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政變時,夏侯玄有兵為什么不幫忙?
司馬懿政變時,夏侯玄有兵為什么不幫忙?
說到三國時期的司馬懿政變這件事情還真的是讓人覺得很有意思,有的人說當時的曹魏就應該換一個人來當家,有的人說是司馬懿竊取了曹操的果實,但是其實不管怎么樣事情已經(jīng)發(fā)生了,我們來說說當時的情況吧,話說當時夏侯玄是手握重兵的,這個人給人感覺還是比較剛正不阿的,那么他為什么不選擇救援呢?下面就著這個問題我們一起來分析揭秘看看吧!
夏侯玄更像是文臣,而非武將,沒有將領氣質,這點比叔叔夏侯霸要差。但是,他卻開創(chuàng)了魏晉玄學的先河,在宗室中,威望很高。魏晉玄談,其實就是清談,生性平淡寡欲,又怎么能和司馬懿爭權奪利呢?又怎么斗得過司馬懿?司馬懿也知道夏侯玄是個有才華無野心的人,所以態(tài)度是矛盾的,一方面欣賞他,一方面他的宗室身份得提防。因此,司馬懿沒有殺他,只是召他回來而已。
高平陵之變前,夏侯玄任征西將軍,假節(jié),都督雍州,涼州軍事。而他的叔叔夏侯霸,則是右將軍,討蜀護軍,駐軍隴西。可以說,他們是手握重兵了,但是為什么司馬懿政變,一個乖乖入朝,一個逃入蜀漢呢?夏侯玄就算了,為何夏侯霸竟然也不起兵護主而出逃呢?《三國志》注引魏略記載,夏侯霸是因為曹爽被殺,夏侯玄又被征入朝,新上任的上司郭淮和他不和導致。其實,郭淮是司馬懿下的一步關鍵棋子,也是他在雍涼之地對抗蜀漢,經(jīng)營多年的成果,這才是最重要的原因。
從后來郭淮和他后代的際遇來看,再結合他有多年的和司馬懿一起戰(zhàn)斗情誼,因此,估計他根本就是司馬懿的人。而且,郭淮在多年和蜀漢的對抗中,也成長為一位經(jīng)驗豐富的將領,在雍涼之地表現(xiàn)出色,累至前將軍。夏侯玄雖然是郭淮的上司,夏侯霸縱然驍勇,但是二人屬于“空降”,在軍中的人脈和聲望,哪能和郭淮相比。更別提,曹爽和夏侯玄的“駱谷之敗”,大失人心,被人嘲笑,反觀只有郭淮軍未敗,軍事素養(yǎng)和能力更是高下立判了。所以,在軍中的地位,表面上夏侯玄為尊,其實可能號召力都不如郭淮。和司馬懿,郭淮同時代的戰(zhàn)友兼部下,親曹魏的費曜,戴陵等人又不知去向,可能戰(zhàn)死或免職。是以在整個關中關右,無人能和郭淮抗衡,所以,夏侯霸只好投歸了“殺父仇人”蜀漢。夏侯玄即使想起兵討伐司馬懿,也有心無力,更非郭淮對手了。
但是,夏侯玄如上文所說,是和清談的玄學家,接到詔書,就返回朝廷了。司馬懿如果不死,夏侯玄可能還會活長一點。可惜,司馬懿死后不久,李豐等人就暗中謀劃殺司馬師,擁護夏侯玄,結果事發(fā)一起被誅。講真,夏侯玄即使不涉及這事,司馬師也一樣不會放過這個有才華,有威望的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