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實與信任》讀后感
《誠實與信任》讀后感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后,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后感吧。你想好怎么寫讀后感了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誠實與信任》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誠實與信任》讀后感1
在這個下著小雨的上午,我拿出四年級的語文書,又看到了我學時,感受最深的一篇作文——《誠實與信任》。
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課文中的`“我”將別人的反光鏡給撞碎了,在這個沒有人的地方,“我”沒有選擇逃跑,而是選擇留下電話,請車主打電話找“我”賠償。車主打來電話并沒有要求“我”賠償,正是因為“我”誠信感動了車主,可見誠信有多么的重要。看到這我想起來了很多的故事如:《曾子殺豬教子》的故事。曾子誠實守信,他妻子答應孩子不哭鬧就為他殺豬吃,他果然將豬殺死,教育兒子要做誠實守信的人;《狼來了》的故事告訴我們,不講誠信就會付出生命代價;美國第一任總統華盛頓砍倒其父最愛的小樹,他沒有逃避、隱瞞,而是勇敢的承認了。作為龍的傳人,我們應該繼承發揚這種美德。
孔子說;“言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讓我們做有誠信的人,繼承發揚這種美德。
《誠實與信任》讀后感2
前幾天,我們學了語文書上的《誠實與信任》這篇文章。
這篇文章主要講了“我”黑夜驅車撞壞了一輛小紅車的反光鏡,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主動留下字條要求承擔責任,感動了車主的故事。
課文中的這句話讓我回味無窮:“不,人與人之間還有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你給我留下了誠實與信任,這比金錢更重要。”
是啊,人與人之間還有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誠實與信任。
記得我爸爸每天都出去工作,沒有時間陪我。有一天,我就對爸爸撒了謊,說肚子疼。爸爸就請了假來陪我。……但是后來知道了真相。大人們都批評我,說我是個不誠實的孩子。
現在我已經改正了。但有時我拖拉作業,總是不主動承認錯誤,不主動把訂正好的作業本交給老師批。這也不好。
我們每個孩子都要講誠信。如果我們不誠實,一而再,再而三地欺騙長輩,最后就沒有人會相信我們了。我們就得不到別人的幫助。
誠實與信任,我要記住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