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觀后感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觀后感
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后,這次觀看讓你有什么體會呢?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觀后感了!觀后感你想好怎么寫了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觀后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觀后感1
“大哥哥大姐姐都是我學習的榜樣。我也要像他們一樣孝順爸爸、媽媽。”“太感人了,真是太感人了!孩子們的孝心讓我特別感動,他們的愛心讓我這個成年人也深受震撼。”,觀看了央視20xx“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錄,許久,我的眼里還噙著淚水。
節目沒有簡單生硬的說教,依靠真實的故事、真摯的情感引起孩子和家長的共鳴,向全社會傳遞一種溫暖、向上的力量,可以說是給全國的少年兒童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傳統美德和核心價值觀教育課。
頒獎典禮上,用拾撿的廢棄材料為高位截癱的爸爸制作電腦架,幫助他開網店創業的陽光大男孩;自己曾面對死亡卻與患病的母親不離不棄,夢想20年后成為一名廚師的堅強小姑娘;用勤奮撫慰重病的母親,用堅強安慰失去親人的父親,用琴聲延續著中華民族上千年孝行天下傳統美德的提琴女孩……“孝心少年”們面對困難勇敢不屈、樂觀堅強的生活態度,以及他們美好的人生夢想和巨大的精神力量,深深打動了其,讓我不僅僅收獲到了感動,更有榜樣的昭示、愛心的傳遞和人生的正能量。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觀后感2
每一次當我觀看中央電視臺一年一度《最美孝心少年》的時候,我總是不能自已,時而心潮涌動,時而淚流滿面。頒獎中的每一位少年那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跡,無不令我由衷地感到敬佩,百感交集,身心如同充電般能量百倍。
今年最美孝心少年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湖北恩施馬家寨土家族少女劉倩。
12歲的她本是豆蔻好年華,可是命運卻早早的無情的奪走了人世間最偉大的愛——母愛,父親因操勞過度患上了嚴重罕見的慢性鼻竇炎。病一發作就四肢無力,頭暈腦脹,痛苦地臥床哀嚎。這么多年,小小年紀的劉倩不但要勤奮學習功課,而且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幫忙做,甚至連自家田地里的農活也要幫父親操勞。
當看到小倩在玉米地收割玉米時,不小心割傷自己手的那幕,我至今仍然記憶猶新。記者問她:“疼嗎?”小倩的回答讓相仿年紀的我驚訝萬分。她說:“沒事!就是刮傷了一點兒。”記者再問:“你會告訴爸爸嗎?”她眼里噙著淚花,沉默片刻回答說:“人家都說,兒女受傷父母的心也會疼啊!告訴他,他肯定又要擔心啦!”
她無時無刻不在為爸爸著想,卻忘記了自己的傷,自己的痛,多么懂事、堅強!而靜下想一想同齡的我們呢?也許這時候還依偎在父母的懷中撒嬌淘氣了,更有些人享受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公子、公主般的安逸生活。什么時候像小倩那般獨立自強過?什么時候體會過父母撫育我們辛苦?什么時候真正的為父母考慮過呢?我想,這正是我們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們值得好好體會和學習的寶貴地方呀!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看完這次的視頻,我真正的感受了到皋魚說這句話的真正含義,對待父母的孝心其實也許就是父母下班后的一杯熱茶,飯桌上手藝拙劣的一道菜,父母睡覺前的一盆熱水……讓我們從我做起,從小做起,從平常生活中力所能及的點滴做起,從心中純樸自然的愛做起!做一名名副其實的孝心少年!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觀后感3
今晚我全神貫注地觀看了《“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孝心少年”們面對困難勇敢不屈、樂觀堅強的生活態度,以及他們美好的人生夢想和巨大的精神力量,深深打動了我,我的眼淚止不住流下來。
用拾撿的廢棄材料為高位截癱的爸爸制作電腦架,幫助他開網店創業的陽光大男孩鐘岳峰;自己曾面對死亡卻與患病的母親不離不棄,夢想20年后成為一名廚師的堅強小姑娘王丹;用勤奮撫慰重病的母親,用堅強安慰失去親人的父親,用琴聲延續著中華民族上千年孝行天下傳統美德的提琴女孩……他們的事跡不僅僅讓我收獲到了感動,更有榜樣的昭示、愛心的傳遞和人生的正能量。
我們是父母的心頭肉,但我們絕不做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小公主”,百善孝為先,讓我們行動起來,養成疼父母、尊長輩、愛身邊人的好習慣,以實際行動踐行孝道吧。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觀后感4
在星期日的晚自習上,老師讓我們看了《最美孝心少年》的頒獎典禮。
令我記憶最深刻的是最美孝心少年__的故事。浙江女孩__的媽媽身體很差,得了白血病。沁燁的爸爸是靠給別人種樹掙錢的,工資也不多,沁燁的媽媽那高達幾十萬的手術費給這個家庭帶來了一個大問題。沁燁的媽媽自知壽命不長,每天都帶病給沁燁繡著一副山河圖,希望給女兒做最后的嫁妝。山河圖繡完了,可沁燁想要的并不是這些,她想要的是媽媽能夠永遠陪在自己身邊啊!
于是沁燁決定把媽媽給自己的山河圖出售,以湊到給媽媽的治病錢。有一位好心人,這位善良的先生知道了沁燁的情況,高價將十字繡買下,又把他送給了沁燁。手術費夠了,雖然做了手術,但是沁燁的媽媽還是永遠離開了人世。如今沁燁看到那幅媽媽留下的繡品,仿佛就像看到了媽媽在對自己微笑一樣,她只能在那一針一線中尋找媽媽的身影。沁燁的故事深深地打動了我,是啊,無論是那個父母,在危險時刻總是先想到自己的子女,竭盡全力的保護自己的兒女。
我的父母尚在人世,可是我卻不知道珍惜,還經常和他們頂嘴,讓爸媽生氣。從今以后我不會再讓他們生氣、發愁,因為我不想等到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觀后感5
今天早上,我和爸爸媽媽一起收看了中央衛視播放的大型公益活動,評選最美孝心少年的頒獎典禮,一共評選出了十二位最美孝心少年:李依桐、李易軒、王薺悅、王帥康、劉倩······那些少年堅難而曲折的故事令我十分感動,特別是王帥康的故事更是讓我淚流滿面。
今年11歲的王帥康過早的經歷了生活的不幸和磨難,他的爸爸英年早逝,隨后媽媽改嫁他鄉,奶奶患上了“心肺綜合癥”,家里只有爺爺在幾十里外的工廠打工。王帥康在小學一年級的時候被醫生診斷患有“馬凡氏綜合癥”,不僅有先天性心臟病,視力也慢慢下降,身高也控制不住地長到了1.75米。即使是這樣,王帥康也沒有害怕退縮,反而選擇了堅強地面對生活。為了減輕爺爺的負擔,王帥康每天放學后都在外面撿廢品。雖然賣廢品的錢不多,但他還是很開心地用這些錢給爺爺和剛出院的奶奶買好吃的東西。還經常幫爺爺下地給麥苗拔草。
看完王帥康的事跡,我想到了自己,平時在家有爸爸媽媽的精心照料;學習遇到困難的時候,是爸爸媽媽耐心指導著我;犯了錯誤,是爸爸媽媽嚴肅地批評我,督促我改正錯誤。這些都是失去爸爸媽媽的孩子所向往的,而我卻身在福中不知福——每天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還經常和父母拌嘴,惹他們生氣。現在想想真是太慚愧了。
中華民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在遠古時候就有“禮儀之邦”之稱。俗話說:百善孝為先。但世界上能做到這一點的人又有多少呢?“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這是花兒的感恩。“烏鳥私情,愿乞終養。”這是鳥兒的感恩。而我的感恩是:努力學習,實現夢想。當然,我們要孝順的不僅僅是父母,還有關心、疼愛我們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人。對他們我們也要盡孝心,講孝道。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用實際行動去傳承“孝”這一偉大的民族傳統文化,讓她發揚光大吧!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觀后感6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孝心不在大小,不分遠近”。在中華的漢字中“孝”這個字上有老,下有子,孩子幫助長輩做事情,這便叫為孝。
今天,我們全班同學一起來看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這個節目,讓我記記猶新的一位孝心少年,她的名字叫做黃鳳,她今年16歲了,有一年她的爸爸在工作時突然從三樓的窗戶上摔了下來,被摔得身體已癱瘓了,躺在了床上,那時黃鳳只有六歲,黃鳳的媽媽和她爸爸離婚后嫁于他人,家里還有一個年邁的老太太,黃鳳突然接到一個醫院的電話,說他那里可以治黃鳳父親的病。于是她找了一名電焊工,焊了一張鐵床,于是她把父親放在床上,推著那120斤的鐵床經過十幾公里的路終于找到了那家醫院。
看到這段情景,我被深深的感動了,六歲,正是我們在父母的懷里撒嬌的時侯。而她卻這樣苦苦的堅持了十年了。
奇跡終于降臨了,黃鳳的爸爸雖然還沒康復完成,但黃鳳的爸爸終于可以坐輪椅了,他的上半身已康復的差不多了。我真替她感到驕傲。
我以后做到:“有好吃的先給父母,長輩病了好好照顧。聽話懂事,常對爹媽說我愛你。”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觀后感7
中國人都說:“百善孝為先。”感恩慈孝,一直是中華傳統美德,更是做人之基本準則。父母,是最貼心的朋友,是愛的太陽,溫暖著我們心靈最柔軟的地方。今天,我觀看了《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儀式,我被深深地打動了,那一雙雙稚嫩的小手、肩膀,都承受著家庭里多少重擔啊,這些孩子在原本應該無憂無慮的快樂童年里,經受了那么多苦難,卻依舊堅強,依舊燦爛地笑。看完視頻,不禁讓我熱淚盈眶。
影片中,這些孝心少年,他們與我的年齡相仿,但是我的能力遠遠不及他們。讓我記憶最深刻的,是與我年齡差不多,一個僅有十歲的小女孩——王薺悅。她的媽媽雙目失明,而她的爸爸也只有0.1的視力,有許多好心的群眾都幫助他們,幫他們買一些可幫助薺悅父母的物品,可他們斷然拒絕了,因為他們覺得小薺悅就是他們的眼睛,父母給小薺悅樹立了榜樣,從小培養孩子自立自強。是啊,薺悅不會因為媽媽的`眼睛失明而感到自卑,反而還帶媽媽去參加各種親子活動。年幼懂事的她,幫爸爸整理店里的物品,小薺悅從五歲起,便搭著小板凳做飯,這一站便是五年。小薺悅從不覺得辛苦,因為她能看見爸爸媽媽欣慰的笑容。一雙小手,拉著兩雙大手,肩并肩走在一起,歲月中,留下小薺悅和爸爸媽媽永恒的幸福,一雙眼睛給三個人帶來光明。
還有許多孝心少年的事跡讓我感動,他們每個人的故事都足以讓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命運的坎坷,使他們體會到了別人所不能體會到的艱辛。我常常享受在父母的愛中,卻從未想過如何去回報自己的父母。這些孝心少年這么偉大,這么懂事!他們令我的臉上火辣辣的。這些孩子用孝給我上了深刻的一課。我一定要像那些孝心少年學習,學習他們不畏艱難困苦的精神,學習他們孝敬父母和敢于擔當的美德。
盡孝,不要等待,就是現在,孝心來自我們的點點滴滴,讓我們一起用愛,填滿世界;用行動,孝順父母吧!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觀后感8
獲選20xx年度“最美孝心少年”少年王帥康,周六20時,亮相央視“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他的故事深深地觸動了我!
今年11歲的王帥康,過早地經歷了生活的不幸和磨難。
20xx年秋天,王帥康的爸爸因為嚴重的心臟病不幸離世。在沉重的精神打擊下,奶奶患上了嚴重的心肺綜合征,媽媽含淚改嫁他鄉,年幼的王帥康便承擔起了照顧奶奶的重任。王帥康上小學一年級時,被醫生確診為馬凡氏綜合征,身高明顯超出常人,還有高度近視等癥狀。但是在模糊的世界和病痛的折磨中,王帥康沒有退縮,生活上替爺爺分擔,學習上刻苦好學。
所以他會在武陟縣教育系統舉辦的“孝親敬老”活動中,他獲得了“最佳小孝星”獎。同年,王帥康獲選焦作市第五屆美德少年。這些一點都不奇怪!
帥康亮相央視是不單是他全家的驕傲,也是我們中華少年的驕傲!希望榮譽能夠激勵帥康更好地面對今后的生活磨難和挫折。我們也要好好地學習他的精神,好好的孝敬我們的父母,傳承發揚我們的中華文明!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觀后感9
我們一起看了今年的“最美孝心少年”,節目為我們講述了一個又一個孝心少年如何盡孝的故事。
這些故事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個叫高梓淵的男孩的故事。他的媽媽患有白血病,因此她自然無法待在那種臟亂不堪的環境中,清理房間的事便交給了他,他便一天天地認真不斷地認真清理家中每一處角落,日日夜夜哪里敢懈怠!為了不讓任何細菌有可乘之機,他必須日夜地與這病菌作斗爭,來保護他的媽媽。這也是他能夠成為“20_最美孝心少年”的原因吧。
然而正當我為高梓淵的故事熱淚盈眶的時候,節目中有一段情節突然引發了我的思考:那位男孩告訴我們自己曾也是被媽媽嬌生慣養大的。就是在自己的媽媽患上重病后,自己竟瞬間開始獨立了起來。回想起自己,我也還不是被我媽嬌生慣養大的嗎?為何我曾經卻多次頂撞我媽,而總不理解我媽的愛,顯得一點兒也不“孝”呢?我想,如果我的媽媽也患了啥大病,我會與片中的男孩一樣變得十分乖巧,孝順嗎?很可能是的!然而轉眼一看所有的“最美孝心少年”,幾乎每一個孩子的父母都患有什么重大的病,為了照顧他們,那一顆顆原來幼小的心靈豁然變大“成熟”。也正如那個故事一樣:一巢幼鳥的母親在為它們覓食時被獵人打中,當它負著傷回到鳥巢里時,巢中的幼鳥便一下就長大了,開始去找食,撫養起自己的母親;它們開始擔負起整個家庭。回想一下我們,我們如當真有了個這樣殘弱的父母,我們大約也會如那巢幼鳥一樣一下“長大”吧?然而那些作為健康健壯且疼愛自己子女的父母的孩子,就“孝順”不起來了嗎?
答案100%是否定的,只是望向現在有強壯父母扶持的孩子,有多少能與那些“最美孝心少年”一樣孝順呢?恐怕一般孝順都沒有吧!有的時候總想讓自己對母親更孝順些,能為她分擔些家務,到了實際上卻連為母親拖個地都懶得拖,那么,我是不是也要我的媽媽生大病,才會孝順呢?不,當然不!憑什么只有在我們的父母受苦時我們才能展現我們的孝心呢?我想,“最美孝心少年”這節目正意在傳達這樣的道理:不要等父母受傷時才盡孝,盡孝在當下,從現在開始,我們正應該用行動表達孝敬之心。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觀后感10
今天,我觀看了《20xx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在上課時只看了一半,回家后,我又在電腦上觀看了剩下的。
第一位孝心少年名叫王澤盼,他今年14歲,他的姐姐王婭梅患有先天性殘疾,背駝不能走路,今年15歲的她不到1。2米。王澤盼每天背著姐姐走兩公里山路去上學,他從頭到尾從來沒有說過一個“累”字,也從沒有丟下姐姐不管,他一味的幫助姐姐上下學。他馬上就要轉學到阿市中學了,他說了兩句話:“我不能放棄她,如果不背姐姐上學,他就沒有機會上大學了。只要你想讀書,我一直會背著你上學,陪你上大學!”聽了這兩句話,我感動得流下眼淚。我感受到了王澤盼對姐姐的那種責任心和不愿丟下姐姐的堅定。
第二位孝心少年名叫索朗曲珍,來自西藏拉薩堆龍德慶縣,她今年14歲。她住在SOS兒童村,照顧6個弟弟妹妹與181個孩子為伴。她雖然失去了雙親,卻撐起一個更大的“家”。索朗曲珍也說過一句話:“感謝爺爺奶奶把我養大,感謝媽媽給我家庭的溫暖,感謝我的老師讓我學會了知識。也感謝社會上的所有愛心人士讓我重新過上了更好的生活,等我長大了我也會幫助需要幫助的人,讓他們也像我一樣獲得幫助。”是啊,一個人獲得的幫助,對他來說是一個報答。
一共有10位孝心少年,在這十位中讓我記憶最深的是黃海寧姐姐,她的父母工作忙,沒有時間照顧爺爺、奶奶、姥姥和姥爺,所以,照顧4位80多歲高齡的老人這個重任就擔在了海寧姐姐身上。她說:“他們一天天把我帶大,那么我也許也能,一天天的陪著他們變老!”
百善孝為先,我們要以孝心少年為榜樣,從現在開始,從小事做起,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孝敬父母和長輩,讓孝心在幸福生活中開花、綻放,讓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發揚光大!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觀后感11
17日8:00,我和爸爸媽媽坐在電視機前收看了“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
看完之后讓我感慨萬分。我縣大虹橋就有一位孝心少年:王帥康,他的父親英年早逝,母親改嫁他鄉,爺爺外出賺錢,從6歲起,他就承擔起了照顧患心肺病的奶奶的重任。不幸的是,他又被檢查出患了“馬凡氏綜合征”,不僅有先天性心臟病,視力也逐漸下降,身高還抑制不住地超常增長。這樣艱苦的生活并沒有讓他退縮,反而堅強面對生活,在校刻苦學習、成績優秀,回到家后協助爺爺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條。
在我面對挫折的時候,想要放棄的時候,是爸爸媽媽給予我肯定的眼神,讓我不放棄,勇敢的朝著自己的夢想進發;在我犯錯誤的時候,是爸爸媽媽及時的批評了我,讓我改正錯誤;在我被別人欺負我的時候,想大聲痛哭的時候,可以馬上撲向爸爸媽媽的懷里撒嬌。這一切的一切對于那些父母離異或者是沒有爸爸媽媽的孩子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而對于我們卻是伸手就可夠到的。
在此,我要對我的爸爸媽媽說:感謝你們給了我生命,讓我看到了絢爛的世界。我也要給大家一個提示: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趕緊盡孝,別讓等待成為遺憾!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觀后感12
昨晚收看20xx最美孝心少年頒獎晚會,流了很多眼淚,除了感嘆這些孩子在遭遇了那些常人難以承受的困苦和折磨時,所煥發出的樂觀、堅韌、孝道,我最想譴責的是、我最難以理解的是:怎么有那么多的爸爸/媽媽,輕易地放棄了自己的責任——撫育孩子的責任,贍養老人的責任,一甩手,離家出走了,任由生活的重擔落在幼小的孩子身上,任由艱難和困難去折磨自己的孩子和老人,他們良心何在?
我們是不是該譴責他們?譴責他們不負責?譴責他們喪失天良?你真的可以一走了之嗎?真的是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絲云彩?特別是父母同時離家出走的那個,你們真的可以安好嗎?
生活對于每個人都不容易!但這種不容易如果由小小的孩童稚嫩的肩膀去承受,我無論如何都想不通!他們能有多大的能力呀!他們再有孝心,再努力,能有你一個父親或母親這些大人們的力量大么?你們這些所謂的父親母親們,不是親手在殺死自己幼小的孩子么?不是親手毀掉他們的前程么?人生的苦難,應該共同面對。你怎么可以!你們怎么可以!
我看好其中一個家庭,父親出車禍了,母親沒有離家出走,而是擔負起了家庭重擔,老人也從老家來了,共同照顧這個家,當然還有孩子,懂事的孩子、孝順的孩子,與家人共同撐起這個家——困難的家,也是有希望的家!這才是我們現在這個社會應該推崇的一種道德,應該弘揚的一種社會價值觀!
我們應該譴責那些拋棄孩子和老人的人,譴責那些無論什么原因就離家出走的人。就算是夫妻婚姻出了問題,哪怕離婚了,孩子也要盡可能跟隨條件稍微好一點的一方,苦難真的不該由孩子去承受。對于那些困難到極限的家庭,政府應該由自己的責任,也不應該由孩子的孝心去成全。
但愿今后再挑選孝心孩子之類時,多選擇一些陽光的健康的普通的家庭吧。不是悲慘的生活中才有孝心。要讓普通的正常的人家,孝心隨時隨地放射光芒,普照大地。
尤其是現在中國,獨生子女的時代,倡導孝心,讓所謂的小皇帝小公主們,知道先要孝敬、孝順,才是普世價值之所在。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觀后感13
10月29日晚,CCTV“20xx年尋求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的節目,使得現場和電視機前的億萬觀眾感動、激動、震動,許多人熱淚盈眶。
獲得表彰的“最美孝心少年”共有12位,來自山東、湖北、福建、廣西、內蒙古、四川等地。同時還評選出20位“媒體特別關注孝心少年”,河北省永清縣10歲少年劉浩和灤平縣15歲女孩呂宏宇榜上有名。劉浩人稱“久病床前有孝子”,他的父母離異,母親癱瘓在床,讀小學三年級的劉浩就承擔起照顧母親的責任。呂宏宇從13歲起幫助當環衛工人的爸爸媽媽一起掃大街……
這些“最美孝心少年”,是全國成千成萬“孝心少年”的典型代表,他(她)們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扛起家庭生活的重擔,以自己超人的毅力戰勝平常許多成年人都難以承受的艱難困苦;他(她)們以自己一點一滴、長年累月的實際行動溫暖著患病父母的心靈,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給正在向文明和諧不斷邁進的社會增添著亮色。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觀后感14
昨天晚上,我按照老師的布置和媽媽一起看了中央電視臺播出的《十佳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晚會》,我被那十個少年的事跡深深打動了……
六歲,一般的孩子還在媽媽懷抱里撒嬌,黃鳳,這個不幸而又堅強的女孩,從六歲起,就用她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家庭的重擔——照顧因打工受傷臥床的父親。每天夜里每兩個小時她就給爸爸翻一次身,如今已經十六歲的她,悉心照顧病重的父親已經整整十年。小男孩趙文龍,從八歲開始就每周三次推著輪椅上的媽媽去醫院做血液透析,六公里的路,每周三次,走了三年,八千多里路啊,長長的路承載著多少他對媽媽的愛和期待!成績優異、從小和媽媽相依為命的女孩高雨欣,媽媽因右手殘疾找不到工作,她就幫著媽媽在路邊賣烤串,懂事的她平時連一根烤腸也舍不得吃……
愛,甚至可以是跨越血緣關系的。年僅十幾歲的王芹秀并非爸爸的親生女兒,是被父親從路邊撿來的孤兒。當她得知這一切后,對父親的愛沒有絲毫改變,而是更加懂得感恩了。當我看到小芹秀用一分一角的零用錢給親愛的爸爸買了一雙新鞋的時候,淚水打濕了我的眼眶……
這些孩子都跟我的年齡相差無幾,可是他們的父母卻大多重病纏身,甚至有幾個孩子的媽媽已經永遠離開了他們……當大屏幕上再次出現他們的爸爸媽媽時,他們無法抑制的淚如泉涌……我也禁不住模糊了的雙眼……他們的不幸讓我為他們難過,但是他們的堅強和對爸媽的孝心更讓我由衷地敬佩!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長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有“二十四孝”的故事,今有我們無數的“孝心少年”。我想,別再總是說“等我有了能力再去回報父母”的話了吧,就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學習這些“孝心少年”,從點滴做起,幫媽媽做做家務,給爸爸揉揉肩膀,一個微笑,一個擁抱,難道不就是現在的我們對爸媽最好的孝敬嗎?
讓我們快快種下愛的小樹苗吧,讓它生根發芽,讓它開出孝心、善良之花,讓我們在美德這片綠蔭的庇佑下幸福的生活!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觀后感15
爸爸在用生命來守護大家,她就幫爸爸守護好小家。黃詩桓的爸爸作為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疫情期間上交請戰書并奔赴湖北武漢抗疫一線,詩桓在家幫助媽媽做家務、照顧1歲的弟弟,為爺爺奶奶寬心,讓爸爸安心在一線工作。生命不曾辜負每一個認真努力的人,她立志做一個讓生命綻放的女孩。
今年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打破了原本熱鬧的春節。黃詩桓的爸爸作為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義無反顧地上交請戰書并奔赴湖北武漢抗疫一線。她看著爸爸的背影,心中有不舍、有擔心,但她明白救死扶傷是爸爸的責任,是爸爸做醫生的初心。她支持爸爸的決定,并為他感到驕傲與自豪。
她有機會就和爸爸視頻聊天,分享他在抗疫中的點點滴滴,為他加油打氣。為了讓爸爸沒有后顧之憂,安心抗“疫”,她主動承擔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務,例如洗碗、洗衣服、掃地等。因為弟弟年紀小,才只有1歲多,她主動幫媽媽照顧弟弟。弟弟哭鬧時,她就想辦法讓弟弟開心起來,不讓媽媽操心。居住在鄉下的爺爺奶奶知道兒子奔赴武漢后非常擔心,也了解兒子的工作不方便接聽電話,唯有隔三差五地打電話到詩桓家里詢問情況,詩桓了解爺爺奶奶的心情,耐心地跟他們說爸爸的工作情況,讓兩位老人放心。有時做完作業后她還主動打電話給兩位老人,噓寒問暖,告訴他們弟弟的趣事,自己的學習情況,常常使兩位老人開懷大笑。她想,爸爸在用生命來守護大家,她就幫爸爸守護好小家。
她擔心爸爸會感染上病毒,但她又不能在爸爸面前表現出自己的擔心和焦慮,每次和爸爸視頻時她都會表現得很開心、快樂,不給爸爸增加負擔。為了給像爸爸一樣的“最美逆行者”致敬,她給爸爸寫了一封信并畫了一幅畫,為爸爸加油,為所有堅守在抗疫一線的工作人員加油,為武漢加油。這次疫情,讓詩桓懂得了生命不曾辜負每一個認真努力的人,她立志做一個讓生命綻放的女孩,將來像鐘南山院士和爸爸那樣,幫助他人,救死扶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