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少年》讀后感
《美德少年》讀后感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后,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何不寫一篇讀后感記錄下呢?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美德少年》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美德少年》讀后感1
美德,是當今社會最需要也最缺少的,有一群人就擁有這高尚的美德——美德少年。
《美德少年》這本書講述了二十位美德少年的真實故事,其中給我影響最深刻的要數(shù)王思源。
王思源有個與他人截然不同的業(yè)余愛好——撿拾廢瓶子。上學或者放學路上,甚至外出旅行時,王思源都會隨身帶一個塑料袋,把人們丟棄的飲料瓶、易拉罐,一個一個撿起來,裝進塑料袋,帶回家去。為此,還有同學戲稱王思源為“拾荒佬”,可王思源照例撿拾廢瓶子。幾年下來,王思源靠撿廢瓶子攢了幾百元,并在汶川地震后將錢捐了出去。甚至連班上的同學也被王思源感染,紛紛開始撿廢瓶子。
讀了他的事例后,我不禁感慨萬千。王思源的年紀比我還小,但他卻會早早地自己賺錢,并一直堅持,不怕別人的嘲笑。若是我的話,可能早就因為不好意思而放棄,或者因為沒有恒心而放棄。
“美德”是中華民族五千年的傳統(tǒng)美德,是每個人都應該必須具備的基本品德,而作為一名新時代的中學生,不僅要有這種品德意識,更重要的是要付之于行動上面。
美德體現(xiàn)在生活中的各種事情:當我們走過馬路的時候,多扶一下身邊的老人;當我們付出租車費的時候,多說一聲謝謝;當我們聽完演出的時候,多給一點掌聲……
美德是自身的修養(yǎng),它就如同一棵小樹,只要你注重它,從點點滴滴的事去表現(xiàn)它,它就會在你的心中扎根,成長。雖微不足道,但卻是我們每個人都不能缺少的。
美德是甘霖,滋潤干涸的大地;美德是燈塔,照亮黑暗的道路;美德是花朵;裝點善良的心靈。美德需要弘揚,需要肯定,更需要傳承。
美德是文化,是修養(yǎng),讓我們傳承美德,做美德少年。
《美德少年》讀后感2
大雨下了快有一整天的時間了,待放學的時候終于停了。我在心里暗喜,不用淋著雨回家了。想想今天老師說,我們小學生要做一個“美德少年”,我的心里就充滿了疑惑:怎樣做才能算是“美德少年”呢?我能做一個合格的“美德少年”嗎?
走著想著,想著走著,再走過前面的這條小胡同就到家了。唉,這條小胡同一到下雨就非常讓人討厭,無處可流的雨水讓它變成一個小溪流,里面的積水多得讓你無處下腳。
果不其然,小胡同里滿是積水。過往的行人都小心翼翼地踮著腳,盡量選水少的地方走,有的甚至折回頭選其他的路走。我皺著眉頭,心里埋怨爺爺也不來接我。如果我自己走過去,鞋子一定會濕透的,我在胡同口猶豫著,期盼著胡同的對面能有爺爺?shù)纳碛啊?/p>
一位老爺爺從我的后面走了過來。他在水胡同前停了下來,用手里的拐杖試了試面前水的深度,猶豫了一下,還是邁出了腳步。我想,等這個老爺爺過去,如果他的鞋子不濕,我就順著他的腳步走。老爺爺已經(jīng)快走到胡同中間水最深的地方了,他的鞋子已經(jīng)濕了。在他的正前方兩步遠的地方有一個小坑,我記得很清楚,因為我經(jīng)常在這個胡同里玩耍。老爺爺?shù)墓照纫呀?jīng)探過去了,老爺爺?shù)哪_也邁過去了,突然他的身子一個趔趄,要不是他用另一只手及時地扶住了墻,估計就要摔倒了。
我要不要去扶一下那個老爺爺呢?我的心在猶豫著。后面又走過來兩個比我大的同學,他們快速地跑著,完全不顧濺起的雨水打濕了他們的`鞋子和褲子。他們跑到老爺爺?shù)纳磉?,一左一右地攙住了老爺爺?shù)母觳玻鲋蚯奥刈咧?。他們的身影消失在了前面拐角的地方。我收回我的視線,唉,爺爺還是沒有來,算了,我自己走吧。今天的鞋子是濕定了。
正待我下定決心,準備慷慨地與水一戰(zhàn)時,卻發(fā)現(xiàn)對面的拐彎處出現(xiàn)了兩個身影。他們在做什么?一會兒出現(xiàn),一會兒又消失,還不停地彎著腰,像在水里摸什么東西。近了,他們離我越來越近了,我終于看清了,原來他們是在一趟趟地搬磚放到水里,想要鋪出一條磚路來。看他們的褲子已經(jīng)濕到膝蓋了,小手臟兮兮的,額頭上汗水都滲了出來。但他們倆個卻一走在有說有笑地干著。到處找磚頭,一次次趟到水里放磚頭,還用腳把磚頭踩踏實……
我踩在兩個大哥哥鋪的磚頭路上,回想著他們脖子上那鮮艷的紅領巾,心里一陣激動。他們不就是“美德少年”嗎?他們那一顆樂于助于的心正閃爍著美麗的光輝,他們正是我要尋找和學習的榜樣。
《美德少年》讀后感3
這個暑假我讀了一些有關美德少年的先進事跡,讓我感覺獲益匪淺!
這些美德少年不僅品學兼優(yōu),而且吃苦耐勞。有的同學是在家庭條件非常艱苦的環(huán)境下學習,還要照顧父母,操持家務,真是令人敬佩!比如我們江西南昌陽明學校六(1)班的涂樺同學,在她很小的時候,父親就雙目失明了,母親的一只眼睛也看不清了。但她不僅沒有悲觀絕望,還時常勸父親別難過,她來當父親的眼睛,早早地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擔。
涂樺就是這樣一個開朗、活潑、不畏縮、積極向上的陽光少年!
《美德少年》讀后感4
在學校放暑假的這段時間里,老師布置我們認真學習美德少年的先進事跡,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我認真的閱讀了部分美德少年的感人事跡,這些事跡對我感觸很深。
我問我的爸爸媽媽什么是美德?爸爸媽媽告訴我美德,就是美與徳的結合。美德里包括禮貌、忠誠、明智、節(jié)制、勇氣、正義、慷慨、憐憫、仁慈、感激、謙虛、單純、寬容、純潔、溫和、真誠、幽默、愛情、勤奮,它們就是美德的象征。
《美德少年》讀后感5
最近,我看了美德少年故事,里面的故事特別感人,如《特殊同桌》、《堅持著,都是美好的》、《愛心小天使》、《大棚里的孩子》等。其中,里面最令我感動的是《特殊同桌》這篇文章,主要講的是同學們關心一個聾啞殘疾人同學的故事。
新的學期開始了,老師在班上宣布:“我的同桌我做主”。讓同學們自己和自己喜歡的人坐一起。班里有一位同學,他叫于湛如,是一個聾啞的殘疾人,性格很孤僻,成績也不好。老師拍拍講臺桌說:“誰愿意和于湛如坐在一起的請舉手”??赏瑢W們都在猶豫著,有的同學還私語著說:“和一個殘疾人坐一起,一天兩天還行,這一年兩年可不行??!”就在這時,我們的班長站了起來說:“我想和我的好朋友坐一起,”老師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同意了,并告訴大家,讓同學們都多多的幫助于湛如。就這樣,在老師和班長的帶領下,同學們都積極的幫助這位殘疾同學,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于湛如的成績有了很好的提高,聽力也有了很大的好轉。
這個故事給了我很大的啟發(fā),不管是聾啞人還是有其它障礙的人,都是一樣的,都應該得到尊重,讓他們融入到我們的集體中,只要我們用心幫助他們,他們就會有很大的進步,社會會更美好!
突然,我想起了那首老歌,“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美德少年》讀后感6
我今天看了一篇文章,這篇文章的名字叫做《特殊同桌》。
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于湛如和趙予倩。這篇文章寫的是四年級老師別出心裁,讓同學們自己去選擇同桌。然而,卻沒有一位同學愿意和名叫于湛如的患有先天性聽力障礙的同學做同桌。這個時候,班長趙予倩舉起了手,自愿和于湛如做同桌。趙予倩善解人意,關愛同學,成績優(yōu)異,在家肯為媽媽分擔,是一個品學兼優(yōu)的好學生。在趙予倩的幫助下,于湛如慢慢的進步了。不過,當他有題目不會的時候,他就會拿趙予倩的答案抄一下??墒?,趙予倩堅決不給,她就一題一題細細的講給他聽,直到他聽懂為止。 五年級的時候,老師重新調換了位置。于湛如和另一個女孩子坐在一起,他對趙予倩說,他不愿意換同桌??墒?,趙玉倩告訴他,老師這么安排自然是有道理的,讓于湛如聽從老師的安排,于湛如順從的點了點頭。
在一次作文課上,于湛如寫了一篇作文,上面說他希望他能夠繼續(xù)和趙予倩做同桌,善解人意的老師答應了他。他再次和趙予倩做了同桌。 很快,他的成績有了飛速的發(fā)展,經(jīng)過趙予倩的幫助和他自己的不懈努力,他的成績告別了不及格。他和趙予倩從四年級到六年級做了三年同桌,這是他的性格得到了極大的幫助,使他不再自卑,使他能夠大膽的與其他人相處。 我認為,這篇文章告訴我們,我們要關心愛護身邊人,要善解人意,不能因為某些微不足道的原因就自卑自閉,要開朗的面對生活。
《美德少年》讀后感7
讀了許多美德少年的事跡,包括我們的書本上也學過一些,有放牛的孩子王二小,有愿做人們螺絲釘雷鋒,他們都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個熱心公益活動的好少年---劉洪帆。
我知道他是位勤奮學習,心系集體,尊敬師長,團結同學的優(yōu)秀隊員。他的品德修養(yǎng)深受老師、同學和周圍人的一致好評。教師的掃把壞了,他便拿自己攢的零花錢買了一個掃把,同學的鋼筆沒有了,他拿自己的錢買了幾瓶墨水放在教師里,方便同學們使用。
在公共汽車上,他都是搶著讓座,學校里的活動,他都是很積極的參加活動每逢節(jié)假日,在社區(qū)的各個角落,經(jīng)常能看到他撿拾垃圾的身影。低保老人的庭院門前,擦窗掃地更是習以為常。這讓我十分的感動。他是一位當之無愧的美德少年,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現(xiàn)實生活中媽媽也常對我說樂于助人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媽媽是熱心幫助別人的人,對我的影響非常大。她經(jīng)常教育我要尊老愛幼,懂事聽話,在任何地點,任何時間,我都謹記著媽媽的教導。
休息日,我和媽媽去菜場買菜。過馬路的時候,看見對面有一位老奶奶右手拄著拐杖,左手拎著許多菜在往回家的路上慢慢地走著。
《美德少年》讀后感8
《美德少年》這本書,讓我真正感到了美德的重要性,一個人,不管在什么樣的環(huán)境中,只要他有美德,就等于他有了一切。書中的主人公是一個品學兼優(yōu),樂于助人,擁有好習慣的美德少年。一進校門她就通風開窗,課前總是預習好功課,上課認真聽講,課間總會圍著教室轉一圈,看有沒有垃圾,下課喜歡和同學交流,幫助同學削鉛筆,整理鉛筆盒,這些事跡都感染者周圍的人,不但能讓大家受益還讓同學們很喜歡她。同時,她是一個活潑開朗的孩子,她愛好廣泛,舞蹈、琴、書法、繪畫她都會,每次參加活動都能獲獎,她是老師心中的好學生,學生心中的好同學。
美德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品德,我們應該像主人公一樣,從小事做起,積少成多,樂與助人,應該記住,每個人都應有一個好習慣,好習慣可以幫助我們提高美德,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做一個擁有像《美德少年》一樣的人,高爾基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一個故事就講了一個道理,美德就像看書,知識是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
《美德少年》讀后感9
每讀一本好書,都能開啟我的心智,都能讓我明白許多道理,都能讓我受益匪淺。
上周,我們學校每人發(fā)了一本有關美德少年事跡材料的書??戳诉@本書,就像喝了一杯烈性酒,讓我熱血沸騰,如醉如癡,愛不釋手,恨不得一口氣看完。
書中的每一個事跡都讓我感動,每一個少年的表現(xiàn)都值得我學習。他們有的是誠實守信拾金不昧,有的是用堅強面對一切困難,有的是琴棋書畫樣樣都行全面發(fā)展,最讓我感動的是有的少年從小就有公益之心,盡自己所能關愛他人,為社會做貢獻。
看到這,讓我不禁想起公路上的環(huán)衛(wèi)工人。公路上的汽車一輛接一輛就像蟒蛇一樣快速地向前竄,而環(huán)衛(wèi)工人為了公路的干凈、城市的整潔不顧自己的生死認真地仔細地撿拾每一個垃圾。每當看到這揪心的一幕,我就在心里默默地為他們祈禱,祝愿他們能夠平安地度過每一天。并且立即買了一個小垃圾桶放在爸爸的車子里,提醒身邊的每一個人不要往車外扔垃圾。
爭做“美德少年”不是一定要做轟轟烈烈的大事,也不是一定要流血犧牲。爭做“美德少年”可以從細微之處做起,只要心中有愛就行。記得有一次在公交車上,一位乘客不小心踩了媽媽一腳,對方緊張不安地抱歉地說聲“對不起”,媽媽報之以一個寬容的微笑。事后,媽媽說斥責只會讓對方更不安。
其實,生活中處處有美德。一個真摯的祝福,一個寬容的微笑,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個溫馨的提示,一個友善的手勢……都能彰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我相信,只要心中有愛,就能播下美德的種子。生活中處處有“美德少年”,愛國的人是一名“美德少年”,敬業(yè)的人是一名“美德少年”,寬容的人是一名“美德少年”,文明的人是一名“美德少年”……
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生生不息,薪火相傳。作為21世紀的我們一定要發(fā)揚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讓燦爛的文明之花開滿神州大地。
爭做“美德少年”,從小事做起。爭做“美德少年”,從我做起。我要向美德少年學習,學習他們的精神、品質、言行,爭做一個美德少年。盡自己所能為國家、社會、集體和他人做貢獻。
《美德少年》讀后感10
美德是一團烈焰,點燃希望的燈;美德是一盞明燈,照亮人生之路;美德是一條大道,引領我們走向燦爛的明天……
勤奮可以彌補人的笨拙。明朝年間,張溥出生在江蘇太倉的一個書香門第。由于小時候天資較差,家人便逐漸對他失去了希望。
但小張溥并不氣餒,他四處拜訪尋求讀書經(jīng)驗。不僅如此,他還通過抄寫與背誦結合來記憶、理解古文,就連右手上也磨出了厚厚的繭子。
鍥而不舍,金石可鏤。張溥,這個曾經(jīng)的“笨孩子”成為了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文學家,撰寫了《五人墓碑記》等廣為傳頌的不朽名篇。
張溥的精神實在令后人欽佩。他的行為正應了“笨鳥先飛”這句俗語。確實,天分并不是成功最要緊的因素,只有靠平時不斷的積累運用,才能依靠勤奮與不懈努力取得最終的成功。
誠信是一句允諾,是“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的答允;善良是一雙手,是一顆能溫暖他人的紅心;責任是一種使命,是一副壓在肩頭的重擔;勤奮是一本訓誡,是一把時刻鞭策你的戒尺;勇氣是一雙腳,是一位能引導你沖破牢籠的長者;堅毅是一種信念,是緊握雙拳、毫不退縮的堅韌;友誼是一句關懷,是一位能帶你領悟世界的智者;孝順是一種感恩,是一件送給雙親最好的珍禮;自律是一種挑戰(zhàn),是戰(zhàn)勝自我的快感;智慧是一扇窗戶,是一朵從靈魂中盛放的絢麗花朵……
它們都是美德之樹結出的果實。也許剛入口略顯苦澀,但咀嚼得久了,就會品出絲絲的芬芳與甘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