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青少年法制演講稿
演講比朗誦更自然,更自由,可以隨著講稿的內容而變化站位。一般說來,不要在演講人前邊安放講桌,頂多安一個話筒,以增加音量和效果。那么演講稿怎么寫才恰當呢?下面我幫大家找尋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演講稿模板范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青少年法制演講稿篇一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內容是安全法制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從事的各種活動都有可能遇到各種不安全的因素甚至造成嚴重安全事故。據了解,我國每年有近1。6萬中小學生因交通事故、食物中毒、溺水等原因非正常死亡。非正常死亡的中小學生平均每天達40多人,而其中位居首位的,就是交通死亡人數。在現實生活中,當我們走在馬路上,會時不時地發現有人闖紅燈,有人逆行車,有人邊騎車邊聽音樂,有人騎車帶人等違反交通規則,危害交通安全的不良行為。在這里,我要鄭重地提醒我們的同學為確保我們自身的生命安全,也為了維護良好的交通秩序,做到不闖紅燈外,騎自行車時不要帶人,不要多人并排騎車,更不要逆行車。
在我們的校園內,同樣也存在著很多威脅著我們人身和財產安全的現象。有的同學在樓道里嬉戲追趕,上下樓時互相打鬧;有的同學在運動時不注意自我保護而受傷;有的同學不能正確處理同學之間的矛盾,打架斗毆等。在這里我要提醒同學們的是要遵守學校的有關規章制度,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目前,社會上還存在著違法犯罪現象,青少年因安全防范意識和社會實踐經驗的缺乏,在應付各種異常情況方面能力還有所欠缺。但僅僅依靠社會、學校、家長的保護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每一位同學都要樹立自我保護意識,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增強遵紀守法觀念,時時刻刻把“安全”二字放在心中,隨時隨地為著我們的安全而約束自己的行為,機智勇敢地處置遇到的各種異常情況或危險。
同學們,生命無疑是可貴的,她帶給我們激情與活力。同樣,它給了我們展示一切才能的機會,讓我們的生活可以絢麗多彩。希望全體同學都能把安全作為我們學習、工作、生活的第一準則。同學們,我想大家對生命都充滿了無限憧憬與期望,那就讓我們為了自己的安全,為了我們校園的和諧美好,在以后的生活中增強安全法制觀念,提高防范意識。
我的講話完了,謝謝大家!
青少年法制演講稿篇二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此時此刻,我心潮澎湃,面對著我熱愛的教育事業,面對著“以法治教”的大戰略,作為一名教育人,我想說:“以法治教”叫我們實行教育行為規范化、制度化、民主化、科學化;“以法治教”叫我們摒棄教育的陳規陋習,改變舊的工作方式;“以法治教”需要我們提高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可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媒體報道中我們還經常會看到: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教育問題、道德問題依然嚴重,學生安全事故頻頻發生;教師貧富分化嚴重,代課教師淪為教育的民工;農村教育舉步維艱,擇校之風愈演愈烈;教育鴻溝、教育的不公平已成為明顯的事實。
面對這一切,我們是否該靜下心來,仔細思考,這些問題的存在給孩子給我們給社會到底帶來了什么?當我們在享受普法教育帶給我們的美好生活的同時,是否也該為推進法治化教育做點我們該做的事?那么我們該做些什么呢?“以法治教”。對,“以法治教”,讓教育成為桃李滿園的沃土。 “以法治教”就是一面鏡子,通過它的反射,來矯正我們每一項工作的偏差,升華我們的思想覺悟。
普法教育以來,我市政府投資3600萬元修好了6所縣城中、小學!此舉不僅緩解了新近城區兒童就學的壓力,更為進城務工農民子弟解決了讀書難的問題。從此,這些孩子們不再感受到城鄉的差別,不再體味到貧富的不公,享受到了起跑線上的公平。
今天的教育在“以法治教”的進程中,已煥發出她應有的生機和魅力。朋友們,船已離港,帆已揚起,讓我們依法從教、行再法中,用我們的雙手去裝扮教育美好的春天。
青少年法制演講稿篇三
老師、同學們,大家好:
我叫××,在××司法所工作。今天我來給同學們講授一些通常的法律知識,以便同學們在今后學習和生活中有所作用。
我們知道,我們所處的時代是一個信息時代,同學們可以通過多種途徑接收到各種新鮮的事物,其中有健康的,也有一些不健康的東西,你們是否能分辨得清楚?你們是否想過你們日常的一言一行部必須受到法律約束,法律是至高無上的,是不可侵犯的,誰違犯了法律就必定受到法律的懲罰。
那么,什么行為是犯罪的行為呢?要遠離犯罪,這是同學們首先耍弄清楚的問題。犯罪具有三個方面的基本特征:(一)犯罪是一種危害社會的行為,即犯罪具有社會危害性(二)犯罪是一種觸犯刑律的行為,即犯罪具有刑事違法性(三)犯罪是一種應當受刑罰處罰的行為,即具有應受刑罰懲罰性。今天在坐的都是小學生,也就是說你們都是未成年人,未成年人犯罪,是未成年人危害社會、觸犯刑律、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值得注意的是,對未成年人犯罪,我國《刑法》第17條做了年齡及犯罪行為種類上的限制?!缎谭ā返?7條第1款規定:“己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負刑事責任”,意思就是凡年滿十六周歲的人,實施了刑法規定的任何一種的犯罪行為,都應當負責任。《刑法》第17條第2款規定:“己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這樣規定,是充分考慮了他們的智力發展情況,己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一般己具有事實上的識別能力,但由于年齡小,他們負刑事責任的范圍應當受他們刑事貢任能力的限制,不能要求他們對一切犯罪部負刑事責任,因此,我國刑法規定“己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只有犯以上規定的八種犯罪,才負刑事責任”。那么有些同學會說我現在還不到十四周歲呢,在這里我要告訴你們,如果你實施犯罪行為時年齡雖末達到能追究刑事責任的界限,國家法律還是有懲罰的措施的,比如作治安處罰、送勞動教養、送工讀學校進行矯治等等。同時我認為一個人走上犯罪道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常言道: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如從小養成了各種不良習性的話,以后要改正就很難,乎時又不注重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不注重規定自己的言行,不按照各種規章制度做事,最后必將釀成大錯。在這里,我給同學們舉幾個說明未成年人由于不知道用法律來規范自己的行為、不懂犯罪概念而釀成大錯的真實案例:一個是發生在xx午的一名十四周歲的中學生投毒案,這起案件發生在去年的四月份某天下午,該學生將自己買來末吃的冰袋咬破一口,冉灌入一點老鼠藥,而后放入附近一小學的某教室的一張課桌抽屜里,第二天,坐該課桌的小學生喝了這有毒的冰袋后,很快就死了。這起案件偵破后,該投毒的中學生后悔不已,他說自己沒有想害死人,以為小學生吃了只會拉肚子,但是嚴重的后果己經造成,該學生的后悔不能代替法律的懲罰,根據《刑法》的規定,投毒致人重傷、死亡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死刑。后該同學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年。冉給同學們講一個xx年發生的案件,被告人劉某年僅15周歲,原是四中的學生,在一次偶然的情況下進網吧玩了一下,覺得挺好玩,以后就經常到網吧玩,之后一直沉迷于玩網吧和游戲機,但父母不給錢,怎么辦呢,他想到了向同學下手敲錢,一天,他在四中操場玩時,看見同學方某,劉某就走上前要萬某給他錢,并威脅萬某說,你以前跟別人打過架,被打的人叫我來拿醫藥費,自己認識許多社會上的人,不給錢就叫人來打死你,萬某很伯,將自己身上僅有的五元錢給了劉某,以后劉某陸續向萬某耍了三次,共計六十余元,其中有一次,劉某逼方某帶他到萬某父親那騙借了三十元,最后一次,被告人劉某逼方某拿五十元,方某不給,劉某便將方某帶到一偏僻地萬,用玻璃刮萬某手掌,用煙頭燙方某,并要求方某第二天中午把錢交到劉某手中,在這種情況下,方某才將這件事告訴其父親,萬某父親馬上到公安機關報案,并配合公安人員將被告人劉某抓獲歸案,劉某在接受審判時說道:“我以為只是敲點同學的錢好玩,不知道會有這么嚴重的后果”,劉某后被判處有期徒刑二年零六個月。
以上所列舉的例子只是較為典型的幾個案件,我知道有的同學其實很聰明,但他不用在學習上,而是用在調皮搗蛋上,喜歡逞強好勝,有事沒事惹一下其他同學,比如別人走路時他突然伸出一只腳將別人絆倒;有些同學喜歡打架,將別的同學打傷;有些同學不愛護公物,故意毀壞公共場所的物品;有些同學以大欺小,沒有錢買東西吃、沒有錢進游戲室就強行向弱小同學索要等等行為都是法律不允許的,如果情節嚴重的話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也就是說你這一逞強就有可能將自己玩進班房。所以在這里我耍告訴同學們平時一定要聽老師和家長的話,遵紀守法,什么游戲室、網吧、舞廳等地萬,同學們f萬不要進去,因為那種地萬很容易接觸到一些不健康的東西,有些平時表現較好的學生,就是由于在游戲室、網吧、舞廳等地結識了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后就被帶壞,最后走向了犯罪的道路。下面,我再給同學們講一講如何加強對犯罪的自我防范。 同學們在成長的過程中,有時會碰到各種各樣的不法侵害,比如說被人敲詐、被人毆打、被人搶劫等等,一旦碰到了,怎么辦呢?我們要增強分辨能力,學會自我保護。國家的法律都是為保護一切合法權益、懲罰各種不法行為而制定的,也就是說在我們的合法權益受到罪犯的不法侵害時,我們要拿起法律的武器來保護自己,面臨危險的時候,同學們要機智勇敢地同犯罪分子作斗爭。如果畏懼罪犯的話,就會助長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使他們有恃無恐地實施犯罪行為。
所謂犯罪的自我防范是指個人為減少被害的可能,進行自我保護而采取的各種措施和萬法,根據《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40條的規定,末成人年人犯罪的自我防范意識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指未成年人通過加強文化修養和法律知識,自覺抵制各種不良行為和違法犯罪行為的引誘和侵害;另一方面是指未成年人在受到犯罪侵害后應通過法律途徑,及時維護目己的合法權益。
具體來講,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一)未成年人應當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及社會公共規范。
(二)加強未成年人用法律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意識。
未成年孩子對犯罪的自我防范,除以上講的,還必需懂得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應該采取哪些措施。根據實踐經驗,我們建議同學們如果在遭到違法犯罪行為侵害的時候,切切要記住兩點。
第一、同學們要以躲避免受違法犯罪行為侵害為自己的首要任務,不提倡你們去同違法犯罪分子面對面博斗,比較明智的做法是遇事不慌,然后設法擺脫或向四周的大人呼救,或拔打“110”報警。
第二、如果同學們發現自己正在或己經受到非法侵害的就應該采取正確的途徑解決。如及時向學樣、家庭或者其他監護人報告,由家長、老師或學校出面制止不法侵害,也可以向公安機關或者政府主管部門的報告。例如前面所舉案例中的萬某,他當時就沒有通過正當的途徑保護自己,如果他被劉某第一次搶劫時立即向父母或老師報告,就不會三番五次地被劉某搶劫。此外學生之間打架事件也要引起同學們的注意,據調查,一些學生被同學毆打后并不是向家長或學校匯報,而是自己作主到外面找人來報復,要知道報復傷人也是違法的,情節嚴重的是要構成犯罪的,要被判刑坐牢。
我再給同學們講另一種自我保護的特殊情形。舉一個案例說明:學生蔣某假期與鄰居李某及張的幾個朋友在一起玩,一天,蔣某和李某等人坐出租車出去玩,在出租車上,蔣某聽李及朋友說:"等一下要將那人的手機槍來,另外還要搜一下他的身看有沒有錢",蔣某聽了這話知道李某等人是要去搶劫,他有點想不去,但礙于朋友情面,他跟著去了搶劫現場,實施搶劫時,蔣某站在邊上看,李某叫蔣某幫忙搜一下受害人的身,蔣某就上前搜了受害人的身并將搜到的錢全部交給李某,案發后,由于受害人及時報案,公機機關很快將李某還有蔣某一并抓獲,蔣某歸案后一直辯解說他并不想搶別人的餞,他覺得很冤枉,但是法律規定:幫助他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實施強行劫取公民財物的行為同樣構成搶劫罪。蔣某最后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舉這個例子的目的是耍告訴大家:當你開始與同伴在一起玩時發現同伴有犯罪意圖時,你應當制止他,如果你制止不了的話,你就要趕快想辦法遠離他,千萬不能為了哥們義氣跟著同伴去搶劫,因為你一旦到了犯罪現場,即使你沒有動手,你也難脫千系。因為受害人不管你具體有什么行為,他只說共有多少人實施了搶劫,你們這些去的人即使沒動手也都助了威。所以我們的同學以后如碰到這種情況,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要有自我保護意識,不要惹禍上身。
總之同學們如遇上不法侵害時,不要害怕,一定要沉著、冷靜,機智勇敢,耍敢于檢舉揭發,積極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我們要堅信邪不可能壓正的道理,干壞事的心總是虛的,害怕的應該是他們。
以上我給同學們講述了違法犯罪的一點基本知識和如何加強自我防范萬面的問題,我所講的只是給同學們起個拋磚引玉的作用,同學們耍真正做到遠離違法、犯罪,健康成長,還要靠大家字句刻苦的學習文化知識,做一名尊紀受法的好公民。
青少年法制演講稿篇四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昨天是12月4日,是全國一年一度的法制宣傳教育日,今年12月4日是全國第xx個法制宣傳教育日,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深入學習宣傳憲法,大力弘揚法治精神”。
同學們知道嗎?國家確定每年12月4日為法制宣傳教育活動日,意義重大,目的'是讓大家在“12·4”前后集中開展學法、用法、守法、護法活動,從而不斷提高每個公民的法律意識和法律素質。作為新時代的高中生我們更應該好好學習法律知識,用法律的武器來保護我們自己。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無論做什么事都要有個規矩,否則就什么也做不成。而法律就是我們全社會每個人都要遵守的規矩是的,我們每天的學習、生活都要遵守基本的規矩,各項法律法規規范著我們行為,如升國旗時,《國旗法》對我們的行為要求就有約束;在上課、學習方面,《中學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就對我們有所要求;在回家過馬路時,《道路交通法》就對我們的行為進行了規范;在扔廢品和紙屑時,《環境保護法》、《愛國衛生條例》、等也都作了相應的規定;在外出春游、秋游等活動時,《消防安全法》在防火以及其他人身安全方面作出了具體要求;在對待殘疾人的關愛行為方面,《殘疾人保護條例》也作了具體規定;在學生上網方面,《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都作了明確規定。一句話,我們的學習生活中處處涉及到法。而《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則是我國的根本大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共制定過四部憲法,現行的第四部憲法在1982年由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它是國家制定其他一切法律法規的依據,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都必須了解《憲法》的內容,遵守《憲法》的各項規定??傊?,各項法律都是為著最大多數人民的利益制定的,如果每個人都能遵紀守法,那我們的社會就更加和諧,人民的生活就更加美好。同時,我們要知道:法是規范我們言行的基本準繩,它給我們指明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做,我們只有嚴格守法,才能在學習生活中健康快樂地成長。
同學們,鄧小平爺爺曾經說過:“法制教育要從娃娃抓起?!笔堑模嗌倌晔亲鎳奈磥恚褡宓南M?。我們法律素質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未來社會的穩定程度。那么,讓我們行動起來,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自覺做到學法知法守法護法,為構建和諧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這是祖國對我們的期望,是黨和人民對我們的期望。讓我們用實際行動來回應祖國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吧。讓我們橋中的每一名高中生都能忠于憲法,遵守法紀,認真學習,掌握本領,今天做好學生,明天做好公民,為中華民族的復興而努力奮斗!”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到此結束。
青少年法制演講稿篇五
各位老師、同學: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打擊侵害校園犯罪,加強自己防衛能力》。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接班人。教育和培養好青少年,是我們中華民族永葆生機和活力的根本大計,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基礎工程,是全黨全社會共同的社會責任。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青少年的培養教育,為青少年成長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使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健康成長。但是,我們應該清醒地看到,近幾年來,侵害校園的案件以及學生犯罪時有發生,嚴重破壞了學校正常的學習、教學秩序。我們一方面對侵害校園的犯罪要進行嚴厲的打擊,另一方面,也要加強校園治安環境的整治工作,提高自己防衛能力。
從主體因素上看,一是自己控制能力脆弱;二是頭腦簡單,解決問題的方法偏激粗暴:三是貪圖享受。從客觀因素上看,一是家庭教育的誤區;二是學校教育的失當;三是社會文化氛圍消極方面的誤導;四足缺乏社會救濟措施;五是法制教育相對滯后:六是受社會經濟負面效應的影響。
對學生來說,讓犯罪遠離校園,應從自身做起,加強思想道德修養,從而鏟除校園犯罪滋生的土壤。許多案例表明,校園犯罪事件的發生有一定的條件,一定的氣候,越是思想政治工作薄弱,學生紀律差的學校,發生的事件越多。學校犯罪事件又是一種見不得人的、偷偷摸摸的勾當,因此它只能在黑暗中進行。如果我們讓陽光普照校園,那么參與犯罪者就不敢出現。陽光是什么,陽光就是學校的正氣,就是全校同學的正氣,這就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道理。
我們在打擊侵害校園犯罪的同時,還應加強自己防衛能力:
提高法律意識,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你們要多學點法律知識,弄明白什么是違法、什么是犯罪,只有明白了什么是違法,什么是犯罪,才有可能自己不做違法犯罪的事,同時也有可能制止他人違法犯罪。
增強同犯罪分子作斗爭的勇氣。為什么侵害校園犯罪屢禁不絕,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同學們沒有團結起來,缺少同犯罪分子作斗爭的勇氣。面對犯罪分子的暴力威脅,竟然會束手無策,讓他們得逞,原因是他們被犯罪分子的暴力所屈服。
掌握防衛方法。一是要看好自家門,宿舍門要隨時關好,錢財要妥善保管;二是外出要請假,夜行要結伴,讓同學老師知道你去哪里,或者遇到問題有個照應,防止犯罪分子襲擊;二是同學們應該學習《未成年人保護法》,明確青少年在哪些方面應受到保護。在受人欺侮,遇到危險或可能發生危險時,要主動、及時地與老師、家長、公安人員取得聯系,積極爭取學校、社會和家庭的保護和幫助。發生事情后要學會用法律保護自己,要大膽揭發壞人壞事,不要姑息養奸。
總之,抓好青少年法制教育,是民主法制建設的基礎性工作,國民素質的提高,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民主與法制的推進,這都寄希望于廣大的青少年。為推進青少年的法制教育的深入開展,全社會都應當行動起來,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陽。
青少年法制演講稿篇六
同學們大家好,去年《國務院督導委員會辦公室關于開展校園欺凌專項整治的通知》(國教督辦函〔20xx〕22號),要求各地各中小學校針對發生在學生之間,蓄意或惡意通過肢體、語言及網絡等手段,實施欺負、侮辱造成傷害的校園欺凌進行專項治理。校園欺凌事件之所以高發,與多方面教育缺失有關。今天很高興有這一個機會來和大家談談校園欺凌這個問題,我的演講分三個角度。
近幾年來,校園欺凌案例不斷出現,同學們通過媒體多有所了解,生活中也耳聞目睹。19世紀意大利犯罪學家龍勃羅梭提出過天生犯罪人理論,認為犯罪是一種返祖現象,是異常的人,當然今天的刑事犯罪理論認為犯罪的原因很多,既有先天更有后天,特別是社會環境,所有我們才有“孟母三遷”的故事。在校園這個環境下,是我們預防犯罪的第一個重要場所,可以毫不夸張的說多一所學校就少一所監獄。
我從事律師工作來接觸過不少犯罪人,其實,并沒有天生的犯罪人,人之初,性本善。中國人的傳統儒家思想就是這樣的觀點。很多犯罪都是從小事發展而來的,我們有句常德話就是“小時偷針,長大偷金”,所以我們平時就有要嚴于律己,學會正確處理矛盾。第一次違法被制止,其實是拯救了自己。(體育館約架殺人案,2024年8月13日12時40分許,常德市鼎城區江南城區花溪路體育館北門口發生一起聚眾斗毆致人死亡案,鼎城區第九中學學生胡某被刺身亡。胡某,男,17歲,鼎城區蔡家崗鎮延壽庵村關湖組人,為常德市鼎城區第九中學學生。8月13日,胡某與15歲的丁某因女朋友問題發生矛盾沖突。當天12時40分許,雙方約定在江南城區花溪路體育館北門口“談判”,并各邀集數人助陣。期間,雙方發生斗毆。在斗毆過程中,胡某被刺中腹部,送常德市第六人民醫院搶救無效死亡,另一涉案人陳某被砍傷頭部。)
我國刑法規定,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對于社會危害性極大的8類暴力(犯罪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應當負刑事責任,14周歲以下犯罪的一律不能處以刑罰。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常德未滿14殺人案、山東警校學生不滿18歲殺人案)故意傷害、尋釁滋事、搶劫、搶奪等罪。
不鼓勵硬碰硬,不能沉默,事后告知成年人,老師,家長處理。生命、健康、財產的價值取向。最后,建議學生們不妨有意識地多吸收對自己成長有利的信息,如此才能讓青春遠離危險,遇到危險時做到從容、有效應對。同時也要學法、尊重他人、尊重人權,擁有現代文明意識。
謝謝大家!
青少年法制演講稿篇七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我是來自八年一班的xx。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學憲法講憲法》。
白天,和煦的陽光普照大地,散發著幸福的氣息;月夜,零星閃爍點綴著蒼穹,帶給人詩一般的夢境;穿過繁華的街道,商店前人們排隊購物,訴說著井然和詳和;人人都樂在其中,享受著法帶給人們的安定和平安。法無時無刻不支配大地萬物,成為這茫茫人海,蕓蕓眾生心中的那一盞永恒不滅的明燈。
14歲啊,如花般的“成熟”季節;14歲的年輕生命喲,就這樣在冰冷的“純潔”里畫上了句號。
鄧小平爺爺曾說:法制教育要從娃娃抓起。的確,我們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是祖國的希望,如果我們不從小培養法律意識,養成學法、知法、守法、用法、護法的好習慣,那么依法治國將永遠是一句空話!親愛的同學們,我想大家已經清楚了,法律是一柄雙刃劍,他既懲治壞人,也約束自己,他既賦予你權利,也讓你肩負責任,它無時不在,無處不在,爾后,讓我們在燦爛陽光的照耀下,攜手齊呼:法在我心中!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青少年法制演講稿篇八
各位老師和同學們:
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關愛明天,普法先行》。
未成年人如何加強對犯罪的自我防范?
未成年人只有學好知識,豐富社會生活經驗,鍛煉各種能力,才能對違法犯罪行為有一個清醒的認識。才能分清是非,未成年人還要加強鍛煉身體,增強體魄,這樣有助于未成年人在遭到暴力侵害的時候,及時逃脫或者進行正當防衛,不至于受犯罪行為的隨意侵害。
未成年孩子對犯罪的自我防范,除以上講的,還必需懂得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應該采取哪些措施。根據實踐經驗,我們建議同學們如果在遭到違法犯罪行為侵害的時候,切切要記住兩點:
第一、同學們要以躲避免受違法犯罪行為侵害為自己的首要任務,不提倡你們去同違法犯罪分子面對面博斗,比較明智的做法是遇事不慌,然后設法擺脫或向四周的大人呼救,或拔打“110”報警。
第二、如果同學們發現自己正在或已經受到非法侵害的就應該采取正確的途徑解決。如及時向同學、家長或者其他監護人報告,由家長、老師或學校出面制止不法侵害,也可以向公安機關或者政府主管部門的報告。不要怕你報告了他們的不法行為后會遭到報復,你越是膽小害怕,他們就越膽大妄為。同時,當你開始與同伴在一起玩時發現同伴有犯罪意圖時,你應當制止他,如果你制止不了的話,你就要趕快想辦法遠離他。
同學們,今天你們是在校的學生,明天是祖國建設的棟梁,作為一名學生,有這樣美麗的學校,有這樣高素質的老師,有這么好的教育質量,你們是幸運兒,你們應珍惜光陰、努力拼搏。祖國需要你們,明天是你們的!
青少年法制演講稿篇九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關愛明天,普法先行》。
未成年人如何加強對犯罪的自我防范?
未成年人只有學好知識,豐富社會生活經驗,鍛煉各種能力,才能對違法犯罪行為有一個清醒的認識。才能分清是非,未成年人還要加強鍛煉身體,增強體魄,這樣有助于未成年人在遭到暴力侵害的時候,及時逃脫或者進行正當防衛,不至于受犯罪行為的隨意侵害。
未成年孩子對犯罪的自我防范,除以上講的,還必需懂得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應該采取哪些措施。根據實踐經驗,我們建議同學們如果在遭到違法犯罪行為侵害的時候,切切要記住兩點:
第一、同學們要以躲避免受違法犯罪行為侵害為自己的首要任務,不提倡你們去同違法犯罪分子面對面博斗,比較明智的做法是遇事不慌,然后設法擺脫或向四周的大人呼救,或拔打“110”報警。
同學們,今天你們是在校的學生,明天是祖國建設的棟梁,作為一名學生,有這樣美麗的學校,有這樣高素質的老師,有這么好的教育質量,你們是幸運兒,你們應珍惜光陰、努力拼搏。祖國需要你們,明天是你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