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人休沐日可以過得多幸福?城市公園隨便逛,動物園也成樂園
宋朝人休沐日可以過得多幸福?城市公園隨便逛,動物園也成樂園
在今天,每逢周末的時候,我們都可以看到在公園或者是動物園等場所,有很多帶孩子出來享受周末親子時光的父母們。
實際上在宋朝,官員休沐的時候,如果想要和孩子一起有一段難忘的親子時光,也是可以帶家人外出,享受和我們現代人一樣休閑的休息日。
眾所周知,宋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商品經濟高度發達的朝代,上至達官貴族下至平民百姓,都很會享受生活,甚至形成了特有的社會風氣。
而宋朝人之所以能夠過上這樣的生活,實際上和當時統治者采取的相關措施有很大的關系,因為在他們的推動下,宋朝人在休沐的時候,才可以過得非常精彩。
那么,宋朝人的休沐日究竟可以過得多幸福呢?城市公園隨便逛不說,就連動物園也已經成為了一個樂園,滿足了很多市民的娛樂需求。
一、宋朝的城市公園,官府建造,作何用處?
宋朝真的有公園嗎?是有的。不過當時的人們并不習慣稱呼為公園,更多的都是稱呼為“郡圃”。
這個郡圃由是政府出資修繕或者修建,建成之后,就成為了皇家、貴族以及平民老百姓皆可去的一個公共場所。
1、作為宋朝城市公園的“郡圃”,美景可以供游客欣賞個夠
宋朝的郡圃既然能夠被稱之為城市公園,那么,當中的四時美景也是無窮盡,人類的肉眼怎么也欣賞不夠的。
而關于宋朝的郡圃是否對外開放,每一個宋朝人都有機會進去觀賞,我口說是無憑的,但是當時的文獻卻有著這方面的記載。
《嘉泰吳興志》記載:“郡有苑囿,所以為郡侯燕衎、邦人游息之地也......方春百卉敷腴,居人士女,競出游賞,亦四方風土所同也。故,郡必有苑囿,以與民同樂。囿為亭觀,又欲使燕者款、行者憩也。”
而關于園林中的各種美景,其實可以通過文獻品茗一二的。
《相州新修園池記》記載:“南北二園,皆植名花雜果、松柏楊柳所宜之木,幾數千株。既成而遇寒食節,州之士女無老幼,皆摩肩躡武,來游吾園。或遇樂而留,或擇勝而飲,嘆賞歌呼,至徘徊忘歸。”
在郡圃中種植各種果樹名花,大好幾千的植株結合在一起,萬花競放的畫面,怎不美呆眾人!所以,每逢佳節的時候,不論老幼,人們全部涌向郡圃,欣賞美景,流連忘返,美景怎么都看不夠。
2、要想暢游城市公園,宋人還得牢牢掌握城市公園對公眾開放的規則
就像我們如今的一些公園一樣,開園是有時間限制的,所以宋朝人如果想要暢游城市公園,他們還需要做到掌握城市公園對公眾開放的規則。
比如說,在《嘉泰會稽志》中,關于當地修建的郡圃西園,就明確作出了開園的要求:
“邦人無小大得恣樂其中。二月二日始開西園,縱郡人游觀,謂之‘開龍口’,府帥領客觀競渡。”
這里就提到了,二月二日龍抬頭這一天,是西園對外開放的日期,在二月二日之前,百姓即便是想進園參觀也是進不去的。
所以,宋人想要暢游城市公園的前提是,他休息的時候也要恰逢公園開園的時間才行,否則就只能等了。
不過反過來說,一旦公園開園,不管是官員還是百姓,他們的休沐或者休息的日子都會變得精彩更多。
二、宋朝的動物園是如何對外開放,讓包括老百姓在內的人員大開眼界的?
1、皇家園林所養珍奇走獸,品種豐富,且會對外開放
要說宋朝時就已經有了“動物園”,大家千萬不要驚訝,因為當時的動物園確確實實和今天的動物園是有相似性的。
雖然說里面馴養的動物可能沒有今天動物園里面的動物種類豐富,但是也一定有著今天動物園里沒有的一些珍奇走獸。
宋朝的動物園與其說是動物園,倒不如說是皇家的動物飼養院,因為那里面養的那些動物幾乎都是比較難獲得的。實際上,在皇家的園林里面養各種珍奇走獸,宋朝并不是首開先河。
比如說,《海山記》記載,在隋朝的時候,隋煬帝曾經讓人‘辟地周二百里為西苑’,然后再‘詔天下境內所有鳥獸草木驛至京師’。
他這是要干什么呢?其實就是在修建一座只供皇家人或者受他們寵信的人觀賞的私家獸園。
既然養珍奇動物的行為不是宋朝首創,但為什么只有宋朝的奇獸園才能被稱之為動物園呢?
因為宋朝的奇獸園是可以對外開放的,修建完成之后,這種園子的服務對象就不僅僅只是供皇家來觀賞的了,平民老百姓們也是可以進去參觀,開開眼界的。
宋朝比較出名的一個奇獸園名字叫做玉津園。關于玉津園里面的情況,有文獻《皇畿賦》記載:
“別有景象仙島,園名玉津......則有麒麟含仁,騶虞知義,神羊一角之祥,靈犀三蹄之瑞;狻猊來于天竺,馴象貢于交趾;孔雀翡翠,白鷴素雉,懷籠暮歸,呼侶曉去。何毛羽之多奇,罄竹素而莫紀也。”
這其中有的動物甚至在今天的動物園里都看不到了。
而玉津園盡管是宋朝皇室修建的,但是它也是對外開放的。
《宋會要》記載,宋真宗曾經“詔諸國獅子、馴象、奇獸列于外苑,諭群臣就苑中游宴。”
也就說,玉津園是對朝中的群臣開放的。那么,它對普通百姓是不是開放的呢?也開放。
據《汴京遺跡志》記載:“梁園,芳林園,玉津園、下松園,藥朵園,養種園,一丈佛園,馬季良園,景初園,奉靈園,靈禧園,同樂園,以上諸園,皆宋時都人游賞之所。”
在這段記錄中,我們可以看出,宋朝的時候,不止玉津園對百姓開放,其他的各種園林也是宋人可以經常游賞的場所。
所以,即便是皇家園林的珍奇走獸,宋朝的百姓也能有機會一睹為快。這為他們的休沐日增添了很多的色彩。
2、動物們的特色表演是動物園的觀賞一絕,讓百姓大開眼界
宋朝最具特色的動物表演是大象的表演。玉津園里面是有飼養大象的,不過
大象卻并不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是養在玉津園的。大概每在四月份的時候,玉津園會將大象送去應天府的養象所放養一段時間。
說是放養,不如說它們是花公家的錢出門培訓去了。它們在應天府養象所期間,會被那里的訓象師馴養,教會它們各種對于動物來說比較高難度的動作。
關于觀看大象的表演畫面,《參天臺五臺山記》中有記載:
“先見三頭象,有飼象人教象,有外國儒等來見可拜,第一象屈后二足,垂頭拜踞......由望第二象所了,師又乞錢,五文與了,拜諾同前......次至第三象所,高長同第一象,拜諾同前,與錢同前......后象師從牙登頂上,舉牙,令登人,是希有事也。”
也就是說,這里的大象經過訓練之后,作出的招牌動作就是拜諾。并且,入園參觀的百姓如果想要看完全部的表演,還需另外多付一些銀錢才可以。
但不管怎么說,正是因為這樣精彩的動物表演,讓百姓們大開眼界,也為休沐日增加了很多精彩的元素。
三、宋朝官員的休沐日為什么可以過得如此豐富多彩?和當時整個社會風氣有很大關系
不管是宋朝之前,還是宋朝之后,幾乎沒有哪個朝代能夠做到這樣真正“與民同樂”的。
其他朝代,不管是皇家園林還是奇珍異獸園,都是只供貴族享受,算是一種特權階級才能享受到的待遇,平民老百姓們別說褻玩,連遠觀也是沒有資格的。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和當時的整個社會風氣有著很大的關系。宋朝是一個自上而下都十分懂得享受生活的朝代,也愿意相信“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的真理。
所以,即便是皇家,在修建了園林或者珍奇園之后,想的也不是自己獨自享用,而是愿意將這一份資源分享出來,娛樂大眾。
《真州東園記》記載:“四方之賓客往來者,吾與之共樂于此,豈獨私吾三人者哉?”
可以說,當時整個宋朝人都是抱著這樣的想法。于是,即便作為一名普通的宋朝人,他們的娛樂設施甚至比其他朝代的普通鄉紳小官家里的人員顯得還要豐富多彩。
因為共享,所以快樂自己的同時也能快樂他人。
總結:
作為經濟和文化都高度發達的宋朝,市民的娛樂設施也是非常完善的。都說背靠大樹好乘涼, 但是顯然,宋朝的那一棵棵大樹,卻在帶領著老百姓往“休閑自在度過每一天”的這條道路上越走越遠。
而宋朝人在休沐的時候可以過得非常幸福,城市公園隨便逛,動物園也成樂園,這只不過是其中的一個方面罷了。
宋朝人民生活的精彩之處,今天的我們并不能真切地感受到,所以也只能通過史書的記載,以及古畫的記錄來瞻仰一二了。
參考資料:
《海山記》
《皇畿賦》
《宋會要》
《嘉泰吳興志》
《汴京遺跡志》
《嘉泰會稽志》
《真州東園記》
《參天臺五臺山記》
《相州新修園池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