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修建大運河的目的何在?專家:看看大運河的路線就知道了!
楊廣修建大運河的目的何在?專家:看看大運河的路線就知道了!
說起隋煬帝楊廣,很多人對他的印象基本都是什么昏庸無能、驕奢淫逸、暴君等;而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認識,多半是出自于野史筆記和文學作品,比如我們熟悉的《隋唐英雄傳》。
但實事求是地說,歷史上的隋煬帝并不是一個昏庸無能的暴君,相反,他是一位明君,其功績不小于自己的父親隋文帝楊堅,而他之所以會落下如此多的“罵名”,實際上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
那也許你就會問了:“既然說楊廣是一代明君,那他為何要勞民傷財修建大運河呢?難道不是為了去江南找美女,尋歡作樂?”其實關于這個問題,很多專家學者都已經給出了答案:你只需要看看大運河的路線就知道了!
從楊廣所修建大運河的路線我們可以看到,它以洛陽為中心,向東南到杭州,向東北到北京。
這個路線有什么問題呢?
很簡單,如果隋煬帝真是為了去江南尋花問柳,那么完全沒有必要將運河修到北京去,因為那時候的北京還是邊塞地區,修到那里沒有意義,所以直接可以從當時的都城長安修到杭州去就可以了。
隋朝大運河路線圖
至于洛陽,雖說是帝國的東都,但畢竟不是真正的都城,因此也沒有必要從洛陽開始修!
所以通過這樣的簡單分析,你就大概知道了,隋煬帝楊廣修建大運河的真正目的并不是為了去江南享樂,而是有更深層次的原因。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隋煬帝——劇照
很簡單,就是為了實現他的政治抱負。要知道,當時楊廣的年號叫“大業”,所謂大業,就是一統江山之意。那時候的隋朝帝國,雖然結束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分裂局面,完成了版圖上的統一,但是在精神上并未實現真正的統一。
而正是為了實現精神上的統一,他才開始修建大運河。那這其中有什么關聯嗎?
在解決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大運河的特點!
首先來說,隋煬帝為了修建這條大運河,用光了他老爸隋文帝這幾十年所積攢下來的財富,可謂是大投入。其次,在有了啟動資金之后,接下來就是人員的選擇了。為了獲得足夠的勞工,隋朝從中央到地方,各級國家機器和士紳百姓,幾百萬人被動員了起來。
僅這兩條就足以說明大隋帝國的國家實力和隋煬帝的個人領袖魅力。等到大運河修建完工之后,隋煬帝楊廣更是三下揚州。
但此行的目的并非是所謂的享樂,而是一場十足的國家級公關秀,其規模龐大的船隊展示了統治者強大的威懾力,而被公關的對象并非是平頭百姓,而是江南的那些世家大族們!說白了,就是為了征服人心。
此外,大運河還將錢塘江、長江、黃河、淮河和海河五大水系,從南到北串聯成了一個整體,各地的商賈可以據此開展貿易,促進多地的經濟繁榮和文化交流。而這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帝國在精神上的統一。
除了此項功能之外,隋煬帝楊廣之所以會將運河東北側延伸至當時還是邊塞地區的北京,其目的就是為了統一北方,后來他征討高句麗就是典型的例子。不過也正因如此,才將隋煬帝給徹底玩壞了!
唐王朝成立之后,唐朝統治者總是拿楊廣修建的大運河來說事,說他勞民傷財,為了修建大運河橫征暴斂等。但唐朝統治者卻無時不刻不在使用著這條大運河,特別是在安史之亂后,這條大運河更是成為了唐朝政府的最佳補給線!
所以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在看待歷史的時候不能太過主觀,更不能簡單通過野史筆記或者是文學作品去判定一個歷史人物或者是一個歷史事件,雖然它們看起來比較有趣,比較有味道,但是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減少和壓制我們對真實歷史的認知!從而形成一定的“歷史誤差”。
如果你覺得作者說得有理,歡迎關注我,每天給你分享有趣而又真實的歷史故事!
參考文獻:《隋煬帝》、《隋書》、《隋唐五代史》;
以上圖片均選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