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的20項修煉》讀后感
《教師的20項修煉》讀后感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后感吧。那么如何寫讀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師的20項修煉》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教師的20項修煉》讀后感1
《教師的20項修煉》為三篇“修煉教師形象”“精煉教師生活”“錘煉教師專業”。本書沒有用枯燥的理論,沒有艱澀的專業名詞,而是用和風細雨般的的細節,潤物細無聲式的魅力,令人感動,觸動我們久已死水一灘的心靈,引領我們去追逐、去領會、去反思、去品悟。
一、和煦的笑容。
教師的微笑如春風化雨,能讓學生感到親切,增加師生間的凝聚力,增添學生學習的自信心。于是,我努力地微笑著走進教室,努力給學生營造一個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微笑著鼓勵學生探究知識,大膽提問,學生遇到難題,我微笑地對他說:“別著急,再想想,我相信你一定能行的。”在耐心的等待中,學生終于解決了難題。教師應心平氣和,循循善誘,幫助他們認識自己的不足,微笑著等待孩子的'成長。可見,微笑有著無窮的教育魅力,作為教師,我們每天都應帶著微笑走進教室,給自己一份好心情,給學生一份好印象。
二、積極的反思
“經驗+反思=成長”是教師的成長規律。教師的成長過程,其實就是在平時工作中,養成發現問題,捕捉問題,并及時總結經驗,反思后再指導實踐。讀了郭教授的文章,我感到自己的反思,只停留在教學層面,今后我還應將教學反思深入到教育領域的價值觀和教師的思維方式等方面,在反思中提升自己的專業素質,人格魅力。因為教師的反思是新型教師的必備能力。
三、無聲的寬容
寬容是無聲的教育,但決不是縱容,教師的是一種教育智慧,是一種教育修養;寬容是一種積極有效的教育態度,它要求教師真心地關愛自己的教育對象。多一點理解和包容,多一點微笑效果會好一些。小學生的觀念習慣理解能力不同于成年人,他們在學習生活中出現一些失誤也不足為奇,孩子犯了錯,愿意改正,我們就應該寬容他們,給他改正的機會。
我們面對的學生不是裝知識的口袋,不是機器人,學生是活的,是有思想有情感的人。怎樣靠近學生的內心世界,怎樣把知識傳遞給他們,這需要教育的藝術,需要老師的教育技巧,深入鉆研和思考,使他們在自己的知識階梯上,自信地向上前進。
《教師的20項修煉》的一篇篇精妙論述,讓我的內心一次次受到觸動,引導我不斷地修煉自己。今后每天問自己一句:“今天修煉了嗎?”
《教師的20項修煉》讀后感2
自從我讀完《湯姆叔叔的小屋》后,湯姆叔叔的那種勤懇忠厚,任勞任怨……的美好品質在我心里永存。
這部小說刻畫了數十為栩栩如生的人物,但主要講述的是小說主人公湯姆和另外一個奴隸喬治·哈利斯里兩人及其家人的人生際遇和最終命運。
當我讀到湯姆說:“老爺,要是你生病有災或是快死了,我愿意救你一命,把自己心里的血都給你。要是我這個可憐老頭子的滴滴鮮血,能夠拯救你寶貴的靈魂,我愿在所不惜,把滴滴鮮血都奉獻出來,正像救主把自己的血賜給我一樣。”我想:湯姆和許多人在勒格里那當仆人,都忍受著折磨,湯姆為了能讓其他人過上好日子,也希望使勒格里的心靈凈化,寧可用自己的鮮血來換。想到這里我不禁認為自己的行為有些可恥。有一次大熱天,隊友來我家玩,媽媽讓我和他去買東西,我覺得天太熱不想去,于是就對媽媽說:“既然他去了,那我就不用去了吧。”然后我就一個人到空調屋涼快去了。這難道不可恥嗎?
如果沒讀過《湯姆叔叔的小屋》這本書的人希望你趕快閱讀,去體驗奴隸制社會的氣氛,感受湯姆叔叔的美好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