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五好文明家庭發言稿三分鐘
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五好文明家庭發言稿三分鐘篇一
大家好!
我叫xx,是一名小學教師。今天能夠在這里代表“五好文明家庭”發言,對此我感到十分榮幸,同時也感謝領導和同志們的信任和支持。在構建和諧社會,創建和諧淤溪的今天,家庭的和諧已經成為其中一個基本元素。我相信我們每一個家庭也都是一個遵紀守法,積極進取,平等和睦,尊老愛幼,自覺執行國家政策的好家庭。在這里,我想簡單地談談我家的一些情況,與大家一同分享。
對于我來講,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熱愛黨的教育事業,對國家有著深厚的無產階級感情。公公是退休教師,更是擁護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這種感情積極地影響著每一個家人,全家人遵紀守法,慎諾守信是家庭的傳統美德,也是鄰里和社會公認的優良品質。家人能自覺做到知法、懂法、守法,熱愛祖國、熱愛人民。
我的家庭是個不折不扣的和睦家庭,雖然困難重重,但全家人都能毅然決然地去克服,不離不棄。20xx年2月18日災難不幸降臨于我家,丈夫出車禍命懸一線,公公也因為罕見的皮膚病暴發感染而神志不清,我守護在重癥監護室外,像失去靈魂一樣。然而在所有親人朋友的關心照顧,以及好心人的幫助下,我們全家共度難關。幾個月后公公康復,丈夫卻因腦外傷后遺癥而導致大腦神志不清,半身癱瘓,并伴有癲癇病癥,至今需要人24小時監護。如今已經是第五個年頭,家中兩個老人和我一起照顧病重的丈夫。我們每天為他擦身、喂飯、吃藥,端屎端尿,換洗衣服,從不間斷。然而丈夫卻因為大腦受損,時常還會打、掐我和兩位老人,可我們依然是無怨無悔。為了更好地照顧病人的生活,我學會了幫他刮胡子,理發;為防止他肌肉萎縮,我買了理療儀,一有空就幫他做理療,兩位老人也是每天攙扶他,強行鍛煉;為了他更好的康復,我與家人幾次帶他去南京求醫,雖然進展甚微,可我們依然充滿信心。俗話說,久病成醫。丈夫的癲癇病是靠吃藥控制,我認真記錄了他每次發病的時間,周期,以便能及時做好藥量的控制。果然,最近已經近一年未發病了,我們都很高興。雖然至今他依然呆呆傻傻的,但我們從沒嫌棄過,從沒灰心過,我們從內心舍不得他吃苦。如今,只要每天早晨他能正確地叫出我的名字,我就感到莫大的欣慰了。
我是一名人民教師,曾連續多年擔任班主任,既教書又育人,模范遵守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勤于鉆研,為人師表。有較高的理論水平,深厚的專業知識和扎實的教學基本功。在教學中能認真鉆研學習新課程標準,面對全體學生,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通過目標教學加強學生的素質和動腦能力的培養。同時也十分重視自己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生活學習習慣的培養,如今女兒已經上大學了,懂得關心長輩,體諒父母。
人常說,遠親不如近鄰,我深深地體會到其中的道理。作為一名教師,我更應該有理由處理好鄰里關系,一家人能做到在生活中熱心、善良,與鄰居都能夠和睦相處,經常幫助鄰居解決家庭中困難,也經常得到左鄰右舍的幫忙。平日里我主動詢問鄰里孩子的學習情況,發現孩子學習有困難時,我總能積極主動的幫助他們,使問題得以解決。鄰居家有困難時我總能熱情地伸出援助之手,使他們倍感溫暖。
平時我總能做到隨手關燈,盡量少用一次性牙刷、筷子、水杯、塑料袋。上班時我都能做到徒步或騎自行車。不僅我做到了這些,我還宣傳大家低碳生活,讓大家理解低碳生活是每一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帶頭宣傳綠色環保理念,自覺保護環境。我熱心公益,盡管家中困難,但捐助災區,慈善一日捐等各種公益活動我都主動參加,奉獻我的一片愛心!
一個溫馨的家庭,是一個幸福的港灣。擁有安定祥和的家庭,我們的工作才會更有保障,我們的生活才會更加美好。共同承擔起家庭責任,營造一個和諧、平安的家庭,是我們的理想追求,也是人生的一大樂趣。今后我一定要倍加珍惜,時刻勉勵自己,同時還要影響帶動周圍的婦女姐妹,從點滴小事做起,為創建美好的明天,為構建和諧淤溪貢獻力量。最后祝各位領導身體健康、萬事如意!祝所有的姐妹們節日愉快、合家幸福!
謝謝大家!
五好文明家庭發言稿三分鐘篇二
我叫,今年37歲,是區街道小嶺村婦代會主任。自一九九五年任職以來,已經在婦女崗位上工作了近十二年。在這十幾年的工作中,即有艱辛的汗水,也有工作成功的喜悅,我更感到給我工作動力的是領導的支持,還有來自家庭對我巨大的支撐。
我們這個家庭雖然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家庭,卻也有著不同于一般家庭的組合。我丈夫是姊妹七個當中唯一的男孩,我結婚時6個大姑姐中已出嫁4個,家中公公婆婆都已七十多歲了,同時還有一個單身的叔公和我們生活在一起,三個七十多歲的老人,和六個大姑姐中的四個都住在本村。當時一看這個家庭,包括我的丈夫都說我們婚后也會和其他家庭一樣和父母及叔公分家,一心來經營自己的小家庭。婚后雖然公公婆婆及幾個大姑姐也都提出過分家,但我想公公婆婆及叔公都是一大網把年紀的人了,做為兒女的也不能光打算自己的,雖然他們嘴上也說我們上了年紀了,和你們年輕人生活在一起不方便。其實他們的內心還是愿意和我們生活在一起享受天倫之樂的。于是,我就和丈夫商量:“不和公公婆婆及叔公分家,讓老人們一起安度晚年吧,不要讓老人有什么顧慮,他們一生特別不容易,把我們姊妹七個都撫養到各自成家立業后,自己也失去了勞動能力,不能讓他們的晚年背上包袱,我們要讓老人愉快的過好以后的生活。我們夫妻倆要更加努力的工作,贍養好老人”。隨著我的女兒的出生,家里的負擔更重了,每天早晨起床后,要先給公公婆婆及叔公拿出早點,讓他們吃,再做一家六口人的飯。為了幫助家里多掙些錢補貼家用,我養狐、賣魚、擺菜攤,一天下來到了晚上腰酸背痛,丈夫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就對我說:“咱還是分開過吧,你看這樣下去,就把你累壞了,況且分家后咱六個姐姐一定比現在更上心的來和咱們一起照顧三個老人的”。鄰居碰到我時,也問我:“你們還沒分家嗎?現在的年輕人,哪有多少愿和老人住在一起的,多不方便呀!”。我說:“老人就養了他一個兒子,俗話說養兒就是防老的,再說就是分開了,老人有事不還得我們管嗎?況且他六個姑家也都有公公婆婆及自己的事要做,不可能讓她們多分心,再說你看看,三位老人整天的心情多好,而且在外邊也是逢人便夸我家說了個好兒媳婦。再苦再累我也心甘,已經決定的事決不反悔”。我們對老人的無微不至的孝心,也得到了三位老人熱心的回報。特別我的兒子出生后,可以說家里的負擔更重了,白天還要把村里的工作做好,回家需要照顧老人,還得照顧好小的。三位老人看到我們這么勞累,也主動幫我帶孩子。雖然我的婆婆身體不好,但只要身體允許也主動幫著做做飯,以最大的努力解除我的后顧之憂。老人們經常說:“孩子不要光想著家里的,工作也很重要,工作干不好,不光給領導添麻煩,更對不起全村老少爺們對我們的信任”,看到老人這樣的胸懷,我心里也是覺得甜滋滋的。
十幾年來我和三位老人及我自己的小家庭共七口人始終生活在一起。六個大姑姐,這個今天來,那個明天到,有時也難免有些口舌是非,特別是我的公公脾氣暴躁,有時也會為一點小事大發脾氣。我為了處理好關系,從不與公公計較,并想辦法與老人溝通,與幾個大姑姐溝通,從思想上、生活上盡力地照顧他們。記得有一次村里有一個計劃外懷孕的,為了做通工作讓他們流產,三番五次上門做工作,就是不聽,后來夫妻二人一起跑到他的親戚家藏了起來。計劃生育是國策,又是我份內的工作,有時外出找他們,有時在他們親戚家蹲守一晚上都不能回家。由于我不在家,孩子想找我一不小心把暖壺碰倒了,兩只腳和手都燙去了皮。孩子痛的直哭,當我趕到醫院時看到丈夫那怨恨的眼神,自己也感到因為工作讓孩子受了這么大的痛苦。回家后,我公公也開始怨我說:“工作就那么重要,連回家吃飯的時間都網沒有嗎?你看孩子這樣,要是你在家會有這樣的事嗎?”聽到公公及家人的怨氣,我自己把孩子抱在一邊偷偷的掉眼淚,其實公婆一家人對我的工作是全心全意支持的,孩子燙成這樣,哪個當爺爺奶奶的不心痛。我想我作為一個母親更疼自己的兒子,但我什么都沒說,只有心里默默的承受著痛苦。第二天公公主動對我說:“小賀,昨天我不應該這樣怨你,你的工作我們也知道重要,就是一個孫子燙成那樣,心痛,所以你不要往心里去,工作該怎么干就怎么干,孩子你放心,我們盡量照顧好”。這就是我的家庭。由于我辛勤的工作,連續多年被評為先進個人,也被選為區人大代表、三八紅旗手等稱號,我的家庭也被評為“市級五好文明家庭”。面對這些我只想說:贍養老人是我們應盡的義務,我們也有老的那一天。特別是看到有的家庭不贍養老人,家庭不團結,我想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別的家庭也看到家庭和睦的好處,盡到一個作兒女的孝道,使我們的周圍都來孝敬老人,尊敬老人,家庭和睦,鄰里團結。
五好文明家庭發言稿三分鐘篇三
大家上午好。
我叫陳愛民,是范縣人大的一名公務員。首先感謝各級領導給了我參加這次活動的機會。作為五好家庭的一員,我代表全家在此發言深感榮幸。我發言的題目是《懷感恩心,盡敬老情》。
我們家可以說是人丁興旺。我們兄妹共4人,我上有三個哥哥,我是老小。我父親20xx年去世,享年73歲。我姥姥不久前去世,享年102歲,是我們家屬院的老壽星。我母親現年76歲,1998年患腦溢血導致半身不遂,母親現隨我居住。我們這個大家庭,雖然人口多,但多少年來相處和睦,互親互愛,工作上你追我趕,積極上進,與同事、鄰居相處融洽,互幫互助,是左鄰右舍夸贊的好家庭。
“有一種恩情叫做養育,有一種無私叫做奉獻。”百善孝為先,養育之恩,重若泰山。常懷感恩之心,回報孝敬老人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讓老人安享天倫之樂是做子女最基本的孝道。
基于這一認識,我們兄妹一直把姥姥和父母帶在身邊,一如既往地為高齡的姥姥換衣、洗澡、按摩、如廁——樣樣都盡心照料。姥姥年紀大了,牙口不好,我便想方設法的給姥姥開小灶,增強老人的食欲,保證老人身體所需的各種營養。有太陽的日子,便把老人攙出來在院子里曬太陽,給老人梳理頭發。每周用輪椅推著姥姥到大街上轉上幾次,讓她與鄰居熟人親朋拉拉家常。老人健康是我們的責任,老人開心是我們的心愿。在近二十年6500多個日日夜夜里,我始終如一,盡己所能為姥姥盡孝,讓她健康生活、開心生活。姥姥在08年時已101歲,盡管身體還可以,但已大小便失禁,常常不是弄臟衣服便弄臟床鋪,我從來沒有嫌臟嫌煩過。為了讓姥姥舒適干凈,我象照顧嬰兒一樣,用軟布為姥姥做了許多尿布和棉墊,每天為姥姥換洗使用。為不影響工作,我都是每天早上5點多起床,把頭天換下來的尿布棉墊洗好曬干整平,以備第二天再用。對姥姥弄臟的床鋪和衣服,我都及時地為姥姥換上干凈衣服,再鋪上干凈被褥,讓姥姥睡的舒舒服服的。看著姥姥舒心的樣子,我心里很是高興、很知足。記得有一次,姥姥有點著涼,我剛把姥姥弄臟的被褥換成新的,這邊臟的還沒洗完,姥姥又拉在了床上,把剛換的被褥弄臟了。我又馬上過來,給姥姥洗干凈身子,把干爽的衣被再換上。看著我忙碌的身影,姥姥生自己的氣,也更心疼我,自己嘮叨著:活怎大年紀干啥?光給孩子添麻煩,還不如死了的好!我馬上寬老人的心:姥姥,俺小時候你把俺養大,給俺擦屎刮尿的,你嫌俺臟過不?姥姥答應著:沒有,自己的孩子不嫌臟。我馬上接過話說:伺候您那俺也是應該的!20xx年,姥姥以102歲的高齡過世。生病期間,凡有鄰居親朋前來探望,姥姥總是夸我們兄妹孝順,伺候的好。彌留之際,姥姥拉住我的手,雖然已說不出話,但那眼神中傳遞的感激、那眼角噙滿的淚花、那臉上洋溢的幸福,讓每一位在場的親人都感慨不已。
我父親1980年在鄉鎮工作期間,因患肝炎治療不徹底,留下了病根。為了減緩病情的發展,我和家人每年都陪老人到聊城、濮陽等地醫院住院治療兩次以上。日常生活中,找偏方熬湯藥,想方設法緩解父親的病情。欽食上,盡可能地為父親調節伙食,既讓他吃的可口,又充分保證各種營養充足。經過多方努力,父親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堅持了22年后,因出現肝萎縮、胃腸道血管變形,導致血管破裂而不治辭世。
母親是個苦命人,在襁褓中姥爺就去世了,沒有兄弟姐妹,她一直與姥姥兩人相依為命,生活的艱辛可想而知。也正是幼年經歷了艱難,母親鍛煉了一副好身體,造就了要強的性格,感覺自己什么都能干,什么都能干好,工作期間被同事們稱為“鐵人”。1998年突發的腦溢血讓她右半身癱瘓,生活不能自理,情緒低落到了極點,原本開朗的性格變得沉默寡言。家人給她說話,她不是不理,就是發脾氣。我們兄妹不止一次的開導母親:誰沒有老的時候,誰沒有生病的時候,都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你能健康長壽,便是我們做子女的最大福氣。在母親住院的二十幾天里,我和哥嫂衣不解帶,日夜陪護著母親。出院后,為了護理好母親的身體和生活,我多次咨詢醫生,或者上網查詢母親的癥狀及恢復措施,并學會了量血壓、扎小針、按摩等技術,從生活保養到藥物調理對母親進行悉心照顧,讓母親的身體一點點得到恢復。母親對于自己生活突然不能自理很是煩燥。為了排解母親的煩悶,我們有空盡量陪她說說話,有陽光的日子,攙著母親到院子里走走,或推著輪椅陪母親到街上轉轉。說起來輪椅,三哥為了讓母親多到外面活動活動,轉遍了整個縣城也沒有買到,又專門到濮陽去買,這才讓母親坐上了輪椅。上班的時候,邀請母親的朋友、鄰居到家陪母親說說話、聊聊天,緩解母親的情緒。即使這樣,母親有時也會突然發脾氣,我一個人在場子的時候還好,有別人在場常讓我下不來臺。我心里很委屈,背過臉去落淚。想想母親當年是個命苦的人,年輕時受了不少罪,現在發脾氣也是病情使然,為了母親能早日康復,吃點苦受點委屈算不了什么,回過頭來對母親還是笑臉相迎。經過我們的悉心照料,我母親慢慢地變得能基本自理,性格也變得開朗多了。得過偏癱癥的人,都喜熱怕冷。冬天,為了給母親保暖,我們兄妹想方設法,先后花費20000多元,給母親的房間安上了暖氣、空調,嫂子給母親購置了羽絨被、羽絨服、手暖爐等取暖用品。我三哥和三嫂在范縣工作,只要有空閑,就帶上可口的飯菜,回家陪母親吃頓飯,和母親拉拉家長;我大哥、二哥和兩個嫂子在濮陽工作居住,一到雙休日和節假日,就帶上孩子一塊回家看看,或者把母親接到濮陽小住幾日,讓母親享受天倫之樂。
為了照顧姥姥和母親,同學之間的小聚、單位組織的旅游活動等,我都一次又一次地放棄了。實在推不掉的活動和應酬,我都是提前為老人準備好飯菜,等老人吃好后再去參加那遲到的聚會。工作再忙再累,在家我從不敢把辛苦和勞累寫在臉上,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來到老人的床邊,掖掖被角,握著老人的手,陪老人說說話,用心呵護著老人,讓老人感受到家的溫馨與甜蜜。
兒子耳濡目染,也慢慢體會到了我的愛和付出,繼承了孝心與厚道等優良傳統。在家的日子,兒子總是主動地給太姥姥、姥姥洗腳、剪指甲、喂飯、按摩,心疼的給媽媽捶背、揉肩。這些,都讓我很是心慰,感覺兒子長大了,是個男子漢了!
父母是老人,公公婆婆也是老人。對公公婆婆我也是盡心盡力給予照顧和關心。只要有時間,我就會回老家給老人送些營養品和換季衣物,陪老人拉拉家常。農閑的時候,我總是把兩位老人接到縣城住些日子,做些可口飯菜,陪兩位老人逛逛街,買些合身的衣服,當面盡些孝道。老人原來的電視壞了,不舍得更換,我得知后,馬上買了一臺大彩電,給老人送了去,讓老人的生活增加些色彩和樂趣。20xx年的一天,婆婆在地里干農活的時候突然暈到,我得知后及時聯系了救護車,以最快的時間把婆婆送到醫院治療。住院期間,我每頓都把可口的飯菜做好送到醫院里。當時,家里還有三位帶病老人、又趕上新區買房子,在經濟狀況不好的情況下,我堅持借錢支付了醫療費,為老人解決了后顧之憂。在病房里,公公婆婆逢人就夸我是個孝順的好兒媳。
在家盡孝心照顧老人,在單位我是勤奮上進。在縣人大工作的八年中,我連續七年被評為縣委、縣政府先進工作者,年度考核歷年優秀,多次被評為省、市人大制度宣傳工作先進工作者。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對同事我多關心、多幫助。誰有難事,我幫著出主意想辦法;誰有心結,我多開導多說服。在人大,同事們是從內心里尊敬我,稱我為老大姐。
我做了我該做的,盡了我自己的本分,得到了親戚、鄰居、同事的夸贊,去年還被評為“感動濮陽十大敬老標兵”。我很知足:生活雖不富裕,卻很充實;家里雖很擁擠,卻處處充滿溫馨;每天雖很辛勞,卻換來了家人的平安。多少年來,一家人互敬互愛,其樂融融。
細想起來,我能做到這些,源于我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讓我時刻存有一顆感恩的心。感恩,是我對待生活的態度。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孝敬老人,善待同事,回報社會,是一種積極的處世方式!
讓我以一段歌詞結束今天的發言:“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幫媽媽捶捶后背,揉揉肩,老人不求子女為家做多大貢獻,只求個平平安安,團團圓圓”。所以將來不管我們走到哪里,都要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孝敬老人,讓他們在有生之年過的快樂、健康!我相信,只要人人都付出愛,我們的社會一定會更加美好,和諧文明的社會一定會早日建成!
在三八節來臨之際,我謹代表全家,祝姐妹們工作順利、身體健康、合家歡樂、節日愉快!
五好文明家庭發言稿三分鐘篇四
大家好!
今天,通過推薦、評議和宣傳身邊的好人好事,大力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引導全體干部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觀,營造一種學習、崇尚、關愛、爭當模范的良好氛圍,為促進我各項工作取得新成績提供了強大的思想保證和有力的道德支撐。
我有幸被推薦并入選“中國好人榜”孝老愛親好人,家庭被評為“五好文明家庭”。實事求是地講,自己作為一名普通人,做了一些極為平凡的事,各級組織給了我這么高的榮譽,使我惴惴不安。在此,對領導和同志們這些的教育、幫助和引導,表示衷心的感謝。
自己出生并成長于農村,雖說生活、學習條件差強人意,但農村人的質樸、厚道、誠實耳濡目染了我,也在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從小看到父母的艱辛、坎坷,為了生計,受盡了人生的苦難和酸辛。從小就決心要為改變自己的命運、家庭的面貌立志讀書,奮力拚博。參加工作以后,隨著自己各方面條件的逐漸改善,自己就多了一份惦記,增了一絲牽掛,添了一份擔當,內心也產生了好多懺悔,也找到了自己存在的歸宿。對積勞成疾的母親,想盡了一切辦法醫治其不斷惡化的病情,以拳拳之心、眷眷之情無怨無悔地侍奉著年邁的父母,盡心盡力地照顧著自己的兄弟姐妹,言傳身教、時刻關注著子女的健康成長。經過了多年的努力,我們的家庭終于走了了貧困,父母也老有所養,子女有所學,兄弟姐妹的家庭經濟也有了改觀。關系和睦、親情融洽的大家庭使我稍有了些欣慰。所有這些,是我應該兌現的承諾,也是必須兌現的承諾,更是亙古不變的終生承諾,我將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竭力繼續兌現這份承諾。
在此,我也倡議大家,在有限的生命里,感恩社會,感恩父母,關愛弱勢群體。做一個無愧于父母,有益于社會的人,用熾熱的一顆心傳承好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用“真、善、美”鑄就正義的強磁場,產生正能量,輻射修煉我們的精神世界,并以此為引子,做好本職工作,使我局的精神文明建設再創新輝煌!
順祝節日快樂、工作順利、美駐容顏、俏存身影!
這次發言,是臨時所文,即興所語,不妥之處,敬請各位批評指正。
五好文明家庭發言稿三分鐘篇五
今天能夠在這里代表“五好文明家庭”發言,對此我感到十分榮幸,同時也感謝領導和同事們的信任和支持。在“三·八”婦女節來臨之際,我祝愿所有的女同胞們節日快樂,青春永駐!
在構建和諧社會,創建和諧礦山的今天,家庭的和諧已經成為其中一個基本元素。尤其是對于我們煤炭這一高危行業來說,家庭的和睦,鄰里的團結,對于搞好安全生產,加強精神文明建設,顯得尤為重要。
在我們家,兒子和女兒大學畢業后都已經結婚并走上工作崗位。我和妻子xxx,xx年結婚至今,我們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寬容,相互關心,相互體諒,一轉眼渡過了三十年。我們用實際行動做到尊老愛幼、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用傳統美德營造了一個幸福的家庭。
在我們的家里,因此能夠實現和諧相處,和妻子xxx的努力是分不開的。她是一名樓長,有一副熱心腸,他努力為大家搞好服務,還積極參加社會活動,居委會組織的鄉藝演出、秧歌隊、到井口送水、即便是帶孩子或者腿疼,都要克服困難堅持參加,為公益事業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受到了大家的好評。在家里她更是不辭辛勞。都說婆媳關系不好處,她既是媳婦,又是婆婆,對待76歲的婆婆他無微不至的照顧,從拿藥看病、衣服穿戴、到吃的、用的等細節都考慮到。回到老家,他都要徹底的搞一下衛生,將家具、炊具擦洗一遍,直到累的腰酸背疼。對待兒媳婦,也是像對待女兒一樣,他總是說,“兒媳從二十來歲就失去了母親,但是一定不會讓他缺少母親的關愛”。她從稱呼上總是喊兒媳“大妮”,自覺地扮演起了母親的角色。她為兒媳買來羊絨大衣、皮鞋、保暖內衣等生活用品。兒媳喜歡吃什么,不喜歡吃什么她一清二楚,只要看見兒媳對什么食品流露出喜歡的眼神,再貴他也要買上一些,看到兒媳對茴香苗感興趣,七塊錢一斤他也買來為兒媳婦包餃子。她知道兒媳喜歡吃甜食,春節前就蒸了年糕、豆沙包、糖包等。
他把愛都無私的奉獻給了子女。小外孫兩周多了,一是孩子的奶奶身體不好,二是為了不讓女兒牽掛,他就一直自己看孩子,孩子跟奶奶的時間總共超不過一個月。女兒和兒媳的姑嫂關系處的也非常和諧。春節前的臘月二十八,女兒回到了婆家過年,兒媳一直認為他們那里冷,催著大年初一就讓女兒回來,女兒不回來,他就借口說:“還有許多活等著你干呢。”看到他們婆媳關系、姑嫂關系處理的十分恰當,讓我感受到了和諧的幸福。
和睦的家庭,能給每個家庭成員帶來溫暖、帶來快樂、帶來力量、帶來興旺。擁有安定祥和的家庭,我們的工作才會更有保障,我們的生活才會更加美好。家庭成員之間,彼此在工作上多一份支持、少一份拖累,在感情上多一份溫暖、少一份冷漠,在生活上多一份關心、少一份埋怨,讓我們以德治家,文明立家,知識興家,勤勞富家,平安保家,節約持家,和諧興家,使家成為春光蕩漾、情意綿綿、和諧溫馨的港灣。在這里,我衷心地祝愿我們每一個家庭都是和睦、平安、幸福美滿!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