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八年級作文3篇
有關八年級作文3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八年級作文3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八年級作文 篇1
打開記憶的閘門,童年那五彩繽紛的生活展現在我的腦海中,童年發生的那一件件難忘的事,也是我感覺像昨天發生的那樣,記憶猶新。
童年的我天真.幼稚,有點傻頭傻腦,想想童年自己做的那一件傻事,有時竟也會情不自禁的笑出聲來,想起童年糗事,更是令我哭笑不得。
記得那時我上六年級的時候,有一次,我晚上睡覺時忘了定鬧鐘了,于是第二天早上便起晚了,我那時眼看就快要遲到了,我呢,不管三七二十一,衣服連看都不看就往身上套,然后拿著洗臉毛巾紅鸞擦一下,早飯也來不及吃就飛奔到了學校。沒想到還是去晚了,我走到門口喊了一聲“報告”,老師和全班40多個同學的目光都向我投來,緊接著便是哄堂大笑,正當我納悶的時候老師走過來對我說:“劉婷婷,什么時候從事爆破事業了?”我對老師的話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這時,坐在門口的一位同學說:“班長,你的發型好酷哦?!边@時,我才恍然大悟,原來忘了梳頭發了,但這時覺悟已經晚了,看著同學們笑得前俯后仰的樣子,我真是哭笑不得,臉蛋頓時變成了紅蘋果。唉!誰讓自己不起早點呢?這又能怪誰呢?既然事情已經發生了,就勇敢地去面對吧,給同學們增添一點兒歡樂也未必不是好事。可是在第二節課上發生的事卻讓我真的很難再次樂觀起來…….
“叮鈴鈴……”第二節課的上課鈴聲響起來了,老師拿著書本走進了教室,這是一節語文課。老師喊了聲“上課”,可我卻不知怎么的喊了一聲“報告”,這讓同學們再次哄堂大笑,同學們站也不是,坐也不是,最終還是將錯就錯說了“老師好”。老師說:“同學們好”。這時我應該說:“坐下。”可我卻又不知怎么的,只想著剛才喊錯了“起立”。又喊了一聲“起立”,緊接著又是一陣大笑,當時正想找個的縫鉆進去,真正體會到了什么叫無地自容,還好老師沒有批評我,還幫我圓了場,要不我真的不知道該怎么辦了。
童年,那么美好,童年生活總是令人向往,令人難忘,童年哪一件件趣事,糗事,也令人哭笑不得,記憶猶新。唉!真想再次回到童年!
八年級作文 篇2
六年級這一年,大概是我最悲哀的一年了吧,因為同桌。 老師在班級里做了一次“乾坤大挪移”,實行“好壞分配制”,顧名思義,就是好學生跟成績有些不好的學生坐在一起,幫助成績有困難的同學學習。就這樣,我跟煤柄爐(綽號)坐在了一起。煤柄爐很會吵鬧,而且經常做出一些搞笑的惡作劇,我們都不喜歡和他在一起,迫于老師的威力,我們只好“委曲求全”,旁邊的同學也想方設法“欺負”他。就這樣,我又渾渾噩噩度過的半學期。 后來,老師又安排了座位,我和一個美名曰“皮帶”的的男生又坐在了一起。那段日子,總算還是平靜。皮帶滿好欺負的,什么修正帶,本子啊,只要我沒有,同桌有的,我就不用再買了,直接用同桌的。前后左右的男生女生也效仿,什么東西都用“皮帶”的。 終于,小學畢業了。脫離了“一男一女”的同桌分配制!畢業晚會上,我回憶了有關同桌的種種往事,真是有些想哭,而又有些想笑。
八年級作文 篇3
讀《曾國藩家書》,從第一封家書開始,筆者就被書里濃濃的親情味所感染,八年級讀后感:讀《曾國藩家書》后的感想。隨著閱讀的深入,這位被譽為“清朝第一中興名將”的形象在筆者心里徹底被改變了。一封封看似聊著居家艱難的家書,字里行間蘊含的是對祖父母、父母、兄弟、妻兒、親朋好友的濃濃的掛念、敬重、關懷、關心之情,每一封家書都洋溢著濃郁親情。看的筆者都想讓時光倒退幾十年,重新回到僅靠書信聯系的時代。
如今人們,應該說是趕上了好時光。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無論多遠,都好像在咫尺之間,都可以通過電話、短信、微信、網絡進行隨時隨地的交流。電子通訊技術徹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現代人可以說已經告別了原始的信紙、信封。但是,無論如何方便快捷,總覺得少了一點感覺。讀著《曾國藩家書》,不由自主的就想起了十幾年前自己寫信讀信的情景。那一封封透著墨香和紙香味的信,讀起來,感覺特親切特溫馨,信中的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活靈活現,都栩栩如生,仿佛寄信者就坐在自己身旁。讀著親朋好友的來信,感受到的是寄信者那份濃濃的親情友情。如今,無論是接電話還是看短信,總覺得少了一點韻味和感覺。
讀《曾國藩家書》,讓我們看到了作為史上名臣曾國藩的另一面,那就是人性中最美麗最溫馨的善良之光的閃現。那一封封家書,無論長短,字里行間充滿的是對親朋好友的掛念、關心和關懷,字里行間充滿的是中華民族最美好的道德——孝悌。一代名人重臣通過家書讓我們看到了他深厚的道德修養??丛募視惺艿降氖撬亲永锬欠輰胰说臐鉂庥H情。作為一個在京城做官的人,曾公在給祖父的一封家書中寫到,“在京為官之人都是東拆西借的過日子……”曾公在家書多次提到生活的艱難,但是總是盡力的幫助家人和親朋,讀后感《八年級讀后感:讀《曾國藩家書》后的感想》??吹竭@些,我感動了,而且感動的想流淚。如今,我們生活的時代,雖然物質生活非常富足,但是,幾乎所有的人都感到很迷茫,很困惑。也許我們困惑迷茫的原因是我們心里少了像曾公一樣的親情和友情。
也許是因為現在的這個世界誘惑太多,也許是因為人人都忙于追名逐利,如今,人與人之間曾經擁有的濃濃親情和友情好像在逐漸變得淡薄,維系人與人之間感情聯絡的紐帶越來越脆弱,感情的深淺和好壞全維系在利益的天平上。一旦利益的天平嚴重失衡,曾經濃厚的親情和友情就會變得寡淡如水。古人所云的.“富在深山有遠親,窮在鬧市無人問”的人間百態,在當今物質極度文明的社會上更加凸顯。我們將一切都歸咎于窮和富這兩個字,似乎有點偏薄?!对鴩視芬粫?,從很多家書里我們都能夠看出作為為官之人的曾公生活的艱難,有些時候冬天要靠外官進獻的炭資錢過活。這樣的生活境況也許現在人覺得不可思議,更不敢相信,但是,當時曾公的生活境況就是如此。即使如此,他還時刻不忘盡最大努力接濟家人和親朋好友??戳嗽募視矣悬c頓悟了,維系親情和友情的金鑰匙不是名利,而是深厚的文化修養和道德熏陶。
曾公在家書中,上千次的提到他的弟弟們學習狀況,從中可以看出曾氏家族對教育的重視程度。曾公家書中字里行間流露出的那份濃濃的親情和友情,來源于曾公深厚的文化修養和積淀。所以說,改變人的素質,真正的根源還在于教育和文化。今天,現代人缺失的正是物質的超前發展和教育的相對滯后,物質和文化發展的不平衡導致了如今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和道德問題。
當下的中國,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更迫切的問題是發展文化和教育。經濟可以改變人的生活狀況,而文化和教育可以改變一個民族和國家的素質。民強方可國富,民強首先強的應該是文化素質和道德修養。沒有文化和道德修養的人,即使披金戴銀,擁有萬貫家財,充其量也就是一個動物而已。因為人畢竟是靠感情維系的動物,沒有感情與禽獸無異。
《曾國藩家書》處處洋溢的濃濃親情和友情,正是迷茫的現代人正在丟失的和渴望得到的東西。當每個人的內心都充滿的濃濃的親情和友情時,也許這個社會才不會那么浮躁和狂熱,也許每個人的心兒才會多幾分寧靜和安逸。構建和諧社會,和諧來自于民眾深厚的文化積累和道德修養,除此也許別無他法。
曾公作為歷史上一位毀譽參半的人物或者領袖,我們不去評說其史上的功與過,只就其人性中最閃光最美好的一點就足矣,人無完人,孰能無過。最后,以曾公的一首詩結束此文,“左列鐘銘右謗書,人間隨處有乘除。低頭一拜屠羊說,萬事浮云過太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