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數學第六單元單元教案

網絡整理 分享 時間: 收藏本文

四年級數學第六單元單元教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寫教案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優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四年級數學第六單元單元教案篇一

1、認識量角器、角的度量單位,會在量角器上找出大小不同的角,并知道它的度數,會用量角器量角。

2、 通過一些操作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并通過聯系生活,使學生理解量角的意義。

4、通過觀察、操作學習活動,形成度量角的技能,同時使學生經歷和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

5、在學習過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密切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認識量角器,會用量角器量角

量角器、尺或三角板

一、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出示下列三種椅子問學生:你喜歡坐哪種椅子,為什么?

學生回答后作如下小結:根據剛才同學們的交流,看來椅子靠背的角度不同,它的作用也不同,像第2種椅子就是專門給登月的宇航員設計的,要造這樣的椅子就要知道*背的角度,你有辦法知道它的角度嗎?(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課題:角的度量)

二、自主探究,認識量角器。

1、認識量角器的中心、0刻度線、內外圈刻度。

(1)師:量角用什么工具?

師:請大家仔細觀察自己的量角器,認真地研究研究,看看你有什么發現。

(2)小組合作研究量角器。

(3)學生匯報研究的結果。注意這里要盡量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有的問題還可以讓學生來解答。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要說明哪里是量角器的中心,哪里是0度刻度線及內刻度和外刻度,量角器是把半圓平均分成180份等。根據回答作出下列板書:中心、0度刻度線、內刻度和外刻度。(如果學生答不到量角器是把半圓平均分成180份,教師可提下列問題啟發:根據量角器上的刻度和數,你想一想量角器是把半圓平均分成多少份的?)

2、建立1°角的觀念。

(1)讓學生把量角器上平均分成180份中的每一份所對的角用細絲游戲棒(在一種塑料掃帚上剪下的`)在課桌上擺一擺大約有多大。

(2)與學生共同討論,得出同學們剛才擺出的這個角就是1°角。

3、認識幾度角。

(1) 在量角器上出示下列角,問學生這是多少度的角,為什么?

(在量角器上畫出20°的角,其中每一個刻度都用虛線標出,便于學生講出為什么20°的道理,圖略)

(2)在量角器上出示60°、120°角(把角畫在印在紙上的量角器上)。和學生一起討論為什么同一個刻度,一個表示60°,另一個卻表示120°?從而讓學生談談在量角器上讀角時要注意什么?突破讀內外圈刻度易錯這一難點。

(3) 量角器上找出30°、100°、135°的角。

三、嘗試量角,探求量角的方法。

1、出示下列角(p37),問:這個角你能讀出它的度數嗎?(因為沒有標角的度數,所以學生讀不出)。接著問:要讀出這個角的度數該怎么辦?指導學生實際操作,按步驟去量角。

第一步,使量角器的中心點與角的頂點重合;第二步,使量角器的零刻度線與角一條邊重合;第三步,看角的另一條邊所對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這個角的度數。教師邊說明邊演示,巡視加以指導。

2、量出下列角的度數(p39、3)。(突出第二個角的邊不夠長可以延長邊來量,要問學生為什么可以延長邊來量的道理)。

四、比較角的大小。

用量角器量下面的兩組角,比較一下它們的大小。(p38例1)

討論:角的大小和什么有關?

總結結論:角的大小與角的兩邊畫出的長短沒有關系。角的大小要看兩條邊*開的大小,*開得越大,角越大。

五、鞏固練習:

1、p38“做一做”

2、p39、4先估算每個角的度數,然后驗證。

3、p40、6用一副三角板拼出下面度數的角。

75° 105° 120° 135° 150° 180°

六、課堂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你有什么收獲?

四年級數學第六單元單元教案篇二

1、會讀、會認、會寫1—5以內的各數,并注意書寫的`工整,

2、能用1—5以內的各數來表述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數量,初步建立數感,并能進行交流。

3、會用5以內各數表示物體的個數。

會寫1—5各數,初步建立數感。

教師:各種動物的卡片5張以內,1—5的數字卡片,5根小棒,實物投影儀

學生:1—5的數字卡片,5根小棒。

一、導入:

出示主題畫:

問:你認為這幅圖是什么意思?畫的是什么?你從這幅圖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二、主動探索:認識1———5各數

(一)認真觀察,主動學習

1、認識1

(1)問:你看到圖中有哪些物體是用1表示的?(學生隨意回答)

師:凡是象這樣:1個人、1個太陽等都可以用數字1表示。

(2)你還可以說出哪些物體可以用數字1表示的?

2、認識2

(教學方法同上)

3、認識3

(1)問:圖中有哪些物體是用3表示的,請你說一說。

(2)師:象這樣的,就可以用數字3表示。

(3)你還可以說出哪些物體可以用數字3表示的?

(4)請你拿出3根小棒然后想一想,用3根小棒可以擺成一個什么圖形?請你擺一擺。

4、認識4

(教學方法同上)

(二)、出示計數器

板書:

1、2、3、4、5數的順序

全班齊讀:正、反讀

教師問:3的前面是幾?后面呢?與2相鄰的兩個數是幾?與4相鄰的兩個數是幾?

(三)、教師說,學生操作

1、請你伸出4個手指頭

2、請你畫出3個三角形

3、請你拿出5個圓片。

三、教學寫數字1—5

1、教師教拿筆姿勢

2、教寫每個數字的起筆,運筆、落筆。先教師示范,緊接著,學生書空,然后學生在書中描紅。

四、練一練

第21頁的第1—4題,學生做在書上

(1)學生互評

(2)集體評

(3)教師評價

反思:這節課的內容比較簡單,讓同學們認識一到五,會讀、認、寫。這部分的內容學生在幼兒園的時候就有所接觸。而且日常生活中也經常出現數字,所以學生們并不陌生。認和讀都不成問題,關于寫,大多數同學都會寫,主要是要讓他們寫的規范。關于寫的規范這個問題,我在教學的時候讓學生們多加練習,先讓他們自己來說說這些數字長的像什么,然后讓他們自己說說,在寫這些數字的時候應該要注意些什么,在集體練習的時候,讓各小組成員互相找找毛病,這樣他們才會記得牢。

四年級數學第六單元單元教案篇三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23至26頁例1。

1、認識計算器,掌握計算器的簡單使用方法,能進行較大數目的計算。初步了解計數法,在不斷更新、完善的探究過程中認識算籌,了解珠算的計數方法。

2、通過了解計算工具發展的演變史,感悟人類偉大的創造過程和聰明才智,體會創造源于需要,激發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造欲望。

3、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動口表達的能力,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掌握計算器的簡單使用方法,了解計算工具的發展史。

體會創造源于需要,激發民族自豪感。

學生:小棒、計算器、算盤等。

教師:課件、計算器、計算卡片等。

一、創設情景,激發學習興趣

55846+7646=、6908×7=

(預設:大部分學生選擇使用計算器。)

師:為什么選擇計算器?你還知道哪些計算工具?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計算工具。

二、操作交流,學習使用計算器

(1)師:同學們都帶計算器了嗎?請拿出來仔細觀察。看看它上面都有什么?

(顯示屏、按鍵、電腦芯片、電源)

(2)看書,試按。認識各種按鍵的名稱和作用。

(3)在操作中掌握計算器的計算方法

a、請會使用計算器的同學上臺用課件演示使用計算器計算的方法。

c、師介紹儲存、提取鍵使用方法

e、開始計算比賽。(學生使用計算器計算上面各題。)

(4)你認為使用計算器時要注意什么?你覺得計算器這個計算工具怎樣?

三、演繹文化,了解計算工具的發展

師:這么先進方便的計算工具可不是一直都存在的,計算工具就像人類社會的發展一樣也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過程,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計算工具是怎樣演化的。

1、介紹遠古時代一一對應的計數方法

(1)課件出示配音動畫:遠古時代,人類在捕魚、狩獵和采集果實的勞動中,產生了計數的需要。例如:捕獲了一只野獸就放一顆石子,出去了幾人就在繩子上打幾個結。就這樣,人類在勞動中建立了一一對應的計數方法,而石子、結繩、刻痕……就是人類最初用來計數和計算的工具。

(2)師:你們覺得擺石子、結繩等計數方法怎么樣?

2、模擬算籌的使用方法

師:于是,我國勞動人民在這些計數方法的基礎上又發明了一種新的計算工具(課件出示圖片),用算籌作工具進行計算的方法叫“籌算”。

師:對于算籌,你們想了解些什么?

(預設:什么時候發明的?是誰發明的?怎樣使用的?)

師:首先來猜猜看,古人是怎樣用算籌表示1到9的。

縱式就是豎著擺、橫式就是橫著擺。(手勢)

師:(微課植入方式)古人擺放1、2、3、4、5的方法。

師:古人擺6只用了兩根小棒,猜猜古人是怎么想的呢?

師:都想到了用一根表示5,這是一個好主意。

據古書上記載,上面的這根表示5,下面的這一根表示1。

師:這樣7、8、9也就好理解了。請你試著擺一擺。(屏幕出示)

師:用算籌可以擺出1-9這幾個數,那怎樣來表示更大的數呢?

出示用縱橫相間的方式來表示多位數。

這些數你認識嗎?出示29、306、632(了解0的出現也經歷了空格、小正方形、圓形的過程。)

師:想知道古人怎樣用算籌計算的嗎?(課件演示)

師:我國數學家祖沖之就是擺放算籌來計算的。(出示動畫小視頻)

看完后,你們覺得算籌這種計算工具怎么樣?怎么評價祖沖之?

(預設:計算時算籌擺了一大片容易混亂。如果能把活動的小棒固定起來就好了。我們要學習祖沖之計算認真,不怕苦累,執著追求的精神。)

3、小組合作,研究認識算盤.

師:之前同學們已經初步認識過算盤,課前又收集了相關知識,就請同學們在小組里交流收集到的信息。(小組研究,集體匯報:)

(預設:學生知道算盤的名稱,課件配合演示:框、梁、檔、上珠、下珠;學生知道:一粒上珠代表5,一粒下珠代表1;學生會在算盤上撥簡單的數;學生會收集關于算盤的輝煌歷史以及現在使用情況……)

師:同學們了解的真不少!下面請同學們在算盤撥出46、278、320485。

(一名同學在課件上演示,其他同學在算盤上試撥,師適時引導在算盤上定位的方法。如果有同學會用算盤計算可以安排展示一下,以讓學生體會算盤撥珠即答的優點。)

生:我在家里收集算盤的資料時,讀到了很多有關算盤的歷史資料,知道算盤是中國發明的,中國是珠算的故鄉。不僅如此,即使是在美國、日本等高度現代化的國家里,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在學習使用算盤,并把珠算列入小學課程。

師:在我國,人們至今仍然非常喜愛它,把它制成這樣來裝扮生活。(出示配音圖片展示各種算盤)

4、感悟世界各國人民對計算工具的探索

師:不僅僅是我國人民在發明計算工具,世界各國人民都在積極的探索各種計算工具,請看(課件出示世界機械計算器發展史:計算尺-手搖計算機--巨型計算機--臺式電腦-筆記本電腦-智能手機等)。

師:就這樣,從古到今,計算工具經歷了漫長的歷史過程,也體現了人類的聰明智慧和探索精神。

師:目前人們并沒有停止探索的步伐,還在繼續研發更為先進的計算工具。

(出示健康環保電腦、小巧方便電腦筆圖片)

師:你能想象一下新型的計算器會是什么樣的嗎?

四、再次體驗,總結提升

這節課你了解了哪些知識?你有什么感想?

五、課外活動延伸:

1、每個小組設計“新型計算器”的方案。

2、調查了解更多與計算工具有關的知識制成數學小報。

四年級數學第六單元單元教案篇四

解決問題的策略是解決問題必要的一種問題解決思想方法,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已經積累了一定的數量關系及解決問題的經驗,初步了解了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方法的基礎上學習的。本節課在列表過程中,分析數量關系尋求解決類似歸一、歸的實際問題的有效方法。學好本節課知識,將為學習用列表等方法解答求兩積之和(差)等實際問題奠定知識和思想方法的基礎。

1、本節課是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問題情境中的信息,用從已知條件想起或從所求問題想起的方法分析數量關系。例題從三個小朋友買相同筆記本的信息,分兩次提出要解決的問題,要求學生找出解決第一個問題的條件并進行整理,通過呈現表格讓學生思考怎樣解決問題。隨后學生很自然的自主分析數量關系,解決第二個問題。

2、在練習中安排了與例題結構相同的實際問題,學生都能運用所學的策略解決問題。

3、在解答第二個問題時,有大部分同學想不到方法,要從小明的信息算出單價,再用除法求出小軍能買多少本。這是本節課的障外點。

1、學生在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初步體會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關信息的作用,學會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簡單實際問題所提供的信息,學會運用從已知條件想起或從所求問題想起的策略分析數量關系,尋找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

2、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學習活動,學生經歷提取信息,發現問題,列表整理條件,解決問題的知識獲取過程,從而提高學生收集并整理信息,發現并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他們的推理能力。

3、通過學習,學生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增強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獲得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提高學好數學的信心。

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問題情境中的信息,用從條件想起或從問題想起的方法分析數量關系。難點:正確整理、分析數學信息關系,學會通過所整理的信息決策問題解決策略,并內化成自己的問題解決策略。

四年級數學第六單元單元教案篇五

1、結合具體情境,在解決問題過程中逐步學會概括加法結合律、交換律并能用字母表示,并能用加法定律進行簡單的計算。

2、培養學生觀察、分析以及自學的能力,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

1、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比較、自主學習的方式探索、理解并掌握加法結合律。

2、培養學生觀察、分析以及自學的能力。

1、教師準備:課件

2、學生準備:課本

一、情境引入

學生觀察情境圖,了解黃河的走向,弄清楚黃河流域與黃河長度的區別,匯報自己發現的信息。學生自己提出問題。

師:黃河流域的面積約是多少萬平方千米?誰會解答?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二、學生根據圖中信息獨立列式

方法一:(39+34)+2=75(平方千米)

方法二:39+(34+2)=75(平方千米)

師:黃河全長約多少千米?可以怎樣算?

生:a+(b+c)=(a+b)+c

學習了加法結合律,加法中還有其他的規律嗎?請完成填空,然后觀察,看有什么發現?學生在觀察的基礎上發現,兩個加數交換他們的位置,和不變。

師:這也是加法運算中的一個規律,叫加法交換律,能用字母表示它嗎?

生:a+b=b+a

師:學習了加法的兩個定律,能根據加法運算律解決實際問題嗎?

三、觀察下面算式,想想怎樣算比較簡便?

282+63+37

生:用加法結合律可以簡算

四、自主練習

第1題。獨立完成,說說自己的想法。

第3、4題。注意用簡算。

五、簡要回顧

這節課的學習內容

六、作業

自主練習3題。

四年級數學第六單元單元教案篇六

平角、周角、畫角

銳角 鈍角

請用三角板拼出下面度數的角,并把它們畫出來,再用量角器量一量,分別說一說它們是什么角。

135° 75° 120° 180°

出示以上各題,學生獨立思考并完成。

1.出示教科書第72頁第13題。

教師:請同學們先在數學書上量出下面各圖中每個角的度數,并填在表中。

學生自主動手測量,教師巡視,個別指導,集體匯報。

教師:通過測量,你發現了什么?

學生:我發現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和是180°。

教師:關于三角形的內角和是不是180°,我們在今后的學習中還要繼續探索這個問題。

2.出示教科書第72頁第14題。

3.出示第72頁第15題。

教師:從圖上你獲得了哪些信息?你覺得他們誰說得對?你發現了什么?

引導學生小結:角的'大小和邊的長短沒有關系,只和兩條邊張開的程度有關,兩條邊張得越開角越大,兩條邊合得越攏角越小。

通過今天的整理和復習,你有哪些收獲?

四年級數學第六單元單元教案篇七

知識與技能:1、使學生會用量角器按指定度數畫角,并通過練習進一步鞏固角的有關知識。2. 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及分析、推理的能力。3、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習,使學生經歷畫角和練習的全過程,進一步鞏固角的有關知識。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使許感受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

重點 會用量角器按指定度數畫角

難點 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

教具 量角器、活動角、尺或三角板

教師導學 學生活動 旁記 補充

一、復習檢查

1、說出下面的角各是哪一種角。

2、我們已經認識角,會用量角器量角,會進行角的分類,怎樣畫角呢?今天我們來學習畫角。

板書課題:畫角

二、探究新知

1、教學角的畫法

問:量角的工具是什么?

說明要畫一個指定度數的角,也要用量角器來畫。

出示例題:畫一個65°的角

(1)請同學自學角的畫法,書p42

(2)試一試

讓學生拿出量角器、鉛筆、練習本,按書上的步驟一步一步地畫一畫。

說一說

請學生說說你是怎么畫的?學生一邊說,教師在黑板上示范,最后教師講解說明。

2、做一做(p42、2)

分別畫出75°、105°的角

讓一名較好的學生板演,其余學生在練習本上畫。教師巡視,注意畫的步驟。

第二課時、鞏固練習

1、p43、2選擇合適的方法畫出下列各角,并說說它們分別是哪一種角。

10° ? ? 45° ? 60° ? 90° ? 105° ? ? ?120°

2、p44、6用一副三角尺,分別畫出15°、75°、150° 165°的角。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說一說。

五、課后作業:

p44、7

學生畫指定度數的角,同桌用量角器幫助檢查度數是否準確。

畫完后,說說畫角的步驟。

學生畫角并判斷是什么角。

全班訂正

學生畫出指定的角,并互相檢查 復習所學的角的有關知識,,為學習新知識作準備。

使學生掌握畫角的方法,培養學生作圖的能力。

加強量角和畫角的溝通與聯系

通過練習,能夠把學到的知識進行及時的鞏固復習。?

四年級數學第六單元單元教案篇八

學生在四年級之前已經認識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等圖形,這些知識在學生頭腦里是零散的。本節課是在學生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對這些學過的圖形進行整理歸納,把這些圖形練習在一起,建構初步的圖形知識體系,培養學生比較、分類、歸納、概括的能力。同時通過學生動手操作,發現三角形的穩定性與四邊形的不穩定性,并利用生活實例,讓學生認識到三角形穩定性和四邊形不穩定性在生活中的應用。

知識目標:通過具體的分類活動,整理圖形,認識不同類別圖形的特征。通過實際操作,體會到四邊形的不穩定性及三角形穩定性,認識這些特性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情感目標:在圖形的認識的活動中,重視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實踐活動中,體驗探索的過程,提高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技能目標:能根據圖形的特征,將圖形按一定的標準分類。

能夠按照一定的標準對圖形進行分類。

體會四邊形的不穩定性和三角形的穩定性。

由硬紙片做成的各種平面圖形,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等立體模型。

一、復習提問,引入新課。

展示課件,提問:我們以前已經學過哪些圖形?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畫出或找出相應的圖形模型。

想一想:你能不能根據各圖形的特征進行分類呢?教師板書課題:圖形分類

(一)分一分:讓學生獨立嘗試分類,采用標號的方式進行。(也可以畫出圖形來分類)。并與同桌交流分類的方法。

匯報與交流:分小組匯報分幾類及分的理由。

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

(1)立體圖形;

(2)平面圖形的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線段圍成的)。

師:剛才我們分出的平面圖形還能再分類嗎?試一試。

1.平面圖形(根據是否線段圍成)

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

(五邊形…) 圓形

2.平面圖形(根據角的數量或根據邊的數量)

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 三角形

3.平面圖形(根據是否有直角組成)

長方形、正方形。 三角形、平行四邊形。

師生共同小結分類的方法。

二、實踐活動:(探究四邊形和三角形的特征)

1.學生拿出準備好的活動四邊形和三角形。

師:拉一拉,你發現了什么?同桌交流。

2.匯報與板書。

小結:平行四邊形易變形,不具有穩定性。三角形具有穩定性。

3.展示課件。觀賞這些圖形的性質在生活中的應用。

三、鞏固與應用。

斷一斷

1.梯形和平行四邊形都是四邊形。( )

2.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都具有穩定性。( )

3.由四條邊構成的'圖形是四邊形。( )

畫一畫

1.請你用一根線段把一個正方形分成兩個相同的三角形。

2.請你將下面圖形分成一個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哪些內容?

可抽生回答。或采用集體回答的方式。

五、作業

1.用你自己的方式,畫出圖形分類表。

2.完成校園作業本13頁。

板書設計:

圖形分類

立體圖形

圖形: 曲線圍成的圖形

平面圖形

線段圍成的圖形

我們發現:四邊形具有不穩定性,三角形具有穩定性

主站蜘蛛池模板: 希崎杰西卡一二三区中文字幕| 美女尿口18以下禁止观看免费| 欧美性色欧美a在线播放| 在异世界迷宫开后迷宫无修改版动漫 | 亚洲第一极品精品无码久久| xxxx国产视频| 粗大的内捧猛烈进出小视频| 好好的曰www视频在线观看| 免费观看性行为视频的网站|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不卡视频| 一个人看的www免费高清中文字幕| 精品国产v无码大片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japanesehdfree人妻无码| 真实国产乱子伦沙发睡午觉|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一区| 亚洲精品福利你懂| 中文字幕无码av激情不卡| 美腿丝袜中文字幕| 日本边添边摸边做边爱边视频|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久久不见久久见免费视频7| 羞差的漫画sss| 女人18毛片a级毛片免费|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 18女人腿打开无遮挡网站| 最新孕妇孕交视频| 国产亚洲高清不卡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不卡在线| 雪花飘影院手机版在线看| 撅起小屁股扒开调教bl| 免费看黄色网页| 一级二级三级毛片| 牛牛本精品99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白丝在线观看有码|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99| 草草影院永久在线观看| 小受被多男摁住—灌浓精|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在线| 性欧美激情videos| 欧美一区二区日韩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