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經的故事
【生卒】:1222—1275
【介紹】:
字伯常,澤州臨川(今山西陵川縣)人。生于金宣宗元光二年(1223),卒于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享年五十三歲。他是元好問的老師——郝天挺之孫,曾受教于好問。金亡后,家徙順天,生活貧苦。于是晝則負薪米為養,夜則刻苦讀書。其事跡為宋帥張柔、賈輔所知,遂延為上客。世祖在潛邸時,召問經國安民之道,條上數十事。世祖大悅,遂留王府,以為江淮荊湖南北等路宣撫副使,忽必烈即位,以他為翰林侍讀學士。不久,佩金虎符,充國使至宋,告即位且定和議。以平章王文統忌之,故意遣將李璮侵宋敗和議,而宋賈似道方虛報卻敵以為己功,恐其至謀泄,遂館之于真州十六年。被留期間,立場堅定,忠誠不屈,志向不改,終于放歸。次年去世,賜謚文忠。
他一生著述頗多。曾著《陵川集》40卷。撰續后漢書、易春秋外傳、太極演、原古錄、通鑒書法、玉衡貞觀等書。他的賦作更豐,主要有:《怒雨賦》、《銅雀臺賦》、《虎文龍馬賦》、《泰山賦》、《秋風賦》、《渾沌硯賦》、《冠軍樓賦》、《擊蛇笏賦》、《墨竹賦》、《瓊花賦》、《瓊華島賦》、《牡丹菊賦》、《幽訴賦》、《颶風賦》等。其賦在風格上有似元好問。但元氏生當國亡家破,親歷時艱,所以賦作所反映的社會現實較為深刻。郝氏童年雖也飽經風云變幻,歷盡艱辛,但他成年之后,主要在元朝的政治舞臺上忠誠報國,志念不改。因而,如《銅雀臺賦》、《虎文龍馬賦》等封建奴性多有表現。但《冠軍樓賦》、《泰山賦》、《牡丹菊賦》、《幽訴賦》、《秋風賦》等都以雄壯陽剛之氣著稱。
他不僅賦作出色,而且為文豐蔚豪宕,善議論;詩多奇崛,間論時事,確是不可多得的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