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犬八公的故事》觀后感9篇
【精】《忠犬八公的故事》觀后感9篇
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觀后感了。但是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忠犬八公的故事》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忠犬八公的故事》觀后感1
看完這部電影,每個人都會被它感動到。《忠犬八公的故事》講述了一位大學教授在車站遇到了一只迷路的小狗小八,于是他決定暫時把小八帶回家里養,一開始教授的家里人反對養寵物,但是她們也漸漸地喜歡上小八,于是小八就一直在教授家里。教授每天早上都會去車站,小八每天也會跟隨著教授去車站,在車站等教授回來。但是有一天教授從車站出發后,再也沒有回過車站了,但小八仍然每天都在車站等他,直到死前的一刻也在車站等著。
看完這部電影,我最大的感觸是狗是人類忠實的朋友,狗是十分有靈性的動物。就像電影中小八和教授之間的感情,當教授不再從車站回來,小八仍然在車站等待著教授,教授的家人跟小八說,不要再等待了他再也不會回來了,并把小八帶回家。但是小八每天都要跑到車站繼續等待著。還是以前的老位置,小八身后的那棵樹綠了又枯,枯了又綠。幾年的時間過去了,小八仍然在等待著教授。
最令我感動的是電影的最后,在一個下雪的夜晚,小八從車廂底下突然跑到車站的老地方,在它每天等待教授的那個地方趴下,雪還在下著,小八身上已經覆蓋上一層薄薄的雪,它的眼睛微微睜開,此時它仿佛聽到了火車到站的聲音,接著一個熟悉的身影出現在它的眼前,并且呼喚著小八,小八開心地向他撲過去。最后小八閉上了眼睛,原來剛才的一切都是幻覺,在這個寒冷的夜晚,小八睡著以后就再也沒有醒過了。
看到這里,我眼里的淚花在不停地打轉,小八令我想起了我家以前養的一只小狗小白,在我有印象的時候,它就已經陪伴在我身邊了,我還能在小時候的照片看到它的身影。它的腿有點瘸了,媽媽說那是有一天晚上,家里進了小偷被小白發現了,小白拼命地向小偷吠,小偷就把小白給踹到了,打斗的吵鬧聲吵醒了熟睡中的爸爸媽媽,小偷才逃跑了,我們家也沒有丟失任何東西,但是小白在這次英勇的戰斗中瘸了腿。
但是有一天寒冷的早上,我們再也沒有看到小白。我們一開始以為只是小白貪玩,去了其他的地方玩耍,結果到晚上也沒回來。我們在附近也沒找到它,過了幾天,它還是沒有回家。鄰居說在這天氣下,可能是被別人捉去打火鍋了。知道真相的我在家里大哭了一場,家里就像失去了一個成員,因為害怕這種感覺,所以家里再也沒有養過小狗了。
所以這部電影讓我知道了,原來動物和人之間的關系是如此的感人,也讓我想起了以前的美好回憶。
《忠犬八公的故事》觀后感2
故事的開始,也許只是邂逅巧遇,也許本是命中注定。
故事的起點是在一個火車站,教授帕克在工作回家時,途中遇到了一只迷路了的,才幾個月大的秋田犬。善良的帕克教授將小狗帶回了家。在家中,活潑可愛的小狗將家中鬧得一團糟,妻子十分生氣,但又由于各種機緣巧合,小狗被留下來了,他為小狗做了一個窩,風刮得很大,便留了小燈才安心離去,八公趴在門縫上,眼睜睜地看帕克進屋,心中十分不舍,從中可以知道帕克心地善良,也可以知道他們倆關系很好。
也許是上天注定的,研究狗的專家告訴帕克,八公是一只名貴的秋田犬,并不是其他種類的小狗,它們從不撿球,也不太與人親近,當我們看到帕克竭盡全力教八公如何撿球,甚至自己趴下來用嘴咬起球往回跑的畫面,這雖然有點好笑,但也可知道八公與帕克真摯的感情。
每當教授要去乘火車上班,八公也想去,但它領悟到它是進不去的,便蹲在車站外的花壇上等待帕克下班。小狗十分敏感,有一天早晨,八公意外會了撿球,而且一直向帕克展示,當大家感受到八公會撿球而感到高興時,也認為他無理取鬧,事實上,危險即將發生。
那一天,帕克在給同學們上課時突然心臟病死亡而去世。而八公仍然在下午5點準時蹲在花壇上等待,卻不知帕克已經去世了,它照樣每天下午5點出現在站前,十分執著。帕克的女兒把八公領回家,可它照樣回到等待主人的地方,執著堅持。
春夏秋冬四季輪回,花壇中間的樹的葉子綠了又黃,黃了又綠,但八公依舊等待,這一等就是十年啊!早晨,他來到車站前等待,晚上睡在冰冷的鐵軌上,刮風下雪,他還照樣準時,令人感動。
在某一個風雪交加的夜晚,凜冽的寒風中,雪隨風飄舞,落在蒼老、憔悴的八公身上。彌留之際,八公緩緩閉上眼睛,思念以前與帕克在一起幸福快樂的時光,帶著留戀與不舍,在記憶中死去。這一刻,仿佛它看到帕克向它走來,它在帕克懷里撒嬌。為了聽到一聲“good boy”,它等了整整十年。這一刻,我感動得哭了……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影片已落下帷幕,教授與八公都走了,但它們是幸福的,永遠不會再分離。
像八公這樣的狗都如此忠誠,比人還忠誠。也許小狗是你生命中的一條狗,但這條狗的一生只有你一個人。不該忘記所有你愛過的人,八公永遠是我心中的英雄。
不要忘記你愛過的人,一條狗尚能如此,何況是一個人呢。
《忠犬八公的故事》觀后感3
這是一個發生在日本的真實的感人故事,被美國拍攝成電影,這部電影的播映引起了巨大轟動。
一條秋田犬在車站走失了,碰到了帕克,一位德高望重的音樂教授,也可以說是帕克碰到了它,這是一種緣分,帕克幫它找主人,但找不到,秋田犬的項圈上刻有一個“八”字,于是帕克幫它取名“八公”,可以看出帕克對這條狗的喜愛,最后他的妻子妥協,同意他收養八公。主人到哪,八公就跟到哪,他們的關系很密切。帕克每天都按時到車站坐車去上班,按時回家,原先他不肯讓八公跟他去。有一天八公約摸是主人回家的時候了,就跑到車站去等他,帕克見到八公很開心,然后一起回家。后來八公每天都按時在同一地點等它的主人,不論春夏秋冬,不管嚴寒酷暑,在車站工作的人都很喜歡它,總給它吃的。一天帕克在授課時心臟病發作去世了,八公等不到主人。它不知道主人已經永遠回不來了,還是固執地每天按老時間在老地方等它的主人,夜晚在車站過夜,靠好心人喂它過活,就這樣,八公等了主人十年,直到去世。
動物是有感情的,盡管它沒有復雜的思維能力,可有時候我愿意相信動物也會思考。狗是最通人性的,它的要求很低,只要你對它好,它就會忠誠地對你。我想其他的生命也一樣,善待生命,生命自然會善待你。可以肯定的是動物也有感情,那是至真至美的天性,而我們人類有時還不及它們。
它等待,為了主人的那份恩情,主人走了,它留在了原地,春去秋來,它相信它的主人會回來,可是它不知道,主人的心永遠的陪伴在它身邊,長長的鐵軌延伸向世界的另一邊,它試著遠眺,試著尋找,它想看到世界的那一頭主人丟起那顆孤單的小球對它說:小八,去,撿回來!歲月匆匆如風劃破它的眼角,留下一顆飽含期待的淚,它累了,倒在了雪地上,不能閉上眼睛,但是它確實是累了……
故事告誡我們要珍惜身邊所擁有的,同時也揭露了人世的悲哀!我們本來都擁有的,我們卻都要狠心的拋棄,那一刻,我想此刻能陪在小八的身邊,細數那節節的車廂,就那樣靜靜的等待主人的歸來,而我深深的知道,我等待的不只是它的主人,還有那漸去漸遠的,那本該留在我們身邊的真情,那本該時常掛在你我嘴邊的問候!
《忠犬八公的故事》觀后感4
有一種愛叫難舍難分,彼此存在對方的心里;有一種情叫忠誠,可以用一生去等待,不棄不離。水來我在水中等你,火來我在灰燼中等你。影片中的八公用它的一生來詮釋了這一情懷。
八公是快遞人員派送途中不慎在車站丟失的一只秋田狗,在車站八公與它的主人帕克教授相遇了,教授把它帶回了家。經過一段波折后,八公最后安全的呆在了教授家。八公經過自己的爭取,獲得了每天送教授去車站的權利,到了下午5點八公會準時蹲坐在車站外面的花壇等待教授返程的那趟5:05的火車,日復一日……
有一天出現了反常的情況,當教授喊八公一起去車站的時候,八公怎么都不愿和教授一起出門。教授還是出門去了,從不叼球的八公著急的叼了一個球追著教授去車站。教授顯得又驚又喜,八公硬是把球塞給了教授還賴著教授要和它一起玩,八公的反常舉動并沒能夠阻止教授前進的步伐,教授最終還是上了車。秋田犬從不叼球,如果有一天它改變了習慣,肯定是有特殊的原因。這是教授的日本朋友曾經和他說的一句話。八公似乎預測到了主人將發生不測,可是它無力挽回,只能在站臺上眼睜睜的看著主人離去。就在那一天,教授因心臟病突發而死亡,再也沒有回到車站。而八公卻一直在那等,直到天黑被教授的女婿硬拉回去。
因為教授的離開,八公被安排到了教授女兒家生活,離開了教授家,八公每天的情緒都很低沉。“我也每天都在想他”,教授女兒看著悶悶不樂的八公說,最后她實在不忍心,于是決定還八公一個自由,令她很驚奇的一件事發生了,八公出了大門毫不猶豫的奔向了車站。
從此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同樣的時間,同樣的地點,人們總可以看到八公蹲坐在車站的花壇上。十年后教授的妻子歸來,在車站看到八公的一剎那,她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哽咽的對八公說:“老伙計,你還在等他嗎,讓我和你一起等下一班車吧。“
最后八公安詳的老去在車站的花壇上。一只狗用了自己一生,去完對成主人的守候。
八公教會我的不僅是感動,更有這個年代所沒有的忠誠。在這個世界里,只有付出什么才會收獲什么。主人對八公的愛是無私的,八公對主人的守候是持之以恒的。讓我們堅持這份感動重拾那丟失已久的善與美。
《忠犬八公的故事》觀后感5
曾經聽過這樣一句話:"愛小動物的人,都有一顆善良、溫暖的心",當我再看《忠犬八公的故事》這部電影時,我的耳畔不斷地回響起這句話,感慨良久,我都覺得這就說的是儒雅、溫和、謙遜的帕克教授,眼前不止一次地閃過他溫暖熟悉的笑容,連他叫Hachi時的聲音都覺得無比的動聽。
影片講述一位大學教授在下班的途中偶遇一只孤獨、流浪的小秋田犬,見其可憐就動了惻隱之心,收養了它并取名“小八”。之后的每天,小八就陪伴著教授上下班,日復一日,不幸的是,教授因病辭世,再也沒有回到車站,然而小八在之后的歲月里,無論春夏秋冬、依然風雨無阻每天按時在車站守候,癡癡地等待教授的歸來,直到它死去,整整堅持了10年……
像"望夫崖"之類的故事我能鼓足勇氣去接受,關于狗對主人的忠誠我亦能理解,但這樣史無前例、絕無僅有的事實我卻一度哽咽無語,尤其是當看到教授的妻子多年后回到小鎮,凝望小八充滿憐愛的眼神,看到小鎮車站站長、賣熱狗的小販、商店的老板娘的真情流露,心里淌過一絲暖流,小八多年的守候沒有白等,它的真情被經過小鎮的每個人都深深烙在心里,刻在記憶里……
迄今為止,這是最能觸動我心弦的唯一一部美國電影,雖然是改編自日本的真實故事,但是卻拍的出奇的溫馨、唯美,人物的性格也表現得十分細膩,看到影片的結尾時我竟幾度落淚,我真的難以想象狗竟然有著如此執著的信仰,或許是由于它是一條不尋常的秋田犬,它來自"忠誠"的島國,它的血液里流淌著忠誠的基因,它像極了日本的武士道,只要是認定的主人,它就會終其一生為其效命,直到生命的盡頭……
因為歷史的創傷我曾經十分厭惡這個自大、狂妄的民族,恨不得讓它毀滅,但是現在通過對這個民族的了解,或許那些稱得上真正武士的人,也曾有過一絲"愚忠"的無奈,也曾有過對一個民族深深地懺悔……
這個故事曾感動了上億觀眾,正是因為它的真實、不矯揉造作。我多想故事的結尾,能聽到那句熟悉的"Hachi,Hachi,Hachi……"多想小八透過車站的大門能再次搜尋到那個無比偉岸的身影……這樣我就不會流淚、不再傷感!同時我又慶幸看到的是這樣的結局,讓我再一次地相信了愛與忠誠,讓我在這個人情薄如紙的年代,能給予一絲靈魂深處的安慰,我會執筆為念,靜守流年。
《忠犬八公的故事》觀后感6
帕克的朋友曾經說過,秋田犬是不會撿球的,除非有什么特殊的意義。如果有一種東西可以感天動地,我想那是愛;如果有一種東西可以創造奇跡,我想那也是愛。
從未想過他會離開我,但是就在那天,我突然有不好的預感,我想留住他,但他還是走了。從那后,我便一直在等待。或許在別人看來,這是極其愚蠢的事,但只有我知道,那時候的我是幸福的,因為每一天我都能重新期待,盼望著他出現在那個轉彎口。八公眼里的世界是那樣的純潔簡單,它知道怎樣去忠誠于它的朋友,即使只是作為一只狗,它也懂得承諾的意義。
我還清楚地記得,在陽光明媚的早晨,他親自用嘴叼球給我示范怎樣去撿球;夕陽西下的黃昏里,他細心地撫摸著我為我按摩;當黑夜迎來了雷電風雨,他將我抱回房間一起吃爆米花一起看球賽。電影的前半部分,從他們在冥冥中緣分的安排下相遇到一起生活成為彼此最好的朋友,每一幀的畫面都是溫暖而又美好的,即使平淡但也不難發現幸福的影子,要是能永遠都停留在那一刻該多好啊,但是生活總是不盡人意。
當十年后教授的妻子再次回到這個傷心地,她看到八公依然苦苦地坐在車站門口的一霎那,她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哽咽地對八公說“你居然還在等”,“我陪你等下一班車”時,作為觀眾的我,內心也是五味雜陳。總有些東西,明知道不會有結果,但仍然想埋頭執著下去,就如同在機場等一艘船,這大概也跟朝圣者的心理一樣,讓自己的期望有所寄托,在無力改變現狀的時候,至少內心有了點希望,得以慰藉。
日復一日,春去冬來,從步子穩健到步履蹣跚,默默地守候在那,從人來人往的無數個過客中尋找他熟悉的.身影,為的只是等待帕克的歸來。從期望到失落再開始期望接著又是失落,這漫無止境的等待,是痛苦的,但總會有人選擇等待。這印證了梁秋實的一句話:“你來,無論多大的風雨,我都去接你。”
“八公”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它終于等到了離別十年之久的教授。雖然只是幻覺,但也令人欣慰,這么漫長的等待與付出還是有回報,也不完全算是悲劇收場,相信這是大家都愿意看見的結果,期盼美好的事物終有一日會實現,這正是人性的光輝所在。十年,對一個人來說是生命中的一段時間,但對一條狗來說就是一生。八公用一生來等待,等待著永遠不歸的主人,它用的一生,向所有人詮釋了什么是忠誠,什么是愛。
最終片尾以這句話來結束,“不要忘記你所愛的人。”
《忠犬八公的故事》觀后感7
電影《忠犬八公的故事》,講述了一條名叫“八公”的狗,流落街頭后在車站偶遇音樂教授,彼此“一見鐘情”。“八公”在教授去世后,拒絕教授女兒所安頓的舒適生活,心甘情愿從此流落街頭,十年如一日,天天守候在車站等候教授歸來,一直到死去……
相信每一個曾經經歷過欺騙和背叛的人,都會對“八公”的忠誠而感動不已,我也不例外。連我自己都難以置信,一個對寵物素無好感的男人,竟然會為一只狗的故事而流淚……我想是因為在物欲橫流的現實中,“忠誠”愈加難能可貴,因此才會顯得如此的美好感人。
“八公”讓我哭,是因為忠誠這一質樸的情感和片中男主人公教授的鋼琴聲一樣深深打動了我心,“八公” 的身影和教授的琴聲與我內心深處對“忠誠”的企盼產生了共鳴。
但感動之后,靜下心來回味之時,卻又是另一種感悟。
如果“八公”不是條狗,“八公”是個女人,你會怎么想?又會怎么看?你是否還會和電影里那個曾經試圖勸“八公”不要再等待教授的男子一樣,看著“癡情”等待的“八公”,感慨萬千地說“好吧、好吧,我想也許你做得對”?兒那個安靜的小鎮是否也會為這樣的癡情女而在車站門口給她立個雕像?
特別是在二十世紀末的美國,如果有一個女人在他的愛人逝去后十年如一日,天天去車站等待她的丈夫歸來,那人們會怎么看這樣如“八公”一樣忠誠的女子?或者再人性化一點,不需要天天去車站等,只是因為對前夫的愛而守寡終生,這樣的故事還會和電影《忠犬八公的故事》一樣感動你嗎?還會引起你如此強烈的情感上的共鳴嗎?
我想在美國,人們多半會抱著關心和同情的心態勸這個女子去做心理治療,尋找新的生活,而不會為她樹碑立傳。
而在中國,如果故事發生在幾百年前,那國人對于這樣的“忠誠”,社會是有其固定的評價及表彰模式的,那就是立“貞節牌坊”。
而如果是現在,那我想至少應該是不值得提倡的事情吧。
由此想到了東西方文明的融合。在視自由為人性人權之本的美國,人們在尋找著儒家文化里的“忠誠”;而受儒家文化中“忠誠”理念熏陶了數千年的中國人,在向往“自由”。但無論是“忠誠”還是“自由”,都不能違反一些最基本的人性。
想到這里,不僅自己也要笑了,因為“八公”是條狗,為什么要拿人和狗去做比較呢?
還是喜歡“八公”,因為它是條忠犬。
【篇八:電影《忠犬八公的故事》觀后感】
《忠犬八公的故事》觀后感8
前些天,看完《忠犬八公的故事》這部電影,我的淚水濕潤了眼眶。看完這部電影,我思緒萬千,終于明白,狗狗是多么的忠誠,它永遠是人類最忠誠的朋友。
小八是帕克從火車站撿回來的,故事就從這里開始了。小八每天都跟著帕克,他們在一起玩的很開心。帕克的妻子本來反對帕克留下小八,但是當他看到帕克和女兒正開心的和小八一起玩球時,她的心突然軟了,留下了小八。
小八一天天長大,它像是通人性,每天都會送帕克去火車站,然后晚上又早早的去等帕克下班回家,無論是刮風下雨,小八都很準時。火車站前的那個花壇,像是專門給它準備的,每當想到這,眼眶便不禁濕潤起來。
這部電影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那次小八去送帕克,小八纏著帕克不讓他上班,它像是預感到了什么,叼著一個球阻止帕克上班,它想告訴帕克自己學會撿球了,并央求帕克別走,可教授不明白小八的意思。
悲劇最終還是發生,帕克走了。小八不知道發生什么事了,還在原地傻傻的等。車站里的人來了又走,走了又來。可始終沒有帕克教授。樹葉青了又黃,黃了又青,日子在一天天過去,而小八每天都在這里等它的主人,從不后悔,它相信帕克會從這回來的,看到這兒,我的淚水就再也止不住了,像斷了線的珠子,不停的往下流……
誰又能想到就是這只既平凡又普通的小狗,心甘情愿地等了它的主人九年,它的忠誠難道我們不覺得感動?一只小狗都知道執著和堅持,想想我們。記得上次,我和朋友約好了在書店見面,再買些書回去看,可是因為天氣太冷,空氣中還飄著毛毛雨,十分寒冷,我想她一定不會來了。來到書店,我在門口等了五分鐘,就不耐煩了,覺得已經等不下去了,便離開了。從那以后我們的關系便不再像以前那樣親密了。和小八比起來,我覺得自己是那么渺小,甚至不值一提。
現在回想起這部電影,滿腦子閃過的都是小八在火車站等帕克的情景,小八用它的一生的歲月等帕克。小八雖然是條狗,但它懂得感恩,它懂得感謝,那個在寒冷的夜晚,收留自己的那個帕克。小八這樣執著的等了九年。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想起了它和帕克在一起的快樂時光。九年,小八容顏蒼老,步履蹣跚,卻未曾動過等待的念頭。小八死后,人們為它建了一個雕像,好讓它繼續等著帕克回來。
看完了這部電影,我悟懂了愛與忠誠,我們也應該學習小八那樣執著堅持的精神。
《忠犬八公的故事》觀后感9
作為一個男生,從小就被教導不要哭哭啼啼的。而這部《忠犬八公的故事》是唯一一部把我看得淚流滿面的電影,電影中多次對主角小八的眼神做特寫,譜寫了這個感人肺腑的故事:
帕克教授在小鎮的火車站遇見了一條走失的小狗,這條小狗可愛的外表和無助的眼神觸動了他心底的一絲溫柔,決心收養它。起初帕克的妻子是堅決反對養狗的,但是帕克對小八的疼愛感化了她,于是小八便成了這個家庭的一員,每天,帕克都會與小八在院子里玩耍,小八歡快的眼神和活潑的動作使帕克深深的愛上了它,小八在帕克教授一家的呵護下慢慢長大。它長大后,會一直陪伴上班的帕克教授到車站,下班時小八也會提前到車站,用那期盼的眼神注視著車站大門,小八的聰明、忠誠讓小鎮的人們對它更加喜愛。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歡快的開頭后,故事的發展卻到了低谷。
有一天,小八在帕克教授要上班時表現異常,甚至玩起了以往從來不玩的撿球游戲,八公的表現讓帕克教授非常高興,開心的去上班了,但是小八卻不知怎的,眼神中透出了深深的無奈。誰知就是在那天,帕克教授在課上因病猝死。他的家人懷著無比沉痛的心情埋葬了帕克教授,可是小八依然每天傍晚五點準時守候在小鎮車站的門前,等待、凝視……當售票員大叔告訴小八不用等了的時候,小八眼里閃動著似懂非懂的光,這光中又有一絲悲傷,我的眼淚不住地往下流。小八一天又一天地守候在車站的時鐘旁,任憑身后的樹葉由黃變綠,由綠變黃,一晃十個春秋就過去了。我想,為什么訓練了那么久都不肯撿球的小八,居然主動玩起這個游戲?當然不是討好教授,我猜這是小八與教授間的微妙感應。小八肯定是感覺到了他的主人這一去或許就永遠不會再回來了,所以它用一只狗所能做到的任何方式,去挽留它的主人。十年時間里,風雨無阻,直到它最后死去,它始終守候在車站。片尾,那樣撕心裂肺,小八也許預感生命將盡,但是當它再次看到有一輛火車從它身邊駛過,它又滿懷希望的,拖著十分衰老的身體,在寒冷的風雪中蹣跚走向車站門口,依舊趴在那個位置,仍然用期待的眼神盯著出站口,但是它太疲憊了,只能舍不得地,輕輕地合上了眼睛……
在電影中,我仿佛在和小八對視,從開始的歡快,到后來的期待,在期待中,又透出無盡的悲傷,它那扇動的鼻翼,難道不是在哭泣嗎?我看著它,漸漸地模糊了,模糊了……