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 | 自考本科畢業論文選題方法!
文|落木·編輯|落木
來源:公眾號 一起自考 (ID: )
選題的重要性
1、自考生在申報論文后,每個人都應遵循選題的基本原則,在較短的時間內確定好選題方向。有的老師會在選題方面給同學一些建議,但是總的來說,老師給的選題僅是確定選題大致范圍,學生可以從參考選題中選擇一個題目來寫,也可以在本專業領域內自擬題目,但自擬題目不能脫離本專業領域。
2、值得注意的是,選題不等于論文的最終題目,只是一個規劃、預想,先確定選題方向,再確定題目。
3、選題是論文撰寫的前提和第一步,它實際上就是確定“寫什么”的問題,即確定研究的方向和范圍。如果“寫什么”都不明確,“怎么寫”就無從談起。
4、畢業論文是自考本科的一門必修課,拿畢業證和學位證,進個人檔案,萬萬不可抄襲,像去年鬧得沸沸揚揚的著名演員翟天臨就是前車之鑒,所以對待論文寫作,不可掉以輕心,一旦因抄襲被抓,就會直接打進黑名單。
5、關鍵靠自己努力。老師雖然會進行論文指導,但不能完全依賴老師,老師只是給出方向,建議。需要自己進行研究分析,材料準備要充足,文章的觀點、論據、論證方法要做到胸中有數,再結合老師的建議寫作,才能順便完成一篇合格的論文。
選什么樣的題
1、選擇具有現實意義的題目。
我們選的題目,應是與社會生活息息相關、為多數人所關注的問題,是亟待解決的問題。這類問題反映著一定歷史時期和階段社會生活的重點和熱點。我們運用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對其進行研究,提出自己的見解,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提出可行性建議,這樣的論題才具有現實意義。
2、論題大小要適中,寧小勿大。
上次關于論文寫作的文章小自也提過了,選題目不要太大,盡量“小題大做”。一般來說論題宜小不宜大,宜窄不宜寬。題目太大把握不住,考慮難以深入細致,容易泛泛而淪。如果選擇大題目需要掌握大量的材料,不僅要有局部的,還要有全局性的;不僅要有某一方面的,還要有綜合的。而寫作畢業論文的時間有限,特別是自考生,業余學習的學員還要受到工作、家務等牽累,要在短時間內完成大量的資料收集工作是比較困難的。另外,自考掌握的也是一些基本理論知識,要獨立地研究和分析一些大問題,還顯得有點論據不足。再加上缺乏寫作經驗,對大量的材料的處理也往往駕馭不了,容易造成材料堆積或過于散亂。選定小題目,可以直接選個小題目,也可以大題目中選定小的論證角度。
3、選自己熟悉的感興趣的題目。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所謂“知己”,首先,要充分估計到自已的知識儲備情況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如果理論基礎比較好,又有較強的分析概括能力,那就可以選擇難度大一些、內容復雜一些的題目;如果自己覺得綜合分析一個大問題比較吃力,那么題目就應定得小一些,便于集中力量抓住重點,把某一問題說深說透。所謂“知彼”,一是要考慮到是否能找到論題相關的資料。資料又可分為第一手資料和第二手資料。第一手資料是指作者親自考查獲得的,第二手資料的主要來源是圖書館、資料室或者是上網。二是要了解所選課題的研究動態和研究成果。即目前這個方向已有的研究狀況是什么樣的,還有哪些待完善和發展的方向,主要存在哪些對立和分歧,業內權威更認可的是哪一種等等。
4、中庸之道:不新不舊的題目
自考生學習時間有限,如果選擇太新的題目,如果沒有充足的時間準備資料,是很難寫出高質量的論文的,畢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選擇一個具有豐富資料來源的課題,對課題深入研究與開展很有幫助。如果選擇太舊的題目,沒有研究價值和必要,一般得分不會高。因此,可以選擇不新不舊的題目,雖然不容易得高分,但比較好把握,及格問題不大。
如何選題
1.由大及小,先選定領域,然后專業,再方向,再具體題目。
在選題的時候,必須深入到具體問題的層面,一定要找到具體“問題”。如果你停留在研究領域或者研究方向,那么你的選題就會有問題,你就可能在寫作的時候泛泛而談,缺乏深度和針對性。
2.大題閱讀相關資料,從研究概況中得出研究題目的方法。
閱讀的目的是在咀嚼消化已有資料的過程中,提出問題,尋找自己的研究課題。收集到的材料作全面的閱讀研究,主要的、次要的、不同角度的、不同觀點的都應了解,不能看了一些資料,有了一點看法,就急于動筆。也不能“先入為主”,以自己頭腦中原有的觀點或看了一兩篇文章后得到的看法去決定取舍。具體方法:
第一,瀏覽資料,勤作筆記,記下綱目關鍵詞,記下資料中對自己影響最深刻的觀點、論據、論證方法等,記下腦海中涌現的點滴體會。記下資料來源及頁碼備用,方便以后查看,以避免浪費時間和精力。注意電腦來源的資料標題性為多,不要只記來源于電腦,最好記下完整標題,以便后期搜索。
第二,將閱讀的內容進行分類、排列、組合,從中尋找問題、發現問題。可按綱目分類,如對某一個問題研究情況的資料;對同一問題幾種不同觀點的資料;對某一問題研究最新的資料和成果等等。
第三,將自己在研究中的體會與資料分別加以比較,找出哪些體會在資料中沒有或部分沒有的;哪些體會雖然資料已有,但自己對此有不同看法的;哪些體會和資料是基本一致的;哪些體會是在資料基礎上的深化和發展的等等。經過幾番深思熟慮的思考過程,就容易萌生自己的想法。把這種想法和靈感及時捕捉住,再作進一步的深入思考,選題的目標就會漸漸明確起來。
3.大膽假設、小心求證。
先有初步設想,然后再通過閱讀資料加以驗證來確定選題的方法。這種選題方法必須先有一定的想法,根據自己平時的積累,初步確定準備研究的方向、題目或選題范圍,再按著設想的研究方向,追蹤溯源,主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看自己的想法是否對別人的觀點有補充作用,自己的想法別人沒有論及或者論及得較少。如果得到肯定的答復,再具體分析一下主客觀條件,只要通過努力,能夠對這一題目作出比較圓滿的回答,則可以把想法確定下來,作為畢業論文的題目。如果自己的想法雖然別人還沒有談到,但自己尚缺乏足夠的論據來加以論證,考慮到寫作時間的限制,那就應該中止,重新構思。
第二,看自己的想法是否與別人重復。如果自己的想法與別人完全一樣,就應馬上改變方向,重新構思;如果自己的想法只是部分的與別人的研究成果重復,就應再縮小范圍,在非重復方面深入研究。
第三,要善于捕捉一閃之念,抓住靈感,深入研究。在閱讀文獻資料或調查研究中,有時會突然產生一些思想火花,盡管這種想法很簡單、很朦朧,也未成型,但干萬不可輕易放棄。因為這種思想火花往往是在對某一問題作了大量研究之后的理性升華,如果能及時捕捉,并順勢追溯下去,最終形成自己的觀點,也是很有價值的。
4.由指導老師定題。
現有不少老師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研究方向布置作業給學生,這是一種快捷的方法,對于完全不會選題,沒有思路的同學來說,省去了不少麻煩。但這種方法限制了學生自由發揮的空間,有利有弊。
總的來說,選題要多方面考慮。選自己喜歡的題目。有興趣才有研究的欲望,內在的動力和寫作情緒就高,成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同時也要了解自己的知識儲備夠不夠,如果不夠,相關的資料夠不夠。在選題之前,至少泛讀五本書以上相關書籍,精讀兩三本書近十年內出的專業書刊,以及三篇以上論題相關論文,相關論文可以在網上查找,如中國知網等。時間要準備充足,寫初稿要留出至少半個月或一個月的時間。修改留出一個月左右時間,爭取盡早完成,趕前不趕后,準備充足,初稿用心寫,修改起來就容易很多。
未
完
待
續
-作者-
落木,已畢業自考生一枚,喜歡研究自考信息,愛看八卦新聞,熱衷追劇不能停。業余時間偶爾寫寫心得,剪剪視頻,自娛自樂,公眾號“一起自考”(ID:),專門分享自考經驗,轉載請聯系作者。
-自考先鋒營-
公眾號自考先鋒營,一個專門為廣大自考生提供的學習干貨分享平臺。我們是一群為了圓夢而努力的自考生,為廣大自考同學們分享自考資訊、學習資料、學習方法等,希望能和大家一起順利通過自考,祝大家逢考必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