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頭發的優美語段 形容頭發黑亮的優美句子

3215 分享 時間: 收藏本文

描寫頭發的優美語段 形容頭發黑亮的優美句子

引言

孝道是中華傳統美德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而古代的孝道中認為“身體發膚,受之父母”,如果有所損傷,就是對父母的不孝不敬,因此要保護好自己的頭發和皮膚。但在現代,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的壓力也越來越大,脫發也成了當今人們面對的一大問題。

那么古人難道就不脫發嗎?頭發對于古人來說除了象征著孝道還象征著什么呢?唐朝詩人白居易又是出于什么心態才寫了那么多與頭發相關的詩句?

審美世俗化,中唐詩壇抒寫身體成風氣

唐朝詩歌文化發達,流傳千古。而在中唐時期,整個詩壇掀起了一股抒寫身體的風氣。這種風氣興起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因為庶族文化的興起,社會中出現了一股世俗化的審美思潮,中唐的文人常常對年輕女子的美好身體狀況進行細膩的描繪;二是因為中唐時期國力式微、朝政黑暗和社會衰落,使得中唐文人對仕途感到失望,也使得他們的心靈染上一種灰暗和頹敗之色,再加上身體羸弱多病,他們更加關注自己惡劣的生存狀態和身體狀況,于是形成一股身體書寫潮流一一抒寫自己“老丑”的身體。

頭發對一個人而言是極其重要的,因為它是生命歷程的見證者。從頭帶些許茸毛的嬰孩時期,到頭發飛揚的青春歲月,再到頭發一絲不茍的成年時期,最后再到頭上生出第一根白發繼而爬滿頭抑或悄然掉落的老年時期,頭發展現了生命的成長與衰老。這是因為這樣,頭發給中國古代的詩人們帶來了太多感觸和靈感,尤其是白發更是寄托了詩人們的多種情感。唐朝時,無論是肆意灑脫的詩仙李白,還是憂國憂民的詩圣杜甫都寫下過不少吟詠頭發的詩歌,然而在整個唐代留下頭發詩最多的是白居易,有309首之多。

壯志未酬,白發已生,唐朝頭發詩多傳達詩人消極情緒

在唐朝詩人筆下,有不少關于黑發的詩歌。這些詩歌幾乎都是都他人的關注,主要分為三類,一種是對流行發飾的關注;二是對年輕女子頭發的關注,表現出對年輕美貌女性身體之美的贊美和喜愛之情;三是對親友黑發的關注,這一類詩歌往往通過他人的年輕來襯托出自身的衰老,表現出作者對年輕美好之姿的艷羨。

唐代女子的發髻樣式豐富,造型多樣是唐以前任何朝代都無法比擬的,較為著名的有云髻、半翻髻、拋家髻、螺髻等十幾種,再配上精美華麗的珠翠、發釵等頭飾,無論哪一種都顯得富貴華麗。唐朝詩人在筆下描繪了眾多女子的黑發,自然也會提到時興的一些發型、發飾。白居易在其《時世妝》、《代書詩一百韻寄微之》中還提到了另一種發型一一墮馬髻,就是把頭發挽到頭頂上做成一簇大髻,然后使它偏向一側,形成一種像偶然得到的發式,麗人騎馬的時候會不停地迎風搖擺,搖搖欲墜,如同隨時都會墜身下馬,別有一番韻致。這種發型流行于唐代上流社會中,并且流行時間較長。

在白居易筆下,還有對他人年輕活力的欣賞與贊美,比如在《長恨歌》中,他就寫道:“云鬢花顏金步搖”“云鬢半偏新睡覺”,在《續古詩十首》里也有“窈窕雙鬟女,容德俱如玉”的描寫,可見在唐代詩人眼里,一頭烏黑亮麗的頭發有多重要。在當時,黑發是美人的象征,也是美的象征。

此外,在唐朝還有不少詩人因為看到親友子女黑發茂盛,轉而聯想到自己年老體衰,因此生出無限感慨。比如白居易就因為看到七歲女兒生機勃勃的樣子而大受觸動,寫下“我頭發盡落,汝頂髻初成”的詩句。在這種對比之下,一方面表達出詩人對自己衰頹的惆悵,另一方面又表達出對女兒的年輕美好充滿了艷羨和向往之情。

黑發之后自然還有白發,唐代描寫白發的詩句多得數不勝數。在唐代詩人眼里,白發能夠表達的意味實在太多。首先,黑發轉白能夠表現出生命衰頹的悲涼。人生苦短是中華文化憂患意識的重要方面,從孔子“逝者如斯,不舍晝夜”的嘆息到屈原“老冉冉其將至兮,恐修名之不立”的焦慮,奠定了中國古代文人生命憂患的基本內容,即體現生命價值的“名”。白發是最能表達對生命苦短直觀感受的一種載體,因為還未達成治國平天下的夢想,身體就已經先一步衰弱,是在令人倍感凄涼。

白發還能表達出離別之苦。生離死別是人生必然經歷的歷程,也一直是中國文學中常見的話題。面對離別,普通人心中尚有許多愁緒,更不用說是最為多情的文人。白居易在《生離別》一詩中就直接發出了“生離別,生離別,憂從中來無斷絕。憂極心勞血氣衰,未年三十白發生”的痛苦吶喊,表達出與親朋好友分離給士人帶來的無盡憂愁。

生離尚且如此令人悲痛,更遑論死別。在《商山路有感》中,白居易嘆道:“唯殘樂天在,頭白向江東”,表達對李健、崔韶二人的思念。在《夢微之》中,一句“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的悲嘆扣動無數人的心弦,其中真切的表達出親友離世,自己茍活人間的痛苦之情。

壯志未酬之恨也是唐朝詩人寫白發詩的一大原因。在古代文人心中,取得政治建樹是他們最主要的人生追求,閑余之際又能以學問、詩文等獲得他人稱譽更是錦上添花。相反,那些處于政治權利體制之外的文人反而屬于“異類”,尤其是對于那些非自愿退出權利體制,而是由于種種外在因素,被迫離開權利體制的人,更是不幸。唐代這樣不幸的詩人很多,白居易就是其中一個。

白居易和其他文人一樣,想要在政治上有所作為,建立不朽之事功然而現實卻是盛年本欲“乘軒鶴”直登“青云”,卻深陷“泥途”無可奈何;晚年好不容易登上“青云”,又發現自己已是神衰體憊的白發老人。總之白居易沒能在最恰當的時候做最恰當的事,他的一生正如他在《酬嚴十八郎中見示》中寫的“忽驚鬢后蒼浪發,未得心中本分官”,所謂“本分官”就是適合自己才能身份和年齡的官職。面對這樣的人生境地,失意、痛苦、煩悶等消極情緒一并涌來,白居易這一時期的白發詩便也紛至沓來。

詩人寫詩不可能光寫自己,白發詩也是這樣。在白居易筆下還描繪了很多普通大眾的頭發狀況,比如《上陽白發人》里的深宮宮女,開頭就是“上陽人,紅顏暗老白發新”。這些描寫并非一筆帶過,而是通過對各個群體的白發描寫,展示出他們坎坷的人生和悲慘的命運,也展現出詩人關心民情、不忘生民疾苦的積極入世、兼濟天下的志向。也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統治者的自私、殘暴以及底層人民的悲慘生活境遇。

正月剃頭死舅舅?錯了,剃頭是為了“思舊”

頭發本來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就占有著十分獨特的地位。中國一直被稱為禮儀之邦,處處皆禮,很多文明禮儀也是通過頭發來表現的。在古代,不論男女都要蓄留一頭長發,從幼至長,頭發除了展現儀容的俊美,還是年齡與身份的象征。通過發式的改變來表示不同的人生階段,頭發在一個人從幼稚走向成熟的過程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如垂髫本是古代兒童頭頂自然下垂的短發,但后來用于指代三四歲至七八歲的兒童,也指童年。又如總角也是一種發型,指的是古代兒童將頭發分作左右兩半,在頭頂各扎成一個結,形如兩個羊角,故稱總角,后來用來指代八九歲到十三四歲的少年。再如束發本是指把原先的兩個總角解散,扎成一束髻,古人束發就表示成年,因此有“男子二十束發而冠,女子十五束發而笄”一說法。

在很多社會習俗中,頭發也扮演著重要角色。如在相戀的男女之間,頭發是一種重要的媒介,不僅能夠成為當事人的情感寄托,還能夠彰顯愛情的美和詩意。妙齡女子的頭發黑亮且直順,被稱為青絲,而“青絲”與“情絲”諧音,代表思念,女子贈男子青絲,即為傳情意,明不移之志。再如以前坊間流傳著一種說法,就是正月不理發,直到“二月二,龍抬頭”時才理發,為何正月不理發呢?這是因為人們認為正月理發死舅舅。其實這是一種典型的誤傳。正月到二月二之前不剃頭是緣于“思舊”,不理發是為了懷念過去一年中的種種經歷,這僅僅是一種情感上的表達,結果由于口耳相傳發錯了音,“思舊”慢慢地就變成了“死舅”。

結語

中國文化中始終伴隨著頭發的身影,它在中國人的生活和精神世界中扮演著極其重要而復雜的角色。當頭發與詩文相遇在春花秋月,煙柳灞橋等風景之中,立刻變得纏綿悱惻起來,也愈發地充滿了詩情畫意。

在唐代詩人的筆下,頭發具有了活的靈魂,它們不再僅僅是依附于個體生命外表的毛發,而是成了一種言有盡而意無窮的意象,或用于感嘆對生命美好的依戀,或悵然生命的短暫和終將逝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在线视频1卡二卡三卡| 日韩a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怡红院在线观看| 九九影视理伦片| 色婷婷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幻女free性zozo交|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 精品久久久久久蜜臂a∨| 日本在线高清视频| 免费人成年激情视频在线观看| 91精品视频网| 日韩精品专区av无码| 啊灬啊别停灬用力啊岳| avtom影院入口永久在线app| 欧美亚洲国产第一页草草| 国产办公室gv西装男| 一本大道香蕉中文在线高清 | 免费黄色福利视频| 91精品国产欧美一区二区| 暖暖免费高清日本中文| 又硬又大又湿又紧a视频| 97碰公开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日韩视频中文字幕| 动漫美女人物被黄漫小说| 2018天天操天天干| 日本理论片午夜论片| 免费a级毛片高清在钱| 亚洲伊人久久网| 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本人成中文字幕| 跪着侍候娇吟羞辱鞭打| 大竹一重足舐男未删减版| 久久综合九九亚洲一区| 真实的国产乱xxxx在线| 国产男女猛烈无遮挡免费视频| 中国国语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欧美性生交xxxxx久久久| 四虎成人精品免费影院| 3p视频在线观看| 成年免费视频黄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日产韩国一二三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