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秉文的故事
【生卒】:1159—1232
【介紹】:
字周臣,晚年自號閑閑老人。磁州滏陽(今河北磁縣)人。生于金海陵王正隆四年,卒于哀宗天興九年,享年74歲。他幼年勤學苦讀,十七歲參加鄉試,名列榜首。世宗大定二十五年二十七歲時中進士,應奉翰林文字。歷官寧邊守、平定州刺史,翰林侍講學仕等。宣宗興定初(1217)拜禮部尚書。哀宗即位,改翰林學士。曾仕五朝,官六卿,勗君以道,自奉如寒士。
在政治傾向上,對于章宗后期沉湎聲色,奢糜成風,金室由盛而衰十分不滿;在文風上,他挺身而出,以自己的創作實踐和政治影響,力反浮艷尖新的文風。在他的倡導之下,金室南渡以后,文風一變,文多學奇古,詩多學風雅。因而,曾被元好問譽為“挺身頹波,為世砥柱”。
他一生勤奮好學,從幼到老,從未間斷讀書著述。著有《閑閑老人滏水文集》20卷,其中,賦作頗多,為金代賦家之首,影響甚大。較著名的有:《海青賦》、《大椿賦》、《游懸泉賦》、《無盡藏賦》、《解朝酲賦》《棲霞賦》、《拙軒賦》、《游西園賦》、《反小山賦》、《心靜天地之鑒賦》、《華山感古賦》、《攓篷賦》等,均是金室南渡前后賦壇上的閃光之作。這些賦作,多是通過對自然物的壯美的描寫,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其風格既有蘇軾等前輩賦家的特點,又有自己的“氣象甚雄”的獨特之色。從頗具壯彩的《海青賦》,到《游西園》等抒情小賦,用目讀來,無俗媚之覺,有颯爽之感,因而留芳賦壇。
他不但賦作拔萃,還長于詩文。七言長詩,筆勢縱放,不拘一格;律詩壯麗,小詩精絕,多以近體為主;五言古詩,沉郁頓挫,雄健豪放,十分出色。他的揭露蒙古軍隊侵略暴行的詩句,尤為激動人心:“胡兵數道下山東,旌旗絳天海水紅。胡兒歸來血飲馬,中原無樹搖春風”。他的散文長于辯析,議論橫生,十分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