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大班美術折疊畫教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應該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優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大班美術折疊畫教案篇一
著名畫家馬蒂斯的《金魚》中靈動的金魚、豐富的背景、強烈的色彩,就很吸引幼兒。幼兒紛紛述說喜歡的理由,于是,“自由”“激動”“漂亮”“悠閑”等詞匯從幼兒口中迸發。可當我詢問幼兒從畫面中哪里可以看到“自由”“激動”時,他們卻難以應答。顯然,幼兒對畫面中的色彩、布局、事物有感覺、喜歡卻難以表達。
1.喜歡作品的色彩,初步感受畫家馬蒂斯的繪畫風格。
2.在欣賞作品的基礎上,發現畫家運用色彩的獨特性,大膽表達自己對色彩的理解和感受。
3.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4.感受作品《金魚》的美感。
1.教具:張貼畫《金魚》三幅(一幅同原作大小147cm*98cm,另兩幅按比例縮小);賞畫配樂三首;感受色彩層次變化的課件。
2.學具:背景替換軟片夾(人手一份);習作用具(實景構圖用物、各色彩紙、粘膠、水粉顏料、畫架、砂皮紙等)。
3.對作品《金魚》及畫家馬蒂斯的其他作品已有前期感受經驗。
一、觀察畫面,欣賞作品中色彩的運用
(一)出示作品,引發欣賞的興趣
1.還記得這幅畫嗎?每次看這幅畫,第一眼看到的是什么?
2.作品中的金魚為什么這樣招人喜愛?用紅色畫小魚讓小魚看上去有什么樣的感覺?
3.教師小結:鮮艷的顏色總讓人感到激動和快樂,這些鮮艷的顏色被巧妙地用在作品里,帶給人不同的感受。
(二)觀賞作品,發現色彩運用的獨特之處
1.你看到那些鮮艷的顏色了嗎?它帶給你什么樣的感受?
3.教師隨后質疑:黑色真有這樣的力量嗎?讓我們來做個實驗吧!
(幼兒自由選擇背景色插入《金魚》原作背景替換軟片夾中,將自己選擇替換背景色后的作品與原作放在一起比較,體會和感受其不同。)
4.請幼兒說說選擇這些背景色的理由。
6.教師小結:黑色是暗和深的顏色,所以能襯托出紅色和綠色的亮麗。畫家馬蒂斯就是這樣運用色彩的。
7.這幅畫上用的最多的是哪一種顏色?你在畫上找到哪些綠色?
8.如果這幅畫只用一種綠,會變成什么樣呢?我們來玩個游戲體驗一下吧!
9.只用一種綠色的畫面和馬蒂斯畫的有不同深淺的綠色畫面,有什么不同?
10.教師小結:畫面上的綠色有了深深淺淺的層次變化,畫面就會顯得豐富多彩,非常自然。
11.那么多漂亮的顏色被畫家巧妙地涂到畫布上,你喜歡他的涂色方法嗎?
(幼兒根據自己的發現和疑惑來提問,并與大家一起討論分享,交換觀點。如有的幼兒覺得畫面中有許多地方顏色沒有涂滿,露出小白點;而有的幼兒認為沒涂滿顏色的欄桿遠遠看去有光線閃爍的感覺……)
12.小結與過渡:我們找到了藏在《金魚》這幅畫里運用色彩的方法,馬蒂斯的畫里還有很多這樣運用色彩的方法,你們想不想知道?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二、比較作品,感受畫家的風格
(一)教師邊演示ppt,邊介紹畫家馬蒂斯
1.播放pptl:他就是馬蒂斯,大家心中的“色彩大師”。他喜歡畫幸福而快樂的生活,他的畫中有鮮艷的顏色。他能讓這些像野馬一樣奔騰的顏色在他的畫中有秩序地出現。
2.播放ppt2:《紅色和諧》里紅色的墻、紅色的桌子、紅色的椅子、綠色的窗。強烈的色彩對比被黃色的窗框和黑藍色的花紋緩沖,顯得優雅而快樂。
3.播放ppt3:《國王的憂思》里紅、黃、藍、綠大大小小的色塊被巧妙而有秩序地組合在一起,感覺鮮艷奪目又和諧。
4.播放ppt4:《有玉蘭花的靜物》里紅色和綠色有著很多深淺變化,鏡子的架子從深紅到淺紅到白色。每一片玉蘭花都從深綠到淺綠。所以,平面的東西看上去就成立體的了。
5.播放ppt5~6:畫家這樣的用色本領可不是生來就有的,馬蒂斯非常刻苦地練習畫畫。他每天只吃一頓飯,其余的時間除了睡覺都在畫畫,在他年老得不能站立時,他就剪紙貼畫,《國王的憂思》就是他老年時期的作品。在他虛弱生病臥床時,他就讓人把畫畫的碳棒綁在釣魚竿上,他在墻壁上畫畫。他說:他的一生都沒有感到過寂寞,因為一直有畫陪伴著他,他是幸福而快樂的!
(二)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畫家馬蒂斯
1.你們喜歡他嗎?
(幼兒表達自己喜歡馬蒂斯的理由。)
2.教師小結:一個人如果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那就會很幸福!
三、表達表現,大膽運用色彩
幼兒使用材料進行習作,嘗試做大師。
1.老師準備了許多材料,想嘗試做色彩大師嗎?試一試吧。
2.幼兒自主選擇撕紙臨摹、色彩創意、實物構景等不同內容進行自由表達。
3.教師重點觀察幼兒在作品表達的過程中對畫家馬蒂斯運用色彩經驗感知的經驗遷移。
4.幼兒在不斷嘗試中豐富對顏色對比效果運用的經驗。
大班美術折疊畫教案篇二
1、引導幼兒根據人臉的結構特點,選取相似物體進行組合重構,并能表達自己的想法。
2、通過啟發、示范、借鑒等多種方法拓展幼兒思維,大膽地進行繪畫創作。
3、培養幼兒的想象力與語言表達能力,體驗美術創造的樂趣。
教學ppt,紙,筆,展示板。
一、導入
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幅畫,我們來看一看,你在這幅畫中看到了什么?(菜,白蘿卜,蘑菇,辣椒,蘿卜)
二、觀察
(1)蔬菜人
師:原來這是一幅畫滿了蔬菜的畫,現在老師要把它變一變,變!變!變!變成了什么?(人)
追問:什么蔬菜變成了他的臉蛋?讓這個人看起來怎么樣?(胖嘟嘟)大大的白蘿卜變成了鼻子,顯得這個人怎么樣?辣椒變成了他的嘴巴,他的嘴巴看起來怎么樣?我們一起來學一學他的嘴巴。
(2)書本人
師:誒?這個人臉是由什么東西組成的呢?(翻開的書變成了他的頭發,豎著的書成了臉蛋,方方的臉,豎著的書變成了他的鼻子,很高的鼻子,一本一本疊在一起的書變成了他的頭)
師:那你感覺這個書本人看起來怎么樣?和剛剛那個人有什么不一樣?
追問:剛剛那個人的臉看起來胖乎乎的,這個人的臉看起來怎么樣?
:原來不同的東西組合成的人臉會帶給我們不一樣的感覺,第一張圖中,這個大大、白白的蘑菇會顯得這個人胖嘟嘟的,而第二幅中的這個書本人看起來就很瘦,表情很嚴肅。
(3)介紹作者
剛剛我們看到的這兩幅作品啊,都是著名畫家朱塞佩爺爺畫的,瞧,這就是朱塞佩,他特別擅長畫這種人像畫,喜歡用生活中相似的物品來替代我們的五官。
三、啟發想象
(1)學習用品
:你們拼出的這張人臉肯定是個愛學習的人!
(2)食物
師:接下來我們再看看,哇,這么多好吃的!那好吃的能不能也變出一張人臉呢?你想怎么變?先想一想,想好了一起說,你的臉是什么?五官是什么?完整地說一說。
追問:xx除了可以拿來當作嘴巴,還可以當哪個部分?頭發可以用什么來變?
:相信你們組合起來的人臉肯定是一個愛吃零食的人!
四、同伴示范
師:今天有幾個小朋友也學朱塞佩爺爺的方法,創作了幾幅作品,我們也來欣賞一下。
第一幅圖:這個人都是用哪些東西來變的呀?這個人看起來怎么樣?心情怎么樣?
第二幅圖:另外一個小朋友又是用哪些東西來變成人臉的呀?他用了哪些東西?
這兩張人物都是用哪里的東西來變的?(廚房)
:同樣的東西,擺放的位置和方向不同,它組合出來的人臉帶給我們的感覺也是不一樣的!
五、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師:接下來,老師想請你們也學朱塞佩爺爺的這種方法,來畫一張有趣的人臉,請你先考慮好,你要畫什么主題的人臉?可以是剛才的學習用品,各種好吃的,游樂場的游樂設施,或者家里的東西,考慮好了以后,看看誰組合起來的人臉最有趣最好玩!
指導要點:畫大一些
六、交流點評
師:除了自己的作品,你還覺得誰的人臉最有意思?(幼兒挑選)這是誰的作品?請這位畫家來說說自己的作品。
七、結束
師:我們每個小朋友的作品都很有自己的想法和創意,其實關于我們的畫家朱塞佩爺爺還有很多很多的故事和內容在里面,在有空時你們可以到圖書館或者上去了解了解,那老師還有一個小小的要求,希望我們班的小朋友作畫的時候可以畫的大一點,相信以后你們的作品會更精彩!
大班美術折疊畫教案篇三
本課是第1冊人美版美術教材第9課的內容。本課屬于“設計.應用”領域。通過本課教學讓學生了解勺子的結構及在生活中的應用,在設計勺子的過程中體驗生活的快樂,培養學生觀察生活的習慣和熱愛生活的情感,讓學生在美術活動中充分地展現自己的才能,培養創新精神。
1、顯性目標:知道勺子與生活的關系,了解勺子的外形、大小、材質、裝飾與用途的關系,設計一個實用、有趣的勺子。
2、隱性目標:通過勺子設計,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及美觀實用的設計意識。培養學生樂于觀察身邊用品的習慣,體會設計活動為生活帶來的方便,感受設計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點:了解勺子的外形、大小、材質、裝飾與用途的關系,進行聯想,添加、裝飾,從而進行簡單設計。
教學難點:勺子設計的新穎、美觀、實用,富有想象力和創造力。教具準備:勺子,課件,示范作品等。
1、認識勺子結構及歷史文化
師:大大的腦袋叫勺頭,長長的尾巴叫勺柄。課件出示以獸骨為材料的勺子、青銅餐勺?師:早在幾千年前,人們就把撿來的獸骨當做勺子,后來隨著人們生活的需要,勺子變得越來越漂亮,不僅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還給我們帶來了美的享受。
2、探究實用性、美觀性形狀、大小、材料與用途:隨著社會進步,工藝水平逐漸提高,勺子也變得更加實用、更加精致,形狀也越來越多樣化。
a、說一說這些勺子的名字(湯勺、餐勺、漏勺。。。。)
b、找一找:你們能幫助勺子找到合適舀取的食物嗎?并說說為什么?
出示一組圖:一鍋粥、一碗粥第二組圖片:一碗熱騰騰的粥、一碗涼粥小結:原來勺子的形狀、大小、材料與它們的用途有著密切關系,要體現實用性。
3、觀察書上的勺子細節設計,大家一起來討論:
(1)勺把上為什么鉆一個小窟窿?
(2)這個勺把為什么是木頭的?
(3)勺把上為什么有花紋?
(4)勺子上為什么有許多小眼兒?
3、找一找(出示書中圖片)你們能幫助食物找到合適舀取的勺子嗎?并說說為什么?小結:勺子的形狀、大小、材料與它們的用途有著密切的關系,要體現實用性。
4、探究美觀性
a、出示課件,比較哪一個更好看?小結:花紋和色彩讓勺子更美觀。
b、欣賞設計獨特的勺子。說說這些勺子什么地方最吸引你,為什么?
5、滲透設計理念,激發設計興趣。播放課件,欣賞勺子作品。
師:隨著社會進步,工藝水平逐漸提高,勺子也變得更加實用、更加精致。老師收集了一些
勺子的圖片,我們一起來欣賞吧。
小結:細節的設計,不僅讓勺子使用更方便,而且讓勺子變得更漂亮。
作業:按照你的想法設計自己喜歡的勺子,并向同學們介紹它的用途、大小和材質。教師巡視輔導:設計新穎美觀;特點突出;創新使用材料。
1、評一評(學生自評、互評,教師注意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鼓勵。)我知道了勺子的形狀與用途有關系。說一說誰設計的勺子即實用又美觀。
2、欣賞勺子的創意作品。(課件)
a、會“藏”的勺子。
b、卡通形象的勺子。
c、會“計量”的勺子。
d、裝飾性強的勺子。
e、????
3、學生可以用不同的表現形式來表達對勺子的聯想,
同學們用勺子設計的勺子這么多、這么豐富,老師真是佩服你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生活中除了勺子,還有許多的我們熟悉的東西,只要我們仔細、認真的去觀察他,勤動手勤動腦,就能成最棒的設計師。
大班美術折疊畫教案篇四
一、活動目標:
( 1 )能用繪畫的方式表現鳳陽人敲花鼓的歡快場面。
( 2 )嘗試表現人物的簡單動態。
( 3 )增強熱愛家鄉民俗的情感。
二、活動準備
1 、觀看過花鼓表演,知道花鼓的相關知識。
2 、表演花鼓的相關圖片,制成 ppt 課件、音樂、繪畫材料。
三、活動過程
一、 幼兒隨音樂《鳳陽花鼓》入場,導入課題。
這是什么音樂?人們什么時候會表演鳳陽花鼓呢? 你在哪里見過?
小結:爺爺奶奶鍛煉身體的時候,有大型慶祝活動時會表演鳳陽花鼓。逢年過節時,鼓樓廣場和各個旅游景點都有花鼓表演。作為鳳陽人心里是非常自豪的,所以會敲響花鼓。
二、 探索與演示。
1、 出示花鼓表演的圖片,請幼兒觀察。
人們打花鼓時兩只手里分別拿著什么?身體的姿態是什么樣的?背后的場景是什么樣的?
2、 請幼兒模仿自己喜歡的打花鼓姿勢,體驗頭、臂、腰、腿的擺放造型。
三、引導幼兒構思想要表達的內容。
1 、交代繪畫任務。
2 、引導幼兒構思畫面。
( 1 )花鼓表演有很多人,還有節日場景裝飾,場面特別大,應該怎么畫?
( 2 )請幼兒小組討論,說說自己的想法。教師隨機聽討論。
( 3 )請想的比較好的幼兒大膽表述。
四、幼兒繪畫,教師指導。
1 、引導幼兒安排好畫面。
2 、了解幼兒的表現意圖,在幼兒感到困難時,及時予以幫助。
3 、引導幼兒從不同方面,如發型、服裝、姿態、表演背景等,大膽表現表演花鼓的歡快場景。
五、活動延伸。
1 、舉辦“歡快的花鼓舞”繪畫展。
2、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大家互相欣賞。
大班美術折疊畫教案篇五
1、嘗試運用線描的方法創作美麗的花。
2、使幼兒學習一些簡單的花的畫法,鼓勵幼兒大膽作畫。
3、感受線描畫的不同美麗,與同伴合作的精神。
1、范畫一幅。
2、幼兒人數的作業紙、粗細不同的記號筆。
1、引入課題。
秋天到了,花園里面的花都謝了,小蜜蜂很難過,想請我們小朋友幫他找一個漂亮的花園,讓他們繼續有地方快樂的采蜜。小蜜蜂說他們喜歡特別的花,請小朋友幫幫忙。
2、學習花的畫法。
(1)請幼兒看范畫,觀察一些花的形狀。
(2)教師簡單講述花的畫法。
(3)引導幼兒用線描把花兒裝飾的更漂亮。
(4)注意線的的粗細,并且嘗試運用各種美麗的線條對花進行裝飾。
3、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1)讓幼兒選擇自己線條,來把美麗的花兒畫得更漂亮。
4、評講。
師:讓我們趕快把畫給小蜜蜂送去吧!
活動結束:
小朋友一起探討。
大班美術折疊畫教案篇六
1、了解整體與局部的關系,能充分發揮想象力對圖形進行大膽添畫。
2、能有興趣地完成翻翻書的制作,體驗創作的樂趣。
1、教師自制翻翻書一本、空白的翻翻書一本
2、幼兒操作材料人手一份、記號筆活動過程:
引導幼兒大膽猜想出示畫有長方形的一頁翻翻書,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本有趣的翻翻書,我們先來看看這是什么形狀?請你們猜猜老師會用這個長方形畫什么"(幼兒大膽猜測)
幼兒欣賞,感受翻翻書"由局部變整體"的特點提問:看看里面到底畫了什么?
(幼兒逐頁欣賞)你發現翻翻書有什么秘密?(了解翻翻書的特點:上面不變,下面變,)提醒幼兒:上面的圖案是不能添畫的。
1、出示畫有三角形的翻翻書提問:老師用長方形變出了四種不同的圖形,你們看老師還給你們帶來了一個新的圖形,這是什么?你能用三角形變出什么來?(幼兒想象并請個別幼兒上來添畫,幼兒添畫時,教師注意及時提醒不能添畫在共有的部分上)
1、教師提出制作要求:老師給每位小朋友都準備了一本不一樣的翻翻書,請你也來變一變,每一頁都要變出不一樣的東西,已有的圖形上不能進行添畫(可根據幼兒的能力添畫2-4種)
大班美術折疊畫教案篇七
1.通過多通道的參與,激發幼兒感謝自然的情感。
2.樂意用繪畫的形式表現自己的想法。
3.體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
自然風光圖片幻燈;雨傘3把;顏料、畫筆若干。
1.聽音樂入場:讓我們聽著這美妙的音樂,一起去欣賞大自然美麗的風景吧。
4.幼兒相互討論,個別回答。
5.教師啟發幼兒用宣傳畫的方式記錄幼兒的想法。
師:如果我們把這些好的想法畫下來并展示給大家看,相信一定會有更多的人樂意用自己的行動來感謝大自然。
評析:在本環節的活動中,教師用了大量內容豐富的風景圖片,讓幼兒通過視覺的'美的享受來激發了幼兒內心對美的向往,同時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幼兒充分認識到了自然賦予了人類及一切生物的生存根本,從細微處入手,激發幼兒內心對自然的感恩的情感。
1.出示材料,提出活動要求。
師:看看老師帶來了什么?(傘)今天我們用請小朋友相互合作在傘面上畫出我們感謝大自然的行動。
(1)數一數每把傘都有幾個傘面,可以邀請幾位小朋友來合作繪畫。
(2)邀請同伴并圍成圓圈坐下。
(3)和同伴討論決定你們小組繪畫的主題。
(4)需要和同伴溝通自己的想法,作品要完整,每個小朋友分配任務完成畫的一部分。
2.幼兒邀請同伴并相互商量合作內容,確定合作主題,合理分工。
評析:幼兒在平時的繪畫活動中,總是從與同伴的相互啟發、討論、學習中來完成自己的作品。因此在這個環節中,教師就從幼兒自身的興趣與特點出發,以合作在傘面畫宣傳畫的集中繪畫方式,通過商量繪畫主題、確定分工,來達到培養幼兒的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的目標,同時,邀請同伴并與同伴溝通自己的想法又從隱性的層面,讓幼兒學習了一種新的交往方式。
3.幼兒合作完成宣傳畫,教師指導個別幼兒合理布局。
評析:在本環節的活動中,兼顧了情感、知識、技能等方面的內容,教師善于發現孩子的興趣點,鼓勵他們大膽說、大膽想、大膽做,使幼兒在整個活動中都處于主體地位,充分體現了幼兒的主體性、積極性和創造性。
1.將幼兒完成的作品集中展示。
2.請每個小組推薦一位代表來介紹你們畫的主題是什么?想要宣傳什么?
評析:在本環節的活動中,教師讓幼兒通過民主推薦的方法決定了介紹的代表,讓幼兒在平等和諧的氛圍中學習了合作、交往的技能。
師:讓我們撐起這把特殊的感謝自然宣傳傘,把我們的行動宣傳給其他的小朋友聽吧,讓我們一起出發吧!
大班美術折疊畫教案篇八
1、嘗試用手的不同變化(手掌、拳頭、手指等)來給衣服印花。
2、初步學習兩兩合作、協商作畫,體驗合作作畫的樂趣。
3、學習使用顏料的良好常規。
嘗試用手的不同變化(手掌、拳頭、手指等)來給衣服印花。
初步學習兩兩合作、協商作畫,體驗合作作畫的樂趣。
采取讓幼兒充分欣賞和討論,了解顏色及手的變化,明確花和葉子的位置;再請幼兒演示,在演示中帶著問題思考,以激發幼兒的思維和想象;并讓幼兒自己找朋友共同作畫,來解決重難點。
花衣服(范例);衣服紙樣四人一件;水粉顏料(紅、橘黃、藍、綠);抹布。教學過程:
1、欣賞和討論
黃老師做了一件衣服(出示衣服),你們看衣服上有什么呀?我們給它起名叫花衣服。花衣服上的花是用什么辦法印出來的呢?(用手蘸水粉顏料印出來的)花兒有些什么顏色?(紅、橘黃)這朵紅花是怎么用手印的?(整只手)印了幾次?還有什么地方也是用整只手印的?(花的葉子)是同一只手印的嗎?一只手可以印,那兩只手可以嗎?怎么印?(請一幼兒用動作示范)這朵橘黃色的花是怎么用手印的?(拳頭印花蕊,手指點印花瓣)
2、演示與思考
3、創作要求
還有什么樣的花?可用什么方法來印?四個人一件衣服,商量好怎么印?把你們的衣服打扮的更好看更漂亮。
4、幼兒作畫,教師指導要求
(1)提醒幼兒兩個人要商量好,你印什么我印什么不爭吵。
(2)啟發幼兒大膽想象,用不同的方法來印花。
(3)提醒幼兒換色時,要及時用抹布擦干凈再換顏色。
(4)注意保持畫面、衣服的干凈。
5、引導評價
現在請小朋友穿上你們的花衣服,讓我們的客人老師看一看,誰的花衣服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