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遂自薦的故事(毛遂自薦的成語故事簡短版)
【解釋】比喻自告奮勇,自己推薦自己擔任某項工作。
【出處】《史記·平原君列傳》
【典故】
春秋時期,秦軍包圍了趙國的首都邯鄲。
兇猛的秦軍兵臨城下,趙國十分危急。趙王派趙勝去楚國求救,以敵秦軍。趙勝把所有人都召集在一起,想挑選20個文武雙全的人同去楚國。他挑了很久才挑選出19個,最后一個實在很難挑出來。這時,毛遂自我推薦:“把我也算上吧!”趙勝見他反復自我推薦,才勉強答應。
到了楚國之后,楚王只接見了趙勝一人。這兩個人在殿中從早上一直談論到下午,還是沒討論出個結果來。這時毛遂大步沖向大殿,大喊道:“出兵這種事,非害即利,非利即害,非常的簡單清晰,為什么如此猶豫不決?”楚王非常惱火,大聲問趙勝:“這人是哪兒來的?”趙勝趕緊答復:“他叫毛遂,是我的手下!”楚王對毛遂呵斥道:“你給我退下去,這哪有你說話的份?”毛遂見楚王發怒,不但沒退縮,反而愈加勇敢,對楚王說:“現在十步之內,我便可以取下楚王的性命!”楚王見毛遂有過人的膽識,就讓毛遂講完。毛遂把楚王出兵援助趙國有什么好處,給楚王做了一個十分精辟的解釋。毛遂這么一分析,楚王覺得有道理,便答應和魏國一起來援助趙國,最后把秦軍擊退了。趙勝回到趙國之后,把毛遂封為了上賓,并且感嘆道:“毛先生到了楚國之后,楚國就不敢小看趙國了。”
【造句】我毛遂自薦做了班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