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翻山車的好句子聚集70句

16011 分享 時間: 收藏本文

坐翻山車的好句子聚集70句

明天要遠足中的好句子

遠足,亦稱作徒步、行山或健行,并不是通常意義上的散步,可以理解為“長途步行運動”,也包含“翻山越嶺的長途步行”。現在是小編為您整理的明天要遠足中的好句子,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明天要遠足中的好句子

【第1句】:一個背包,幾本書,所有喜歡的歌,一張單程車票,一顆瀟灑的心。一個人的旅行,在路上遇見最真實的自己。

【第2句】:時代依舊負重前行,而你我已凌波微步。——《新周刊》

【第3句】:人生就像一場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風景以及看風景的情緒,讓心靈去旅行!

【第4句】:去了不一樣的地方,看了不一樣的風景,知道了不一樣的事,感悟了不一樣的人生。凌晨,隨著滑輪接觸地面,飛機一陣抖動,我最后說出了最后一句再見。

【第5句】:旅游,放松情緒,用眼睛享受風景。歌里唱的是“你離開我,就是旅行的好處”,我沒有值得分享的感傷愛情故事,唯有講述此間途經的美景,分享沒有男主角的相片。

【第6句】:那時,青年人不斷思考,卻什么答案也得不到,于是他們去流浪;這天,青年人不去思考,無數答案和觀點就已將我們包圍,于是我們去旅游。——《逍遙騎士。

【第7句】:很多事情就像是旅行一樣,當你做出決定并邁出第一步的時候,最困難的那部分其實就已經完成了。

【第8句】:那里的風景美不勝收,真讓人流連忘返。

【第9句】:我在時間的軌跡上徘徊,踏上每一列經過的車。沿途的風景在漸漸遠去,我舉著那快叫思念的車牌,等待著最后一站——故鄉。

【第10句】:思念帶著一種默默地憂傷,去追尋那飛翔的翅膀。落葉隨風淡定了它漂泊的方向。勇氣執著的背負起那厚重的行囊,奔向遠方。從此便踏上征途,也許會孤獨一程。不畏不懼,不言不棄,沖破風雨的阻隔,黎明就在前方!

【第11句】:每個人在他的人生發軔之初,總有一段時光,沒有什么可留戀,只有抑制不住的夢想,沒有什么可憑仗,只有他的好身體,沒有地方可去,只想到處流浪。

【第12句】:一個人的旅行,反而會更貼近自我的內心,真正的停下來,享受自我的體驗時刻,也許浮光掠影,走馬觀花之外,這才是深入體驗,探索自我的最佳時間,縱然走過那么多城市,對于未知的風景,還是好奇。繼續期盼我的下一個旅行,拿起背包,感受不一樣地域不一樣的節奏與表象。

【第13句】:背上行囊去遠方,那個夢寐以求的目的地。

【第14句】:生活是一段奇妙的旅行,就在那一去無返的火車上。與那些新人和舊人們共同經歷吧!也許這就是一個人無法抗拒的命運,有你有我也有他。

【第15句】:一顆說走就走的心,一個會拍照的情侶,一段甜蜜的旅程。

【第16句】:想要走很長很長的路看不一樣的風景體驗不一樣的人生

【第17句】:我想去旅行,一個人背包,一個人旅行,一個人目睹沿途的風景,拿著相機,拍下沿途上的風景,記錄沿途的情緒。那樣的生活才是我想要的。

【第18句】:身未動,心已遠。

【第19句】:對我個人而言,它讓我找到了信仰。一個有信仰的人生,不管成不成功,至少不會迷茫。——《遲到的間隔年》

【第20句】:帶上心靈去旅行,以平和的心態看待一切,文畫音,看似耳目所為,其實是內心世界的感受。能夠以心感悟,以此沉淀,足矣;耳聽佳音,目極完美,已是福音;攜一勺花之語,摘一曲花之歌,讓心釋然,已是欣慰。

【第21句】:我想起那些十分空曠的夜晚,一輛自行車的兩個輪子要把明天也碾成影子。你非要一個人走,認為只有一個人走的才是路,一個人看的才是風景。去海邊看巨大的塔,它矗立在水面上,空洞但是如此,詩意但是如此,明白一個人的`力量是多么渺小,而它被萬世萬物吞噬的過程才正因此顯得何其美麗。——落落《不留》

【第22句】:偶爾為街頭獨特的風景駐足,偶爾因高山流水的美麗停留,偶爾被驚鴻一瞥的美麗吸引;或者走進一條深沉深沉的巷道,期盼遇上一位撐著油紙傘,結著憂愁丁香一樣的姑娘;或者在春暖花開時,看看花兒沖破北疆漫漫寒冬,妖嬈綻放;或者在河邊放下一盞寫著心愿的河燈,祝愿一切安好。

【第23句】:旅游時最好的習慣:找個舒適的小店,挑張雅致的明信片,送給中意的TA,背面寫上:某年某月某日,下午某時,天氣晴,我在某地,想念你。

【第24句】:趕快上路吧,不要有一天我們在對方的葬禮上說,要是當時去了就好了——《城市畫報》

【第25句】:你有沒有這樣的感覺,坐在一列火車上,沿途跟著一條河,你看著它在晨光暮靄中變換著色彩,看著它洗滌一縷縷陽光,看著它映襯一片片星輝,看著它或是洶涌或是平靜,然而一向相隨,不離不棄。

【第26句】:旅游不在乎終點,而是在意途中的人和事還有那些完美的記憶和景色。

【第27句】:世俗的紛擾,生活的瑣碎使人精疲力盡,黑夜下,撕開那張面具盡是怠倦的容顏,無神的瞳孔,我迫切想逃離這周遭被鋼筋混凝土堆架的城市,停止每日在車水馬龍的市井里忙碌的穿梭,但是,我卻邁不開步伐,怎樣也走不出那個圈……

【第28句】:有一種旅行,叫單車旅行。它沒有奢侈準備,只是需要垮上后座的勇氣和一顆想走即走的心,就算是一輛永久單車也能讓你的夢想走很遠。一個人騎行,孤單卻內省;一群人騎行,壯觀而有力。期望有一天,自我也像他們一樣,踩著單車上路,經歷一種身體下了地獄,眼睛進入天堂,靈魂歸入故里。

【第29句】:旅行要學會隨遇而安,淡然一點,走走停停。

【第30句】:我想去旅行,一個人背包,一個人旅行,一個人目睹沿途的風景,拿著相機,拍下沿途上的風景,記錄沿途的情緒。那樣的生活才是我想要的。

【第31句】:要么讀書要么旅行,靈魂和身體,務必有一個在路上。

【第32句】:不要悲觀地認為自我很不幸,其實比你更不幸的人還很多;不要樂觀地認為自我很偉大,其實你只是滄海之一粟。

【第33句】:人生就是一次充滿未知的旅行,在乎的是沿途的風景,在乎的是看風景的情緒,旅行不會因為美麗的風景終止。

【第34句】:如果你不出去走走,你會以為這就是世界。——《天堂電影院》

【第35句】:對未知的恐懼,對舒適的留戀將阻止我們成為一個旅行者走上的冒險旅程。但是,當你作出這樣的選取,你就永遠不會后悔。——《我們為什么要旅行》當你決定去做某件事情,全世界都會幫你。——《搭車去柏林》

【第36句】:如果你不出去走走,你就會以為這就是世界。——《天堂電影院》

【第37句】:我和西藏之間,只隔著一張火車票!

【第38句】:旅行,其實是需要具有一些流浪精神的,這種精神使人能在旅行中和大自然更加接近,悠然享受和大自然融合之樂。旅行,有一種蒼涼,“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孑然一身,隱入蒼茫自然,自有一種孤獨的意味;旅行,更有一種逍遙,渾然忘我,與大自然交融的境界令人心弛神往。

【第39句】:當你見過了世界上最美麗的風景,你的內心會被洗成一片空白,自由而寧靜,因為它撫平了心底的不安;當你嘗到了極品的美食,會得到最大的滿足,因為它填補了你的空虛。你在無垠的海邊第一次聽到了自我心跳的聲音,你在潮濕的風中感受到了平穩的呼吸,多好聽啊,一遍一遍的……你突然明白自我還活著,并且如此真實的活著——這,就是旅行的好處。

【第40句】:生活的真諦在于創新,生活的理想在于遠大,生活的藝術在于選取,生活的步履在于踏實,生活的樂趣在于追求,生活的安樂在于平淡。

【第41句】:人生最好的旅行,就是你在一個陌生的地方,發現一種久違的感動。

【第42句】:一個人?一條路?人在途中?心隨景動?從起點?到盡頭?也許快樂?或有時孤獨?如果心在遠方?只需勇敢前行?夢想自會引路?有多遠?走多遠?把足跡連成生命線

【第43句】:旅行的好處不在其他,而在自我“身體和心靈,務必有一個在旅行的路上。”

【第44句】:人生就是一次充滿未知的旅行,在乎的是沿途的風景,在乎的是看風景的情緒,旅行不會因為美麗的風景終止。走過的路成為背后的風景,不能回頭不能停留,若此刻停留,將會錯過更好的風景,持續一份平和,持續一份清醒。享受每一刻的感覺,欣賞每一處的風景,這就是人生。

【第45句】:我想一個人旅行,能夠不帶相機,也不要帶上手機,但必須要背上幾本書,在花海里,草叢旁悠然品味,閑淡時光里徜徉書海。

【第46句】:你以前說,最大的愿望,就是去旅行。牽著彼此的手,感受最美的風景。你以前說,最快樂的時候,就是去旅行。背起簡單的行攘,沐浴自由的風。你以前說,等我們老的時候,開上一部車,裝著我們的故事,一向開到夢的盡頭。你以前說,你以前說,你以前說。走在愛的旅途,我們的腳步多么簡單。

【第47句】:留下來,不然我陪你走。——《海角七號》

【第48句】:旅行的理由不需要闡述太多,一個字就能夠概括全部:走。

【第49句】:別忘了答應自我要做的事,別忘了答應自我要去的遠方,無論有多難,無論有多遠。

【第50句】:出去旅行,不是去看風景,而是去尋回自我——最本真的自我。

【第51句】:人生至少要有兩次沖動,一為奮不顧身的愛情,一為說走就走的旅行。

【第52句】:失去的我們不妨讓其失去,因為它可讓我們少些惆悵;得到的我們不妨少些滿足,因為它可讓我們多些清醒。

【第53句】:「我躺下來,以一張報紙當枕頭。高高在我上方的,是會眨眼的星星,而當火車彎曲而行,這些星群便上上下下的畫著弧線,望著它們,我睡著了。這天已經過去——我生命中所有天中的一天,明天又會是新的一天,而我依然年輕。」——杰克倫敦《大路》

【第54句】:旅游,嘗試著走出去,你才會發現,世界遠不是你在出生的城市一呆幾十年所看的那樣,你會結識不一樣的人聽到各種曲折的故事交到一輩子的朋友。

【第55句】:女孩子必須要經常去旅行,不能做宅女。對于一個女孩子來說,見識最重要,你見的多了,自然就會視野寬廣,心胸豁達,女性所特有的一些弱點便會淡化,優點便會突出了。《獨立,從一個人旅行開始》

【第56句】:因為有夢,所以勇敢出發,選取出發,便只顧風雨兼程。

【第57句】:旅行還在繼續,這個過程是艱難而又孤單的。我提著行李,獨自一人向遠方走去,夕陽將我的身影拉得斜長,可我,仍在旅行的路上徘徊。等待著每一輛經過的車,讓我走到更遠的地方。

【第58句】:旅行經過的每一個城市村落,遇見過的人都會讓我感動,也許這一切過去了就不再見,留下的只有回憶。等我們老了的時候,縱然衰老,貧窮,寂寞,至少我們還會想起,以前有過那么多精彩。就好象電影BigFish《大魚》里面的父親,他在臨終前念念不忘的,都是年輕時游歷的歲月和深愛的人。那些絕美的色彩,其實是僅僅屬于他一個人,無法被分享的體驗。

【第59句】:一路涉足一路留戀一路回望。依舊前行!

【第60句】:幸福就是重復。每一天跟自我喜歡的人一齊,通電話,旅行,重復一個承諾和夢想,聽他第八次提起童年往事,每年的同一天和他慶祝生日,每年的情人節圣誕節除夕,也和他共度。甚至連吵架也是重復的,為了一些瑣事吵架,然后冷戰,瘋狂思念對方,最后和好。

明天要遠足教案

《明天要遠足》是小學一年級的語文課文,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明天要遠足教案,歡迎參考閱讀!

  明天要遠足教案1

設計說明

《明天要遠足》是一首充滿童趣、表現童真的兒童詩。詩歌文字簡練,立足生活,生動形象地描寫了小主人公因“明天”要去遠足,控制不住內心的喜悅而睡不著覺的情景。本課的教學設計以學生為本,寓教于樂,努力創造和諧、愉快的教學氛圍。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入手,引導學生體會小主人公遠足前無比激動、無限期待的心理,從而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詩歌;并采用隨文識字的方法,引導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識字,充分實現以讀促識、讀中感悟、讀識結合的教學情境。在識字的過程中教給學生多種識字方法,如,數筆畫識字法、情境識字法、字謎識字法等,以此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為以后能夠自主識字打下基礎。

課前準備

1.制作多媒體課件,準備生字詞卡片。(教師)

2.預習課文,拼讀生字,自主朗讀課文。(學生)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第1句】: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小朋友們,秋天的時候,我們與家人、老師、同學經常會進行什么活動?(郊游、登山……)如果明天你要去郊游,你的心情會怎樣?你會想些什么呢?

2.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首兒歌《明天要遠足》。

師板書課文題目,生齊讀課文題目。

①學習“明”字:后鼻音,音節是míng,左右結構;用加一加的方法識記:日+月=明。或者結合字義巧記:日月同輝——明。可以組詞:明天。

②引導學生理解“遠足”。師問:“足”是什么意思?(腳)“遠足”呢?(比較遠的徒步旅行)

3.讀了課文題目,你想知道什么?

預設:生1:小作者要去哪兒?

生2:他去遠方干什么?

設計意圖:教師通過談話,以學生感興趣的郊游導入新課,引起學生共鳴,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恰當地揭示并理解課文題目,使學生自然地理解了“遠足”的含義,可以說是潤物無聲。而且通過設置問題——“讀了課文題目,你想知道什么”激發起學生探究的興趣。

【第2句】: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課文,請同學們認真聽,注意聽準字音。

2.同學們喜歡這首小兒歌嗎?請試著輕聲讀一讀。

提出讀文要求:(1)讀準字音,遇到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2)把這首兒歌讀通順。

(3)用筆圈出本課需要認識的生字。

3.指名讀文,其他同學想一想:這首兒歌有幾小節?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教師引導學生明確這首兒歌有3個小節。主要內容是一個小朋友明天要遠足,今天夜里翻過來翻過去,睡不著覺了。)

4.她都想到了什么?

(完成活動設計卡,小組內交流。)

設計意圖:根據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循序漸進地感知課文內容——先通過教師范讀課文,使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了初步感知;再通過自己試讀,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最后通過劃分小節完成對課文的初讀。

【第3句】:細讀課文,隨文識字

1.讀文識字。

(1)指名讀第一小節。思考:遠足的前一夜,小作者怎么了?(睡不著)

課件出示“睡”字,介紹目字旁。當“目”字放在字的左邊時,就變成了目字旁。帶目字旁的字,通常都和眼睛有關。因為睡覺的時候要閉上眼睛,“睡”和眼睛有關,所以是目字旁。

(2)小作者睡不著覺,首先想到了什么?(大海)

認讀“海”字,引導學生運用字謎記字法識記:每天都有水。

(3)小作者想的是什么地方的海呢?“那地方”指的是什么地方?

認讀“那”字,組詞:那里;“那”的反義詞是“這”。

(4)在小作者的心里,那地方的海怎么樣?(顏色很多)

你們想去看看大海嗎?(課件出示大海的圖片)

你們知道大海都有什么顏色嗎?(藍色、黑色、綠色)

教師邊出示課件邊解釋大海顏色的變化。

(5)小作者是聽誰說的大海有很多種顏色?(老師)

識記“老”字。

你能用“老師”說一句話嗎?

(6)小作者對老師的話持什么態度?(懷疑、不相信……)你是從哪個詞看出來的?

預設:

(生:真的)學習“真”字,強調里邊有三橫。

(生:從問句可以看出)學習“嗎”字,它表示疑問。

(7)指導朗讀。

“真的”讀重音,句末語氣上揚,要讀出疑問的語氣。學生練讀。

2.鞏固生字。

(1)開火車讀學過的生字:睡、海、那、老、師、真、嗎。

(2)說出下面的部首的名稱,并說出帶有下面部首的字。(課件出示)

目——(  )    耂——(  )

3.練習有感情地朗讀這一小節。

同學們認識了這些字寶寶,現在我們把它們送回到第一小節,你們還認識嗎?請大家試著有感情地讀一讀第一小節。

設計意圖:識字是小學階段非常重要的教學目標,特別是小學一年級,必須每堂課扎扎實實地指導。本環節教學的最大的特點就是融把握文本、朗讀指導、識字于一體,通過朗讀第一小節,順勢引出7個生字,運用多種方法進行識記,并相機進行朗讀訓練,識字教學和朗讀感悟相結合,提高了教學效果。

【第4句】:課后小結,激發探究

這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知道了小作者要去遠足,因興奮,想到了大海而睡不著覺。小作者還想到了什么呢?下節課我們再來學習。

設計意圖:在課時結束時,教師對課文內容進行了簡單的總結,使學生進一步明確了本節課的內容,然后通過設疑“小作者還想到了什么”,激發起學生對下節課繼續學習探究的興趣。

第二課時

【第1句】:復習引入,溫故知新

1.上節課我們了解了《明天要遠足》這首小兒歌的主要內容,并學習了兒歌的第一小節。讓我們先復習一下上節課學習的生字。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認讀:睡、那、海、真、老、師、嗎。

2.小作者除了想到大海外,還想到了什么呢?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設計意圖:復習鞏固所學知識,為進一步學文做了鋪墊。

【第2句】:細讀課文,悟文識字

1.學習第二小節。指名讀,思考:

(1)小作者還想到了什么?(那地方的云)

(2)你見過的云都是什么樣的?

預設:

生1:我見過天空中飄過的一片一片的云,白白的。

生2:我見過在藍藍的天空中飄浮著的一朵一朵的白云,就像棉花一樣。

生3:我見過下雨前天空中的一大片烏云,黑壓壓的。

…………

(3)小作者想到的“那地方的云”是什么樣的?(潔白柔軟)

①課件出示(藍藍的天空中,白云朵朵。)

師問:“潔白”是什么意思?(很白很白。)

“柔軟”是什么意思呢?(軟軟的,摸上去很舒服。)

②同學們,看到圖片你認為那個地方的云怎么樣?(美麗、潔白……)

(4)相機指導朗讀。

小作者和你們有一樣的感受,一樣的心情。這么美麗可愛的白云,太吸引她了!你能讀出這種興奮的心情和白云的美麗嗎?

(5)小作者是怎么想到那地方的云是美麗的呢?(聽同學說的)

學習“同”字,認識“冂”(同字框)。組詞:同學。“同”字是半包圍結構。

學習“學”字,上下結構,下面是“子”,組詞:學習。

2.學習第三小節。

指名讀,思考:小作者越想越興奮,此時她的心情怎樣?(著急)

(1)你是從哪句話看出來的?(到底什么時候,才天亮呢?)

學習“什、才、亮”。用“加一加”的方法記住“什”(亻+十=什),用數筆畫的方法記住“才”,用“比一比”的方法記住“亮”(與“高”對比)。

引導學生找出“亮”的反義詞,從而理解“亮”的意思。

(2)從這句話中你感受到了小作者有多著急?(特別著急)那你能讀出這種急切之情嗎?

(3)除了著急,你還感覺到了什么?(無奈)從哪個詞語看出來的?(唉)

(4)在“唉”的后面還有一個標點符號“——”,它叫破折號。你們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嗎?(學生交流)

老師告訴你,這個破折號表示聲音的延長,我們在讀“唉”的時候,要把聲音拉長,這樣就更能表達出小作者既著急又無奈的心情了。同學們試著讀一讀。

(5)在前面的兩個小節中,也出現了這個“唉——”,同學們也試著讀一讀。

(生讀文。)

哦,老師從你們的朗讀中感受到了你們的著急、無奈和興奮。

(6)小作者是這樣急著天亮去——(遠足),她太高興了,所以她翻過來翻過去,睡不著覺。你有過這樣的心情嗎?說說你當時的感受。

(7)你覺得她的心里還會想些什么?

(8)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設計意圖:第【第2句】:3小節的生字比較少,僅僅5個,所以這兩個小節的教學重點放在感悟文章內容上。通過引導學生想象“那地方的云”是什么樣的,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并抓住“唉”“到底”“才”等字詞使學生充分感悟小作者的心情,培養朗讀能力。

【第3句】:指導書寫

1.指導書寫本課的4個生字“才、明、同、學”。

(1)課件出示字的筆順,學生書寫。

(2)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字的筆順規則及間架結構。

比如“明”是左右結構的字,左右結構的字的兩部分一般要分別寫在田字格的左半格和右半格。引導學生觀察左右兩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兩部分的起筆是左低右高。“學”是上下結構的字,引導學生觀察“學”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要上寬下窄,結構緊湊,上下不分家。

(3)教師范寫,學生書寫。

(4)學生臨寫。

(5)反饋交流,展示評議,評選“小小書法家”。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第一學段要關注學生寫好基本筆畫、基本結構和基本字,書寫規范、端正、整潔。所以在寫字指導上要從細微的筆畫、結構入手,提高學生的書寫質量,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2.布置作業。

小作者的想象力多么豐富呀!希望同學們也能像小作者一樣,多發揮你們的想象力,也希望同學們能像小作者一樣幸福、快樂。回家把課文讀給爸爸媽媽聽一聽,讓他們也感受到你的快樂。

設計意圖:一年級學生比較喜歡表現自己,讓他們回家給父母讀一讀課文,既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時也鍛煉了閱讀能力。

  明天要遠足教案2

設計說明

《明天要遠足》是一首凝練、傳神、充滿藝術張力的詩。遠足的吸引力對任何小朋友來說都是巨大的。但這個吸引究竟是怎么個大法呢?大到……大到……睡不著覺呢!全詩短短三節,三節中作者都用同一個感嘆詞“唉”,三次重復,一次次加重了情感的力度,教學本課時主要運用多種不同形式的朗讀,讓學生一起感受詩歌的童趣,激發對語言文字的熱愛。

學前準備 【第1句】:教學課件。(教師)

【第2句】:預習課文。(學生)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 學 過 程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第1句】:會認11個生字,認識1個偏旁“目”。

【第2句】: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學習重點 會認生字。

學前準備 【第1句】:教學課件。(教師)【第2句】:預習課文。(學生)。

教學環節 導案 學案 達標檢測

【第1句】:釋題導入新課。(用時:5分鐘) 【第1句】:師:同學們,明天老師要帶大家外出游玩一天。明天就能去郊游了,你們的心情怎樣?

【第2句】: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表達這種興奮、激動心情的小詩《明天要遠足》。

【第3句】:“遠足”是什么意思?

【第1句】:學生說一說心情。

【第2句】:齊讀課題。

【第3句】:“遠足”就是出遠門旅行。

【第2句】:自主識字。(用時:5分鐘)

【第1句】:教師范讀課文,要求學生圈畫出生字。

【第2句】:學生自由讀文,要求:借助拼音把字音讀準。

【第3句】:自由識字、組詞。

【第4句】:小組交流識字方法。

【第5句】:全班交流,逐個點名交流自己記得快的字的方法。

【第6句】:課件展示生字,多種方法識字。

(1)開火車認讀,認識偏旁“目”。

(2)小組競賽讀。

(3)全班齊讀。 【第1句】:聽教師范讀,圈畫出生字。

【第2句】:自由、正確地朗讀課文。

【第3句】:自由識字,口頭組詞。

【第4句】:小組交流識字方法。

【第5句】:逐個點名交流識字。

【第6句】:多種方法朗讀課文。

【第1句】:找一找句中加點字的正確拼音打上“√”。

(1)天黑了,我睡不著(zháo  zhe)。

(2)那(là nà)地方的海(hǎi  měi),真的像老師(sī shī)說的,有那么多種顏色嗎?

(3)到底什(shén  sén)么時候才(cái  chái)天亮呢?

【第3句】:朗讀課文,鞏固識字。(用時15分鐘)

【第1句】:老師領讀課文,鞏固識字。

【第2句】:自由朗讀課文,要求把字音讀正確,把句子讀流暢。

【第3句】:全班流利地朗讀課文。

【第1句】:跟著教師讀。

【第2句】: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第3句】:全班齊讀課文。 【第2句】:拼字游戲,我能行。

例:目 + 垂 = 睡

(氵)+(每)=(   )

(  )+(  )=(嗎)

( )+( )=(   )

(  )+(  )=(什)

【第4句】:檢測識字,總結全課。(用時:5分鐘)

【第1句】:課件展示字、詞,檢測識字情況。

睡不著  大海  老師  天亮

什么  地方  真正  同學

【第2句】:這節課你有哪些學習收獲?

【第1句】:認讀字詞。

【第2句】:談學習收獲。

  明天要遠足教案3

學習目標

【第1句】:會寫“才、明、同、學”4個生字。

【第2句】: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

學習重點

【第1句】:會寫4個生字。

【第2句】: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學前準備

教學課件。(教師)

教學環節

【第1句】:復習導入新課。(用時:5分鐘)

【第1句】:檢測認字。(課件展示)

【第2句】:全班有感情地齊讀課文。

【第1句】:學生認讀。

【第2句】:齊讀課文。 【第3句】:認讀下面的字詞。

那么 睡著 嗎 大海

真的 老師 什么 天亮

【第2句】:再讀課文,理解內容。(用時:13分鐘)

【第1句】:全班分成了3個大組,每組朗讀一節小詩。

【第2句】:這首詩中,你覺得哪個地方寫得比較有趣,說說你的理由。

【第3句】:詩中的小朋友明天要去遠足了,他為什么睡不著?

【第4句】:你有過這樣的心情嗎?練習說一說。

【第5句】:多種方式讀詩歌,直到能背誦。

【第1句】:每組朗讀詩歌。

【第2句】:交流詩中覺得有趣的地方及理由。

【第3句】:生答:因為他一會兒想那個地方的海,一會兒想那個地方的云。

【第4句】:學生練習說。

【第5句】:熟讀成誦。

【第4句】: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詩歌并背誦。

【第3句】:練習說話,深入感悟。(用時:8分鐘)

【第1句】:課件展示,學生練習說話。

我和(    )去了(    ),玩了(     ),心情(     )。

【第2句】:小組讀,全班讀,背誦。

【第1句】:學生練習完整地表述句子。

【第2句】:練習背誦。

【第5句】:試著寫一寫。

翻過來,

哎--

睡不著。

那地方的_______,

真的像______說的,

那么__________嗎?

【第4句】:書寫生字,練習鞏固。(用時:10分鐘)

【第1句】:出示要求會寫的字“才、明、同、學”,認字并組詞。

【第2句】:全班交流4個生字的筆順及書寫時應注意的問題。

【第3句】:讓學生認真書寫,教師巡視指導。 【第1句】:認字并組詞。

【第2句】:交流筆順及注意點。

【第3句】:認真書寫生字。 【第6句】:書寫練習:

【第5句】:課堂總結,布置作業。(用時:4分鐘)

【第1句】:這節課我們學到了些什么知識?

【第2句】:布置作業。

【第1句】:談學習收獲。

【第2句】:學生完成作業。

教學反思

本課教學的詩歌凝練、傳神、充滿藝術張力,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把握,我創設了多種情境,讓學生感悟,體驗,讓感情自然迸發;從而取代了生硬的指導,特別是練習說話進行了拓展,更讓學生對該課有了進一步的深化認識,讓學生真正學到知識。寫字方面放手讓學生自己說說筆順,練習書寫,教師起到了引導作用,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明天要遠足反思

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對教育教學實踐的再認識,并以此來總結經驗教訓。以下是明天要遠足的教學反思,一起看看吧。

  明天要遠足反思

明天要遠足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詩歌,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孩子對遠足的認識和對大自然的向往喜愛之情,首先,充分利用學生探索未知的欲望,結合現實導入,用背包裝著一些旅行常用物品,進而讓學生猜想這是去做什么,其次,導入課文,讓學生想象大海和白云的樣子,碧海藍天的美景,將這些美好的感受吧帶入詩中,利用分組朗讀、小組展示朗讀等方法進行朗讀。通過課件觀察大海不一樣的顏色,觀察白云的潔白柔軟,產生對大自然的向往和熱愛期盼之情。

本課采取隨文識字的方法,生字多集中在第一小節,這種方法學習既降低了識字的難度,同時也增加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掌握不同的識字方法,,如,“‘睡覺’的時候要閉眼睛,睡與眼睛相關,所以是目字旁”“每天都有很多水就是‘海’字”“日+月=明”等。這樣學習漢字,不僅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而且也為孩子將來自主認字、識字打下良好的基礎。

擴展閱讀

《明天要遠足》教學設計

設計說明

《明天要遠足》是一首充滿童趣、表現童真的兒童詩。詩歌文字簡練,立足生活,生動形象地描寫了小主人公因“明天”要去遠足,控制不住內心的喜悅而睡不著覺的情景。本課的教學設計以學生為本,寓教于樂,努力創造和諧、愉快的教學氛圍。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入手,引導學生體會小主人公遠足前無比激動、無限期待的心理,從而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詩歌;并采用隨文識字的方法,引導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識字,充分實現以讀促識、讀中感悟、讀識結合的教學情境。在識字的過程中教給學生多種識字方法,如,數筆畫識字法、情境識字法、字謎識字法等,以此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為以后能夠自主識字打下基礎。

課前準備

1.制作多媒體課件,準備生字詞卡片。(教師)

2.預習課文,拼讀生字,自主朗讀課文。(學生)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第1句】: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小朋友們,秋天的時候,我們與家人、老師、同學經常會進行什么活動?(郊游、登山……)如果明天你要去郊游,你的心情會怎樣?你會想些什么呢?

2.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首兒歌《明天要遠足》。

師板書課文題目,生齊讀課文題目。

①學習“明”字:后鼻音,音節是míng,左右結構;用加一加的方法識記:日+月=明。或者結合字義巧記:日月同輝——明。可以組詞:明天。

②引導學生理解“遠足”。師問:“足”是什么意思?(腳)“遠足”呢?(比較遠的徒步旅行)

3.讀了課文題目,你想知道什么?

預設:生1:小作者要去哪兒?

生2:他去遠方干什么?

設計意圖:教師通過談話,以學生感興趣的郊游導入新課,引起學生共鳴,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恰當地揭示并理解課文題目,使學生自然地理解了“遠足”的含義,可以說是潤物無聲。而且通過設置問題——“讀了課文題目,你想知道什么”激發起學生探究的興趣。

【第2句】: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課文,請同學們認真聽,注意聽準字音。

2.同學們喜歡這首小兒歌嗎?請試著輕聲讀一讀。

提出讀文要求:(1)讀準字音,遇到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2)把這首兒歌讀通順。

(3)用筆圈出本課需要認識的生字。

3.指名讀文,其他同學想一想:這首兒歌有幾小節?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教師引導學生明確這首兒歌有3個小節。主要內容是一個小朋友明天要遠足,今天夜里翻過來翻過去,睡不著覺了。)

4.她都想到了什么?

(完成活動設計卡,小組內交流。)

設計意圖:根據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循序漸進地感知課文內容——先通過教師范讀課文,使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了初步感知;再通過自己試讀,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最后通過劃分小節完成對課文的初讀。

【第3句】:細讀課文,隨文識字

1.讀文識字。

(1)指名讀第一小節。思考:遠足的前一夜,小作者怎么了?(睡不著)

課件出示“睡”字,介紹目字旁。當“目”字放在字的左邊時,就變成了目字旁。帶目字旁的字,通常都和眼睛有關。因為睡覺的時候要閉上眼睛,“睡”和眼睛有關,所以是目字旁。

(2)小作者睡不著覺,首先想到了什么?(大海)

認讀“海”字,引導學生運用字謎記字法識記:每天都有水。

(3)小作者想的是什么地方的海呢?“那地方”指的是什么地方?

認讀“那”字,組詞:那里;“那”的反義詞是“這”。

(4)在小作者的心里,那地方的海怎么樣?(顏色很多)

你們想去看看大海嗎?(課件出示大海的圖片)

你們知道大海都有什么顏色嗎?(藍色、黑色、綠色)

教師邊出示課件邊解釋大海顏色的變化。

(5)小作者是聽誰說的大海有很多種顏色?(老師)

識記“老”字。

你能用“老師”說一句話嗎?

(6)小作者對老師的話持什么態度?(懷疑、不相信……)你是從哪個詞看出來的?

預設:

(生:真的)學習“真”字,強調里邊有三橫。

(生:從問句可以看出)學習“嗎”字,它表示疑問。

(7)指導朗讀。

“真的”讀重音,句末語氣上揚,要讀出疑問的語氣。學生練讀。

2.鞏固生字。

(1)開火車讀學過的生字:睡、海、那、老、師、真、嗎。

(2)說出下面的部首的名稱,并說出帶有下面部首的字。(課件出示)

目——( ) 耂——( )

3.練習有感情地朗讀這一小節。

同學們認識了這些字寶寶,現在我們把它們送回到第一小節,你們還認識嗎?請大家試著有感情地讀一讀第一小節。

設計意圖:識字是小學階段非常重要的教學目標,特別是小學一年級,必須每堂課扎扎實實地指導。本環節教學的最大的特點就是融把握文本、朗讀指導、識字于一體,通過朗讀第一小節,順勢引出7個生字,運用多種方法進行識記,并相機進行朗讀訓練,識字教學和朗讀感悟相結合,提高了教學效果。

【第4句】:課后小結,激發探究

這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知道了小作者要去遠足,因興奮,想到了大海而睡不著覺。小作者還想到了什么呢?下節課我們再來學習。

設計意圖:在課時結束時,教師對課文內容進行了簡單的總結,使學生進一步明確了本節課的內容,然后通過設疑“小作者還想到了什么”,激發起學生對下節課繼續學習探究的興趣。

第二課時

【第1句】:復習引入,溫故知新

1.上節課我們了解了《明天要遠足》這首小兒歌的主要內容,并學習了兒歌的第一小節。讓我們先復習一下上節課學習的生字。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認讀:睡、那、海、真、老、師、嗎。

2.小作者除了想到大海外,還想到了什么呢?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設計意圖:復習鞏固所學知識,為進一步學文做了鋪墊。

【第2句】:細讀課文,悟文識字

1.學習第二小節。指名讀,思考:

(1)小作者還想到了什么?(那地方的云)

(2)你見過的云都是什么樣的?

預設:

生1:我見過天空中飄過的一片一片的云,白白的。

生2:我見過在藍藍的天空中飄浮著的一朵一朵的白云,就像棉花一樣。

生3:我見過下雨前天空中的一大片烏云,黑壓壓的。

…………

(3)小作者想到的“那地方的云”是什么樣的?(潔白柔軟)

①課件出示(藍藍的天空中,白云朵朵。)

師問:“潔白”是什么意思?(很白很白。)

“柔軟”是什么意思呢?(軟軟的,摸上去很舒服。)

②同學們,看到圖片你認為那個地方的云怎么樣?(美麗、潔白……)

(4)相機指導朗讀。

小作者和你們有一樣的感受,一樣的心情。這么美麗可愛的白云,太吸引她了!你能讀出這種興奮的心情和白云的美麗嗎?

(5)小作者是怎么想到那地方的云是美麗的呢?(聽同學說的)

學習“同”字,認識“冂”(同字框)。組詞:同學。“同”字是半包圍結構。

學習“學”字,上下結構,下面是“子”,組詞:學習。

2.學習第三小節。

指名讀,思考:小作者越想越興奮,此時她的心情怎樣?(著急)

(1)你是從哪句話看出來的?(到底什么時候,才天亮呢?)

學習“什、才、亮”。用“加一加”的方法記住“什”(亻+十=什),用數筆畫的方法記住“才”,用“比一比”的方法記住“亮”(與“高”對比)。

引導學生找出“亮”的反義詞,從而理解“亮”的意思。

(2)從這句話中你感受到了小作者有多著急?(特別著急)那你能讀出這種急切之情嗎?

(3)除了著急,你還感覺到了什么?(無奈)從哪個詞語看出來的?(唉)

(4)在“唉”的后面還有一個標點符號“——”,它叫破折號。你們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嗎?(學生交流)

老師告訴你,這個破折號表示聲音的延長,我們在讀“唉”的時候,要把聲音拉長,這樣就更能表達出小作者既著急又無奈的心情了。同學們試著讀一讀。

(5)在前面的兩個小節中,也出現了這個“唉——”,同學們也試著讀一讀。

(生讀文。)

哦,老師從你們的朗讀中感受到了你們的著急、無奈和興奮。

(6)小作者是這樣急著天亮去——(遠足),她太高興了,所以她翻過來翻過去,睡不著覺。你有過這樣的心情嗎?說說你當時的感受。

(7)你覺得她的心里還會想些什么?

(8)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設計意圖:第【第2句】:3小節的生字比較少,僅僅5個,所以這兩個小節的教學重點放在感悟文章內容上。通過引導學生想象“那地方的云”是什么樣的,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并抓住“唉”“到底”“才”等字詞使學生充分感悟小作者的心情,培養朗讀能力。

【第3句】:指導書寫

1.指導書寫本課的4個生字“才、明、同、學”。

(1)課件出示字的筆順,學生書寫。

(2)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字的筆順規則及間架結構。

比如“明”是左右結構的字,左右結構的字的兩部分一般要分別寫在田字格的左半格和右半格。引導學生觀察左右兩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兩部分的起筆是左低右高。“學”是上下結構的字,引導學生觀察“學”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要上寬下窄,結構緊湊,上下不分家。

(3)教師范寫,學生書寫。

(4)學生臨寫。

(5)反饋交流,展示評議,評選“小小書法家”。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第一學段要關注學生寫好基本筆畫、基本結構和基本字,書寫規范、端正、整潔。所以在寫字指導上要從細微的筆畫、結構入手,提高學生的書寫質量,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2.布置作業。

小作者的想象力多么豐富呀!希望同學們也能像小作者一樣,多發揮你們的想象力,也希望同學們能像小作者一樣幸福、快樂。回家把課文讀給爸爸媽媽聽一聽,讓他們也感受到你的快樂。

設計意圖:一年級學生比較喜歡表現自己,讓他們回家給父母讀一讀課文,既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時也鍛煉了閱讀能力。

《明天要遠足》教學反思

《明天要遠足》是方素珍寫的一首兒童詩,詩歌表現了遠足前夜一個孩子內心的激動和期待之情。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明天要遠足》的教學反思,歡迎大家的閱讀。

  《明天要遠足》教學反思1

優點之處:

這是一首通俗易懂的兒童詩,學生讀后很快能聯系生活實際,切身體會到文中作者的心情。

在學生熟讀理解之后,我問學生:“你們有沒有過類似的經歷?想一想,是自己去哪里的時候呢?“學生甲說:”爸爸告訴我去長沙的時候,我晚上睡不著。“學生乙說:”媽媽告訴我說去漯河的時候,我睡不著。我想早點去。“我繼續追問:“將來你打算去哪里?想看看哪里的什么景色?“學生丙說:”我想去長城,看看長城長不長?“學生丁說:”我想去沙漠,想去那里看看,那里的是不是金黃的?“出示詩的第一小節,翻過來,唉——睡不著,我多想去看看,那地方的,是不是像老師說的,那么嗎?”你能不能用你剛才的發言,完成這樣的填空呢?”一生說:“翻過來,唉——睡不著,我多想去看看,那地方的沙漠,是不是像老師說的,那么黃嗎?”我聽出孩子們在用詞上,還缺乏行文的優美。

于是我追問道:“大家聽一聽,比較一下,那個句子優美好聽些?

【第1句】:翻過來,唉——睡不著,我多想去看看,那地方的沙漠,是不是像老師說的,那么黃?

【第2句】:翻過來,唉——睡不著,我多想去看看,那地方的沙漠,是不是像老師說的,那么金黃金黃?”

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第二句好聽。”老師鼓勵道:“那我們再來讀讀我們寫的詩句吧。大家都成了會寫詩的小詩人了。”通過這樣的填空和朗讀,幫助孩子拓寬了他們的視野,增強了他們的學習興趣。這樣做,真真切切的履行了陶行知先生的那句話:“教材無非就是個例子。”

不足之處:

要求會寫的字有五個,一節課講了四個,孩子們的字的掌握不夠扎實。

改進措施:

利用午練時間,再次講解,并多加練習。

  《明天要遠足》教學反思2

《明天要遠足》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詩歌,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孩子對遠足的認識和對大自然的向往喜愛之情。

首先,充分利用學生探索未知的欲望,結合現實導入,用背包裝著一些旅行常用物品,進而讓學生猜想這是去做什么,其次,導入課文,讓學生想象大海和白云的樣子,碧海藍天的美景,將這些美好的感受吧帶入詩中,利用分組朗讀、小組展示朗讀等方法進行朗讀。通過課件觀察大海不一樣的顏色,觀察白云的潔白柔軟,產生對大自然的向往和熱愛期盼之情。

本課采取隨文識字的.方法,生字多集中在第一小節,這種方法學習既降低了識字的難度,同時也增加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掌握不同的識字方法,,如,“‘睡覺’的時候要閉眼睛,睡與眼睛相關,所以是目字旁”“每天都有很多水就是‘海’字”“日+月=明”等。這樣學習漢字,不僅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而且也為孩子將來自主認字、識字打下良好的基礎。

  《明天要遠足》教學反思3

《明天要遠足》這篇課文寫的是一個第二天即將參加遠足孩子興奮、激動至失眠孩子對遠足的無窮想象,詩歌內容簡單易懂,而且小作者的心情幾乎每個孩子都有過類似的體驗。所以,一開始,我就問問同學們對“遠足”的理解,并說說你得知第二天要去遠足時心情是怎樣的?你睡不著時在想些什么?回答完這些問題后我才帶著孩子們進入課文。反復讀課文后,我要求孩子們試著用詩歌中的句式續寫詩歌,沒想到孩子們說的還真不錯,不比文中小作者的差。在我的鼓勵下,同學們更似文思泉涌,越說越起勁,最后只能因為時間不夠而暫停續寫。

課后,有學生要求我將他們的續寫記錄下來,我也覺得很有意義,看來這個事可以花點時間來做,既可以鼓勵學生創作,將來也能給他們留下一個美好的回憶。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人与动人物欧美网站| 成年福利片120秒体验区| 激情网站免费看| 男人j桶进女人免费视频| 日韩在线视频网址| 在线观看国产人视频免费中国| 国产亚洲精品资源在线26U| 亚洲性无码av在线| yy6080午夜一级毛片超清| 高清国产一级毛片国语| 欧美性猛交xxxx乱大交3| 好吊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国产成人在线看|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丫| a级成人高清毛片| 精品国际久久久久999波多野| 最近中文国语字幕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自在欧美一区| 人人妻人人爽人人澡欧美一区| 中文字幕一精品亚洲无线一区| 另类视频第一页| 欧美大BBBBBBBBBBBB| 国产精品丝袜久久久久久不卡|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av| freehd182d动漫| 第一福利官方航导航| 成人一级黄色大片| 四虎影视永久地址www成人| 久久人午夜亚洲精品无码区 | 四虎国产永久免费久久| 欧美精品黑人粗大视频| 大学生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 军人野外吮她的花蒂无码视频|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看| 被按摩的人妻中文字幕| 日韩欧国产精品一区综合无码| 国产片91人成在线观看| 亚洲专区在线视频| 2022福利视频|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视频高清在线看 | 国产精品天干天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