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犀”的七言詩句
【第1句】:犀首正緣無事飲,馮驩應(yīng)為有魚留。——出自宋·蘇軾《次韻周開祖長官見寄》
【第2句】:犀帶鼠裘無暖色,清光炯冷黃金鞍。——出自唐·溫庭筠《遐水謠》
【第3句】:犀象本安山海遠(yuǎn),楩楠豈愿棟梁材。——出自南宋·陸游《雜興》
【第4句】:綠沈槍利雪峰尖,犀甲軍裝稱紫髯。——出自唐·殷文圭《贈(zèng)戰(zhàn)將》
【第5句】:犀箸厭飫久未下,鸞刀縷切空紛綸。——出自唐·杜甫《麗人行》
【第6句】:幽谷啼鶯整羽翰,犀沈玉冷自長嘆。——出自唐·張?jiān)迫荨杜c薛昭合婚詩》
【第7句】:幽慵不覺耗年光,犀柄金徽亂一床。——出自唐·皮日休《暇日獨(dú)處寄魯望》
【第8句】:須銜劍底情何暇,犀照磯頭語豈夸。——出自近代·汪精衛(wèi)《獄中溫生才剌孚琦事》
【第9句】:稽山鏡水歡游地,犀帶金章榮貴身。——出自唐·白居易《元微之除浙東觀察使,喜得杭越鄰州,先贈(zèng)長句》
【第10句】:犀薰麝染脂粉氣,落落不到山人家。——出自宋·艾性夫《木綿布歌》
【第11句】:醉倚闌干花下月,犀梳斜亸鬢云邊。——出自唐·唐彥謙《無題十首》
【第12句】:龍蛇出洞閑邀雨,犀象眠花不避人。——出自唐·曹唐《送羽人王錫歸羅浮》
【第13句】:犀渠玉劍良家子,白馬金羈俠少年。——出自隋·盧思道《從軍行》
【第14句】:碧城十二曲闌干,犀辟塵埃玉辟寒。——出自唐·李商隱《碧城三首》
【第15句】:犀腰貂首徒勞人,甘藜豢藿無苦辛。——出自南宋·文天祥《贈(zèng)葉大明》
【第16句】:犀屏象薦雜羅列,錦鳧繡雁相追隨。——出自唐·鄭嵎《津陽門詩》
“犀”結(jié)尾的七言詩句【第1句】:新妝對鏡知無比,微笑時(shí)時(shí)出瓠犀。——出自唐·權(quán)德輿《雜興五首》
【第2句】:先生莫道心如鐵,喜氣朝來橫角犀。——出自宋·陳與義《再賦二首呈奇父》
【第3句】:佳人不用辟寒犀,踏雪穿花云鬢重。——出自宋·向子諲《玉樓春》
【第4句】:野麋蒙象暫如犀,心不驚鷗角駭雞。——出自唐·韓常侍《為御史銜命出關(guān)讞獄,道中看華山有詩》
【第5句】:勸郎莫飲黃支犀,勸郎莫聽花冠雞。——出自清·朱彝尊《鴛鴦湖棹歌之七十一》
【第6句】:夜風(fēng)搖動(dòng)鎮(zhèn)帷犀,酒醒夢回聞雪落。——出自宋·蘇軾《四時(shí)詞》
【第7句】:夸向傍人能彩戲,朝來贏得鷺鷥犀。——出自唐·和凝《宮詞百首》
【第8句】:驅(qū)使晚風(fēng)同勝地,東軒不用鎮(zhèn)帷犀。——出自宋·陳與義《再賦二首呈奇父》
【第9句】:奏乞生歸本國去,恐身凍死似馴犀。——出自唐·白居易《馴犀-感為政之難終也》
【第10句】:貞元之歲貢馴犀,上林置圈官司養(yǎng)。——出自唐·元稹《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馴犀》
【第11句】:從容文武一時(shí)了,賦罷木犀觀水犀。——出自宋·陳與義《十三日再賦二首其一以贊使君是日對花賦此韻》
【第12句】:翡翠鬟欹釵上燕,麒麟衫束海中犀。——出自唐·林寬《長安即事》
【第13句】:向日擘箋須彩鳳,如今執(zhí)楯要文犀。——出自宋·陳與義《十三日再賦二首其一以贊使君是日對花賦此韻》
【第14句】:流霞色染紫罌粟,黃蠟紙苞紅瓠犀。——出自唐·無名氏《石榴》
【第15句】:九炁真翁騎白犀,臨池靜聽雌蛟啼。——出自唐·李沇《夢仙謠》
【第16句】:落蕊半黏釵上燕,露黃斜映鬢邊犀。——出自宋·姜夔《浣溪沙》
【第17句】:前觀馴象后馴犀,理國其如指諸掌。——出自唐·元稹《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馴犀》
【第18句】:沙中伏虎草中犀,教人持向蓬萊賣。——出自宋·白玉蟾《贈(zèng)趙太虛畫竹石》
【第19句】:極知有日交銅虎,可使無情向木犀。——出自宋·陳與義《閏八月十二日過奇父共坐翠竇軒賞木犀花玲瓏》
【第20句】:馴犀馴犀通天犀,軀貌駭人角駭雞。——出自唐·白居易《馴犀-感為政之難終也》
【第21句】:不獨(dú)邯鄲新嫁女,四枝鬟上插通犀。——出自唐·段成式《戲高侍御七首》
【第22句】:錦策勻鋪寒玉齊,星錘高運(yùn)日通犀。——出自唐·和凝《宮詞百首》
【第23句】:將軍結(jié)發(fā)戰(zhàn)蠻溪,篋有殊珍勝象犀。——出自宋·蘇軾《觀張師正所蓄辰砂》
“犀”在中間的七言詩句【第1句】:海外珠犀常入市,人間魚蟹不論錢。——出自北宋·王安石《予求守江陰未得酬昌叔憶陰見及之作》
【第2句】:黑皮年少學(xué)采珠,手把生犀照咸水。——出自唐·施肩吾《島夷行》
【第3句】:駭犀中斷寧方利,駿馬群騑未擬直。——出自唐·李嶠《寶劍篇》
【第4句】:勿愁金蕊墮秋風(fēng),自是靈犀一點(diǎn)通。——出自宋·蔡戡《和胡端約巖桂六首》
【第5句】:良緣彩鳳雙飛翼,慧業(yè)靈犀一點(diǎn)通。——出自清·曾國藩《次韻何廉昉太守感懷述事十六首》
【第6句】:遙知賊膽縱橫破,繞帳生犀一萬株。——出自唐·陸龜蒙《南征》
【第7句】:野有象犀水貝璣,分散百寶人士稀。——出自唐·韓愈《送區(qū)弘南歸》
【第8句】:陣面奔星破犀象,筆頭飛電躍龍蛇。——出自唐·殷文圭《贈(zèng)池州張?zhí)亍?/p>
【第9句】:吳王洲前校水戰(zhàn),水犀十萬如浮鷗。——出自元·楊維楨《五湖游》
【第10句】:聊買香醪作清賞,燭光閑對木犀紅。——出自宋·艾可叔《中秋風(fēng)雨》
【第11句】:但肯尋詩便有詩,靈犀一點(diǎn)是吾師。——出自清·袁枚《遣興》
【第12句】:香鴨煙輕爇水沈,云鬟閑墜鳳犀簪。——出自唐·和凝《宮詞百首》
【第13句】:安得夫差水犀手,三千強(qiáng)弩射潮低。——出自宋·蘇軾《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絕》百問中文原創(chuàng)
【第14句】:門前畫戟尋常設(shè),堂上犀簪取次看。——出自唐·李節(jié)度姬《會(huì)張生述懷》
【第15句】:木犀倜儻散麩金,松舉笙竽竹奏琴。——出自宋·白玉蟾《秋園夕眺》
【第16句】:石犀廟壖江已回,陵谷一變吁可哀。——出自南宋·陸游《雜詠》
【第17句】:馴犀生處南方熱,秋無白露冬無雪。——出自唐·白居易《馴犀-感為政之難終也》
【第18句】:帳前犀甲羅十萬,幙下珠履逾三千。——出自南宋·陸游《題郭太尉金州第中至喜堂》
【第19句】:重九數(shù)來還漸近,本犀開了不曾知。——出自宋·白玉蟾《秋日書懷三首》
【第20句】:亟令先賊盡采取,兵器犀利鋒莫當(dāng)。——出自宋·包恢《歌晏恭敬平寇偉績》
【第21句】:瑪瑙一泓浮翠玉,瓠犀終日凜天風(fēng)。——出自宋·鄧肅《浣溪沙》
【第22句】:龍鱗犀甲相錯(cuò)落,蒼棱白皮十抱文。——出自唐·杜甫《海棕行》
【第23句】:神鑱鬼鑿深無底,誰懷然犀照秋水。——出自宋·艾性夫《禱雨積煙山之龍?zhí)队袘?yīng)》
【第24句】:不著鼻繩袖兩手,古犀牛兒好看取。——出自北宋·黃庭堅(jiān)《六舅以詩來覓銅犀用長句持送舅氏學(xué)古之余復(fù)》
【第25句】:石犀祠下春波綠,金雁橋邊夜?fàn)T紅。——出自南宋·陸游《思蜀》
【第26句】:迸出班犀數(shù)十株,更添幽景向蓬壺。——出自唐·徐光溥《同劉侍郎詠筍》
【第27句】:冀馬燕犀動(dòng)地來,自埋紅粉自成灰。——出自唐·李商隱《馬嵬二首》
【第28句】:龍柱雕犀錦面妝,春風(fēng)一抹彩絲長。——出自元·王士熙《李宮人琵琶引》
【第29句】:烏犀白紵謫僊樣,但可邂逅不可招。——出自南宋·陸游《臨別成都帳飲萬里橋贈(zèng)譚德稱》
【第30句】:鄭侯骨相非復(fù)常,伏犀貫額面正方。——出自南宋·陸游《送襄陽鄭帥唐老》
【第31句】:威鳳鬼應(yīng)遮矢射,靈犀天與隔埃塵。——出自唐·韓偓《八月六日作四首》
【第32句】:碧羅冠子穩(wěn)犀簪,鳳凰雙飐步搖金。——出自唐·和凝《臨江仙》
【第33句】:茶試趙坡如潑乳,芋來犀浦可專車。——出自南宋·陸游《晚過保福》
【第34句】:葉厚有棱犀甲健,花深少態(tài)鶴頭丹。——出自宋·蘇軾《和子由柳湖久涸忽有水開元寺山茶舊無花今歲》
【第35句】:寶髻犀梳金鳳翹,尊前初識(shí)董嬌饒。——出自宋·高荷《國香》
【第36句】:拜象馴犀角抵豪,星丸霜?jiǎng)Τ龌ǜ摺!鲎蕴啤り扆斆伞堕_元雜題七首·雜伎》
【第37句】:十二銅魚尊畫戟,三千犀甲擁朱輪。——出自唐·陳陶《贈(zèng)容南韋中丞》
【第38句】:雕弓矢矯烏犀盤,弓弦易折不足彎。——出自宋·艾性夫《補(bǔ)易水歌效郭青山》
【第39句】:上樓更衣玉山倒,腰間帶脫金犀毗。——出自元·楊維楨《春俠雜詞十二首》
【第40句】:雙鐙懸金縷鶻飛,長衫刺雪生犀束。——出自唐·顧況《公子行》
【第41句】:天犀壓斷朱鼴鼠,瑞錦驚飛金鳳凰。——出自唐·溫庭筠《醉歌》
【第42句】:逢逢布鼓雷門敲,水犀軍向皋蘭鏖。——出自清·袁枚《到石梁觀瀑布》
【第43句】:龜鱗犀甲鎖支體,泉聲雨腳洗春風(fēng)。——出自唐·莊南杰《古松歌》
【第44句】:有僧來訪呼使前,伏犀插腦高頰權(quán)。——出自唐·韓愈《送僧澄觀》
【第45句】:神犀然光射方諸,海水拆裂雙明珠。——出自元·楊維楨《奔月卮歌》
【第46句】:令尹犀舟失去期,憮然憑幾占文移。——出自北宋·王安石《東流頓令罷官阻風(fēng)示文有按風(fēng)伯奏天閽之語答》
【第47句】:近供生犀翡翠稀,復(fù)恐征戎干戈密。——出自唐·杜甫《自平》
【第48句】:去時(shí)梔子壓犀簪,次第寒花掐到今。——出自清·龔自珍《已亥雜詩 250》
【第49句】:海蠻聞?dòng)忻魈熳樱?qū)犀乘傳來萬里。——出自唐·白居易《馴犀-感為政之難終也》
【第50句】:嗟爾三犀不經(jīng)濟(jì),缺訛只與長川逝。——出自唐·杜甫《石犀行》
【第51句】:長疑安石恐不免,未信犀首終無事。——出自宋·蘇軾《王鞏清虛堂》
【第52句】:越戟吳鉤不足夸,斬犀切玉應(yīng)懷怍。——出自唐·盧綸《割飛二刀子歌》
【第53句】:木犀花落搗成泥,霜后新橙配作齏。——出自清·朱彝尊《鴛鴦湖棹歌之三十四》
【第54句】:再整魚犀攏翠簪,解衣先覺冷森森。——出自唐·韓偓《詠浴》
【第55句】:魚犀月掌夜通頭,自著盤鶯錦臂鞲。——出自唐·和凝《宮詞百首》
【第56句】:溫嶠南歸輟棹晨,燃犀牛渚照通津。——出自唐·胡曾《詠史詩·牛渚》
【第57句】:眼中犀角真吾子,身后牛衣愧老妻。——出自宋·蘇軾《獄中寄子由二首》
【第58句】:伏犀埋頭不敢出,懷寶安眠遮步障。——出自清·嚴(yán)遂成《白水巖瀑布》
【第59句】:孰居無事陪犀首,未辦求封遇萬松。——出自宋·辛棄疾《瑞鷓鴣》
【第60句】:借取重湖八百里,肄吾十萬水犀軍。——出自清·文廷式《過洞庭湖·舟人禱福祀》
【第61句】:曾見白家樊素口,瓠犀顆顆綴榴芳。——出自唐·趙鸞鸞《檀口》
【第62句】:時(shí)看介士閱犀渠,每狎儒生冠章甫。——出自唐·權(quán)德輿《太原鄭尚書遠(yuǎn)寄新詩,走筆酬贈(zèng),因代書賀》
【第63句】:形如瘦鶴精神健,頂似伏犀頭骨粗。——出自唐·歐陽炯《貫休應(yīng)夢羅漢畫歌》
【第64句】:曉乘征騎帶犀渠,醉別都門慘袂初。——出自唐·薛逢《重送徐州李從事商隱》
【第65句】:聞道將軍輕壯圖,螺江城下委犀渠。——出自唐·徐鉉《聞查建州陷賊寄鐘郎中》
【第66句】: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cuò)轂兮短兵接。——出自屈原《國殤》
【第67句】:朝行犀浦催收芋,夜渡繩橋看伏龍。——出自宋·蘇軾《送鮮于都曹歸灌口舊居》
【第68句】:祝爾嘉詞爾無苦,獻(xiàn)爾將隨犀象舞。——出自唐·盧綸《臘日觀咸寧王部曲娑勒擒豹歌》
【第69句】:三千儒服鴛兼鷺,十萬犀兵虎與貔。——出自宋·晁端禮《鷓鴣天》
【第70句】:虎剝文章犀解角,食未下亢奇禍作。——出自北宋·黃庭堅(jiān)《二十八宿歌贈(zèng)別無咎》
【第71句】:盤礡西南江與岷,石犀金馬世稱神。——出自北宋·王安石《送復(fù)之屯田赴成都》
【第72句】:霜粘海眼旗聲凍,風(fēng)射犀文甲縫開。——出自唐·曹唐《送康祭酒赴輪臺(tái)》
【第73句】:文犀一點(diǎn)暗通靈,青鸞忽報(bào)瑤池信。——出自元·沈禧《踏莎行 金錢卜歡》
【第74句】:行人夜秉生犀燭,洞照洪深辟滂湃。——出自唐·李頎《雜興》
【第75句】:左有佽飛落霜翮,右有孤兒貫犀革。——出自唐·韋應(yīng)物《漢武帝雜歌三首》
【第76句】:游談取重慙犀首,居物多贏昧計(jì)然。——出自北宋·黃庭堅(jiān)《次韻外舅喜王正仲三丈奉詔禱南岳回至襄陽舍》
【第77句】:珠犀磊落萬艘入,金璧照耀千門開。——出自北宋·王安石《和王微之登高齋三首》
【第78句】:嚬黛含犀竟不言,春思秋怨誰能問。——出自唐·鮑溶《李夫人歌》
【第79句】:傍竹欲添犀浦石,栽松更碾味江茶。——出自唐·周庠《寄禪月大師》
【第80句】:園鎖開聲駭鹿群,滿林鮮籜水犀文。——出自唐·皮日休《聞開元寺開筍園寄章上人》
【第81句】:顰黛含犀竟不言,春思秋怨誰能問。——出自唐·鮑溶《雜歌謠辭·李夫人歌》
【第82句】:謝眺詩中佳麗地,夫差傳里水犀軍。——出自唐·杜牧《潤州二首》
【第83句】:海水豈容鯨飲盡,然犀何處覓瓊枝。——出自宋·蘇軾《答海上翁 一作答玉師》
【第84句】:三千雖衣水犀珠,半夜夫差國暗屠。——出自唐·陸龜蒙《和襲美館娃宮懷古五絕》
【第85句】:水犀校戰(zhàn)悍鯨帖,陸兕出柙妖狐奔。——出自元·楊維楨《髯將軍》
【第86句】:四月八日摩尼珠,榴花犀錢絡(luò)繡襦。——出自南宋·文天祥《六歌》
【第87句】:上嘉人獸俱來遠(yuǎn),蠻館四方犀入苑。——出自唐·白居易《馴犀-感為政之難終也》
【第88句】:欲從謫仙捉月去,安得然犀照神物。——出自南宋·文天祥《采石》
【第89句】:三犀竊鄙秦太守,八詠聊同沈隱侯。——出自宋·蘇軾《虔州八境圖八首(〔原無引,據(jù)它本補(bǔ)。〕)》
【第90句】:帷犀風(fēng)定歌云暖,香獸煙濃漏箭長。——出自南宋·陸游《初冬夜宴》
【第91句】:羅細(xì)無紋角浪平,半丸犀璧浦云泓。——出自宋·蘇軾《偶于龍井辨才處得歙硯甚奇作小詩》
【第92句】:謝脁詩中佳麗地,夫差傳里水犀軍。——出自唐·杜牧《潤州二首》
【第93句】:蜀紙麝煤沾筆興,越甌犀液發(fā)茶香。——出自唐·韓偓《橫塘》
【第94句】:睡熟素書橫竹架,吟余犀管閣銅螭。——出自南宋·陸游《愛閑》
【第95句】:酒暈半消紅玉臉,云鬟輕制小犀簪。——出自宋·蔡伸《浣溪沙》
【第96句】:幾回偷拭青衫淚,忽傍犀奩見翠翹。——出自清·納蘭性德《于中好 七月初四夜風(fēng)雨,其明日是亡婦生辰》
【第97句】:所嗟建中異貞元,象生犀死何足言。——出自唐·白居易《馴犀-感為政之難終也》
【第98句】:停穩(wěn)春衫窣地長,通天犀帶綴金章。——出自唐·和凝《宮詞百首》
本文為百問中文站長整理而成,轉(zhuǎn)載請標(biāo)明出處,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