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賞魚內寄生蟲問題全攻略
春季是各種蟲子各種細菌真菌快速生長的季節,也是很多觀賞魚疾病爆發的時間段。最近不少魚友反應家里的魚炸鱗,肚子鼓漲不知道怎么辦,這很可能就是觀賞魚得了內寄生蟲后期的癥狀,說實話,內寄生蟲的問題是觀賞魚最難治療的疾病,這篇文章就來和大家分享對抗觀賞魚內寄生蟲的攻略。
內寄生蟲如何危害觀賞魚?
內寄生蟲的可怕之處在于,幾乎是生物都會被寄生,只是多少的問題,以及宿主本身體質是否足夠抵抗它們的問題。在內寄生蟲一開始入侵宿主的初期,并不明顯,因為寄生蟲們需要有一個成長的過程。因此,一開始是很難發現的,或者說,當寄生蟲的數量達不到一定的規模的時候,魚一直都是健康的狀態。
這就跟我們人類體內也有內寄生蟲一樣,一般在腸胃,它們會附著在宿主體內,一直攝取宿主的營養物質為自己所用,想想都覺得可怕。 只不過我們人類會通過攝入各種各樣的食物,比如洋蔥,比如大蒜等各種對殺蟲殺菌比較有效的食物,來幫忙控制體內寄生蟲的問題。現在養貓養狗也會通過定期地服用內驅蟲藥來達到比較好的祛除內寄生蟲的效果。不過養魚關于內寄生蟲的問題,可能比較少得到重視。
因此在魚缸里的魚兒感染內寄生蟲后期我們才會發現,這個時候才來治療的話,其實效果就不是很明顯了。因為觀賞魚內寄生蟲的問題,一般不會快速讓魚兒致死,而是寄生蟲不斷地汲取魚兒身上的養分,然后繁殖產出蟲卵,進而導致魚兒體質過差印發其他并發癥,最終導致魚兒因內部身體結構器官破壞而亡。
防大于治,從3個方面預防內寄生蟲問題:
1、不干凈的食物,比如紅蟲,線蟲等活食本身攜帶的致病菌和寄生蟲卵是比較多的,如果沒有徹底消毒干凈就喂魚,很可能就給內寄生蟲大規模爆發埋下隱患。所以,一定要使用干凈的食物,最好就是用飼料,少喂活食。
2、新魚合缸,尤其是野外抓回來的魚,或者是來源不明的魚,如果沒有在其他的備用魚缸飼養觀察一段時間,就貿然放到魚缸和原來的魚混養,很可能就會攜帶一些蟲卵或者致病菌,進而感染原本魚缸里面體質比較弱的魚。
3、由于長期生活在較差的水質環境而導致觀賞魚體質變差,也很可能被一些致病菌活寄生蟲感染。尤其是經過長途運輸過來的魚兒,本身就已經好多天沒吃東西,加上路途奔波,體質不好的很可能就會在期間感染寄生蟲。另外一個,如果換水溫差過大,或者酸堿度偏差過大,長期營養不良也很可能有內寄生蟲的問題。這方面的原因總結下就是體質過差,所以平時要注意水質以及食物營養的豐富。
內寄生蟲的種類:
1、鞭毛蟲:
附著在魚體內腸壁和血液里面,后期會蔓延到全身的器官,也會引起外部感染,常見的就是頭有蛀洞。主要的類型有腸六鞭毛蟲和旋核六鞭毛蟲。
癥狀:這個寄生蟲主要是讓觀賞魚食欲日漸消退,不再活潑好動,而是縮在一個角落,同時體色也比較氨氮,拉白便,看上去也是比較消瘦。
2、蠕蟲:
這個比較好處理,蠕蟲主要的蟲體生活在魚體內的腸道,一般是引起腸道細菌性感染的并發癥,一般的體內驅蟲藥可以比較輕松祛除。主要類型是毛細線蟲。
癥狀: 被毛細線蟲寄生的癥狀和鞭毛蟲有點像,同樣拉白便,個體消瘦,眼神黯淡無光。不過白便比較透明且有斷節,仔細觀察的話,可以在透明白便里面看到細小的白色蟲卵。
最重要的治療以及應對方法:
首先,咱們再次強調聲明,內寄生蟲這種病其實不好對付,更多的還是以上面提到的3個方向的預防為主。實在預防不住了,不小心遇到了內寄生蟲的問題,就用以下的方法:
1、英國大白片:
這個是對付鞭毛蟲以及后期腹水癥狀比較有效的藥,不過市面上假藥比較多,大家一定要在靠譜的渠道購買,使用方法看說明書即可。
2、甲硝銼:
這個是重點,也是我們普通魚友常用,且比較容易拿到的藥。這個甲硝銼其實也是用來治療人類腸道方面的問題的,所以在藥店比較容易買到。它的主要作用是對抗一些厭氧性細菌,所以不會對好氧性的硝化細菌造成太大的影響,所以可以直接用。具體用量大家可以參考這個:
100L水體用1g甲硝銼(一般市面上的規格是0.2g/片,或者0.1g/片,好像也有0.75g/片的規格,大家使用的時候注意觀察)。藥效一般是6-8個小時,所以每天要補充同等的藥量,連續3-5天使用,期間可以不喂食或者少喂食,換水與否也根據水質情況,建議能不換就不換。
使用注意事項:
①藥效期間最好水溫控制在30-32度,如果是對于老鼠魚這類不耐高溫的魚,水溫可以控制在26-28度。
②如果魚缸里有大魚,最好捏碎,避免大魚誤食,小魚就不用了,因為扔到水里化得很快的。
以上就是關于觀賞魚內寄生蟲問題的處理攻略,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尤其是這段時間,氣溫比較溫和潮濕,正是各種蟲子和致病菌生長繁殖的好季節,希望大家以預防為主,家里魚兒都健健康康的,不要讓這個文章有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