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知了作文一年級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下面是小編為你準備的一年級捉知了作文,快來借鑒一下并自己寫一篇與我們分享吧!
捉知了作文一年級篇1
每到炎熱的夏天,歌唱家知了就會上場演奏交響曲。“知──了──知──了──知──了──”每每這時,我和小伙伴們便三五成群地去樹林里捉知了。
有一回,我和兩個伙伴去捉知了。順著知了的叫聲,我們來到樹林里。可是我們剛走近,那叫聲就戛然而止了,看來聰明的知了知道有人來了。于是我們屏住呼吸,眼睛四處巡視,終于在一棵樹上發現了一只知了的身影。我悄悄地摸到樹下,輕輕地籠起手掌,慢慢地舉高手臂靠近知了,當手掌離知了只有幾厘米時,猛地一罩,那只黑乎乎胖嘟嘟的知了就落入了我的“法網”。
小伙伴們見我得手了,都興奮地跑過來看熱鬧。我也想在小伙伴面前好好地展示一下戰利品,可哪想到那只知了在我的手心里轉來轉去,弄得我癢癢的,我忍不住一松手,它竟然從我的指縫里鉆了出去,“撲”一下飛走了。“唉!”我氣得直跺腳,還不停地埋怨要看知了的小伙伴。
失敗是成功之母。有了前一次的教訓,我吸取了經驗,只要捉到一只知了,我就小心翼翼地把它們裝進袋子里。沒多久,我就捉了十多只知了。它們用上了吃奶的勁兒,在袋子里拼命掙扎。哈哈!但它們再也逃不出我的手掌心了。
捉知了,是童年的快樂;捉知了,是友情的見證;捉知了,是見聞的豐富。現在我真希望能再回到那充滿快樂的時光里。
捉知了作文一年級篇2
每個人的童年都有一件有趣的事。在我的童年里最有趣的一件事是我和爸爸捉知了。
那是去年夏天的午后,火辣辣的太陽烤著大地,熱得我喘不過氣來。一只只知了不停的叫喚著,吵得我心煩意亂,安不下心讀書。突然爸爸走過來說:“走吧我們去捉知了。”我聽了,立刻高興得手舞足蹈,煩躁的事早也忘了。接著,我和爸爸到了樓下的公園里找知了。首先爸爸教我怎么做一個完美的捉知了的工具,先在公園里找一個又粗又結實的竹竿,但爸爸告訴我也不要太粗,把鐵絲結實地捆在竹竿的一端,然后爸爸再找一個不透風的大塑料袋,往鐵絲的周圍一套,一個完美的捉知了的工具就做好了。我又按照爸爸教我的步驟又再給自己做了一個。
我和爸爸來到柳樹下,尋找知了。我抬頭一看,一眼就看見了一只又大又肥又健壯的知了。我說:“爸爸你看,好大好肥的一個大知了。”爸爸聽了之后,小心地靠上去。還沒靠近知了就遠走高飛了,似乎知道我們要抓住它一樣,這只知了真聰明。我和爸爸沒有因為失敗而放棄,開始了第二次進攻。我選中一只正在吸柳汁的知了,然后舉起工具往上一套,哈…抓住了。這次成功的捕捉讓我信心十足,一連捉了好幾只……
我喜歡童年為我帶來的樂趣。
捉知了作文一年級篇3
夏季,當夕陽親吻西山,當天上的白云被晚霞染紅,一天中最美好的時刻到來了。迎面吹來一陣晚風,讓人好不愜意。人們陸陸續續走出房門。在這么好的天氣中,有誰會不出去走走,玩一把,再回家痛痛快快地洗個瀑呢?
我和幾個好朋友抄著“家伙”,往不遠處的樹林里“進軍”。我們的“家伙”是在一根長竹竿頭上綁一個鐵絲圈,鐵絲圈內綁上紗網。這“家伙”雖然不起眼,但對我們來講,可是….件“終極武器”,捉知了時少不了它。
我們順著知了的尖叫聲,很快把目光鎖定在一棵大樹上。我們隨即展開地毯式的搜索,很快就發現一只肥大的知了盤踞在樹干上,正貪婪地吸食著甜美的樹汁,一點兒也沒有覺察到危險已經降臨到了它的頭上。
我們小心翼翼地靠近著,生怕發出一點聲音把知了給嚇跑了。終于接近了,我悄無聲息地將竹竿往上挪,當我把竹竿挪到竹竿柄的時候,我的鐵絲圈終于對準了那只知了。此時,周圍似乎一片死寂,只能聽到我們“怦怦”作晌的心跳聲和不均勻的、粗粗的呼吸聲。在此時,一切都停止了……
“噗”的`一聲,知了被捉住了。我們歡呼著,跳躍著,歡笑聲傳遍了整個村子……
捉知了作文一年級篇4
傍晚我們從魚塘出來,看見對面樹林有人影、燈光,我問爸爸:“他們在干什么呢?”爸爸說:“在捉知了。”爸爸又說:“咱們也去捉知了吧。”“好”。我和媽媽不約而同的回答。
到了林子,爸爸說:“知了的卵是產在樹根的泥地里,孵化后就順著樹干往上爬,所以我們看著樹干就能發現它。”話間剛落,就聽到爸爸興奮地喊:“我抓到一只!”我趕快跑過去問爸爸在哪里?爸爸伸出手來讓我看,真丑呀!它是橢圓形的,眼睛像小土球,前爪像拉拉咕的前爪,身上沾著泥土,身體是灰褐色的。“它怎么跟我見過的不一樣?”我問道。爸爸說:“夜里它蛻殼,蛻完殼就長翅膀了,就變成我見過的那種了。”
天色已晚,爸爸說:“咱們回家吧!”回到家里,我把知了放到了紗窗上。第二天早上,我發現一只知了成功蛻殼,長出了翅膀,不知飛到哪去了。我仔細的觀察了紗窗上的殼,這是一個很完整的殼,背部有一道裂開的口子,看來它是從背部出來的。另外一只只出了三分之一,頭、后背只出了一點,就憋死了。看來這只沒有那只強壯。通過這次觀察,我簡單的掌握了知了的習性。
捉知了作文一年級篇5
夏天到了,你們最多的感受肯定就是——熱!熱的時候你們一定都喜歡吃棒冰、開空調吧?可我和你們不一樣,我在夏天最喜歡做的事情是——捉知了,它可是我的拿手絕活。
知了是一種很特別的昆蟲,雄的知了會叫,雌的知了卻不會叫。更神奇的是,它長著一根針管般又細又硬的嘴,讓知了可以用它穿破又硬又厚的樹皮,吸取樹干里面的汁液。
如果運氣好,你還會在捉知了的時候,偶爾會看到幾個金色的小東西“爬”在樹干上。不用怕,那只是幾個知了生長過程中褪去的殼,正是“金蟬脫殼”中的“殼”。你可以把它拿下來觀察一下,也是很有趣的一件事情。金黃色半透明的殼上面有一層又短又細的絨毛,整個蟲體的頭、腿、軀干都很完整,看上去就像活的一樣。這個殼脆脆的,一捏就碎,發出“咔嚓咔嚓”的聲音。聽爺爺說,知了的這個殼還可以做中藥呢!
捉知了的網是一件很特殊的工具,一般我們是用絲巾和鐵絲做的,用鐵絲拗成一個圈,把絲巾圍成一個長長的`兜,這樣知了一旦掉進去,就很難出來了。然后在鐵絲和絲巾做成的網兜下面,還要配上一根長長的竹竿,因為知了一般都停在很高很高的樹干上,它也知道下面很危險嘞!
每次我都是和爺爺一起去公園捉知了,往往我們都是空手而去,直到抓到裝不下了才戀戀不舍的離開公園回家。爺爺是個捉知了的高手,他的動作很敏捷,一般知了還沒反應過來就已經落入了爺爺的網兜里了,所以每次爺爺都能捉很多。爺爺還把捉知了的訣竅告訴了我,知了的眼睛看不見后面,所以要從后面偷襲,他示范給我看:爺爺慢慢地從知了身后伸出網兜,然后等到距離差不多的時候,猛地一下罩住知了,知了本能地會飛起來,然后它就落入了“圈套”——掉進了我們的網兜里了。我看到這招還真管用,高興地一蹦三尺高,因為我也學會了爺爺的“高招”!從此以后,我也成了一個捉知了的小能手啦!
所以同學們,天氣熱也不要天天躲在家里,出來玩一玩也是很有意思的呢!
捉知了作文一年級篇6
每當聽到知了的叫聲,我就想起小時候和爸爸一起捉知了的事。
那是夏天的一個晚上,皎潔的月光如水地灑在地上,風涼絲絲的。突然,我想去捉知了,爸爸說:“好,咱們一起去。”爸爸拿起一根長長的棍子,把那些知了捅下來,用袋子裝起來,捅了一個又一個。我也學著他的樣子去捅,用手抓住放進袋子的時候,生怕它咬我,一不小心把它放了,它馬上逃走了,消失得無影無蹤。我看看爸爸,都抓了好幾只了,我連一只也沒抓到,唉,真倒霉。
終于可以回家了,爸爸進了他的工作室——廚房。只見爸爸先倒了點油,來了個“武松打虎“把知了炸得油都滴出來了,我口水都流出來了,我還不知道吃起來是什么味道呢?過了一會兒,知了炸好了,吃起來又香又脆,我吃了對爸爸說:”我們以后再去捉來吃,行不行?”“行,老爸聽你的。”爸爸微笑著說。
到現在我還想去捉幾只拿來吃呢!讓我好好地回味一下,因為許多年沒吃到了,也有四年了吧!在這四年里,我去了別的地方,都吃不到知了了,唉,沒辦法嘍!
捉知了作文一年級篇7
現在正是烈日炎炎的夏天,也正是知了猴變成知了的季節。我們都知道,知了是一種專門吸食樹干汁液的害蟲。它的幼蟲就是知了猴,是一種高蛋白食品,知了猴脫了的殼叫蟬脫,可以入藥。這么好的東西誰不會心動呢?我就跟著表弟和二姨夫去捉知了猴。 那天晚上八點左右,天空已沒有了色彩,變得暗淡無光。我和二姨夫還有表弟,拿了兩個手電筒和兩個方便面袋子騎著摩托車,直奔目的地——醫院。 到了醫院我和表弟拿著手電筒四處照,二姨夫說花園里的知了猴多。我和表弟便興沖沖地跑向花園網 ,拿手電筒照冬青,我忽然眼睛一亮。便把表弟叫了過來,表弟定睛一看,嘆了一口氣:“唉,不就是一個蟬蛻嗎。”我們便繼續開始尋“寶”。可找了半天,知了猴一個也沒有,知了殼卻一大堆。二姨夫有點生氣的說:“照你倆這樣,到天亮也難找出一個。”“給我一個手電筒”。
我把手電筒給了二姨夫。我倆吸取了教訓,就一心一意的從頭開始。 我倆慢慢地走了一米多遠時,在冬青的葉子上發現了一個正在脫皮的知了。我生怕它跑掉,沖上去一下捉住了知了。我倆興高采烈的拿著知了給二姨夫看,二姨夫看了高興地說:“繼續努力!”我倆的袋子里的知了猴漸漸多了,二姨夫的袋子也有了很多。 到了十一點多,我和表弟已有一點睡意,我們就回家了,到了家一數共有68只知了猴。看著這么豐碩的勞動成果,我們高興極了。 通過這件事,我總結了一個道理——細心就是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