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首詩讀后感
我的第一首詩讀后感
讀完某一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我的第一首詩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的第一首詩讀后感1
前幾天,我讀了《我的第一首詩》后,我沉思著,頓時覺得豁然開朗,父母的愛都是相同的,只是表達的方式不同。
一開始讀這篇文章時,我真替作者打抱不平,他父親太苛刻,但是,當我理解這篇文章后,卻從心里羨慕作者有這樣的父母。
母親的表揚是對作者的鼓勵,是她給作者帶來了寫作的力量,是作者靈感和創作的源泉,成為作者心頭的欣慰,使作者一直堅持寫作。這一點我跟作者恰恰相反,每當我得到老師的表揚時,我都會近不及待地告訴爸爸,爸爸便會夸獎我,鼓勵我。
但是,僅僅有這些是不全面的,它可能會使人容易滿足,所以還需要警策的力量來平衡來鞭策。
父親的批評,正是這種警策的力量,他時常提醒作者不要驕傲自滿,更不斷發現問題,并及時加以改正,促使作者進步得更快。這也彌補了母愛的不足,使作者從另一方面獲取力量,更加堅定地走向成功。
這也是父母望子成龍的表現。這兩者的結合,成就了作者,使作者成為一名作家,也使作者學會怎么正確地看待肯定與否定,使作者學會“竭盡全力在這兩股勁風中駕穩我的風帆。”不管是肯定還是否定,都源自于父母深深的.愛。
生活中,我們需要慈母的愛,也需要嚴父的愛。慈母的愛像一瓶芳香四溢的蜂蜜,讓我們精神煥發,順風揚帆;嚴父的愛像一碗苦味濃濃的良藥,使我們警惕。我們應該從這兩種愛中,吸取力量,使自己不斷前進。
在生活中,我們要做到:在贊美中不迷失自己,在批評中不輕視自己,正確客觀地評價自己,追求真實存在,不為外力所左右。
我的第一首詩讀后感2
我讀過很多文章,最令我難忘的還是今年語文書上一篇課文:《我的第一首詩》,它寫出了作者的父母對自己的第一首詩的兩種截然不同的評價,使他長大以后駕穩了自己的風帆,取得了成功。
當我讀到作者的爸爸說他的詩“真糟”的時候,我剛開始認為作者的父親怎么能那樣批評自己的兒子呢?只有經常鼓勵才能使他不斷進步啊!可是,后來又想了想,父親是對。因為無論是誰都不能害怕別人的批評,只有能承受得住批評以后才不會受到一點挫折就輕言放棄。
作者那時年僅8歲,都沒有因為父親的批評而不再寫詩,這使我不禁想起我練習古箏的時候,有的指法彈得不是很好,有的曲子不是很好聽,媽媽說出了事實,可我卻不承認,堅持己見,不肯改正,這不正是經不起外界的批評嗎?
當我讀倒作者成功后說父母親的兩種評價使自己學會了如何面對形形色色的肯定和否定時,我深有感觸。我們不正是需要學會面對嗎?當你被無數的贊揚包圍的時候,難道就應該驕傲嗎?
當你遭到很多人的批評的時候,難道就要選擇放棄,失去信心嗎?正如文中所說:“不能怕批評,不管這些否定意見來自何方,也不管這些“宣判”多么令人心碎,決不能因為別人的否定而喪失勇往直前的勇氣;而另一方面,又得在一片贊揚聲中克服內心深處的自我陶醉!
這篇文章雖然簡短,但卻令我受益匪淺,課文讀完后,我心中暗下決心:我一定要勇敢地面對批評與贊揚,決不輕言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