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漢字謎語 閑話猜謎系列一:古人文字趣味游戲猜燈謎,你到底知道多少?
猜謎,不但是民間喜聞樂見的一種雅俗共賞,老幼咸宜的娛樂活動,也是我國歷史悠久的文化遺產。
謎語,始于春秋,一直延至秦、漢、兩晉關于漢字謎語,到隋、唐時代,謎語中的物謎、字謎發展迅速,涌現出不少制謎專家和猜謎高手。
戰國時期,田嬰相齊二十年,期間他悉心經營自己的封地薛城,少理國事。一天有客人求見,要進諫言。田嬰遠賢拒諫,客人只說“海大魚”三個字便辭別。田嬰求解??腿苏f:“大魚在海里,不怕鉤勾、漁網,一旦失去水,就成了螻蟻的美餐。今齊國好比是水,您好比是魚,若失掉齊國,您的薛地搞得再好,又怎能保存呢?”田嬰頓悟。
這大概也是古代謎語的一例。
此外,《太平廣記》中關于漢字謎語,有曹著與客人互相射謎的故事:
客人的謎:“一物坐也坐,臥也坐,立也坐,行也坐。”曹著應聲答,我也有一謎:“一物坐也臥,立也臥,行也臥,臥也臥。”
客人想了許久都沒有猜出來。曹著說:“我的謎底吞吃了您的謎底?!?/p>
原來客人的謎底是“青蛙”,曹著的謎底是“蛇”。
唐代文學家皮日休(詩文與陸龜蒙齊名,人稱“皮陸”。)曾為黃巢作讖詞:“欲知圣人姓,田八二十一;欲知圣人名,果頭三屈律?!边@也是字謎,謎底為“黃巢”二字。
宋代由于社會相對安定,城市的商業興旺發展,當時的一批著名文學家如王安石、蘇東坡、秦少游.....等都有謎作問世?!度卧~》、《齊東野語》等書均有記載。
當時,統治者為粉飾太平,每年元宵都令民間張燈結彩,一些達官貴人及富豪文人也制作謎語,懸掛于豪宅門前燈下供行人猜射取樂。而一些商店也懸掛燈謎引人競猜,猜中的,獎給一些雅致的禮品,以招徠人氣。由此“燈謎”的名稱,隨之盛行。
元、明繼兩宋之后,燈謎之風長盛不衰。隨之論述謎語的書籍也大量刊行于世。為增加燈謎的猜射難度,也為增添樂趣,這時出現了燈謎的謎格。
到清朝康乾時代,社會安定,民生相對富足。謎語得到了較大的發展,謎格興盛,燈謎的題材、風格都比較之前有新穎的變化。
當時的小說《紅樓夢》、《鏡花緣》等文學名著都有謎作的展現。
乾隆皇帝的那位《四庫全書》的總纂官紀曉嵐也寫過這樣一副對聯:“黑不是,白不是,紅黃更不是,和狐狼貓狗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獸;詩也有,詞也有,論語也都有,對東西南北模糊,雖是短品,卻是妙文”。
這其實是以“猜謎”作為謎底的對聯。
上聯的“黑不是,白不是,紅黃更不是”,只突出一個“青”字?!昂秃秦埞贩路稹?,只擇取“?”,組合成“猜”字;下聯的“詩也有,詞也有,論語也都有”,只選取“?”。“對東西南北模糊”取一個“迷”字意,組合成“猜謎”。
關于謎語的經典論著,最早見于南朝人劉勰在《文心雕龍》“諧隱”篇里說到“自魏代以來,頗非俳優,而君子嘲隱,化為謎語”;“謎也者,回互其辭,使昏迷也,或體目文字,或圖像品物,纖妙以弄思,淺察以衒辭;義欲婉而正,辭欲隱而顯?!?/p>
我們日常使用的“漢字”,漢代學者分析小篆的形、音、義而歸納出來的六種造字條例,稱為“六書”。
“六書”在史冊上有幾種定義:
1,《漢書》.藝文志:“象形、象事、象意、象聲、轉注、假借”。
2,《周禮》. 解詁:“象形、會意、轉注、處事、假借、諧聲”。
3,《說文解字》:“指事、象形、形聲、會意、轉注、假借”。
謎語中的文義謎——燈謎的體例也包含有:“會意、象形、象聲、假借、用典、離合”。
燈謎離不開盛世。建國后,在黨的“雙百”方針指引下關于漢字謎語,謎語也曾呈現過一派蓬勃發展的新氣象?!笆陝觼y”后,廣州的謎壇大發展,全市性的及各區、各街道文化站的各種謎事組織相繼成立。燈謎活動十分熱鬧。
“廣東省民間藝術歡樂節”自始至終連續多年,每年都設有“謎廊”,有若干壇謎語供游人競猜。場面十分火爆,觀眾如堵,競猜踴躍。
近些年,某些大型超市,商場也于每年元宵節,一連數天舉辦有獎猜謎活動,極大地活躍了商場的人氣。
一般而言,謎語大體上可分為“兒童謎語”,“口頭謎語”,“燈謎(文義謎)”等幾大類。此外,還有“實物謎”,“圖畫謎”,“印章謎”,“動作謎”,“彩字謎”,“符號謎”,“數字謎”,“象棋謎”,“無字燈謎”......等等。
燈謎,是中華文化中最短小精湛的文體,與中華民族的文明開發一脈相承。自古以來,文壇名人都與燈謎有緣,而且留有佳作。
不但文人制謎、猜謎,而且歷代以來,老、幼、婦、孺都曾經熱衷于口頭相傳制謎、猜謎。所以,猜謎語是一項普及全民的益智娛樂活動,從幼兒開發智力到入學讀書,再到步入社會,工余或業余放松小憩,調節生活情趣,最后到耄耋之年,想動動腦子,克服認知障礙,避免老年癡呆,都可以從猜謎活動中獲得裨益。
猜謎活動從受普及教育的勞動大眾,到具備一定專業知識的白領階層,甚或飽學之士,各個層次的受眾,都可以從各種猜謎活動中獲得樂趣,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伴e話猜謎”由此展開。
不能免俗,循例先懸一個燈謎如下:
“花果山上斗天兵。” 猜成語一。 答案見下期。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