狹路相逢典故故事|狹路相逢釋義
狹路相逢
【釋義】
在狹窄的路上遇到,沒辦法回避。形容仇人相見,雙方都不肯讓步。
【出處】
北宋·郭茂倩《樂府詩集·相逢行》:“相逢狹路間,道隘不容車。”
【典故】
營丘有個讀書人,狂妄自大,愛詭辯。
有一次,營丘人對艾子說:“你是大學(xué)問家,你知道車子下面和駱駝的脖子上為什么系著鈴鐺呢?”艾子回答:“車子和駱駝屬于大體積的事物,如果在夜間狹路相逢的話,恐怕來不及躲避。所以雙方掛上鈴鐺,兩方還沒有相遇時先聽到鈴聲,這樣就能夠回避對方了。”
這人又說:“寶塔上面也有鈴鐺,也是因為夜間行路需要躲避嗎?”
艾子說:“當(dāng)然不是。很多鳥兒喜歡在高處筑巢,糞便到處都是。為了驅(qū)趕鳥兒,所以在寶塔上系鈴鐺。這和車子、駱駝不是一回事。”
營丘人又說道:“鷂鷹的尾巴上系著鈴鐺,難道還有鳥兒去鷂鷹身上筑巢?”
艾子哈哈大笑說:“你的想法可真奇怪,不符合常理啊!鷂鷹的尾巴上系鈴鐺,是因為它出去捕鳥時,腳上的繩子很容易被樹枝纏住。尾巴上有鈴鐺,方便主人找到它。這和鳥兒筑巢沒有關(guān)系啊。”
營丘人裝作恍然大悟的樣子:“噢,我明白了。我曾經(jīng)看到出喪的場景,走在隊伍前面的那個人手中搖著鈴鐺,嘴巴里還唱著歌。以前我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現(xiàn)在知道了,是因為怕被樹枝絆住腳。就是不知道綁在搖鈴人腳上的是麻繩還是皮繩?”
艾子再也忍不住了,他譏諷這個營丘人:“你都瞎說些什么!搖鈴的人是為了給死者開路。死者生前喜歡和別人詭辯,所以才會搖鈴,讓那些喜歡詭辯的死者高興一點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