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味生活-1163字作文
“于佩鑫,‘你媽喊你回家吃飯了’”,“噓,別告訴她,偶再玩一下下‘躲貓貓’,正好向你曬曬我的日常生活。”眼睛一閉一睜,一夜過去了,嚎!一天開始了。
如果不加任何修飾的話,進入初中后,生活的本來面目是這樣的:6:30起床、洗漱、吃飯、趕路,7:10準時端坐在教室里,早讀,上午課。中午11:40放學,趕路、吃飯、趕路,1:30準時出現在教室里,下午課。晚上5:30放學,趕路、吃飯、作業、“洗洗睡吧”,9點才能再次回到自己的私人領地——床。把自己往床上一扔,眼睛一睜一閉,一天過去了,嚎!又眼睛一閉一睜,嚎!一夜過去了。一天開始了,生活還得繼續:起床、洗漱、吃飯……
一個“完美無缺”的循環網就這樣構成了。單調、乏味,令人窒息,就像一個蹩腳的廚師燒就的一盤滋味全無,味如嚼蠟,令人難以下咽的飯菜。
我奶奶是全家公認的頂級廚師。她把每餐飯菜打理得色香味俱全,每一道都令人垂涎三尺。每每有人向她討教獨門秘笈,我那頗具哲學家風范的奶奶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調味品用得恰到好處的話,將味美無窮。
是的,調味品既不能多,更不能缺。它來就是來“畫龍點睛”的,它來就是來“錦上添花”的,它來就是來“四兩撥千斤”的,它來就是來飯菜“津津有味”的,它來就是來讓你“吃嘛兒嘛兒香”的。正如做飯一樣,生活也需要調味品。酸甜苦辣咸,千般滋味。我不是一個高明的廚師,但我卻深諳為廚之道,我把我的生活調理得有滋有味。
早上同樣是6:30睜開雙眼的我,會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新聞與報紙摘要節目》廣播聲中,完成一系列必做“項目”,一直到我關上家門;中午,一份珍愛的《揚子晚報》必定是我無法舍棄的飯后甜點;而晚餐,我通常是在善解人意的《飆歌時分》廣播聲中享用,耳邊縈繞的是最最流行的音樂。我用這難得的悠閑與溫馨時光與家人交流一天的經歷、見聞與見解。
每逢周六、周日,你只要看到我那些五花八門的行頭:釣魚桿,網球拍,象棋,N箱玩具,N冊動漫畫冊,占半壁江山的航模……你就會知道我的味精、油鹽醬醋糖是多么豐富;再點開我的qq,出現在你眼前的定是椒紅菜綠,碩果累累的農場,本農場主偷菜的水準,堪稱一流;吸引你眼球的定是泊滿靚車的停車場,日進斗金,我呢,穩當當地做著財大氣粗的“包租公”。打開魔獸世界,戰場上必有我沖殺的身影,那一身行頭令眾玩家垂涎不止;登陸跑跑卡丁車,全民漂移的隊伍里,那個最快最帥的一定是我……你才會知道,我的調味瓶中還有五香、八角及茴香。我熱愛這一切,我將它們經營得有聲有色。
偶個人認為:我們不能只知道“Iamhappy”、“Youarelate”,不能只知道“有理數、多項式”、“兩直線平行、相交與垂直”,不能只知道“夸張、排比與通假字”、“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我們還要關注“哥本哈根”,追求“低碳生活”。我們要學會“躲貓貓”,常做“俯臥撐”,認識“樓薄薄”、“樓脆脆”、“樓倒倒”。管它“風聲雨聲讀書聲,家事國事天下事”皆“聲聲入耳,事事關心”。若“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那么,“哥,你讀的不是書,是寂寞”,總有一天,當你迷惘地發現,你竟然不清楚:你是哪個單位的?那么你就真的成為奧特曼(outman)了,你就連醬油都不知在哪兒打了。
“于佩鑫,‘你媽喊你回家吃飯了’!”對不起,又叫我了,咱就曬到這兒了,哥還得再去打點醬油,拜拜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