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為什么不敢伐蜀?或許他從沒想過要一統三國
司馬懿為什么不敢伐蜀?或許他從沒想過要一統三國
諸葛亮北伐,曹真重病,于是曹睿派出司馬懿迎戰諸葛亮。司馬懿雖然比諸葛亮年長,但在戰場上的經驗遠不如諸葛亮,雙方第一次交手司馬懿便接連掉入諸葛亮設下的陷阱,導致此后不再主動出擊。此后無論諸葛亮使出怎樣的激將法,司馬懿就是閉門不出,最后活活把諸葛亮給熬死了。很多人覺得奇怪,既然諸葛亮都死了為什么司馬懿還是不敢伐蜀呢?其實這個問題也很簡單,司馬懿沒必要這么做,而且他從來就沒想過要一統三國。司馬懿雖然顛覆了整個曹魏,讓司馬氏成為新的主人,但他一生做出的很多選擇實際上只是為了求生,而不是為了達到某種野心。可以說司馬懿完全是因為超強的自保心理才讓他能夠一路披荊斬棘,蜀國存亡他根本就不怎么關心。
司馬懿最早因為嫌棄曹操是贅閹遺丑,所以不愿出仕輔佐曹操,因此選擇裝病,這一裝就是七年。最后曹操還是強行讓司馬懿入仕,司馬懿才肯妥協。其實從這件事就能看出,司馬懿早期對于名利這些東西根本就不看重,天下名士擠破頭也想輔佐曹操,他有這樣一個機會卻根本不珍惜。后來因為得到曹丕的賞識,才開始輔佐曹丕,等曹丕登基稱帝后司馬懿才算正式開啟自己的政治生涯。
其實曹丕也曾對司馬懿有過猜忌,還一度將他罷免,但曹丕托孤時卻把司馬懿又請了回來。可能曹丕還是看到了司馬懿的確有治國之才,不然也不會讓他重返朝廷,擔任托孤大臣。等曹睿繼位后,司馬懿的日子變的更加難過了,因為曹睿根本就不相信什么托孤大臣,經常會把曹真、曹休、司馬懿往外派,自己好獨攬大權。曹真重病,為了平衡宗親和士族之間的平衡,那只能讓司馬懿來代替曹真了。
司馬懿這次出征表面上是對抗諸葛亮,實際上曹睿也沒想著讓司馬懿活著回來。司馬懿常年的警覺性再次發出警報,如果他太早擊敗諸葛亮,或許并不是一件好事。所以司馬懿選擇避戰不出,你可以理解成司馬懿怕輸,也能理解成司馬懿是為了拖延時間。養寇自重才是他真正的目的,諸葛亮死后過了5年曹睿便駕崩,這時司馬懿身上的壓力就小多了。
所以司馬懿完全沒必要去冒險伐蜀,能夠掌控曹魏政權才是重點。不過司馬懿最后會發動政變也是因為曹爽對他步步緊逼,誠心不讓司馬懿好好度過晚年,司馬懿慫了一輩子終于在人生最后時刻選擇了一次主動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