是好處多多,但市場上有四種魚大家最好要少吃,它所包含的寄生蟲還有重金屬超乎你的想象。
二、菜市場最臟的4種魚
海洋是地球最初的形態,所以魚類也是地球上最早存在的生物體,隨著時間的發展市面上魚類的品種越來越多,但有些魚并不是吃的越多越好。
1不起眼的羅非魚
羅非魚的長相比較奇特,它的身子幾乎呈現出了一種橢圓形,由于頭比較小,被很多人都認為性價比較高。
可只有養殖過羅非魚的人才知道,別看這種魚它的肉質鮮美,其實它的生活環境相當惡劣,之所以稱它存在一定的風險,是因為它的食物特別的雜亂。
大部分養殖的魚都是吃飼料的,羅非魚卻幾乎什么都吃。
所以有很多養殖戶喜歡在不同的魚塘中穿插養上一些羅非魚,這也有清理水質的作用。
這種魚除了吃一些餌料之外,它還喜歡吃腐爛的植物。
比如說經常泡在水中的爛樹葉或者爛樹根等,以及其它小動物的排泄物和腐爛的動物尸體。
這些食物羅非魚是來者不拒,尤其是野生的羅非魚,它的體內會累積大量的重金屬,還有其它的污染物質,經常食用對人體的危害可想而知。
這一品種的魚它的生存能力特別的強,而且繁殖能力很高。
就算生長環境再惡劣,它都夠繁衍后代,而且也成為了養殖戶最喜歡養殖的品種之一。
由于它吃的比較雜而且生長環境惡劣,這就導致羅非魚身上會有大量的寄生蟲或者細菌,正是因為如此它被大家稱之為垃圾魚。
長期食用這種魚,會導致魚身上所帶的那些寄生蟲或者重金屬,逐漸在人體內堆積,這無疑是在慢性自殺。
開始的時候可能是引發胃腸道疾病,長此以往,會對健康造成更大的威脅。
2、大補的黃鱔
在民間有種說法,黃鱔是養生佳品,是女性的美容神器是男性的加油站。
這也導致它在市面上的價格一路猛漲,現在也算是魚中的貴族了。
有些人認為黃鱔的外形實在是太過于恐怖,因為它長得就像是小蛇一樣,而且很難抓住,因為它表面有一層粘液十分的濕滑。
黃鱔肉質細膩,味道鮮美,而且全身幾乎沒有細小的刺,食用起來很方便,所以有不少人都鐘愛于它。
大家也知道黃鱔與普通的魚類不同,大部分的魚都是生活在水中,黃鱔比較喜歡在水底的淤泥中,這就導致它的生活環境比較臟。
淤泥中可能會存在各種寄生蟲以及微生物,長此以往細菌還有寄生蟲就逐漸進入到了黃鱔的身體,比如說顎口線蟲,就是黃鱔體內最常見的寄生蟲之一。
在黃鱔的消化道或者肌肉部位,都可能會有寄生蟲的存在,有些甚至是身上或者體內帶有大量的蟲卵。
也許有人會覺得,反正都是經過烹飪后再去食用,那些寄生蟲通過高溫會被殺死。
只能說你太小看這些寄生蟲了,有些蟲子或者蟲卵很難通過烹飪將其全部殺死。
一旦被誤食進入身體,那這些寄生蟲就會在你的體內安營扎寨,它會不斷的去吸收你體內的養分,從而去引發一系列疾病。
3、魚中刺客白鰱魚
提到白鰱魚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這種魚肉質特別的厚,而且價格相當便宜。
不管是在百姓的餐桌還是在一些飯店,都能夠看到它的身影。
現在大部分的白鰱魚都是人工養殖的,它的食物相當廣泛。
它會去吃水中的各種浮游植物,也會吃水中的一些小型微生物以及其它魚類。
這是一種雜食類的魚類,它的健康風險系數比其它魚低不少。
它的胃口特別的大,在養殖的過程中為了能提高產量,有些養殖者甚至會使用一些藥物或者化肥。
這就影響了水質,也讓白鰱魚的質量無法得到保障,在這種環境中生長的白鰱魚,它體內的各種細菌還有重金屬會嚴重超標。
當然了,并不是說這種魚不能吃,只是建議大家在選擇和食用時要小心一些,盡量去購買新鮮的,并一定要仔細清洗和烹飪。
4、帶有使命的清道夫
近幾年市面上的清道夫魚十分受大家的喜歡,只看名字應該就能明白,它主要作用就是去吃水中的垃圾,以此去保持水質的清澈。
其實很多家中養觀賞魚的都會養上一條清道夫,這能降低換水的頻率,讓整個魚缸實現一個自然的生態循環。
清道夫魚的個頭偏大,主要是因為它幾乎是一直都處在進食的狀態。
水中的垃圾它吃,水中腐敗的動植物尸體它也吃,其它魚的排泄物它也會收入腹中。
這樣的飲食習慣就注定它身上會帶有許多的細菌,甚至會在無形中攝入大量含有重金屬等物質,而且它也成為了各種寄生蟲最喜歡的宿主之選。
可能就是因為吃的東西太雜了,所以清道夫的肉質才會異常的鮮嫩,但我們在享受美食的同時,也要明白它潛在的風險。
很多寄生蟲還有細菌,通過高溫烹飪很難完全消除,這些都會伴隨著魚肉被攝入人體,到時候食用者體內可能會出現寄生蟲或者引發感染性疾病。
三、總結
以上這這種魚,很多賣魚的老板或者養殖戶,會告誡身邊人盡量不要去吃,希望廣大食客也不要為了滿足一時的口腹之欲,而致健康于不顧。
現在食品安全問題,尤其是海鮮類、魚類的安全問題,已經成為了食客們最關注的焦點話題。
建議大家在挑選魚類時盡量去大型商超,這類場所賣的商品價格可能會偏高一些,但質量有保障,而且一旦出現什么問題也有售后服務。
奉勸那些喜歡吃生食的小伙伴們,一定要定期檢查身體,最好給身體做一個體內驅蟲。
市場監管部門要加強日常的監督與管理,從根本上去杜絕那些黑心商販的存在,還大家一個健康安全的購物環境。
#深度好文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