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總動員觀后感
海底總動員觀后感
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不能光會看哦,寫一篇觀后感吧。但是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海底總動員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海底總動員觀后感1
美國迪士尼動畫大片《海底總動員》在中國上映后,引起了很大轟動。《海底總動員》到底是什么內容呢?帶著許多問號,我和同學們一起走進了德州市人民電影院。
故事是這樣的:一對小丑魚夫婦,生了三百多個卵,但在一次鯊魚的襲擊中,三百多個卵只剩下了一個卵。在父親馬林的細心關照下,這個卵生出了一個十分可愛的小魚,馬林給他起了個名子,叫尼牟。馬林百般關愛他,有一次,尼牟跟他賭氣,不小心被人類給抓走了。馬林為了救孩子,和一個有暫時健忘癥的朋友,智斗鯊魚,勇闖水母陣,還和一個叫龜龜的烏龜,一起橫過澳大利亞洋流,終于見到了自己的兒子,但見到的時候,尼牟好像已經“死”了。馬林很無奈地離開了。實際上尼牟為了逃命是裝死,當人們把它扔到馬桶里以后,它機智地逃走了,來到了盼望已久的海洋,見到了他朝思暮想的父親馬林。他后來還幫助一大群金槍魚逃出了人類的魔爪。尼牟走后,在魚缸里的伙伴也一個一個地逃出來了。
看了這部動畫片,我不免有一些憂慮。人類將魚類放入魚缸中供自己觀賞,難到就沒有想過,如果你是一只在魚缸里的魚,失去了自由,你會怎么想?魚類是不會甘心情愿地在魚缸里渡過一生,它們向往大海,它們向往湖泊,它們向往大江,它們向往大河,它們向往小溪,它們向往大自然,向往自由!現在人類大量捕殺海洋中的魚類,難道就沒有想想,魚類會甘心嗎?不,永遠不會的。它們不甘心被活活地殺掉,不甘心一生都沒有自由,不甘心自己死在人類手里,還有,還有……它們有一千個不甘心,一萬個不甘心。在此,我呼吁人們,不要再破壞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不要再亂殺一禽一獸,不要再殺害我們的朋友,要保護好自然界中的一個個生靈。消滅動物,就是在消滅人類自己。如果有一天世界上的動物全都消失了,那人類還能生存嗎?地球是宇宙給人類和動物共有的一片可以生生息息的空間。我們要珍惜這一片可以供我們使用的土地,珍惜這自然界中的每一個生靈吧。保護動物,就是保護人類自己!
海底總動員觀后感2
美國迪士尼動畫大片《海底總動員》在中國上映后,引起了很大轟動。《海底總動員》到底是什么內容呢?帶著許多問號,我和同學們一起走進了德州市人民影院。
故事是這樣的:一對小丑魚夫婦,生了三百多個卵,但在一次鯊魚的襲擊中,三百多個卵只剩下了一個卵。在父親馬林的細心關照下,這個卵生出了一個十分可愛的小魚,馬林給他起了個名子,叫尼牟。馬林百般關愛他,有一次,尼牟跟他賭氣,不小心被人類給抓走了。馬林為了救孩子,和一個有暫時健忘癥的朋友,智斗鯊魚,勇闖水母陣,還和一個叫龜龜的烏龜,一起橫過澳大利亞洋流,終于見到了自己的兒子,但見到的時候,尼牟好像已經“死”了。馬林很無奈地離開了。實際上尼牟為了逃命是裝死,當人們把它扔到馬桶里以后,它機智地逃走了,來到了盼望已久的海洋,見到了他朝思暮想的父親馬林。他后來還幫助一大群金槍魚逃出了人類的魔爪。尼牟走后,在魚缸里的伙伴也一個一個地逃出來了。
看了這部動畫片,我不免有一些憂慮。人類將魚類放入魚缸中供自己觀賞,難到就沒有想過,如果你是一只在魚缸里的魚,失去了自由,你會怎么想?魚類是不會甘心情愿地在魚缸里渡過一生,它們向往大海,它們向往湖泊,它們向往大江,它們向往大河,它們向往小溪,它們向往大自然,向往自由!現在人類大量捕殺海洋中的魚類,難道就沒有想想,魚類會甘心嗎?不,永遠不會的。它們不甘心被活活地殺掉,不甘心一生都沒有自由,不甘心自己死在人類手里,還有,還有……它們有一千個不甘心,一萬個不甘心。
在此,我呼吁人們,不要再破壞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不要再亂殺一禽一獸,不要再殺害我們的朋友,要保護好自然界中的一個個生靈。消滅動物,就是在消滅人類自己。如果有一天世界上的動物全都消失了,那人類還能生存嗎?地球是宇宙給人類和動物共有的一片可以生生息息的空間。我們要珍惜這一片可以供我們使用的土地,珍惜這自然界中的每一個生靈吧。
海底總動員觀后感3
最近雙休日佳比較忙碌,為了接送方便,把暑期的學而思安排在這兩天上午,和這個月周日下午的培訓課組合起來,就顯得只剩周六半天空閑了。不過這樣的安排佳平時有比較多空余的時間。
我們忙中偷閑,雖然下著暴雨,傍晚還去看了電影《海底總動員2:多莉去哪兒》,電影院空調好足,我中途到外面取暖,佳倒是自始至終,雖然影片不是特別扣人心弦,但佳看得目不轉睛。我進出都沒當回事。迪士尼元素讓佳一看到放映就很興奮,用手機不停捕捉著鏡頭。
今天佳親手采摘了我們陽臺上種的黃瓜。這是我們第一次種瓜,看著它一點點從瓜子到秧苗,到開花結果,佳也見證了這個果實的成長,每天會去觀察它的變化。一直舍不得吃,直到留到足夠成熟。我們三個分享收獲的喜悅,品嘗在口滋潤在心。
佳問:為什么我們人要長的不一樣啊?如果男的都一樣,女的都一樣。那不挺好嗎?我納悶地問她那不亂套了?孩子怎么認清自己父母啊?佳說這有什么難的?搞不清她稀奇古怪的想法。
電影簡介:大家最喜愛的、健忘的多莉回來了!這次她將與好朋友尼莫與馬林一起,尋找她的神秘過去和她遺失的家庭。她能記起來什么?她的父母是誰?還有,她是從哪兒學會了說鯨語?多莉與馬林、尼莫一起開啟了這場改變“魚”生的大冒險,穿越大洋至加州著名的海洋生物研究所。在這里,多莉獲得了三位有趣居民的鼎力支持:一只脾氣暴躁、經常讓研究所雇員找得團團轉的章魚漢克;一頭堅信自己的生物聲吶技能出問題了的白鯨貝利;以及一頭嚴重近視眼的鯨鯊運兒。當多莉和朋友們在研究所錯綜復雜的內部水道中輾轉前行時,她也逐漸對友誼、親情和家庭的奧義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小丑魚馬林和藍唐王魚多莉的冒險旅程既有笑點,也不乏淚點,除了不減的樂趣,便是滿滿的情懷!這次挑起主角大梁的是前作里最搶戲的多莉,那條患有健忘癥又非常搞笑的藍唐王魚。多莉最大的特色就是話嘮,嘴巴一直講不停,相當逗趣!
海底總動員觀后感4
《海底總動員》主要演的是在澳洲大堡礁的深海中,大海里有一對小丑魚父子,在孩子尼莫還是魚卵時,媽媽就被鯊魚吃掉了,爸爸瑪林很是難過!
漸漸尼莫長大了,可是爸爸做事常常前怕狼后怕虎,畏首畏尾,十足的膽小鬼,尼莫覺得爸爸很不勇敢,甚至有點瞧不起爸爸。
尼莫對大海充滿好奇,天不怕地不怕,不聽爸爸忠告,跟同伴去玩耍的時候,竟然被漁網逮到了,輾轉被賣到一家牙醫診所。瑪林對兒子的生死未卜十分擔憂,即使平時膽子很小,為了兒子也要勇敢豁出去了。很快,爸爸不畏艱險,克服重重困難找尼莫已經找到悉尼的事傳開了,也傳進了尼莫耳里,而尼莫不相信,說爸爸怕大海。看到這里,我很理解爸爸為愛做出的努力,即使弱小的生命也能爆發出巨大的力量,而這種愛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是無價的!它超越了一切,創造了奇跡,很為父子兩高興!
片中尼莫過早的失去了母愛,幼小的心靈收到了那么大的創傷還很堅強,在爸爸不在身邊的日子里,不僅保護好了自己還學到了不少本領,也懂得了很多道理!在尼莫的道理中有一條“人多力量大”,不僅與爸爸重逢,還救了好多朋友!
《海底總動員》觀后感----辛秉轅這部電影讓我明白了受人照顧往往弱不禁風,而在風雨中成長才能頑強地抵抗歲月的風寒。在如今獨生子,家里小皇帝的籠罩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真不知道沒有大人的庇護會是怎么樣一種慘狀,所以我們要不斷磨煉,讓自己更加堅強,在經歷中積累經驗,悟出道理!
記得有這樣一句話令我很是感動:放手才是愛!
海底總動員觀后感5
看完電影《海底總動員》第二部《多莉去哪兒》,腦海中一直浮現著小魚們的樣子,它們在茫茫大海中顯得多么渺小,可是小小的它們卻做出了大膽的事情,我佩服它們的堅持,勇氣,為它們點贊。
第二部《多莉去哪兒》,講訴了患有失憶癥的藍唐王魚---多莉,在一次偶然事情中勾起了家人的回憶,不變的信念,在小丑魚父子和其他動物的幫助下終于找回家的故事。
這部影片最吸引我的不是那絢麗夢幻的海洋和海底動植物,而是故事情節的一步步發展,我仿佛與多莉一起尋找它的家人。以前看電影總希望電影慢點結束,再多加些情節,而當我看這部影片時,就希望電影不要那么艱難,快結束才好,好讓多莉快快的與家人團聚。
電影中最使我難以忘懷的情節是多莉在離城市不遠的大海中遇見爸爸媽媽的那一刻,看著一條一條貝殼鋪成的路,讓多莉想起小時候,爸爸媽媽告訴過她,跟著貝殼就能找到家的方向。
一條條貝殼鋪成的路真的帶著多莉回家了,那一刻我好開心。多莉的爸爸媽媽一直沒中斷鋪貝殼路,他們一直沒有停止過,這段情節讓我為多莉的爸爸媽媽致敬,他們為了找到自己的孩子始終沒有放棄,費盡心血啊!看到這個片段我又想起了《海底總動員1》中,小丑魚爸爸馬林尋找兒子尼莫時的場面,不畏艱險,千辛萬苦,……這些告訴我們了父母之愛多么偉大。
看完影片也讓我想到了一個群體——留守兒童,他們就像無數個多莉,也患有“失憶癥”,他們中有的記不起父母長什么樣子,父母為了他們不得不遠離家園去掙錢。我希望他們的結局就像《海底總動員》一樣,他們的爸爸媽媽可以常回家。
海底總動員觀后感6
每當我看到魚缸里無憂無慮的魚兒時,便會想起那部感人的動畫片——《海底總動員》。
《海底總動員》把我帶到了神秘的大海,大海里有一對小丑魚父子,在孩子尼莫還是魚卵時,媽媽就被鯊魚吃掉了。漸漸尼莫長大了,也該上學了,他對大海充滿著好奇,便不聽爸爸的忠告。他發現了一艘潛水艇,不料被潛水員捉去,尼莫被那位潛水員帶到了一位住在悉尼的牙科醫生家。尼莫在牙科醫生家認識了一些好伙伴,他們對尼莫很關心。
很快,爸爸不畏艱險,克服重重困難找尼莫已經找到悉尼的事傳開了,也傳進了尼莫耳里,而尼莫不相信,說爸爸怕大海。其實尼莫只看到了表面,他不知道,只要心中有愛,再弱小的生命也能迸發出巨大的力量,而這種愛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這種愛是有魔力的。
看了這部動畫電影,我不免有些憂慮。人類將魚類放入魚缸中供自己觀賞,難道就沒有想過,如果你是一只在魚缸里的魚,失去了自由,你會怎么想?魚類是不會心甘情愿地在浴缸里度過一生的,它們向往大海,它們向往湖泊,它們向往大河,它們向往小溪,它們向往大自然,他們向往自由!現在人類大量捕殺海洋中的魚類,難道就沒有想想魚類會甘心嗎?答案是永遠都不會。它們不甘心被活活的殺掉,不甘心一生都沒有自由,不甘心自己死在人類手里,不甘心……它們有一千個不甘心,一萬個不甘心。在此,我要呼吁人類,不要再破壞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不要再亂殺一禽一獸,不要再傷害我們的朋友,要保護好自然界得一個個生靈。
海底總動員觀后感7
轉眼十多年過去了,還記得看第一部海底總動員時,我還是一名學生,時下正值暑期,海底總動員二多莉去哪了正在熱映,便和孩子同去觀影。中文配音一開口,仿佛我又回到了童年。迪士尼出品,皮克斯工作室制作,前作導演安德魯斯坦頓繼續執導,原班人馬配音。
這并不是一部再度以小丑魚父子為主角的電影,《海底總動員》里總是健忘的多莉尋親之路成為了這部新作續集的脈絡。多莉突然想起了自己小時候和父母失散,準備去加州莫羅灣尋找失散的家人。于是不放心的小丑魚馬林和兒子尼莫一起組隊上路。一開始出了點意外,多莉到了海洋生物研究所遇到了善于偽裝的章魚漢克,而馬林和尼莫去尋找多莉。一路上它們還遇到了好心的同伴近視眼鯨鯊運兒,腦震蕩的白鯨貝利還有痞子海獅弗盧克和魯德爾,在大家的幫助下和多莉勇往直前的精神下終于沖破重重困難終于一家人團聚的故事。相較于小丑魚父子在電影中的黯然,《海底總動員2》中既能變色,又善偽裝的章魚哥是這部作品的黑馬爆點,它亦如《馬達加斯加3》中的企鵝,承擔起了電影“笑”擔當的重任,而其余配角例如海獅水賴白鯨,傻傻賣萌的裝點,更使電影打上了鮮明的好萊塢烙印,那忍俊不禁的美式幽默,不同于多年來諸多中國動畫對《海底總動員》拙薄的仿效,為人真正走進了皮克斯正統奇妙絢麗的海洋世界。
雖然這部續作依舊只是換湯不換藥的尋親故事,比起初見時的歡愉有著那么些許的頹勢,但不可否認,在一部優秀的電影里,情感的附加永遠會令人動容,多莉父母用貝殼鋪成的尋親之路,在最后依舊為人收獲以對家深深的眷戀。電影里告訴我們人生的美妙多來自計劃之外,最美好的事情都是偶然發生的。只要用心什么事情都能做得到。這部強調親情和友情的動畫片算得上老少咸宜適合各年齡段去看。
海底總動員觀后感8
每個人心中都有印象最為深刻的一部電影,而我呢?也不例外喔!記得,在好幾個月前,叔叔帶我們到電影院,看了一部電影叫做“海底總動員”,“海底總動員”主要是描寫一只魚爸爸找尋一只魚兒子,全海底的魚、蝦、螃蟹都熱心幫忙尋找的故事。
這部電影是描述從前有對魚夫妻,生了一窩的卵,有一天,魚夫妻在海底玩耍時,遇到了一只大鯊魚,當時魚媽媽二話不說,馬上游回窩去,這只鯊魚也游了進 去,一段時間后,魚爸爸看到魚媽媽及未出生的卵都消失得無影無蹤,魚爸爸心里有數,他們已被鯊魚吃了!突然,魚爸爸看到窩里有一顆僥倖存活的卵,在傷心之余,魚爸爸下定決心要好好撫養這顆蛋。
“當!當!當!”下課鐘響了,當年劫后余生的蛋已經變成一只小魚,它的名字叫尼莫,尼莫一聽到下課聲,便馬上游回家,一回到家就跟朋友們比賽誰游得遠,這時輪到尼莫了,當它游出去時,正好被海上捕魚的人類撈了起來,一段“千里尋子”的故事就由此展開了。
尼莫失蹤后,魚爸爸便開始尋找它,游過好幾公里,問過好幾百只的魚,依然沒有它的消息。尼莫被捉走后,被放進一個水族箱里,水族箱里的魚,知道尼莫是意外被捉來這里,便幫忙它想辦法回去。終于,它們想到了一個辦法,并且順利幫助尼莫回到了大海,從此以后尼莫與爸爸的感情就更加親蜜了!
看了這部電影后,讓我好感動喔!我覺得世界上的爸爸、媽媽都很疼愛自己的小孩,連動物們也不例外,既然我們知道我們有一對疼愛我們的爸、媽,所以我們要做好自己份內的事,才不會辜負爸、媽對我們的期望!
海底總動員觀后感9
由于看得不是HD版,畫質上稍微有些遜色。在對海等大場景下的表現不夠震撼。
父親馬林對著這個唯一幸存下來的兒子尼莫呵護有加,由于魚卵時的遇襲,導致尼莫一個胸鰭發育不起來,因此就更加過度呵護了。處處呵護著尼莫,上課怕他遇危險,勸誡他還是晚些時候再讀算了。聽到老師要帶他們去峭壁,嚇了一跳,趕緊跟去。看到尼莫游開,更擔心遇到危險,喊著叫他回來。面對著這個嘮嘮叨叨的家長,而且還在自己的同學面前嘮叨,多滅面子啊。這時小孩的叛逆心理就呈現出來了。尼莫忽然勇敢了起來,準確的說應該叫莽撞。游向了快艇,并碰了一下。然而正準備功成榮歸時,被快艇上下來的潛水者抓去了。
因此,父親踏上了尋找兒子的歷程。途中也發生了不少故事,經歷了幾次九死一生的磨難。最后為了救多莉勇闖水母群,被龜龜救了下來,帶上來暖流這條高速公路。
在暖流這段時期,烏龜的孩子們相當活躍,龜龜讓他兒子去穿越暖流。面對這種現象,馬林問龜龜不擔心孩子的安危嗎。而龜龜們就是這樣放手讓孩子們去做的。作為父母要相信孩子,其實這樣做就是能培育孩子的進取心。這一段對話,多少給了馬林一些啟發。
教導了,知道了,但是又有多少父母能做到呢?不經歷痛苦的掙扎能改變呵護溺愛這種教育方式嗎?不知道。待面臨時,要注意觀察,適時需要營造一個不會過度呵護的環境,比如和爺爺奶奶保持距離,別給長輩帶;在安全的情況下,讓孩子自己接受錯誤,跌倒了自己爬起來,讓其懂得吸取教訓。
海底總動員觀后感10
《海底總動員》這部電影講的是“在大海中住著兩條可愛的小丑魚,他們生下了許許多多的魚卵,但在這些魚卵孵化成小魚之前卻被大鯊魚吃掉了,經歷了這次”洗劫“之后,就只剩了小魚”尼莫“和爸爸生活在一起。但是沒過多久”尼莫“又被撈魚的船撈走了,他被放進了牙醫的魚缸,于是爸爸踏上了尋找兒子的旅途,而”尼莫“也和在魚缸里的伙伴們不斷努力逃離魚缸,終于,在歷經了千辛萬苦之后,”尼莫“和爸爸終于團聚了,他們又開始了幸福的生活。”
雖然電影的結尾非常圓滿,但我卻高興不起來。人們將無數美麗而又奇特的魚兒放進了自己的魚缸中用來觀賞。但是人們在觀賞的同時卻沒有想到,如果自己是一條魚,原本生活在無比廣闊、美麗的海洋之中有著許許多多的朋友、親人,而現在卻被關在一個窄小而又單調的魚缸之中做一個觀賞品,那么失去了自由的自己還會快樂嗎?我想答案必然是否定的。魚兒們向往的地方是湖泊、長江、大海而不是一個窄小的魚缸;談本向往的是自由自在的生活而不是受到拘束的日子!讓他們在一個狹小的魚缸中生活一生,難道不是一種非常殘忍的做法嗎?
除了生活在大海中的魚類,還有生活在天空、陸地、沼澤……中的各種飛禽走獸,人們殘忍地將它們捕捉,讓他們做人類的寵物。失去了自由的他們會甘心嗎?不會,永遠都不會!他們會為了自由,而不惜付出一切代價。所以清江魚兒放回大海,讓鳥兒重回藍天,然各種動物回歸大自然,回到他們的家吧!人類,請還動物們自由。
海底總動員觀后感11
很長時間了,駿寶一直嚷嚷著要去看電影,正好上周孩爸看到同事帶小孩去看了《海底總動員——多莉去哪兒》,反饋不錯。我們這周就決定帶他去看看。說實話,周末一直和媽媽們帶孩子出去玩,都好久沒一家人出去玩了,所以挺開心的。
天街的盧米埃影院。提前選票,選擇了最好的觀影區。家附近有17.5影院,但是兒童還得買票,廳又小,就打了個蹦蹦來長楹天街了。這邊不用買兒童票,廳很大。
爸爸給買了一大桶的爆米花和兩瓶水。進去的時候快開始了,所以關燈了,沒拍到亮的照片,隨便拍了一張暗暗的。樣子還很滑稽。
3D版的海底世界是非常美,非常漂亮的。孩子從開頭一直看到結尾,津津有味的。
故事講的是一個叫多莉的小魚,只有5秒的記憶,所以爸爸媽媽怕她走丟,長大以后不能照顧自己,所以一直倍加呵護她。但是多莉為了找媽媽喜歡的紫貝殼,在海洋中迷路了,后來一直都在尋找媽媽的路上。
歷經千辛萬苦,終于憑一點一點零散的記憶找到了家,可是爸爸媽媽已經不在家了,被之前的同伴告知媽媽去世了。
多莉迷茫了,眩暈了,她游啊游啊,又回到了有貝殼的地方……看到了一條條貝殼鋪成的路。她記得媽媽說過,只要沿著貝殼路一直走,一直走就一定能找到家!多莉找到了自己的家,正在懊悔的時候,爸爸媽媽帶著貝殼回來了,爸爸媽媽已經老了,他們一直在找貝殼,用貝殼鋪路,他們相信多莉會回來的,所以一直等待著,盼望著……
一家人擁抱在一起哭了……我也情不自禁的落淚了。
找家的過程中,多莉勇往直前,還認識了很多朋友,朋友們知道她的遭遇也都在一直幫助她,朋友也一直被她的執著、助人為樂而感動。
非常溫馨、感人的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