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諸葛亮死后,曹叡會變得那么頹廢
為什么諸葛亮死后,曹叡會變得那么頹廢
魏明帝曹叡,一直以來他都是一個備受爭議的人物,他的一生有很大的政績,值得稱贊,但同時也有很多人認為他就是個昏君,大興土木又不管民眾的死活。而造成他從之前的明君轉變為后來的“昏君”的事件,就是諸葛亮的死,他一切的轉變都是在諸葛亮死后開始的。為什么當諸葛亮死后,曹叡會變成那樣一個頹廢的人呢?
1.曹叡的“明”
曹叡被評價是一個“半截子”的明君,他與別的很多皇帝不太一樣。魏文帝曹丕死后,曹叡的執政生涯正式開始,他在此期間與蜀國和吳國進行過戰爭,孫權進攻江夏,諸葛亮北伐,面對這些棘手的局面,曹叡總是能夠化危為安,他能看透局面,看明白對方的優點和缺點,針對缺點采取不同的辦法,多次成功防御。
而不僅僅是軍事,在其他各方面,曹叡都是有很大的成就的,比如法律,當時他們制定的《魏律》,一直被認為是古代法典編纂史上一次重大的進步。對外,平定鮮卑,魏國一直以來都有異族的侵擾問題,然而在印象中卻似乎又很少看到,不得不說,這是曹魏的一大功勞,如果不是將他們平定下來,中原或許會更混亂。
2.曹叡的“昏”
那說曹叡頹廢昏庸,他又昏到了什么程度呢?大興土木,修建宮殿,貪圖享樂。修宮殿需要工人,但是大量招工人必定會讓百姓貽誤了農耕時節,影響耕種,影響耕種會有什么影響,這就不用再多說了,古代處于農業社會,農業如果得不到發展,其他一切都是白搭。朝中大臣都在勸誡曹叡,只是曹叡不聽。
曹叡雖然不聽,不過對這些大臣倒是還不錯,并沒有指責他們,說明曹叡其實應該是知道自己這樣做不對。除此之外,曹叡還縱情聲色,這也是造成他后來病重的原因之一。不過,除了這些之外,也說不上來曹叡還有哪些劣跡了,他也并非是完全不顧及百姓,病中也還在想著那些鰥寡孤獨,應該由官府給他們賜糧食。
3.為什么會改變
而曹叡之所以會有大的改變,一大原因也正是諸葛亮的死。曹叡繼位的時候年紀不算很大,但是偏偏成為三國最強大的魏國君主,面對內部蜀吳兩面敵人和外部的其他民族,曹叡自然是要打起精神來拼盡全力應付這些敵人。然而諸葛亮一死,可以說蜀國的威脅遠遠比之前要小了很多。
威脅小了,曹叡自然也就會心生懈怠,他開始貪圖享樂,但他的問題也并不是長久的,而是一時,所以曹叡也就得了一個“一時明君”的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