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節目《開學第一課》觀后感范文(通用7篇)
央視節目《開學第一課》觀后感范文(通用7篇)
當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后,這次觀看讓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需要寫一篇觀后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要怎么寫好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央視節目《開學第一課》觀后感范文(通用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央視節目《開學第一課》觀后感1
今天是9月1日,與以往的開學第一天不同,今天學校組織全校師生觀看了ccTV的直播節目《開學第一課》,感知、感受、感動……這是對我們追求夢想上的生動一課。
李連杰老師的一句話記憶深刻,他說我們每個人都有兩只手,一只手托舉的是我的夢想、個人的夢想,我希望另一只手托舉起來的是民族的夢想、國家的夢想,如果兩只手能夠共同托舉夢想的話,那么我們每個人的夢想就能夠匯聚成我們中國的夢想。
后來有兩個沒有手臂的男孩子上場了。第一次以文科第一的成績考取了中山大學,第二個用一雙腳嫻熟地演奏著鋼琴,他們一個殘疾的孩子都能如此出色,我們健全的人呢?眼淚不由得充溢著眼眶。第一個男孩一上臺,我從他身上看到了“自信”,第二個男孩一出場,我便讀出了“陽光”,他們的經歷無疑讓所有的人震撼,他們取得了常人無法得到的如果,其實我更關注的是他們的人生的態度,“陽光心態”是所有人喜歡的,但卻是不多人能做到的。沒有了雙臂坦然于所謂的“正常人”之前已經很了不得,坦然于所謂的“正常人”之前彈鋼琴實在了不起!那個男孩說了一句話,我永遠不會忘記:因為我心理健康,所以我是健康的!誠然如此,這是真理!
阿里巴巴的馬云說:成功如果沒有汗水與淚水相伴,那不叫成功!這句話,終生受益!
回過來,這一堂課之后,我們品味每一個人的收獲,是歌星影星給你留下了影子?還是堅強不屈,永不放棄在你心里沉淀?一個個一閃而過的文化名人句句精彩的語言,你記下了多少?留下了多少思考!
回過來,想一想,我們還要去掉多少虛浮才能踏踏實實地追逐自己的夢想?
祝福所有的孩子夢想成真,從開學的第一天起,腳踏實地!
央視節目《開學第一課》觀后感2
看完《開學第一課》后,我已經淚流滿面了。最讓我感動的是秦勇叔叔,他為了他的孩子,竟然讓出了黑豹樂團的主唱,踏上了給孩子治病的過程。
秦勇叔叔的兒子大珍珠因為感統失調,什么都不會做,于是,秦勇叔叔挺身而出,可別說,這不治不得好,一治不得了!讓我們來說一說他們的治療過程吧:
一,自行車(自行車是練平衡的,秦勇叔叔想先通過這個來入手):第一天,秦勇叔叔把大珍珠帶到花園里,他先示范了一遍,然后叫大珍珠學著他的動作來試一下,可是大珍珠卻手腳不靈活,騎起來歪歪扭扭的,經常摔倒。秦勇叔叔不斷的鼓勵他要堅持不要放棄,就這樣,一年過后,大珍珠摔倒了無數次,可是在他的堅持下終于可以騎一段路程了。秦勇叔叔看到大珍珠的進步激動極了,眼里燃燒著希望的淚花,大聲喊著:加油,大珍珠,你是最棒的!
二,系鞋帶(為了訓練大珍珠生活自理能力):系鞋帶對一般的小朋友來說是再簡單不過的了,可是大珍珠的病卻讓他連這么簡單的事都做不了,可是他和秦勇叔叔沒有放棄,用了三年的時間來練習,途中遇到無數的困難與挫折,終于克服了一切困難,自己能系上鞋帶了。
通過這個故事我了解到了一件事,干什么事都要交兩個朋友,認真和堅持,缺一不可。我以后在遇到問題和困難的時候會把秦勇叔叔和大珍珠的精神銘記在心,以他們為榜樣,做一個優秀的外小學子。
央視節目《開學第一課》觀后感3
今天,我和同學、老師看完了《開學第一課》,我感觸良多!關于夢想,我們有說不盡的話題,我們年級雖小,但是夢想跟年齡是無關的,任何年齡的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夢想,夢想離我們并不遠,只要肯堅持,夢想就觸手可及。
他5歲時,父親就離開了人世間,14歲輟學開始流浪,66歲時拿著幾百美元的社會福利金,開著一輛破汽車,向餐廳出售他研制的一種炸雞配方,88歲時才獲得成功。這個人就是肯德基的創始人山德士上校。山德士當初沒有堅持,就沒有肯德基的今天,我們的夢想貴在堅持。沒有“人生有夢,筑夢踏實,有夢最美,希望相隨”這句話是我想實現夢想的原動力。但是,現在有不少學生經常高談闊論自己的遠大理想和抱負。但往往沒有做好身邊一些應該做好的小事。甚至對一些基本的社會公德都沒有做到。我們要實現自己的理想,就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自身做起,不能有著“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
通過觀看《開學第一課》,我們發現夢想并不是大人或者是名人的專屬。夢想離我們并不遠,只要我們找準目標,堅持不懈去完成,我們的夢想就越來越近!
央視節目《開學第一課》觀后感4
天依然那么藍,也依然沒有我的影子。蝴蝶折了翅膀,失去了飛翔的勇氣,那我的翅膀呢?是夢想嗎?
看了《開學第一課》,李中華,一舉挽波瀾;劉偉,雙足譜神話;楊孟衡,無臂“游”天下。一個又一個堅強的化身,鋪成了中華的光輝。我突然明白了,夢想不在于遠大,只要有意義。
小時候,賣火柴的小女孩的夢想就是我的夢想。她要烤鴨,我也要烤鴨,分她一半;她要衣服,我買兩件,給她留一件;她要火爐,我會對著暖氣使勁地吹,把溫暖傳給她。隨著時光的消磨,夢想像沉淀的美酒越藏越香,也越來越迷茫。
我在迷霧里尋找,卻怎么也找不到我的影子。
直到我看了《唐山大地震》,看到那生離死別,喜極而泣,大喜大悲的.場面,心猛地顫了一下。原來生和死之間只是隔著一片紙。而這張紙就是醫生醫術的高低。
過了一段時間,嬸嬸病了,很嚴重。我坐在病床上,看著那閃爍的指示燈和儀器,心也開始跟著忽明忽暗。一霎那間,我仿佛讀懂了好多。大概這就是《唐山大地震》傷者家屬的感覺吧!人面對生命的死亡,原來是那么無奈。嗯,我要當醫生,救死扶傷的醫生。這樣我就不用面對死亡,袖手旁觀,而遺憾了。
有了夢想,就要去追。這是劉偉哥哥交給我的。雖然在這條泥濘的道路上,我曾經跌倒過??涩F在,我已經掌握了小小的醫學知識了!眼前涌出那些欣慰,欣喜的笑臉。呵呵。
你不會有夢想,除非你沒有夢想。
給自己一個機會,給夢想一個機會,插上翅膀,努力飛!
哪怕痛,也要笑著痛。
央視節目《開學第一課》觀后感5
有朋友曾經問我:“愛國應從何做起?”看了中央二臺的《開學第一課》,我知道了答案。
在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中,分別講述了愛是分享、愛是力量、愛是承擔、愛是榮耀四個關于愛的故事。其中一位藏族老人的故事讓大家頗受感動。這位名叫次仁曲珍的老人今年九十九歲了,自從西藏自治區成立那年政府給她一面五星紅旗后,這位老人每天都要升國旗降國旗,以表達她對祖國的熱愛。
看過這個故事,我想不只是我,全國的孩子們都會被她的行為深深感動。的確,從我們古代的萬里長城,到去年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和“神七”升空,哪個不是祖國和人民的榮耀!紅領巾,這是我們全國少年兒童的榮耀,它是無數革命先烈的鮮血染紅的??墒乾F在,我們的學校內,不戴紅領巾的少先隊員大有人在。大掃除中,紅領巾甚至成為了同學手中的抹布!難道全體少先隊員的榮耀,就是這么被尊重的?對榮耀的不尊重,又豈能是愛國的行為?
戰爭年代,為新中國的建立拋頭顱、灑熱血是愛國;錢學森爺爺為了新中國的核事業從美國回到中國是愛國;袁隆平爺爺默默培育雜交水稻,造福億萬人們是愛國;藏族老大媽天天升國旗是愛國;我們少先隊員天天佩戴紅領巾是愛國;學校升國旗時我們面對五星紅旗敬禮也是愛國;我們在車上給老人讓座,為社會和諧出一份力也是愛國……
愛國不是一句句空洞的口號,愛國是點點滴滴的行動,將對祖國的愛融匯在我們的一言一行中,我們就是一個真正的愛國者。
記住一句話:愛,讓中國更美麗!美麗的中國讓我們更可愛。
央視節目《開學第一課》觀后感6
一年一度的《開學第一課》于9月1日21時播出啦,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以“中華驕傲”為主題。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著名主持人董卿、撒貝寧化身“班主任”,帶領大家從前輩們身上學習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堅守。任嘉倫、柯潔、郎朗、吉克雋逸集體上線,還有我們超級喜歡的吳磊小哥哥帶領大家唱響“班歌”!最難忘的是第五節:絲綢之路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在“走出去”和其他文化進行交流的歲月中,煥發出了持久的光芒。
這節課的重要嘉賓之一是來自巴基斯坦的漢語教師米斯巴(右),她是巴基斯坦第一個本土漢語教師,在巴基斯坦百分之九十會說漢語的人都是她的學生,因此她被譽為“巴基斯坦漢語之母”??戳斯澞?,我感到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很自豪。今年的舞臺被布置成一個打開的“書卷”的造型,兩側是卷起的書邊,在“書卷”下,是兩排一共32套課桌椅,簡直就是教室的模樣。
讓我印象最深的是96歲的北京大學教授許淵沖爺爺。他長期從事文學翻譯工作,已有六十余年,譯作涵蓋中、英、法等語種,被譽為“詩譯英法唯一人”,他還曾榮獲國際翻譯界最高獎項之一的“北極光”杰出文學翻譯獎。
很多我們熟悉的中外名著都是通過許淵沖爺爺的翻譯才能為我們所熟知。他說自己每天都至少翻譯一頁紙,常常工作到凌晨三四點,有時也會半夜坐起,打著手電筒寫下想到的內容,生怕第二天忘記。
許淵沖爺爺說:“我給自己定了一個小目標,那就是我要翻譯到一百歲,把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經典傳播到海外?!?/p>
我們做為年輕的學生,應該向許淵沖爺爺學習,為自己定個小目標,然后向著目標前進。
央視節目《開學第一課》觀后感7
愉快的暑假過去了,我們又可以在充滿知識的學校里上課了。今年,就是我們在這個學校里的最后一年。在開學第一天,老師給我們布置了一項作業,就是看《開學第一課》并寫觀后感。
我一回到家里,就馬上打開電視,準備看《開學第一課》。9點時,我終于等到了《開學第一課》,在這里面,主持人講了中國的漢字文化和琴棋書畫。其中,最吸引我和讓我受啟發的是中國的漢字文化。
漢字是中國悠久文化的源頭活水。一筆一畫,蘊含著中國人獨特的思維方式;橫平豎直,承載著中國文明厚重的價值。學好漢字,才能更好的領略博大精深、燦爛輝煌的中國文化。
在這里最讓我感動的是“漢字叔叔”。
“漢字叔叔”全名叫理查德.西爾斯,是美國人。他花了20年的時間將甲骨文、金文等放在網上,中國網友很感動。有一次心臟手術差點奪了他的命,在病床上,他還想著漢字,創了《說文解字》等書。
漢字,不僅僅是我們的傳統文化,更是我們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