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國》讀后感
《雪國》讀后感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后感吧。你想知道讀后感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雪國》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雪國》讀后感1
穿過縣界長長的隧道,便是雪國。夜空下一片白茫茫。火車在信號所前停下。島村已經到達了雪國。
回想起自己好長時間的一段忙碌似乎也要停了下來,接下來就要從肢體的忙碌回歸到靈魂的活躍中,以后長達半年的時間應該可以同書籍為伴,為此感到很喜悅,特意在網上買了七本書籍,希望這些書籍帶領自己的靈魂走在路上,或許此時的我也在穿過縣界長長的隧道,到達的是另一片國度。
雪國的開篇就將我引到了清潔、寒冷且孤寂氛圍里,這樣的氛圍易于使自己安靜下來,頭腦開始組織畫面,一片白茫茫的雪地。這本書不像一本通俗的讀物,讀的不是很懂,很難體會人物的心里情結,似乎和以前讀過的《百年孤獨》很像,雖然不是很懂,但讀時心里卻特別的安寧,或許讀書除了獲得思想的東西外,這種安寧的氛圍也是另一種體驗。
書中主要講述了島村和駒子故事,駒子是島村到達雪國后認識的一位藝妓,駒子很美,尤其是在這純潔的雪國內,或許這是一種藝術的結合。一個人到達一個優美的自然環境中,當你欣賞美景時突然出現一位美麗的少女,你是否感覺這個女子更美,這時你是否將女子之美融入到自然之美,又將自然之美融入到女子之美,兩者的融合構建起更美的藝術品,真是愈來愈美。
島村有一段時間特別癡迷西方舞蹈,但他從來沒有看過,不過他卻常常評論,后來他寫了這么一段話:描寫沒有看過的舞蹈,實屬無稽之談,是地地道道的“紙上談兵”。可是,那是天堂的詩。雖美其名曰研究,其實是任意想象,不是欣賞舞蹈家栩栩如生的肉體舞蹈藝術,而是欣賞自己空想的舞蹈幻影。
這種空想是有西方的文字和圖片產生的,仿佛憧憬那不曾見過的愛情一樣。我感覺這句天堂的詩寫的特別貼切,就像學生時代暢想未來,兒時憧憬愛情很像,雖然現在知道那都不是現實,可當時卻沉浸過,那些包含了自己的向往和想象,是內心世界最真實最想得到的東西。
很多時候去一個旅游景點,當時并不感覺很美,可不知什么時候當自己偶然想起時,卻感覺很美。過往的生活在當時我們并沒有太多的體驗,可事后在回憶中卻發現對它的留戀,因為我們有靈魂活動,只有將現實的美加以升華才能成為天堂的詩。
《雪國》讀后感2
《雪國》是我最喜歡的一部川端康成的作品,《雪國》是一部富有詩意的作品,風景如畫的北國景色與主人公的內心融為一體,《雪國》整體給我的感覺是平緩而抒情的,但《雪國》里有一個地方給我的沖擊力特別的強,也是我認為整部中篇小說的高潮,便是葉子在一場大火中逝去生命,駒子那悲痛欲絕的神情,那撕心裂肺的哭聲,給了我很大的震撼力。葉子的死亡預示著一種幻想的美好人性的破滅,川端康成筆下的葉子是一位善良又潔身自好的女性,其實葉子和駒子在小說里面臨著一場相同的生活處境,但葉子從始至終也沒有淪為藝妓,顯然作者把葉子和駒子進行了對比,駒子是“實”的,那么葉子便是“虛”的,面對那樣惡劣的生活環境,葉子又怎能獨善其身,潔身自好呢?這只不過是作者對比駒子產生的美麗幻想罷了,因此川端康成對葉子的描寫其實并不多,用了一種淡化的處理方式,你可以感受到這個人物的存在,但又不能過多的了解,給人一種琢磨不透的虛無飄渺的感覺。
駒子是《雪國》中最重要的一個人物,駒子從一位社會底層的鄉村女子,最終為了給毫無感情的未婚夫治病完完全全的淪為了一名藝妓,駒子以其說是為未婚夫淪為藝妓,還不如說是生活的壓力,把她一步步的逼上了這條路,如果像葉子那樣生活,可能只能是提前的死亡。駒子渴望“正正經經”的生活,渴望美好而真正的愛情,希望找一個愛自己的丈夫。她對島村是有一種期待的,而這種期待在駒子身上表現的越來越強烈,但駒子的這種愿望破滅時,最終便是駒子人性的毀滅,駒子的刻苦學習,勤奮練習三弦,讀小說等等努力,都是徒勞無獲的,不能讓她的生活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島村雖然對駒子的遭遇有著同情心,但早有妻子的島村無法實現駒子的愿望,雖然駒子熱烈般的愛著島村,但島村最多把駒子當做是朋友罷了,只是他在旅途中無聊消遣的玩伴,在駒子身上展現了對于美好生活的渴望、渴求和對于生活的熱愛,而島村身上展現出一懶散、懈怠悲哀著生活在虛無中,島村和駒子對于生活的態度是完全的不同的,形成了強烈的對比,也從側面烘托了駒子身上所具有的美好的人性。
川端康成在《雪國》中運用了西方的現代主義和日本傳統文學的多種藝術手法,創造出了一種悲中有美、美中有悲的獨特意境。
《雪國》讀后感3
川端康成的作品總是一種唯美而又充斥著淡淡的哀愁,讀來并不覺得壓抑,卻總是被哀愁所纏繞。
作品講述的是一位舞蹈研究家島村幾次來到雪國所經歷的事,所遇見的人。第一次去雪國,島村遇到了一個藝伎,作品中,島村與駒子的交往漸漸地讓他們互相感知到了對方,駒子也漸漸對島村產生了些許的情愫。而駒子終究只是個藝伎,盡管她刻苦學習,讀小說,練三弦,但正如島村所說:“一切都只是徒勞。”
而葉子,在島村的生命中也只是過客。島村在前往雪國的列車上見到了照顧著行男的葉子,可以說是一見鐘情吧,當書的最后葉子突然之間死于大火,也讓我覺得這個結局有些不可思議,又在情理之中。葉子死后島村的痛苦是讓人感到悲哀的,如果說葉子的死亡使得島村心中的幻想破滅,那么,她的死也讓駒子的愛顯得更加徒勞,無力,讓人感到悲哀。
在那個終年積雪的地方,發生這樣的事,著實讓人感到心涼,本以為書中描繪的是凄婉唯美的愛情故事,但讀完之后則感到人性的無奈脆弱,與無限的哀愁。
雪國的景是美麗的,而如同這景一般美麗的兩個女人卻有著那樣可悲的結局。在夕陽的余暉下,她們內心的火種也漸漸熄滅,島村則像是過路人,仿佛參與其中,又好像僅僅路過。
《雪國》的語言并沒有多么充滿感染力,沒有太多華麗的辭藻,沒有太多夸張的描寫,僅僅是看似平淡的話語卻能將人帶入那個境界中。那充滿穿透力的筆觸深深地打動了我的心,那種淡淡的哀愁便一點一點在心中蔓延開來,川端康成的作品的魅力就在于此吧。
其實我是同情駒子的,她只不過是一位渴望平淡生活的藝伎,她想要的不過是真正的愛情,她認為島村就是那個能夠實現她愿望的人。但事實總是殘酷的,對于她一個藝伎來說,一切只是徒勞,徒勞而已,她所做的那些努力僅僅只是為自己的可悲的一生增添些許的色彩,而這些表面的改變并不能對他的生命造成更本質的變化。
在駒子身上能夠看到的是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能看出她美好的人性。
《雪國》的意境是美好的,人性是美好的,但結局總是悲哀的,能夠在這種美妙的意境之中表現出淡淡的哀愁,不得不佩服川端康成的文筆:唯美的淡淡的哀愁。
《雪國》讀后感4
《雪國》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第一部中篇小說。它也是作者在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時被評獎委員會提到的三部小說之一。另外兩部是《古都》和《千羽鶴》。《雪國》并無較多的情節,著重表現的是在雪國獨有的地方風光中,島村和駒子相互間的感情交流。全書到處彌漫著悲傷的美。《雪國》的背景設置在遠離東京的雪國及其溫泉旅館,并以那里的“五等藝伎”駒子和游客島村的邂逅為題材,表現了他們的性愛生活和游覽活動。
“穿過縣境上長長的隧道,便是雪國。夜空下,大地一片瑩白,火車在信號所前停下來。”作者用美麗又簡潔文字,拉開了《雪國》的序幕。《雪國》并沒有曲折復雜的情節,也沒有什么豐厚深刻的社會主題,故事寫的是一位叫島村的舞蹈藝術研究者,前后三次前往一個北國的山村,與當地一位叫駒子的藝妓及另一位萍水相逢的少女葉子之間的愛情糾葛。故事就是在這一出潔白雪國里不經意地發生、終結。
我感覺這個故事里最值得憐愛的莫過于駒子。她的人生是坎坷的,行男的死去,從事藝妓等等都是她無法改變的事實。但是她真的有努力地在試圖改變自己的人生。她會看書,會努力地練琴,會努力地博得島村的愛。在對待島村上她真的顯得那么嬌柔可愛。一次島村去她的家的時候,記得她說過每次去島村那里都會穿一件新衣服,還會跟別人借,就為了讓島村看到每一個不同的而美麗的她。她會在意島村說過的細枝末節的話深深地種在心里,可是島村對她也許多數只是身體上的留戀,多么可悲。她的愛是徒勞的,不是嗎?她的單純沒有換來同樣單純的感情,多少讓人惋惜這個女孩子。至于她的親人們的離開,她也無法控制,島村最后也要離開她的世界重新開始生活。這未免太過殘忍了,她于島村是個什么樣的過客呢?也許回到大城市的喧囂中,島村可以不再想起她,但是在那寂靜的雪國,那個叫島村的男子一定會在駒子年輕的靈魂中長久的駐扎。
雪國的雪是天地間寒冷和美艷的精靈,而寒冷、美艷是川端康成精神世界的精靈。純凈、空靈、悲情,川端之美猶如富士山之巔終年不化的雪,“美,一旦在世界上表現出來,就絕不會泯滅。”《雪國》以持久的方式詮釋著哀而愈美的.情愫。
《雪國》讀后感5
你們有沒有試著追隨過一個不一樣、很特別的“夢”,如果你們還沒嘗試過,那就請你們跟隨我去追隨一個不一樣的“雪國夢”!
這本書是由著名作家邱勛爺爺所創作。曾有著名作家“馮海”評價這本書:“雪國之夢,是滄桑的傳奇之夢,邱勛以恢宏而細膩的筆觸,為少年兒童獻上了一部催人淚下、發人深思的杰作。其沉郁而悲慨的格調,使未諳人間疾苦的少兒讀者嘗了另一種滋味。”
書中的起其中一段,讓我極為深刻:到了數九寒天,大雪封了地,房檐上的冰凌子尺把長,石頭都凍得裂了縫。可這泉水,水面上照樣漾動著細細的波紋,從幽深的潭底時不時吐出幾個小水泡泡,水面上蒸騰著濕漉漉、白茫茫的熱氣,讓雪光一照,變得像霓虹般五顏六色。要是酷熱的三伏天,人們忙活了一天,渾身出油汗,晚飯后一個個來到了泉邊,在石臺上坐下,只覺山泉中一股寒森森的氣流涌出來,身上一天的暑氣就滌蕩干凈了。要是再用瓦罐打上來一罐泉水,埋下頭喝上幾口,周身每個毛孔便透出爽氣,連五臟六腑也透明般變得清涼了。當你們讀完這一段,是不是跟我有一樣的感受。邱勛爺爺用的修辭手法甚為巧妙,我最喜歡的是那句“要是再用瓦罐打上來一罐泉水,埋下頭喝上幾口,周身每個毛孔便透出爽氣,連五臟六腑也透明般變得清涼了。”這運用了夸張的手法寫出了喝了這泉水是多么的清涼啊!你想啊,連“五臟六腑”都變得清涼了,那還有什么地方會不涼爽呢?你看,邱勛爺爺寫得多么有趣啊!這時你有沒有想去看這本書的沖動啊?
《雪國夢》一本淳樸的書,真摯的書,冷靜的書,又是一本燃燒的書。——張煒
我被彌漫在文字之間的沒所感動,在也不能忘懷!
當你讀完這本書的時候,你就會感嘆道:這不愧是傳奇之作!
雪國給童年以夢想,讓我們一起進入雪國吧!
《雪國》讀后感6
第一次看到這本書,是在一本冗長復雜的名著導讀里。我喜歡它的書名——雪國,書名都帶著淡淡的憂傷,連故事都是在雪中的悲劇,仿佛天空中飄落的一片雪都有著憂傷的含義。
《雪國》的作者是我崇拜的偶像,這么說也許有些牽強,但他無論是他的啟于還是作品都給我的思想帶來很大的變化。只要是有關于他的文章甚至是短文我都會絞盡腦計地找到并小心翼翼地閱讀,生怕漏下一個字。沒有過多的詩歌或是言詩來描述他凄涼而悲傷的一生,但他的文章卻可以讓人感受到他筆下那哀傷的美,作者的名字叫——川端康成。
故事在一片銀白的國家慢慢露出故事的一角,雪國被瑩白色的雪花鋪滿,將一切丑陋偽善掩蓋在塵埃之中。島村在這里邂逅了美麗依人藝伎駒子,兩人一見如故,在雪國的日子里島村有了駒子的陪伴也不顯無聊。從傳言得知駒子有未婚夫并重病在病由一不叫葉子的少女照料,而駒子為了籌集醫藥費而做了藝妓。可當島村詢問時,駒子卻矢口否認。沒過多久,駒子的未婚夫即將離開人世,照料駒子未婚夫的葉子請駒子前去探望,可無論葉子怎么請求,駒子仍是不去,和島村緩步離開。駒子未婚夫死后,葉子便在大火中自殺身亡。而島村也只能站在旁觀者的角度,惋惜葉子年輕逝去的生命。
像是一不沒有結尾的故事,最后的雪國火花沖天,將蒼白的雪染上了火紅般的顏色,埋沒在雪地里的是逐漸失去色彩的生命,在茫茫的雪野湮沒,融進那片純白,最終塵埃落定。
川端康成用他含滿悲傷的筆墨在紙上寫下華麗的篇章,仿佛只要墨汁一點便會在紙上留下艷麗的花。他的故事和他的一樣哀傷,幼年失去親人的痛苦令他的世界觀添上了凄涼的色彩。當他以《雪國》《千只鶴》《古都》而獲得否無數人夢寐以求的諾貝爾獎后的第三年,他卻以含煤氣管自殺的行為結束了自己才華而憂郁的人生。
沒人能理解他這樣的行為,可從他的筆墨中仿佛聽見他悲愴的嘆息聲,命運多桀造成了他的才華和精神。生并非死的對立面,死潛伏于生之中。川端康成的話,仿佛是在向世界述說他依舊存在,存在包含著死亡的生中,升華了一切。
《雪國》讀后感7
“穿過界限長長的隧道,便是雪國。夜空下一片白茫茫……”這是島村第二次來到這白色的世界,同時,這也是我的靈魂在島村的牽引下第一次穿過界限長長的隧道,來到另一個過度。真實而又虛幻,爛漫又有凄美。
當那清澈得近乎悲戚的優美的聲音響起,我的心也隨著島村的心開始顫動。她的一舉一動,與站長先生的對話,照顧病人的姿態,就連那面窗上映著黃昏景致的妖艷而美麗的眼睛,我們都看在眼里。
我以為,《雪國》的故事是從葉子開始,因為她的音,她的眼……
可是,在島村即將下車的那一刻,我仍然疑惑不解,他為何選擇在年終歲末,來到這寒冷的地方。是雪國的潔白寫下的詩意,還是百無聊賴的消遣?直到另一個女子出現,我才有些緩過神來,島村之所以奔赴這一場旅行,是因為一年前結下的素緣。
是駒子。一個從東京來,卻因歲月所迫而淪為藝妓的女子。
島村愛她么?不,至少我看不出來。這蒼茫雪國的過客,注定短暫相遇,長久分離。他有家有室,且太過冷靜清醒。從開始到終結,我發現他心里總說著女子的美麗,女子的潔凈,因此,我懷著期待的眼神想從中讀出一個愛字,可是,至始至終都不曾出現。
我開始同情駒子。命途多舛,身世凄涼;風月場上,忍盡不幸,痛苦難當。她那么努力地活著,以為寫日記、閱讀、練三弦琴就可以通往美好的未來,可這只是一場夢,一場天真的夢。仿佛一切都驗證了島村的話“完全是一種徒勞”,連同愛情一起。
我不敢相信作為西方舞蹈的研究者,從沒有看過別人跳舞。而島村就恰恰如此。
或許島村的感情同他的工作一樣。駒子是舞蹈家栩栩如生的肉體,而葉子則是自己空想出來的舞蹈幻影。一虛一實,一熱烈一靜美。
當葉子在島村第三次來雪國后即將離去時墜身于火海之中,駒子含著著淚抱著葉子,仿佛抱著自己的犧牲和罪孽。
那一刻,我分不清到底哪個是駒子,哪個是葉子。
或許她們本身就是一個人。
葉子是駒子的化身,是作者對駒子這類人心生憐憫,而幻化出如雪花般潔白的美好的象征。
《雪國》讀后感8
暑假里,我閱讀了《狼王》,《狼王》讀后感。狼是我們生活中只有在動物園才能看到的動物,童話故事中,狼總是以恐怖,殘忍,狡詐,兇猛的形象出現。可是,隨著我的閱讀,當我一步步沉浸在書中狼的世界中的時候,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狼不僅有兇殘,恐怖的一面,更有著智慧,勇敢,機智,堅強的一面。
我非常欽佩書中的主人公小狼柯勒,他雖然從小父母雙亡,但他憑借自己的聰明機智和勇敢,經歷了千難萬險最終成為一代狼王。柯勒從小就是一個勇敢者,在生活走投無路的情況下,他毅然離開故鄉。外面的世界真的很精彩,有燦爛的陽光,有茂密的山崗,有無邊的古北山,有著吃不盡的美食,長毛豬,小鹿,但也有可怕的冰裂谷,莽熊和云獍,柯勒沒有被困難嚇倒,而是憑借智慧與勇敢,成為了最后的勝利者,讀后感《《狼王》讀后感》。一次,在捕食過程中,遇到了兇猛的云獍,柯勒知道自己不是它的對手,立刻拿出狼的絕招—裝死,因為云獍不吃死了的腐肉。盡管云獍狡猾的用毛絨絨的爪子抓起它推搡,它仍然一動不動,并利用肛門內儲存的臭氣讓自己臭氣熏天,直熏得云獍直打噴嚏,這才使它相信眼前的小狼一定是得了可怕的疾病而暴死了,自己吃了一定也會得病,只好離開了,小狼柯勒于是脫險了。
通過柯勒的經歷,我認識到,任何的成功都是經過不懈的努力爭取來的,世界上絕對不會有什么幸運兒,倒霉蛋,天上不會掉餡餅。柯勒身上獨立,堅強,勇敢,不屈不撓的行為正是我們男孩該具有的品質。書中有這樣一句話:雅利安從不可憐弱者,也從不放棄強者。適者生
存,物競天擇。自然界里,任何不經磨練的生命都得不到留存的權利,自然界的規律對人類世界同樣適用。以后我應該努力學習知識,讓自己具有強大的本領,遇到事情要像柯勒一樣去面對,不退縮,不言敗,做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雪國》讀后感9
當我讀完這個故事的最后一頁合上書時,捂住眼睛害怕圖書館周圍的有人發現我被感動了,但又顧不上害怕被人發現的心情我仰坐在硬邦邦的木椅子上感嘆到這是多么細膩動人的故事啊。乃至于晚上在床上閉著眼睛都能想起駒子俯趴在地上扎榻榻米的神情、干枯死亡了的飛蛾從紗窗上飄落的響聲,島村留在雪地上孤獨的腳印,盡可能的去想象怎樣的音色才能發出葉子那優美清澈得近乎悲凄的聲音和怎樣的夜晚才能呈現出那鐵道軌跡上空璀璨的銀河。我沉浸在那面映著葉子明亮的眼睛和窗外跳動著的黃昏景色的“鏡子”里,仿佛只能聽到火車轟隆隆的響聲,腦中閃現的卻是那個姑娘臉上藍色得發白的寒光。那面鏡子里的世界就是雪國吧!雪國就在那面鏡子里吧!
雪國不同于“我”生活的大都市,雪國是“我”憧憬的又不敢追求的國度。“我”在雪國的經歷還有遇見的人和看過景對于“我”來說都是十分珍貴和遙遠的。當葉子從火樓中摔下來的時候我知道“美”消失了,即使是這樣“我”承認自己還是懦弱的,因為始終“我”都沒有勇氣像葉子或是駒子一樣孤注一擲的單純的近乎徒勞地去追求自己的所愛(無論是人還是事)。
單純吶,徒勞吶,在“我”眼中這樣不假思索與簡單的行動是極其耀眼與崇高的。很少有人舍得放棄已有的東西,很少有人誠實的面對自己與身邊的人。
葉子死的時候駒子心里肯定覺得很對不起她吧,行男去世的時候她那么執拗的不回去,后來也不去墳前看他,如今葉子也走得那么突然,大概葉子的一生是被自己毀了的吧,那個孩子本來就過得很清苦的了。“之前,她說她想一個人去東京的……”“是這樣嗎?那她應該會很幸福的,她想離開這里不是嗎?”
小說以葉子的死結局,島村是不會再到雪國去了吧。那里的人不止駒子和葉子,有個老藝伎也是如此,還有其他人吧……這樣純凈徒勞的愛都如此令人悲傷。
《雪國》讀后感10
讀《雪國之櫻——三口百惠傳》很有感觸。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三口百惠在中國家喻戶曉,她主演的電視連續劇《血疑》,深入中國觀眾心靈,她的清純、淡雅和美麗的本色表演,讓我們感受到日本女孩對愛情的純真和熱烈。
三口百惠是影視歌三棲明星,她略顯憂郁的表情、溫柔可親的小臉及簡潔的發型,盡顯天使般的清麗之美。她和三浦友和塑造眾多愛情經典作品,像《伊豆舞女》、《絕唱》中男女主人公的愛情故事,真就像一股清泉滋潤了人們的心房。三口百惠在日本受到追捧,連中國老百姓也很喜歡青純之美的她。
她很有主見,在二十一歲時急流勇退,離開如日中天的事業,她的理想就是當好一個完美的家庭主婦,希望在家里做丈夫三浦友和背后的幸福女人。她對家庭的渴望來源于她的私生女身份,小時候生活里很少看見父親,她的母親只是父親的一個情人,父親甚至不愿給她出上高中的學費。雖然母親很愛她,她的心里始終渴望一個完整、健康、和諧的家。在少女時代,她很幸運,遇見三浦友和那樣帥氣和感情細膩的戀人,她認為有了那樣一個完美的戀人,她一生無悔。
在億萬百惠迷的無限惋惜中,她唱完最后一首歌,把話筒輕輕放在舞臺上,飄然離去,留給歌迷一個如詩如畫的天使背影。義無反顧地去做一個好妻子,那時她的選擇很堅定,沒有絲毫猶豫。她也如愿,三年后有了兒子,每天忙忙碌碌地照料丈夫和孩子。等到她洗盡鉛華,步入晚年后,和一般的家庭主婦也并沒有什么兩樣了。有一次她不小心碰傷了身體,打電話給丈夫三浦友和,希望丈夫能盡快回到自己身邊,但丈夫只是淡淡的問了兩句,并沒有返回家。她的愛人并沒有如年輕時那般永遠愛她,甚至因為孩子的興趣問題,說誰都不愿意生活在她三口百惠的陰影下。悲傷的她因為家庭對她的冷漠離家出走,還需要去一個牙科大夫那里尋找精神的慰藉。
由三口百惠大半生的經歷,再次證明一個無論多么優秀的女人,都不能把幸福寄托在別人身上。我曾經看過世界百部女作家作品,其中一個主題是女人的幸福只能存在自己心里,而不是男人那里。有自己獨立的事業,獨立的經濟基礎,獨立的朋友,才能給自己的幸福畫上溫暖的圓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