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打一成語四個字 只有巢湖人才懂的這些四字詞語,你看懂了幾個?
成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
是中華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有一些大家耳熟能詳的成語
其實起源于咱們巢湖
▼▼▼
【釋義】:洗干凈耳朵恭恭敬敬聽別人講話。請人講話時的客氣話。指專心地聽。
【例句】:對此你有什么想法嗎? 我洗耳恭聽。
【釋義】:比喻雙方力量不相上下。
【例句】:這兩支球隊旗鼓相當,一定有一場精彩的比賽。
巢湖方言有很深的地域文化
有的巢湖方言生動形象,有的蘊含哲理
很多四字巢湖方言
都含有很強的感情因素
細細咀嚼,味道無窮
▼▼▼
【釋義】:指物體形狀是正方形的。
【例句】:這款木料展方四正的明打一成語四個字,做什么家具都合適。
【釋義】:“披紅掛綠”偏指“披紅”,“披紅”是巢湖的一種習俗,披上紅綢,有的是表示吉慶,有的是為了辟邪。這里形容盛裝。
【例句】:英雄回到故鄉,家鄉人為他披紅掛綠,敬獻鮮花。
【釋義】:形容非常圓。
【例句】:這個球圓不溜秋的一只手很難拿起來。
【釋義】:滴滴答答在巢湖方言中,是指不連續,如水滴,也可以解釋為“陸陸續續”。
【例句】:馬上就要開會了,滴滴答答地才來幾個人。
【釋義】:本來指白天,也指大庭廣眾、眾目睽睽之意,含有“朗朗乾坤”的意思。
【例句】:青天白日的,關在圈里的羊居然不見了。
【釋義】:指不聽話、調皮搗蛋的意思。
【例句】:這個達江頭子,頭難剃,沒有人搞的定他。
【釋義】:性格乖張,很挑剔,行事令人生厭。
【例句】:老頭子烏筋怪拽的,沒人能服侍好他。
【釋義】:指人說話、做事直接,徹底。
【例句】:我這個人就是一竿到底,有什么說什么。
【釋義】:比喻離奇,不靠譜。
【例句】:竟然偷自己家人的錢,真是散扯扒拉了。
【釋義】:碎瓦片,有的很尖利,容易扎手。
【例句】:肉燒瓦埠扎子明打一成語四個字,瓦埠扎子都好吃。
【釋義】:形容碎得很徹底。
【例句】:豆腐掉地下,稀巴炸爛。
【釋義】:二五,即兩五并立,五十五的意思,這個年齡正是男性趨向老年的結點,老年男子,巢湖方言是“老頭子”。
【例句】:轉眼已經是二五老頭子了,再過幾年就退休了。
【釋義】:形容人面色白凈紅潤。
【例句】:這個小丫頭長得真心疼,眉清目秀,紅白桃生的。
【釋義】:喜歡挑頭鬧事,不老實,不循規蹈矩,做事出格。
【例句】:他從小就是發物頭子,長大進班房,沒什么奇怪的。
【釋義】:本來指人個子高,騎得馬大。現在偏指人身材高大魁梧。
【例句】:籃球隊員一個個人高馬大。
【釋義】:形容人挖空心思。
【例句】:這些人鉆地覓逢地賺錢。
【釋義】:形容非常瘦。
【例句】:有的人再吃都不長肉,精胳朗瘦的。
【釋義】:比喻做事鬼鬼祟祟,遮遮掩掩,或者舉止與常人不同。
【例句】:看你那個神頭鬼臉的樣子就夠了。
【釋義】:不走尋常路,不按規矩形式明打一成語四個字,顯擺的意思。
【例句】:這個小家伙走路都不好好走,楊里三廣的。
【釋義】:形容發育不健全,長勢不旺。
【例句】:今年大旱,絲瓜長得僵頭拐腦的,沒有一個正相。
【釋義】:比喻人不通人情世故,做事沒輕沒重的,不會體貼別人。
【例句】:老實人做事經常木地木骨的。
【釋義】:巢湖方言用“大手大腳”來形容人大方、不吝嗇,有偏向奢侈之意。
【例句】:當前有許多年輕人喜歡互相攀比、花錢大手大腳。
【釋義】:比喻說話不清楚或口齒不清。
【例句】:三歲的娃娃,夾不了舌的說著我們聽不懂的話。
【釋義】:比喻人狡猾。
【例句】:看那個尖嘴八絲的樣子就知道不是好人。
【釋義】:形容人臟,不講究。
【例句】:你能不能搞清絲一點,一天到晚眼屎馬虎的。
【釋義】:是指人耳朵聽力差,喜歡打岔。
【例句】:老太太雖然八十歲了,卻耳聰目明,一點也不聾三拐四的。
【釋義】:形容人或者動物有活力,有朝氣。
【例句】:早晨出門還活蹦亂跳的,現在怎么像霜打的茄子?
【釋義】:非常惹人疼愛。
【例句】:這個奶丫子長得心疼八拉的。
【釋義】:比喻人不節約,有多少花多少,有多少用多少,沒有節制。
【例句】:他家人就是個末底茅缸,你給多少東西他們都能吃光。
【釋義】:偶爾的意思。
【例句】:老年人一般不出門,稀里八岔上一下街,買了東西就回來。
【釋義】:形容人挑剔,逆反,不服管教。
【例句】:你批評他兩句,他就肘頭拐頸,還想翻天啦?
【釋義】:爾耳,古文中的意思是指“如此罷了”。晴天爾耳,在巢湖方言中是強調“大晴天”。
【例句】:剛才還是晴天爾耳的,一轉眼就烏云密布,夏天的天,就是小孩子的臉,說變就變。
看不出來咱平時日常的巢湖話
還隱藏著這些“絕技”
一說出這些四字詞語
就知道是地地道道的巢湖人
咱巢湖的這些四字詞語
你會幾個?
文:李冬梅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